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初中作文> 【精選】初中游記作文四篇

初中游記作文

【精選】初中游記作文四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游記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游記作文 篇1

  海南行的最後一天,我們來到了亞龍灣。這裡的沙很細很軟,海很藍很清(遠看海水一片藍,與天空融為一體,近看海水卻是綠色)。我們換上泳衣,戴上泳鏡,拿上游泳圈,迫不及待地奔向大海。

  海風吹著,海浪一陣陣湧上來,我抓住海里的繩索,套著游泳圈,艱難地向著海的深處走去。忽然,一個大浪撲來,把我的游泳圈都衝翻了,我趕緊去抓游泳圈,可腳下卻站不穩,只好狼狽逃命,逃到了淺水區。

  淺水區就在岸邊,我享受地坐在游泳圈上,抬著自己的腳丫子,在海和細沙之間,快活地玩著水。可就在這時,一個浪打來,不知是沒坐穩還是游泳圈太滑,我沒來得及反應,就從游泳圈上掉下去,在海里連續被浪打的翻了兩個跟頭,嘴裡和鼻子裡還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四腳朝天地躺在沙地上了。幸虧,這是淺水區,我忙雙手撐地迅速站起來。這一次,可把我嚇著了。

  一會兒,小夥伴們在可樂的爸爸帶領和保護下來到了深處,一波又一波的海浪衝來,我們抓緊繩索,尖叫著、興奮著、嬉戲著迎接著大海的粗魯“親吻”。漸漸地,我有些跟不上節奏了,一個大浪捲過來,蓋過我頭頂,我眼前啥也看不到,感覺就像被迎頭潑了一盆水似的,鼻子有些進水,氣也喘不上來。我只好“投降”,慢慢向淺水區游去。可是海浪太大,我遊得慢,一個巨浪從身後打來,把我直接打到了沙灘上,我嘴裡進了海水,呀,原來,海水真是鹹的,還帶著苦味!味道可真不怎麼樣。

  我來到沙灘上,和小朋友一起玩起了沙子。我們一起挖了一個沙坑,把可樂爸爸埋在了裡面,讓他好好享受夏日的“桑拿”!

  媽媽說:“你都曬成了焦炭了!”我和小夥伴互相打量一番,哈哈,大家都曬得全身通紅,發黑,身上、頭髮裡全是沙子,一個個活像剛從沙裡鑽出的泥鰍!

初中游記作文 篇2

  六石巖在爸爸媽媽的老家江西省廣豐縣嵩峰鄉十都村境內,從小就聽他們說那裡山清水秀,風景絕佳,因六個巨大的石頭而得名。“出雙山,望六石,六石磊磊”,這句千古絕對據說至今沒有人能對出下聯。

  暑假的一天,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在老師的帶領下,全班同學和部分家長去領略六石巖的奇麗風光。

  車過十都,抬眼望,但見六座怪石,有的象關公的大刀,有的象直插雲天的錐子,有的象倒扣的金鐘……形態各異,陡壁千仞。

  到達六石巖山腳,只見一條小溪清澈見底,水中有漂亮的鵝卵石,幾條小魚在水裡嬉戲。同學們三步並作兩步的跑下去,男同學打水仗,玩抓魚,女同學則撿起漂亮的石頭,過了一會,老師喊道:“登山囉!登山囉!”我們個個欣喜若狂,迅速爬上岸,順著羊腸小道開始登山,山路坑坑窪窪,崎嶇不平。

  只見漫山遍野的翠竹排列在我的眼前,清風徐來,竹影搖曳,它們在風中翩翩起舞,像是在歡迎我們。風兒和竹子演奏著歡快的樂曲,這曲調使我們的心情更加喜悅,清新的空氣使我精神抖擻。

  山越爬越高。起初,我和小夥伴個個賽過猴子,你追我趕。漸漸的,我覺得嗓子眼發乾,兩腿發軟,喘起粗氣來。等登上半山腰,兩腿已經再也不聽使喚了,像灌滿鉛似的。我咬了咬牙,直起身子回頭看著奮力向上攀登的同學,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個正衝著我豎起大拇指,仔細一看,原來是媽媽,她在誇我是好樣的!我不禁在心中暗暗對自己說:“堅持,堅持就是勝利,絕不能讓媽媽失望!”,我又彎下身子,向六石巖前進。

