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維護計劃書
篇一:維保計劃書
電梯維保計劃書
一 月維保計劃書
月維保我公司人員需做專案、內容
1) 機房、滑輪間環境曳引機溫度,機房溫度。
2) 手動緊急操作裝置是否齊全,是否在指定位置。
3) 檢查曳引機和電動機執行時有無異常振動和異常事。
4) 制動日間隙與制動各銷軸部位。
5) 編碼器是否有鬆動。
6) 限速器各銷軸部位的潤滑及靈活度,開關是否正常。
7) 轎頂衛生,防護攔螺絲有無鬆動,轎頂檢修安全開關是否
正常,導靴上油杯是否有鬆動,油位適宜,是否有洩漏。
8) 對重塊及壓板有無鬆動。
9) 井道照明是否正常。
10) 轎廂照明|、風扇、應急照明工作是否正常,轎廂報警裝置、對 講裝置工作是否正常。
11)
12)
13)
14)
轎門安全裝置是否工作正常。 轎層門的滑塊、門輪及門刀的檢查。 電梯是否平層,層門地砍保持乾淨。 底坑環境,有無積水、垃圾,照明及各個安全開關是否正常。
15) 以上陳述維保人員檢查及處理
二 季度維保專案內容
1) 減速箱油量是否適宜,有無滲漏油現象
2) 制動器與轉動輪有無摩擦現象。
3) 編碼器工作是否正常
4) 曳引輪槽和鋼絲繩的磨損度及鋼絲繩張緊力是否均勻
5) 限速器輪槽與限速器鋼絲繩的磨損度
6) 靴襯、滾輪磨損度的檢查
7) 驗證轎門關閉的電氣安全裝置
8) 層門與轎門間隙及層門自閉裡
9) 層門滑塊的損度
10)
11) 消防系統是否正常 緩衝器的功能是否正常,油度適宜,有無鏽蝕
三 半年維保專案
除月、季度維保養專案外,半年保養專案如下
1) 電動機與引曳機連輔器螺栓,有無鬆動
2) 曳引輪導向輪軸承部有無振動和異常聲潤滑是否良好
3) 制動器檢測開關功能是否正常工作,是否移位
4) 控制櫃內各接線端子是否鬆動
5) 控制櫃各顯示是否正常
6) 井道對重、轎頂各導向輪軸承部有無振動,潤滑情況
7) 檢查曳引繩補償縫磨損量的情況
8) 曳引繩頭組合,螺母有無鬆動
9) 限速器鋼絲繩磨損程度是否超過製造廠家要求
10)
11)
12)
13) 層門、轎門門扇的相關間隙 對重與緩衝器的間隙 補償鏈(繩)與轎廂對重連線處固定有無鬆動 上下極限開關的工作是否正常
四 年度維保專案
除半年維護保養專案外,年度保養專案如下
1) 減速箱內齒輪油的油位及磨損量
2) 檢查控制櫃接觸器、繼電器的觸點磨損度
3) 制動器鐵芯(柱塞)分辨 清潔、潤滑
4) 制動器制動彈簧壓縮量保持有足夠的制動力
5) 導電線的絕緣效能能
6) 上下行限速器安全鉗聯動試驗
7) 轎頂、轎廂架、轎門及附件安裝
8) 轎廂和對重導軌支架的牢固
9) 轎廂及對重導軌固定是否牢固,隨行電纜有無損傷 10)
11)
12)
層門裝置和地板有無變形與螺栓是否牢固 安全鉗座有無鬆動 轎底各安裝螺栓
13)
緩衝的功能是否正常,有無鬆動
以上電梯維保計劃,我公司人員按項完成,對貴單位電梯進行維保,願我們的努力給貴單位,帶來方便與安全,望我公司的服務能讓貴單位滿意與接納.
