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評課稿
聆聽了王老師和馮老師的這節《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課,感覺受益很深。整個課堂教學我覺得可以用十二個字來概括:情景生動,真實自然,重點突出。在教學設計上兩位老師都注重了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動腦思考,動手驗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在探究過程中,讓學生成為積極的行動者、積極的參與者和合作者,透過合作交流,使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觀點激烈交鋒,在磨擦碰撞中閃耀出智慧的火花,實現知識的學習、互補和再創造。
馮老師創設的龜兔賽跑的情景貫穿整節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細節,指導點撥到位,如學生列式:6+4+6+4時及時的問每個數各表示什麼,(6+4)*2時,問為什麼上括號等。注重情景的完整性,探究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後,及時解決了開課時提出的問題。並從中教育學生各有所長,互相學習。
王老師的課最大的特點是把數學跟生活緊密聯絡起來,使學生覺得原來在生活中數學很有用,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王老師的複習很有效,尤其是對於周長的概念的理解,讓學生用手指繞長方形和正方形一圈,感受周長,對於後面的周長計算可以說已經突破了難點。在展示學生的探究結果這個環節,王老師讓學生用學具擺在黑板上,直觀便於理解,學生的'講述也很條理,清晰明瞭。老師在每一種方法之後都追問根據什麼,使學生的知識更加系統,並知其所以然。在學生得出的三種方法後,老師用一句“選擇第三種方法的學生很有智慧”來引導學生選擇我們所希望的,王老師也很有智慧。
我們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設計精彩練習,促進概念內化生成”,我覺得兩位老師都體現的很好,尤其是練習,可謂是各領風騷。
建議:
馮老師:
1、(6+4)*2這個算是的讀法應該再強調一下,是6和4的和乘2。
2、老師還是有點包辦的意思,如判斷題的第5小題,問“差在哪兒了”我覺得學生完全可以自己說出來。
王老師:練習中1、2題和3題難度差異太大,可以中間稍微有個過渡,3題可以再往後放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