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讀後感(集錦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駱駝祥子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駱駝祥子讀後感1
“愚蠢與殘忍是這裡的一些現象;所以愚蠢,所以殘忍,卻另有原因。”這是被譽為“人民藝術家”的老舍先生,在《駱駝祥子》中,評價虎妞之死的一句話。而在臨近春節這幾天裡,我讀完了整本小說,有些道理,使我受益終生。
《駱駝祥子》這本書以祥子的“三起三落”為發展線索,以他和虎妞的“愛情”糾葛為中心,兩相交織,單純中略有錯綜。使讀者不僅瞭解到老北京社會的黑暗現象,同時,也揭示了祥子悲劇的必然性與社會意義。表達了對勞動者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狹隘的個人主義。圖片
在我看來,祥子原本是一個正直善良、勤勞能幹的人,他一心一意靠勞動掙錢,起早貪黑,為的就是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在看遠一點,就是能自己開個車廠,過上好日子。這個願望在現在看來可謂是非常容易實現的,可是在當時無比黑暗的社會中,連這樣一個卑微的希望最後也化成了一抹奢望。祥子一次又一次的為自己夢想而奮鬥,但卻一次又一次的被打擊,一次又一次的陷入失望,最後連生活的一絲希望都沒有了。
對比祥子的悲慘遭遇,生活在國泰民安,人人平等的環境裡的我們可謂是非常幸福了。作為我們來說,不需要起早貪黑的工作,不需要為柴米油鹽發愁,不需要計較每日的開支,不需要考慮除學習以外的任何事情,但還是有些人不珍惜現在的生活:上課時不認真聽講,甚至還打擾其他同學聽課;回家之後,不認真完成作業,了潦潦草草一畫,便想著全是遊戲;放假的時候,更是毫無顧忌,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絲毫沒有考慮到學業,考慮到能否用一個優異的成績給父母增光添彩。這些都是我們生活的一些現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珍惜幸福的生活,開始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感到疑惑,為什麼有這麼美好的生活不去珍惜?祥子每天辛辛苦苦的工作,換來的是什麼?我無言,我難過,我覺得現在的我們如果不好好的學習,不去在某一方面有所作為,那麼,我們也終將會成為社會的敗類。
“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不知陪著人家送了多少回殯,不知道何時何地,會埋起他自己來,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裡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這是老舍先生在小說的末尾寫的一段話,我只希望我們能學習到祥子“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精神,即使最後不一定會成功,但也能問心無愧。
駱駝祥子讀後感2
利用寒假閒暇的時間,我讀完了老舍寫於1936年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鉅作《駱駝祥子》,讓我情不自禁的想要寫下這篇文章。
祥子是北京舊三十年代的青年車伕,擁有自己的理想,夢想著屬於自己的一輛車。於是他省吃儉用,起早貪黑。三年之後終於得償所願,但是那時是抗戰時期,北平亂成一團,祥子的車因為偶然被奪走了。祥子千辛萬苦地逃了出來,去了“仁和廠子”繼續拉車。三十幾歲的虎妞喜歡祥子,就特別關照他,祥子本身也吃苦耐勞,可是廠裡的其他人討厭他,並說他壞話,平靜的日子並不長久,虎妞騙祥子說她懷孕了,讓祥子娶她,後來,在難產中和腹中的孩子逝世了。經歷重重打擊的他開始墮落了,亂佔別人的小便宜,利用別人對他的信任,借錢、騙錢、喝酒、吸菸,從高等車伕淪落到低等車伕,開始和走投無路的人一樣,混的最終祥子成為了那個黑暗黑暗社會的犧牲品,徹底淪為了行屍走肉。
祥子是他置身在那個時代社會環境的產物。小說展現了那個黑暗世界的真實面目,展現了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醜惡面目,如果不是他們的迫害或許祥子也不會墮落到如此地步。多麼可悲的人生,多麼可悲的社會,將原本一個有夢,有理想,有執著追求的人毀於一旦,這才真正是那個時候的現實,殘忍,悲哀和無可奈何吧。
祥子在最開始的時候是擁有自己的希望和夢想的,這才使得他擁有前進的動力。起早貪黑,任勞任怨,只為那一個目標,一輛嶄新的屬於自己的車,即使遇到了挫折,也決不放棄,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這是我們應該學到的,小時候擁有夢想,就為之奮鬥,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再大的浪,也一定要堅強。堅持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堅持一定不會成功。但是到後來,虎妞去世後,祥子回憶起虎妞對他的好又加上對他沉痛的打擊,再加上社會上許多人對祥子的冷言冷語,冷嘲熱諷,使祥子對這個社會,對這個世界徹底絕望了,最後徹底行屍走肉,我是該譴責社會的不公,陰暗,還是該責備祥子的信念不強,隨波逐流,如果你無從回答,你可以想想看,如果你是祥子,你會怎麼做?你應該怎麼做?
