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精彩一幕散文

精彩一幕散文

精彩一幕散文

  在張家界的定點酒店吃過晚飯,我們乘車去看湖南湘西土家族歌舞團的表演。我已經多少年來只看電視,沒到現場看過演出了。沒有條件,也沒有心情。

  這是個庭院式的劇場,先上石階進一院落,他們那叫院壩?進門這側有個小舞臺,對面是通長的十幾階臺階,上面是十扇對開的大門,裡面是劇場。登上臺階,回望院落,看出設計者的匠心:這臺階是階梯式看臺,院落和那個小舞臺,正好又構成一露天劇場呀!

  劇場不算大,觀眾爆滿。說是當紅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曾在這個“湘西土家族歌舞團”工作過。說是到張家界來的遊客都來看這個演出,是旅遊的一個專案。節目比較精彩,用歌舞的形式把湘西的風土人情演繹出來。雜技,歌舞哭嫁、舞臺劇、趕屍等節目各有千秋。

  “雜技”驚險,主持人說今天是表演“空中飛人”的小姑娘十一歲的生日,我們報以熱烈的.掌聲以祝福。

  “哭嫁”的“哭” 是用高亢的聲音唱出來的,表現新嫁娘對父母家人的眷戀、還有擔憂?還有恐懼?灑淚告別女兒生活。嫁娘哭,姐妹哭,父母哭——哭嫁。

  “趕屍”這個節目表現的是湘西早年的習俗:若有遊子在異鄉死去,他的親人就花錢請巫師把他的屍體弄回來。而且是巫師唸咒語,屍體自己走(屍體當然是不能走的,巫師在弄鬼的),所以叫“趕屍”。這個節目表演時, 場內燈光全部息滅,極力營造詭異恐怖的氛圍,背景螢幕是午夜的崇山峻嶺,禿樹黝黑,幽火閃爍,舞臺上烏煙瘴氣,陰風嗖嗖,寒鴉淒厲。黑白人形蹦來跳去,不時發出怪異叫聲,令人驚悚。我和欣華的座位在第一排,臺口兩側裝飾成參天古樹的形狀,此時也給人一種壓迫感。突然間有個身著黑袍扮作殭屍的人從那後邊蹦出,我倆都被嚇了一跳,驚恐不安。正好有人三三兩兩地往外走,我倆也隨著走出了劇場。

  本以為是演出結束了,出來一看,門前的臺階上坐滿了觀眾,原來是表演從室內移到露天了。院壩中心燃一堆篝火,雜耍絕活,紛紛亮相。最精彩的一幕是有個氣功師周身運氣後,躺在地上,主持人一揮手,四個人抬一水泥預製板壓在他腹部,主持人又說,要請八名觀眾站到水泥板上去。

  哎呀!水泥板已經夠沉得了,再上去人壓壞怎麼辦?誰負責?觀眾們可能都和我同樣的心理,沒有人上去。主持人頻頻召喚著。也許是我們這夥人剛喝過酒,尚處在易激動的狀態;也許是到了這裡,河北人從地域角度講相對來說是北方人,有闖勁,不怕事。不知誰帶的頭,張志強、楊富強、蔣玉斌、師建國、李偉都下了場,按照指點,站在那個氣功師腹部的水泥板上,最後竟站了九個人。我們下場的五個人,除了張志強外,個個都是一百六十斤以上的大塊頭啊。主持人可能還嫌張志強瘦,讓他直接站到了氣功師的胸上。水泥板加上這些人,少說也得兩千多斤吧?氣功師的身體還託著他們旋轉了一圈,等到九個人下來,四個人用槓子把水泥板抬走,氣功師一躍而起,神態自若,抱拳打拱,連連致謝。

  真是眼見為實。我大開眼界,真真見識了硬氣功的威力,現場觀看,是精彩啊,給人的震撼是與在電視螢幕上見到的畫面無法比的。

  參與表演的幾個人也興奮,連連感嘆,連連表白,是讚歎氣功大師的功夫高超?還是為自己敢於參與的勇氣振奮?人聲鼎沸,聽不清。有一點值得記下:需要八個人配合,我們北戴河民主黨派考察團六位男士,上去五位,加盟了湖南湘西土家族歌舞團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