查文庫>詩經> 詩經·周頌·臣工之什·潛

詩經·周頌·臣工之什·潛

詩經·周頌·臣工之什·潛

  原文:

  與漆沮,潛有多魚。

  有有,鯉。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譯文

  漆水和沮水景色秀美,蘊藏著富饒的漁業資源。

  魚魚不計其數,鯉也群出波間。

  捕來鮮魚恭敬奉祀,祈求祖先賜福綿延。

  註釋

  ⑴與:讚美之詞。漆沮:兩條河流名,均在今陝西省。

  ⑵潛:通“(sēn)”,放在水中供魚棲止的柴堆。

  ⑶(zhān):大鯉魚。(wěi):鱘魚。

  ⑷(tiáo):白條魚。(cháng):黃頰魚。(yǎn):魚。

  ⑸介:助。景:大。

  鑑賞:

  《潛》是專用魚類為供品的祭祀詩,照《毛詩序》的說法,《潛》所寫的`祭祀按時間分有兩種,供奉魚的品種亦不同:“季冬薦魚,春獻也。”關於魚的品種,孔疏的解釋是:“冬則眾魚皆可薦,故總稱魚;春唯獻而已,故特言。”從字面看似乎可通,但經不起仔細推敲。比如,“總稱魚”的魚是否包括,就字面即頗難斷定。其實,“春獻”是因為在春夏間從海溯河而上產卵,其時方可捕得,冬天無法以“”為薦,“總稱魚”的魚自然不能包括了。

  從魚的數量之多(“潛有多魚”)、品種之(“有有,鯉”)以及人們對魚類品種的熟知,可以看出當時漁業的卓有成效。潛置於水底,這種再簡單不過的柴草堆作用卻不可小,正是它們吸引了魚類大軍的聚集。這種原始而有效的養魚方法也許就出自公劉時代,《周本紀》中寫及公劉“行地宜”,以潛養魚可能正是因地制宜的創造性生產措施。祭祀詩離不開歌功頌德,《潛》明寫了對漆、沮二水風景資源的歌頌,對公劉功德的歌頌則潛藏於字裡行間,如同潛的設定,盪漾著透出波紋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