在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中,也有和祥子相類似的人。一同學一次考試沒考好,再加上老師家長的訓斥,對自己放棄了,沒有自信了,成績便向下滑,一直倒退,從一個三好學生墮落成不學無術的壞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訓斥後應和孩子一起討論一下這次失敗,和制定學習計劃,學生也應該積極詢問老師自己的不足,缺點與今後改進的方向,調理好自己的心情,為下一次的考試做積極的準備。
我們作為青少年,在這個經濟不斷髮展的社會,要發揮自己的優勢,不能辜負國家對我們的期望,讓我們一起加油,為明天奮鬥吧。
駱駝祥子讀後感3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大文豪老舍先生著作的一部享譽全球的經典著作《駱駝祥子》。讀後百感交集,感觸深,收穫大。
一個正直、質樸、勤勞、熱愛生活的好青年祥子,他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渴望幸福的生活。為了理想,祥子做了一名洋車伕,期望自己有一天擁有屬於自己的車子,做一個上層的車伕。當他在曹府拉車不小心摔傷主人時,他引咎辭工,情願把工錢退給主人作為賠償,顯示出他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在嚴冬夜晚的小茶館裡,他給老馬小馬祖孫兩代買洋肉包充飢,又傾注了他對於苦難夥伴真誠的關切和深沉的同情。
可是,一切隨著祥子美好願望的三次破滅而發生了改變。車廠子老闆劉四爺的女兒虎妞找上門來,假裝懷孕,祥子被迫與她成親。祥子拉車自食其力,虎妞卻大吃大喝,胡亂花錢。後來祥子生病,虎妞難產而死,最終花光所有積蓄。祥子為了辦喪事賣掉了洋車,身無分文的他又一次跌到了人生低谷。現實生活的絕望一點一滴地熄滅了他心中希望的火花。祥子從一個吃苦耐勞,上進好強的年輕人淪為了一個吃喝嫖賭自甘墮落的社會垃圾。他不再追求上進,對世界充滿了敵意。他變得奸詐無恥,為了一己私利出賣人命。
我為祥子前後判落兩人的巨大反差感到悲傷,又為他做出如此無恥的事感到憤怒,而更多的卻是心酸與失望。祥子生活的那個社會是黑暗的,車廠老闆、特務、亂兵以及祥子身邊的許多人,他們的嘴臉都是醜惡的。在舊社會這個黑暗社會里,人與人之間充滿了仇恨。祥子這一類下層市民的生活被壓迫,即使他們肯吃苦受累,即使他們心地善良,也無法過上快樂幸福的日子,實現自己的理想。祥子之所以墮落,除了自己本身的原因,更多是因為舊社會的黑暗制度。在沒有公道的社會,壞人橫行霸道,好人受災受難。”人離不開社會,而社會又決定著人的一生。如果無法處理好現實與理想、社會與自己的關係,很可能會失去原本的自我,被社會淘汰,很可能就會變成下一個“祥子”,墮落、衰敗、厭世。
新中國國力強盛,社會美好和諧,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擁有和祥子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有老師的指導與父母的鼓勵。我們應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學習,時時刻刻想到以前艱辛的生活,為今天甜蜜的生活而鼓舞,為未來加油。不能辜負新中國對我們的期望,要時時刻刻將自己與時代的命運聯絡起來,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駱駝祥子讀後感4
《駱駝祥子》這本書寫了一個生活在舊北京的人力車伕——祥子的辛酸故事。祥子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在這本書裡,他展現了自己一生的遭遇,是那麼的悲慘,那麼的可憐,原來,我還未曾讀這本書時,我非常的好奇,主人公不是祥子嗎?那為什麼書名要把駱駝和祥子寫在一起呢?後來,透過閱讀此書我才明白駱駝和祥子很有緣,在一次事件當中,他倆相遇,發生了下面的故事。
一次,祥子連同他的車子一起被官兵捉去,可是在一次官兵退卻的情況下,軍營裡非常亂,祥子趁著這個機會,想要逃跑,可是他想起那幾匹駱駝,跟他一樣可憐,都是俘虜,都是有生命的,於是,他找到了那幾匹駱駝,可是他想起自己是逃命,不是鬧著玩,弄不好被他們所牽連,會丟掉自己的性命,想到這兒,他便回頭跑了二三十步,又停了下來,他放不下這幾匹駱駝,可帶上它們自己又不好逃跑,這樣的選擇在他的心裡打起了仗,可週圍的情景逼著他快點做出選擇,不然會被官兵發現,終於在這個萬分危急而又緊張的關頭,他作出了選擇,絕定帶著駱駝一起走,反正都是要逃跑,如果被抓,自己不算是空手,總算還是有點收穫,而且如果沒有被抓,那還可以用這幾匹駱駝去換成錢,再買一輛車,這不是兩全其美嗎?就這樣,他逃脫了危險把駱駝換成了錢,這可真是千辛萬苦啊!從此以後,他回到了城裡,城裡那些車伕們得知這段時間祥子與駱駝扯上了關係,於是,便有人叫他“駱駝祥子”,這個稱號就是這樣來的,看著簡短的四個字,可它卻有這樣一番故事,從而這故事也告訴了我們,祥子,他是一個善良,堅強,為了目標他會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而且,這個故事和這個人物也啟發了我,做人,做事,都應該像這個故事中的祥子一樣,學會他的善良,學會他的堅強,學會它的不拋棄,不放棄,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有價值。
歷史在一點點的過去,祥子開始變的灰心,變得喪氣,這也難怪,經歷了這麼多事情,是有些壓力,但終究我還是不贊成。還記得第一次買車被大兵搶去,第二次買車的錢被孫偵探騙去,第三次他和虎妞結婚後用虎妞的錢買的。可最後虎妞死了,祥子只好把車賣掉給虎妞安排後事,後來,他覺得老天對他不公平,“好人終究沒有好報”,漸漸的,他對生活失去了信心,自己變得狡猾,好佔便宜,吃喝嫖賭,自暴自棄的行屍走肉,後果是如此的悲慘,可憐。祥子就這樣放棄了,放棄自己的“生命”,其實他根本用不著這樣,當自己遇到難關最大的時候,就是上天給自己的一個最好的機會,克服了它我們自己就又得到了一個機會,每個人的生活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如果你放棄了,你拋棄了,你將一無所有,失去一切,甚至都會“失去自己”,但是,只要你在危急時刻堅強,那你將會收穫無窮的好處,雖是一念之差,但差距卻大。