  終於,我爬上了六石巖的最高處,望著翻滾的雲海,俯瞰四野,遠處的村莊,房子小得象火柴盒,原來看起來雄偉的山峰都被我踩在腳下,的確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我情不自禁大喊一聲:“我登上六石巖了!”,我感到無比的自豪。

初中游記作文 篇3

  記得小時候,常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啊?”媽媽總是笑笑,摸摸我的頭,說:“你啊,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我想,大概每個孩子都得到過這樣的答案,因為小時候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孫悟空。

  《西遊記》這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翻開《西遊記》,便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

  要了解一本好書,自然要了解它的作者。《西遊記》的作者是明代傑出的小說家吳承恩。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是羅貫中的老師。他自幼聰明過人,博覽群書,喜歡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年輕時即以文名著於鄉里。鄉人都認為他科舉及第“如拾一芥”。但最終他科場失意,生活困頓。這加深了他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的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說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憤懣。他自言:“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鑑戒寓焉。”

  《西遊記》由三部分組成:第一回至第七回,寫孫悟空的出身和大鬧天宮的故事;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寫取經的緣由;第十三至第一百回,寫孫悟空和豬八戒 沙和尚一起保護唐僧到西天取經,經歷八十一難,終於取回真經,休成"正果"。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面前驚歎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透過虛幻的神魔世界,反映了現實社會的種種問題。西行途中的妖魔,決不僅僅是一般困難的化身,而大都是代表著危害人民、無惡不作的封建黑暗勢力。

  書中四大主角孫悟空、唐僧、八戒、沙僧,各人的性格分別用一個字粗略概括就是:狂,堅,私,忠。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神通廣大,嫉惡如仇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他有些霸道,有些驕傲,有些急躁,但他敢作敢當,敢於反抗。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但又有著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鬥,與玉皇大帝鬥,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鬥,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闖龍宮,鬧冥司,花果山自在稱王,熱愛自由又叛逆不羈。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自由的化身。孫悟空是作者與讀者心靈交流的一個視窗,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代表了正義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沒有他,故事從何說起?

  剛讀《西遊記》時,我十萬分討厭唐僧。他囉囉嗦嗦,懦弱無能,又人妖不分,混淆是非。西遊,本來就是取經之路,如果沒有唐僧,悟空一個跟頭就經書到手,大功告成;八戒、沙僧是沒有悟空厲害,可怎麼算也是日行千里的主兒。到大雷音寺取個經,幾天肯定辦成。可是攤上個唐僧爺爺,騰雲駕霧的本事根本不能施展。這也就算了,可偏偏他還是令妖怪們垂涎三尺的金禪子轉世,天天惹得妖怪上門。可是後來,我逐漸理解了故事中這一切的安排,這正是吳承恩先生的高明之處。取經,本是一種事業,是唐僧堅韌不拔的象徵。假如沒有了唐僧,《西遊記》便成了單純的打打殺殺。“不經歷風雨,怎麼現彩虹?沒有人能隨隨

  便便成功。”沒有了唐僧一路的曲折坎坷,這取經的意義又在哪裡?這部魅力永恆的小說又何以傳承至今?

  八戒是普通人的'化身,他自私,他嘮叨,取經路上一遇到不順利的事情就想著要散夥回家。他好女色,當年做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還不知悔改,一見漂亮女子就眼睛發亮,忘記捉妖重任。他懶惰,髒活累活都推給沙師弟,欺負老實人。他愛撒謊,可笨嘴拙腮又說不圓;他還時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大師兄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裡。他雖然缺點很多,但是到關鍵時刻毫不含糊,幫助同伴退敵,力保師傅,最終得以修成正果。

  沙僧默默無聞,憨厚老實,更像一個配角。但是若沒有他的任勞任怨,故事也無法繼續。他在四人小團體中起到了平衡作用。沒有他的取經之路,悟空、八戒肯定鬧得不可開交,沒到西天就先把師傅氣得精神分裂,吐血身亡??

