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計劃書> 生產線設計計劃書

生產線設計計劃書

生產線設計計劃書

  設計說明

  1、 概述:本生產線設計能力為年產73萬隻普通陶瓷酒瓶。

  本生產線為包含原料裝置及模型生產,所用釉、漿由原生產線提供,不足時增加一臺泥漿磨。本生產線由兩棟舊廠房改造而成,總面積840平米在不改變原廠房主體結構的基礎上,增設地炕、加裝吊頂、個別部位進行必要的封閉,使其在功能上形成三個注漿區,一個施釉區,兩個乾燥室,一個燒成區,一個裝開區和一個選包區,一個模型乾燥室。

  2、 人員配備設計理念:本設計充分考慮工藝流程要求,設有必要的產品通道,人員出入及安全通道。半成品儲備充足,週轉順暢,供暖效率高,餘熱利用重分,適宜東、夏兩季不同氣溫時的生產。

  3、 總說明:

  3.1、注漿及施釉工作室吊頂建議採用葦聯白灰抹頂,地炕分三個區域,設3對爐子,地炕坑應做防水處理,上蓋石棉瓦頂,周邊設排水溝,夏季用三個,冬季用六個,所有煙道先透過坯架下然後進入注漿工作區域,施釉區域不設地炕。

  3.2、注漿區分為a.b.c三個區域,a區:設6米長架子8條,每人1條半,可供5人注活,一人注蓋。b區8米長架子5條,每人一條可供5人注活。c區設6米長架子7條每人1條半,可供4人注活2人注蓋。每區設1個回漿井及一個高位泥漿罐,均為獨立的供回漿系統,方便安排不同泥漿種累的產品。6米的.架子在生產高檔產品時每人1條,可增加註漿工人數。

  3.3、玥坯時a區b區的青坯可直接抽板施釉,c區青坯用架子車倒坯至施釉區,色坯用架子車送至乾燥室內進行乾燥。4個施釉案子分別用於吊裡子釉及不同品種的面釉,案子中間可容納12口大缸儲釉。

  3.4、64米架眼可儲坯1920板,每天2窯週期為12天,最低週期可保證8天以上。

  3.5、色坯在靠近裝開區的兩個乾燥室內由窯爐餘熱進行強制乾燥,就近裝入窯車,乾燥室頂部設排氣管道,夏季向外排放,冬季透過安裝在北側窗戶上的排風扇向成型室內排放。

  3.6、兩個窯爐共用一輛拖車,3~4兩窯車迴圈使用,成品開窯後運至北側進行選包,並可臨時存放。

  3.7、窯爐可採用電能或煤氣,同時設定垂直煙筒和餘熱管道。結合窯頂上方做成鬥形,收集窯體散熱,將熱量就近排入成型室內。

  3.8、成型東側窗戶上安裝6個排風扇進行定期排潮。

  3.9、設模型乾燥室利用窯爐預熱乾燥模型。

  4、 設計特點分析:

  4.1、充分考慮冬季和夏季不同溫度下的生產要求,地炕爐子成對設定,冬季用6個,夏季用3個。

  4.2、三個注漿區可滿足不同品種泥漿單獨生產。

  4.3、餘熱利用充分合理,冬季向成型室內排入熱風時,即可提高室內溫度,又使室內形成正壓防止冷風進入。

  4.4、色坯在幹室內可防止二次受潮。

  5、 關於照明和吊扇刷設定:每條注活架子上方應設2盞節能燈,兩個吊扇,刷活架子上方設40w日光燈一支,施釉架子上方設雙管日光燈一支及吊扇1個,生產通道每4米設節能燈1支,裝開設6只節能燈,窯爐儀表處設節能燈1支,儲坯架上方每4米一個吊扇,乾燥室內每間設2支白熾燈,選驗區應設白熾燈,其它部位視需要設定。

  6、 給排水:成型室內設水池1個,設上水、下水溝採用蓋板,可進行清理。

  7、附表:

  生產量核算表 表1

  專案                              計算方法                     數量

  注漿單人日產量 12板/天×16只/板               192只/人天

  14人日產總量      168板/天×16只/板               2688只/天

  月產青坯         168板/天×26天/月×16只/板 69888只/月

  入窯量            2窯/日×30天/月                 60窯/月

  合格率            96%×69888只/月                  6.7萬隻/月

  年產合格品      6.7萬隻/月×11個月/年         73.8萬隻/年

  生產人員配備表 表2

  崗位  人數  崗位  人數

  大磨  2     燒成     1.5

  注活  16   裝開     2.5

  施釉  3     選包     2

  倒位  1     入庫      1

  檢查工 1     燒地炕  3

  雜活  1

  合計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