“好人終究會有好報,只是時辰未到”相信這個,你也會有戰勝之心。
駱駝祥子讀後感5
寒假我就看了一本老舍的代表作小說《駱駝祥子》,講的是一位舊北京人力車伕主角祥子的故事。主角祥子有一個理想:擁有自我的洋車。於是他憑著勤勞和堅忍省吃儉用,最後如願以償。然而好景不長,沒多久他的洋車就被士兵搶走。但他沒有灰心,靠自我的發奮又買了一輛洋車。但是他實在太倒黴了,辛辛苦苦的積蓄又被洗劫一空。就這樣反覆了三次,主角祥子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他開始遊戲生活,吃喝嫖賭,徹底墮落為城市的垃圾。
這故事是一個杯具,徹徹底底的杯具。一個以前勤勞堅忍,有著自我目標的人最後卻淪為了社會垃圾。從前的主角祥子善良淳樸,正直誠實,對生活有著像駱駝一般用心和堅韌。周圍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鍾,而主角祥子卻不安於現狀,他為了完美生活而發奮,而奮鬥,他寧願冒著極大的風險去賺多一點的錢,來到達自我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斷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愉悅。然而即使是這樣,也終究沒有改變他最後的悲慘結局。
也許這才是現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人們為了自我的理想不斷奮鬥,最終卻不必須能夠真正獲得成功。就像主角祥子一樣,他發奮,就是為了尋求完美的生活,但是結局卻是那樣得悲慘。
對於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他的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我,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也許是正因社會的極度黑暗,也許是正因個人的因素。不管怎樣,環境對人的改變至多至少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當時的社會治安好一點,主角祥子也許就能實現他的理想,也許就不會變成一具行屍走肉。人離不開社會,而社會又決定著人,如果無法處理好現實與理想、社會與自我的關聯,很有可能就會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動物,就應有自我的理想和目標。但是要因人而異,因社會而異。如果總是無法實現理想,那麼就有可能變成“主角祥子”,墮落、衰敗,厭惡生活。畢竟能夠生命都堅忍不拔的人是少數。追求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然而這一過程會很複雜,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會迷失方向,甚至墮落。
駱駝祥子讀後感6
暑假裡,我讀了《駱駝祥子》這本書。這本書主要寫了一位人力洋車伕祥子的把悲慘命運,描繪了舊社會是如何把一位正直、善良、誠實、要強、老實並且無任何嗜好的洋車伕祥子變成了個人主義的陌路鬼的。祥子的悲慘命運令人惋惜、同情。同時也令人反思、檢討。
老舍在描寫祥子的現實主義時,從不同方面著力描寫了祥子從外貌到內心的美好東西。但由於命運現實主義接踵而至,導致了他對生活的希望的破滅,他那美好的品德、性格也逐漸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後連他的外表、形貌也變得醜陋、骯髒了。祥子由好變壞的過程,是我們更深刻的感受到當時的社會的黑暗,更加激起了我們對祥子悲慘遭遇的同情。
祥子善良純樸,對生活有駱駝一樣的積極和堅韌精神。經過三年的努力,終於用血汗錢買來了一輛自己的新車。沒過多久,祥子稀裡糊塗地被兵抓去,車子被奪走了。接著,反動ZF的偵探又詐取了他省吃儉用攢下的積蓄。後來,又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因虎妞難產死了,不得不賣車料理喪事。從此以後祥子就墮落了,以前的善良正直不見了,他憎恨任何人。拉車也不去了,吃喝嫖賭的惡習也染上了,他居然可以為金錢出賣朋友,徹底淪為了行屍走肉。
如果祥子生活在我們這個年代,也許他就不會變成那樣的人了。因為他是那樣的要強、那樣的善良、那樣的正直,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放下一切!為了自己的理想去拼搏奮鬥!我們也應當學習祥子的那種“吃得苦中苦”的精神,雖然未必“方為人上人”,但只要努力了,奮鬥過了,便能問心無愧。
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協和,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按著你的想法去做。對於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他的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
老舍先生雖然是一個幽默大師,但《駱駝祥子》卻是一個現實主義作品。他沒有刻意幽默,而是描寫生活的本來面目。作品中的人都在走下坡路,從祥子、虎妞、小福子、二強子、老馬祖孫,到曾經威揚一時的劉四爺,都在走向絕路、暗淡。由這些人物的現實主義構成了整個社會的大現實主義。
《駱駝祥子》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現實主義總是呼喚人們來共同正視生活的殘酷和鬥爭的艱鉅,正視人們精神上的各種痛苦,同時嚴肅地表達了作者向令人憐憫和恐懼的一切告別的願望,期待著他們早日成為歷史上的陳跡。即使作品說描寫的一切災難、苦難和失誤等真的過去了,也能繼續給人以激勵和啟迪。
讀完這本書後我感受到了當時處於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生活的艱辛,同時瞭解到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對祥子深感同情。祥子的遭遇告訴了我遇到任何事都要硬著頭皮去闖,即使失敗了,也不能氣餒。在生活中我會時時記得祥子的現實主義,讓自己成為一個堅強的人!