  這四個人物各有特點,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由衷讚賞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精妙。

  這本書隨處都體現了師徒四人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功夫不負有心人”,用在他們身上是最合適的。這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萬分。這也許這就是他們能取到真經,而我卻不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總之,用些詞來描繪這部傳世經典就是:神,佛 ,幻,怪,奇,妙,神。這也是它能流傳千世的原因。現今時代,《西遊記》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由它拍成的無數大片和動畫片,如《美猴王》,《大話西遊》、《新編西遊記》,《最遊記》受到了廣泛的歡迎,甚至被狂熱吹捧。以其中的形象製成的玩具,貼畫,文具,服裝,也有了良好的銷路。

  傳承中華文化固然是值得贊成和發揚的,但這些商業活動對原著情節和形象的改編卻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改動原著是創造力的體現,例如日本漫畫家峰倉和也的《最遊記》,沙僧是找寶藏的,八戒會變豬車,唐僧會抽菸,還有個小龍女,喜歡悟空的,沙僧是紅頭髮的混混,孫悟空是個矮子還成天喊餓 。《大話西遊》更不用說??毫無疑問這些無厘頭吸引了很多眼球,但是絕大多數人卻不大讚成。他們認為《西遊記》要在不同媒體上傳播,改編肯定必不可少。畢竟當年的《西遊記》是古文章回體小說,不是現代電影、電視劇本。不能因為有些改編不好就反對所有的改編活動,因噎廢食。但不能把主要內容改得面目全非,讓人看了啼笑皆非。更不要不尊重歷史,讓現代的流行歌曲在片中出現,或是讓女妖跳起迪斯科。既然書上,電影上署了“原著:吳承恩”,當然要以原著為根本,無論怎樣改編都不能背離原著,不僅要形似,還要神似,要有自己的屬於東方神話的特點。

  有人說,《西遊記》講的就是一個和尚和一隻猴子的故事,但是我覺得,《西遊記》給了我們一個美麗的幻想,讓我們走進了一個瑰麗的神話世界。它讓我們善良,寬容,嫉惡如仇,有面對困難的勇氣。感謝吳承恩,是他用超凡的想象力為我們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夢,一個離奇,曲折,夢幻的夢??

初中游記作文 篇4

  早就聽人們常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在去年的暑假裡,我有幸遊覽了美麗的桂林——灕江。

  灕江,是中國錦繡河山的顆明珠,是桂林風光的精華。它是由雪水、山泉、地下暗河的水組成的,所以才清澈無比。

  在桂林要說最有趣的,還 是坐船遊灕江了。那天我們早早地來到了遊船碼頭,碼頭上的人真多啊!幾乎是摩肩接踵。等了好久船終於開了。我連忙跑到船頂上觀賞大灕江的美麗風景。眼望去,片綠綠的江面橫貫在眼前。船駛離岸邊不久,就下起了濛濛細雨。我沒想到,原來雨天的灕江比晴天的灕江風景更美!那朦朧的細雨,使遠處的山水變得若即若離,彷彿把我們帶到了人間仙境。

  遊灕江,不得不提的是灕江的水。有時同條江,會呈現出幾種不同的綠色,鮮綠襯著黃綠,黃綠中又透出深綠,它們是那麼美,那麼自然,那麼可愛。大灕江的水真清澈啊!可以清晰地映照出周圍群山的倒影,水底那叢叢碧綠的水草,好似水姑娘柔軟的長髮,靈動飄逸。各種魚兒在中間自由穿行,不亦樂乎。

  過了會兒,許多連綿不斷的山峰出現在我們眼前,有長得像羊角的羊角山、長得像頂帽子的冠帽山、孤獨矗立在江邊的獨秀峰,還 有五指山、望夫山……這些都是灕江兩岸最逼真、最秀麗的山峰了。其中讓我覺得最難忘的,就是那最神奇的“九馬畫山”了。關於“九馬畫山”還 有句順口溜“不仔細地看匹,常人看出兩三匹,看出四匹真聰明,看出五匹是秀才,看出七匹不得了,看出九匹很難找。”而我只用了分鐘,就找到了五匹“馬”哦!這九匹“馬”姿態各異,有的好似飲水;有的似奔;有的似臥;有的好似嬉戲;有的又好像在仰天長嘯……真正印證了它的名字“九馬畫山”,山似馬,馬如畫,人在畫中游。那刻,我們的船彷彿也成為這畫中的景。

  船在秀美的灕江上緩緩地駛過了,大家都陶醉在四周美麗的風景中。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可我們都還 戀戀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