駱駝祥子讀後感7
一、祥子
最早的祥子,是個年輕力壯的“高等車伕”,執著追求著自己的理想——“買上車,省下錢,然後一清二白地娶個老婆。”
然而祥子不知勞苦地打拼出的日思夜想的車在一次拉客中被士兵搶了,後來賺的買車錢又被偵探截去,接著被虎妞誘惑,陷入迷亂之中。這個要強的、生機勃勃的、勤勞的、善良的漢子被社會逼迫著捨棄了他最引以為豪的自強,開始有了享樂的慾望,他對錢的渴望增強了。為了錢,祥子捨棄了惻隱之心,“他只管拉上買賣,不管別的,像一隻餓瘋的野獸”,和老弱病殘卻養家餬口的人們爭搶。“買車”成了欺負弱小、捨棄尊嚴的藉口。“他越走越慢,好像自己已經不是拿起腿就能跑個十里八里的祥子了”,“他對她,對自己,對現在和將來,都沒辦法,彷彿是碰在蛛網上的一個小蟲,想掙扎已來不及了”,他的 心被生活的不幸打擊得太過疲倦了。這是社會因素,祥子對存錢“覺得這不是騙局,也得是騙局”的愚笨,這是個人因素。“這種態度使他只顧自己的生活,把一切禍患災難都放在腦後。”我覺得,閉塞是社會的錯,是個人主義的錯。個人主義也正是老舍所反對、批判的,老舍就用一段在祥子被虎妞騙誘後這個個人主義者的後悔與感悟表達了老舍批判個人主義的立場。
二、車伕的宿命
在祥子親眼目睹老車伕“老馬”與其孫“小馬”窮困潦倒的處境後,“在小馬身上,他似乎看見了自己的過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將來!”祥子終於深刻體會到了車伕的宿命——“他顧體面,要強,忠實,義氣;都沒一點用處,因為有條‘狗’命!” “一個拉車的吞的是粗糧,冒出來的是血;他要賣最大的力氣,得最低的報酬;要立在人間的最低處,等著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擊打”,是對肉體的打擊,更是對精神的打擊,這種致命的打擊,使祥子失去了挺拔的身姿、自強的精神與年輕人的活力;身處這樣的社會,祥子只能“入了車伕的轍”,他學會了“喝酒吃煙逛土窯子”,最終淪落成了行屍走肉,“社會病胎裡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不得不說,祥子的悲劇是千千萬萬車伕的悲劇,更是這個時代的悲劇,是我們永遠都要銘記的痛楚。銘記的不僅是下層車伕在不公道社會生活的艱辛;是20年代中國的平窮落魄與戰亂;更是在那個風雲突變的時代,即便是現在的安定年份,我們都應該團結起來杜絕產生個人主義的思想,並且慶幸我們生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
駱駝祥子讀後感8
人的一生是在無際的大海中飄蕩遠航著的,時而暴風雨來襲;時而陽光明媚照射;時而遭受海盜侵奪;時而停靠於善良的島嶼;時而輾轉尋不到方向;時而又在絕望中望見花草莖葉……而祥子便是那片茫茫大海中隨風飄蕩著的一葉小帆,雖不起眼,但命運仍毫不陰差陽錯給予他同他人一樣一個明媚的開始,顛沛流離的人生……
初讀《駱駝祥子》,不過是因為這是中學生的必讀書目,才讓我下定決心一口氣讀完它。囫圇吞棗般地看過前幾章,被祥子的不幸所牽動著,懷著對那黑暗社會的不滿,對祥子命運的好奇,我捧著書往下看。
主人公祥子,一個出身於舊社會的.下層勞動人民家庭,和北平城裡其他車伕一樣,不怕吃苦不怕累,憑著勤勞和堅忍,像一棵樹一般挺拔著飽經風雨的洗禮,他渴望以自己的勞動創造美好的生活。帶著農民的質樸還有幾絲固執,懷揣著買車的信念,像是一個裝上馬達的齒輪,不知道要休息的一天。雖然一次次信心滿滿的從頭開始,卻又一次次地夢想成為泡影,像是一隻在沾滿滑液的水缸裡掙扎的螞蟻,嘗試了種種失敗卻又不肯放棄。讀到這裡,我感到熱血沸騰,同情祥子的悲慘命運,但更被他面對困難不低頭那倔強的性格打動。讓我抱著對下文無限美好的遐想繼續往下看。
但他最後一次買車,是以與虎妞的畸形婚姻為代價的,可最後又因虎妞的死而再次賣掉。連遭生活打擊的祥子失去了虎妞又失去了小福子,使他無法再次鼓起生活的勇氣。一個被命運捉弄著遊戲著的人,頃刻間多落成社會的垃圾,成為一個徹徹底底的行屍走肉,從前正義的祥子蕩然無存。是那黑暗的社會將他碾得粉碎,我不禁開始對祥子感到失望和憎恨。為他沒有與這無情的社會抗爭到底,而是任憑黑暗現實吞噬而感到失望,更憎恨他麻木不仁地作出傷天害理的事……我開始真正明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含義了。
祥子的一生,也有明媚的開始,卻十足是一場悲劇,一次一次地要去創造幸福,卻又一次一次地被命運戲弄。這樣的偏差是黑暗又慵懶的社會釀成的,這樣的悲劇令我膽戰心驚。
祥子,當時黑暗社會底層的代表,在那樣一個混亂的社會中,想要透過自己的勤奮和個人的奮鬥而改變命運的分配是完全不可能的,哪怕是一個完全不算夢想的心願,也會被扼殺於萌芽時期……
這種偏差,是遠航的小舟遭受暴風雨卻仍見不到陽光、見不到希望的悲哀。
這是命運的偏差,更是時代的偏差……
駱駝祥子讀後感9
《駱駝祥子》是老舍寫的一部小說,是老舍最得意的一部作品,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人力車伕祥子的故事,祥子是一個很老實的車伕,他來自農村,他自尊心強,吃苦耐勞,夢想自己能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過上幸福的日子,但只是如此渺小的希望,在那時都沒實現,在一次次的經歷後,祥子已經對自己以及生活沒了信心,逐漸墮落,最後成為了個愛好賭博、窮困潦倒、狡猾奸詐的人,從老實農民變成一個社會敗類,可想而知,中間經歷了多少辛酸的事件。
想想那時,祥子如此為自己的生活拼搏,得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無論颳風下雨,他總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為了錢而工作,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總是堅忍不拔,即使再困難,也不做虧心事,憑自己力量吃飯。他遇到了虎妞,雖拿了虎妞的錢買車,但心裡不踏實這些都體現出他的高尚品質。因為當時社會環境,人們的麻木與封建,使祥子的生活一團糟,就算祥子是一個很了不起,很好的一個人,那又怎樣?只是他,能改變什麼?這樣的結果也是預料之中的。
再想想現在,社會環境很好,但有幾個像祥子那樣老實,肯吃苦耐勞?就算有,也找不到幾個吧!也許,生活中有這樣的人,但他長時間生活在一個有害社會風氣的地方,你能保證他不會墮落成像祥子一樣結局的人嗎?《駱駝祥子》僅是一部小說,但是它成了一部名著,這說明它不僅是一部小說,而是反映當時社會環境的一部小說。現在當然也有這種情況,這是淡化一點而已。社會上的小偷、強盜、騙子以及違法犯罪的人和那時那些愛貪小便宜、殘忍霸道、狡猾奸詐的人沒什麼區別,唯一不同的是現在的犯罪分子已不會再為所欲為了,可是還是有一些不道德的人出現,這是為什麼呢?人的不冷靜、貪婪和自私都會造成這個結果。正因為這些種種,會害更多人墮落。
哪個人犯罪之後不會說後悔,都怪自己怎麼不冷靜之類的,那你在做這件事之前為什麼不考慮到會不會給別人帶來傷害,社會上的壞放棄都是由於不冷靜而造成的。我們如果身處在壞風氣中,絕不能像祥子一樣自甘墮落,失敗了振作,在哪跌倒在哪爬起來。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旦沉浸在墮落的狀態中,會很難改過來,用一條路來比喻,前面有兩個分叉口,一個叫做對得起自己良心路,一個叫對不起自己良心路,你走上了對得起自己良心路,你將繼續走下去,成為一個真正地好人,反之,你走了另一條,你發現想回頭時已經很難,這是又會出現兩條路,一是繼續往前走,雖好走,但前途灰暗又危險;二是回頭走,整一條路都很崎嶇,不過前途很光明。你會選擇什麼?這是人生的道路。一個人沒錯,是當時社會的錯;當時社會沒錯,是人們的錯;人們沒錯,是人性的錯,人性沒錯;是社會的錯。這個迴圈會使生活變化,只要改變其中一個就能改變生活。
讓我們創造一個美好、和諧的社會,讓每個人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不要有像祥子這樣結局悲慘的人了
駱駝祥子讀後感10
《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最著名的小說之一。它是講一個叫祥子的人力車伕命運的三起三落。
祥子來自農村。他因不甘在農村吃苦,就來到了城裡。他嘗試了很多工作,最終選擇了人力車伕。他不吸菸、不喝酒,省吃儉用,花了三年時間,辛辛苦苦地積攢了九十六塊大洋,買了輛頂好的人力車。可是,過了不到半年,祥子的車就在一次“大買賣”中被軍閥搶走了,他本人也被抓了起來。但是,祥子依靠有利的地形,不但逃了出來,還把兵營中的三頭駱駝也偷了出來,並把它們賣掉,只不過,只賣了三十大洋。於是,他繼續推車,攢錢,睡覺就在人和廠,每天早出晚歸。但是,一次與廠主女兒——虎妞的偶然交往,使他萌發了離開人和廠的念頭。他跑到曾經的一位顧客——曹先生家去,幹包月。但不久,曹先生遭通緝,祥子也被孫偵探敲詐走了幾乎全部的錢。
祥子只得回到人和廠。不久,他就與虎妞結了婚。虎妞還認識了小福子,並把她父親的車買了來。祥子就成天拉車,賺錢。但虎妞畢竟是富人家,又懷了孩子,就經常買些零嘴,說要“補身體”。最終,虎妞因吃的太多,胎兒過大,難產而死。祥子為了籌辦喪禮,只得把車賣了。這時,他想起了小福子。他答應小福子:一有錢,就一起過日子。從此以後,祥子便為錢而不顧一切:不管多大的買賣,不管跟誰,只要有買賣,他就搶。最後終於賺夠了錢,卻得知小福子因不甘娼妓生活,上吊死了。於是,祥子崩潰了。他失去了目標,失去了他的心、他的靈魂及一切。最後,他成了一個呆滯的、替人家作紅白事的混混。祥子已不是原來的駱駝祥子了。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的感觸很深。祥子——一個生龍活虎的、充滿幻想的年輕人,哪可能隨便放棄自己?是因為那時的生存環境,黑暗的統治、動盪不安的局面、變幻莫測的命運,使得他的思想、他的夢想、他的身體以及他的精神,都被徹底粉碎,他最終存著“看你還能把我怎樣”的挑釁心裡去看待生活。
祥子之所以那麼頑強地撐上十幾年,是因為他經歷了三起:一起是祥子得了一輛車;二起是祥子得了三頭駱駝;三起是祥子在虎妞的幫助下,又得到了一輛車。但祥子之所以還是祥子,是因為他在每起之後必有一落:一落是祥子的車被軍閥搶走;而落是祥子的錢幾乎全部被孫偵探敲詐走;三落是為湊錢辦喪,祥子只得賣掉車子。
《駱駝祥子》一書反映了二十年代人力車伕等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們的生活悲慘景象,精準而深刻的語言中流露出同情、哀傷及諷刺,是一部語言、思想非常深刻的文學鉅著。
祥子無論想做任何事,都會受到人或事的阻撓。而我們呢?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和平、富足的環境,沒有絲毫的事業與家庭的羈絆,只有社會的關愛和家庭的支援,難道我們連祥子都不如嗎?祥子可以追求他的夢想,我們也能,甚至能做得比他更好!
駱駝祥子讀後感11
《駱駝祥子》這部小說描寫的是生活在封建社會中一個平凡的人力車伕——祥子悲慘的一生。祥子來自農村,失去了父母與幾畝薄田,十八歲便進了城。剛進城的祥子對生活充滿了信心,然而一切不盡如人願,他省吃儉用,流血流汗三年換來的屬於自己的車子被搶走,妻子虎妞難產而死,心愛的小福子受辱自盡······終於,祥子對生活、對自己的人生絕望了,也變成了一個“社會病胎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小說的開頭並沒有直接介紹祥子,而是先將北平的洋車伕分成了各種派,之後才介紹祥子屬於哪一派,這在我看來,是一種十分新奇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借鑑。而這種介紹方法的好處,用作者的話說是“就像是介紹一盤機器上的某種釘子那麼準確了”。
祥子剛進城時,應該是對未來充滿信心的這從作者對她的外貌描寫中就可以看出來:“頭不很大,圓眼···頭上永遠剃得發亮···臉上永遠紅撲撲的···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樣···這樣立著,他覺得,他就很像一棵樹,上下沒有一個地方不挺脫的。”讀著讀著,我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個樸實、可愛的鄉間小夥,高大,健壯。這更讓我為祥子痛心,如此單純、樸實的人卻要承受那麼多的痛苦,讓我感到十分同情。
當時的社會昏暗到什麼程度呢?昏暗到連官兵都要欺壓老百姓!祥子的車就是被官兵搶走的。在那個人吃人的年代,每個人都只關心自己,自私自利,從不管別人的生死,只要看到了好的就要不擇手段去獲得,甚至是偷、搶,而不理會別人為了這耗費了多少心血······唉,可憐的祥子喲!
《駱駝祥子》中有一些語句含義十分豐富,如祥子在為楊先生拉包月的時候,楊太太叫祥子為她打掃屋子和院子時有一句“楊宅的先生、太太、二太太,當出門的時候都打扮的漂亮,可是屋裡院裡整個的像個大垃圾堆。”這句話暗示了他們有可能是故意很長時間不打掃,讓祥子一下子掃完,也從另一方面批判了一些有錢人,表裡不一,外強中乾,像繡花枕頭一般。而且他們對僕人也十分不好,吝嗇又霸道,“非把窮人命要了,才對得起那點工錢”。怪不得祥子只在楊宅幹了四天。
祥子一生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痛苦,而最終使他崩潰,以至於變成“鬼”的,是又一個心愛的人的死。祥子是一個悲劇,而造成這個悲劇的罪魁禍首,是那吃人的封建社會。在那個社會里,一定還有許多與祥子相同命運的人,也許他們曾經堅持過,但迎接他們的不是光明,而是更大的打擊,最終終於承受不住變成了行屍走肉,變成了沒有靈魂的空殼。祥子的悲劇,不僅使我感受到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更使我感受到了今天這個社會的美好,它使我明白,要把握好今天,因為我們能生活在今天這個社會里,真的很幸福。
駱駝祥子讀後感12
通讀《駱駝祥子》,我感觸很深。之前,在讀其他的現代文學作品時,總感覺十分難懂,總要經過閱讀大量材料後,才明白作者寫作的意圖。而老舍卻用樸實的語言和細緻的描寫,將高深的內涵傳達給了讀者,讓讀者明白——黑暗的社會不讓好人有出路。
這是一個悲劇故事,他講述了老北京城裡的一幕……
祥子來自農村,來到城市,他希望以誠實勞動過上美好的生活。他立志要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想拉就拉,不受車場主的控制。經過三年的努力,他買上了屬於自己的車。可好景不長,才幾個月,就被大兵搶去。他沒有服輸,認定了目標幹下去,幾經失敗,幾次動搖,他都挺了過來。但在黑暗社會的壓迫下,他還是失敗了,自此墮落下去。“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勤勞、要強、善良、健壯的祥子,就此成為一個“沒有心”的行屍走肉。
作品除了對祥子的描寫外,還圍繞祥子的生活經歷,刻畫了許多下層人物的形象:詐騙祥子的孫偵探、搶車的大兵、和善的曹先生,以及楊太太、老馬小馬祖孫、車場主劉四爺等等。遍觀所有的人物,其實他們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作者透過對他們的描寫,也反映出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反映出社會的黑暗。
對於祥子,我深感惋惜。他堅強、他上進、他勤勞、他善良,就像那老實的駱駝一樣。他來自農村,有許多難能可貴的優良品質。但面對社會,面對黑暗的社會,面對這不讓好人有出路的社會,他終究還是被打敗了。像這樣要強的人,最後也被打敗了,更凸顯了極度黑暗的社會對人的摧殘。
在今天,極度黑暗的社會已不復存在,沒有戰亂,沒有壓迫。但以祥子為代表的,執著的追逐夢想的人,似乎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了。
有人說:“我要學好美術,將來做一名藝術家。”有人說:“我要學好資訊科技,將來學IT專業,在資訊平臺上大幹一場。”常常聽人說:“我要……,將來……。”這樣的話,但實際上堅持下來的又有多少呢?放棄可能因為太難,但如果將太難和放棄理想做比較,恐怕就沒有人會選擇放棄理想了吧?
如果問你,你在上學的路上,不巧路上有一段路在施工,你還繼續上學嗎?相信答案非常肯定,一定是要去的。為什麼?原因一定有很多,但一定有一條原因是:學校裡要求不允許無故曠課,而有一段路施工不足以導致你不能到校。而這就是關鍵所在。
在現實生活中,你有時候做的一些事情,是“按規矩辦事”,或是紀律,或是天職,或是習慣,他們要求你去做這些事。而夢想,沒有人要求你必須實現,因此人們也就慢慢忘卻了夢想和它的重要性。要強的祥子,若沒有了那令人窒息的社會,憑他的執著和堅韌,完成他的志向定是綽綽有餘的。
我們要向他學習的,就是祥子駱駝般的堅韌和執著。認準目標,帶上祥子的執著,登程吧!
駱駝祥子讀後感13
單薄的羽翼終是承受不住風雨的洗禮,它墜落了。曾經潔白的羽翼被蒙上了塵埃,再也看不出原本的光鮮亮,它落到了一個看不見的邊的深谷裡。唯有頭頂上那道聖潔溫暖的光。它伸出破碎的羽翼,想要感受那久違的溫暖,卻發現,一切都是可望不可即。於是……它選擇了放棄那道光,去沉溺於黑暗裡。 ——題記
在讀完《駱駝祥子》這部老舍筆下具有悲劇色彩的名著之後,我的第一感覺是——理想與現實是不相符的。祥子一生夢寐以求的洋車終在無數次巔簸坎坷中碎了,也散了,再也重組不起來了。
可以說,這是一個悲劇,同時,祥子最終的墮落與社會之墮落也是不可分開的。
有些人因出身貧寒,所以為自己的將來而努力奮鬥,卻最終無果。這是什麼造成的,是殘酷的社會。現實社會中,錢似乎能代表一切,什麼“知識大於金錢”根本是個“假命題”,“有錢能使鬼推磨”才是硬道理。因此,若想在現實社會中立足,充分的知識、良好的生活背景必不可少。但相比之下,後者因素比例卻更大,所以才產生了那麼多的遺憾,甚至於——悲劇。
也許這才是現實的真面目——殘酷、悲哀、無可奈何,也同樣毫不留情。
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就像是光明與黑暗。只要有黑暗就會有光明;只要有善良亦就會有邪惡。這也許就是所謂的自然規律。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某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奮鬥,最終卻不一定能夠真正獲得成功。就好比,你明明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卻只能獲得百分之一的回報。亦就像祥子一樣,他努力,就是為了尋求美好的生活,但他最終得到的又是什麼?
對於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同樣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他的上進。然而他最終卻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黑暗吞沒了。也許是因為社會,又也許是因為個人因素。但他已經很不錯了,試問有誰能做到像他這般地步?不管怎樣,環境對人的改變至多至少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當時的社會治安好一點,祥子也許就能實現他的理想,也許就不會變成一具行屍走肉,但,這殘酷的現實裡沒有如果。
人離不開社會,而社會又決定著人,這兩者之間似乎本來就存在著這種關係。如果無法處理好現實與理想、社會與自己的關係,很有可能就會失去原本的自我,墜落到黑暗裡。
駱駝祥子讀後感14
拉車的祥子是一個要強的人,想象在社會中只要有力氣,只要心腸好,只要懂規矩,只要會忍耐,前面的大道將是平坦的,生活將是美好的。在舊中國,黑暗的社會並不會給一廂情願的人帶來好運。祥子在貧窮中為人生 苦苦掙扎,但人並不是鐵打的,祥子太老實和安分守己了,自己有力氣只能拉車,卻不能在受委屈時狠狠地揍誰一頓;祥子太敬業,被雨淋地邁不開步也要做完這個買賣;祥子太要強,奮鬥多年買上自己的車。但生活並沒有 像祥子想象的那樣順利。
祥子儘管不是完全喜歡虎妞,但還是為了虎妞不受父親責罵而結了婚,不幸福的婚姻帶給祥子更多的苦惱。虎妞死後,被生活折磨的祥子沒有勇氣站起來,去幫助自己喜歡的小福子,幫助她的家人。這時的祥子不是被生 活磨練的更加堅強,而是屈服於坎坷命運,等待他的只能是悲劇的結局。
他只會拉車來掙飯吃,甚至後來連車都不想拉了,祥子徹徹底底的變了,所以到最後才會變成一個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祥子如果在虎妞死後勇敢地站起來幫助小福子,如果在小福子死後堅強地面對不公的生活,那麼他還是一個可以稱為偉大的平凡人,但是,從書中的結局,我們得出了結論,祥子只是一個精神上懦弱的普通人,一個平庸 的人,一個軟弱的人。
要是隻看了一小半的《駱駝祥子》,誰都會認為他前途一片光明,可是他這個人遇上風風雨雨,都逆來順受,承受不起劉姑娘和小福子的死。我只能說:祥子不夠堅強,對於一些事情應該有自己的看法並對其進行更正, 但他沒有,只想著拉車,拉車,還是拉車;騙錢,騙錢,還是騙錢。
誠然,黑暗的舊社會無法給平凡的小人物祥子光明的道路,但是從祥子身上我看到了,人的精神力量決定一個人的成敗,軟弱和脆弱永遠不會換來成功,過去是這樣,現在、將來也是這樣。
這本書對年輕人來說是個警告,這本書使人明白,做事做人不能像祥子一樣,要活得堅強勇敢。
我們無法去怪祥子什麼,正如作品中寫的那樣:“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有一些公理。”如果不是生活在那個年代,一切都會不同,可是結果已是這樣,也就沒有什麼如果了,即使錯並不在他。換一個角度想一想,如果當時祥子真的還能振作起來,又或者不要那麼執拗,離開北平,換一個地方發展,那即使買不到車,也總歸可以安安穩穩地過下去,怎麼都好過現在這個為人所不齒的祥子。
祥子的故事雖然不怎麼如人意也還是告一段落了,可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卻才剛剛開始,我們當前的社會雖不能說絕對的公平公正,可比起祥子所在的社會顯然是好太多太多,在這裡,運氣和背景等一些外界因素不能說不存在,但只要你夠努力,夠奮進,夠堅持,一定會得到你應得的,讓我們把後來的祥子當做警鐘,把原來的祥子當做榜樣,活在當下,譜出屬於自己的未來。
駱駝祥子讀後感15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裡;在那張被軍閥、特務、甚至車廠主人織成的統治之網下;在那段吃了上頓沒了下頓的時期中。作為一名沒有地位、金錢的城市貧民,買輛屬於自己的車是祥子的夢想。
追逐夢想的道路是艱難的,拉著租來的車,他省吃儉用沒有任何嗜好,他厚著臉皮與顧客講價,他冒著生命危險去城外拉散客。一年、兩年,至少三四年;一滴汗、兩滴汗,不知有多少滴汗才掙出那輛車。從風雨裡的咬牙,從飯裡茶裡的自苦,才賺出那輛車,那輛車是他的一切掙扎與困苦的結果與報酬,那是他夢想的結晶,想身經百戰的武士的一枚勳章。
成功永遠不是唾手可及的,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夢想,哪怕渺小,哪怕卑微,祥子的夢想樸實而辛酸,只是一輛屬於自己的拉車,那麼你的呢?
前NBA巨星飛人喬丹亦是在逆境中獲得成功的。在高中時代,喬丹的身材並不高大,而且技術平平,看著他在NBA賽場上的神奇表演你恐怕怎麼也想不到“籃球大帝”在高中時被勒令退出校隊。故事情節雖然老套,但事實就是這樣,為了心中那個看似遙不可及的籃球夢想,喬老爺從此發奮練球,終成籃壇神話。現在看來若他沒有那個看似不可能的夢想,若他想著寄託於那不知何時才能迸發出來的潛能與天賦,恐怕籃壇也就失去了一位神話般的人物。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某雜誌上看到一則故事,心中頓時充滿敬意與溫暖。一位日本老婦在99歲生日之際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詩集,在詩歌衰弱的日本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銷售量破23萬冊,這在日本算是一個奇蹟了。
一位年近百歲的老婦人,詩歌就是她的夢想。或許正因為她心中有夢,才有那份永恆的純真與浪漫;或許正因為她心中有夢,才有那份美麗的堅持與不懈;或許正因為她心中有夢,才有征服歲月的青春。
既然一位老婦都有夢並能圓夢,哪個人又何嘗不能?即使你很平凡,很渺小,很卑微;或幼稚,或年老,或殘疾,只要有夢就能成就人生。雖說未成年的我們不必太擔心我們的未來可沒有夢想的人,他的人生終究是一場散步,漫無目的的;終究是一次南轅北轍,無稽之談。成功不會主動來敲你家的門,沒有目標沒有理想,成功只會逃離你。
學習上考試考砸了,不灰心喪氣,定一個目標分數,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800米長跑經常落後,沒關係,試著超越前一位同學,相信自己一定能在同學們的歡呼聲中越過終點;語文詩詞、文言文記不住,別偷懶,定期定量的讀一讀背一背,認真理解,就一定能牢記心中。別說我很笨,別說我不行,只要擁有目標擁有夢想,一切皆有可能。
夢想成就人生,只要有夢,就能收穫奇蹟;只要有夢,就能征服歲月;只要有夢,就能迎來金色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