和泰電梯服務有限公司
篇二:裝置設施維保計劃書
第二聯申請部門
裝置設施維保計劃書
篇三:裝置維護保養計劃完美版
裝置維護保養計劃
1. 目的
保持廠基礎設施、裝置的良好狀態,以保證使用過程效能,確保產品滿足顧客的要求。
2. 範圍適用於本公司基礎設施、裝置的控制和管理。
3. 職責
3.1檢驗分室是裝置維護保養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廠的基礎設施、裝置的管理。 3.2檢驗分室根據廠基礎設施、裝置的實際情況,負責建立管理檔案,制訂《裝置操作規程》,對設施、裝置實施全過程的管理。
3.3檢驗分室負責所有的設施、裝置保養及執行操作管理。 3.4維修組負責所有設施、裝置的維修。 4 工作程式
裝置在使用過程中,隨著執行工時的增加,各部機構和零件由於受到摩檫、腐蝕、磨損、振動、衝擊、碰撞及事故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技術性能逐漸變壞。 4.1保養作業內容
按照保養作業性質可分為:清潔,檢查,緊固,潤滑,調整,檢驗和補給作業。檢驗作業由國家指定的檢驗部門執行,或由本司專職檢驗人員負責進行。 1) 清潔、檢查、補給、緊固、調整、潤滑作業一般由裝置操作人員執行。 2) 電氣作業由專業人員執行作業一般由裝置維修執行。 3) 壓力容器作業由專業人員執行。 5 保養制度
本公司的裝置保養制度是以預防為主,定執行工時進行保養的原則,分為例行保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三級保養,季節性保養。
裝置保養的分級和作業內容是根據實際使用中技術情況的變化;裝置的結構;使用的條件;環境條件等確定。是根據零件磨損規律,老化規律,把程度相近的專案集中起來,在達到正常磨損,老化將被破壞前進行保養,保持裝置整潔,發現和消除故障隱患,防止裝置早期損壞,達到裝置維持正常執行的目的。 5.1裝置的'例行保養
裝置的例行保養是各級保養的基礎,直接關係到執行安全,能源的消耗,機件的使用壽命。例行保養作業由裝置操作人負責執行,其作業中心內容以清潔、補給、安全、檢視為主,堅持開工之前、執行中、收工後的三檢制度。檢查操縱機構、執行機件、安全保護裝置的可靠性,維護整機和各總成部位的清潔,潤滑必須潤滑到位,緊固鬆動件等。 5.1.1 裝置啟動前的工作專案。
1) 清潔裝置,清除與生產無關的雜物。
2) 檢查各指示儀器,儀表,操作按鈕和手柄以及緊急停止按鈕是否正常。 3) 檢查各部位有無漏水,漏氣,漏電的現象。 5.1.2裝置執行中的檢查。
1) 注意各儀器儀表的工作情況,及各部位有無異常的聲響。 2) 執行中注意安全部件是否正常。
3) 遇異常情況要及時向相關部門負責人報告。
5.1.3收工後的作業專案
1) 清潔裝置外部,除去管道和容器內的生產用料,清潔各種零部件。 2) 放盡系統內的剩水,檢查潤滑油的質量,油量視需要補給。 3) 排除執行中發現的缺陷和故障。 5.2 裝置的維修保養
裝置的維修保養是合理使用裝置的重要環節,必須用強制性的保養制度取代那些隨壞隨修,以修代保,進行頻繁的大拆大卸的做法。
裝置的維修保養就是在以預防為主的思想指導下,把裝置保養作業專案按其週期長短分別組織在一起,分級定期執行,裝置的定期保養分為:一級保養,二級保養,三級保養。 5.2.1一級保養
一級保養是各級技術保養的基礎,各級技術管理部門必須十分重視一級保養工作的質量。由專業維修工負責執行。主要作業內容以清潔、潤滑、緊固為主,檢查操縱、指示用儀器、儀表、安全部位、各種閥門、潤滑油油平面。 5.2.2二級保養
裝置的二級保養以清潔、檢查、調整、校驗為中心內容。由專業維修人員負責執行。除執行一級保養作業專案,並檢查運動部件的潤滑油狀況,清洗各類濾清器,檢查安全機件的可靠性,消除隱患,調整易損零部件的配合狀況,旋轉運動部位的磨損程度,校驗指示用儀器儀表和控制用儀器儀表、計量用儀器儀表,延長使用壽命,維護裝置的技術性能。 5.2.3三級保養
三級保養以解體清洗、檢查、調整為中心內容。拆檢齒輪變速和電磁變速器,清除汙垢、結焦,視需要對各部件進行解體、清洗、檢查,清除隱患,排除缺陷,對裝置進行全面檢查,視需要進行除鏽、補漆,對電氣裝置進行檢查、試驗。
5.2.4季節性保養
本市冬、夏氣溫相差懸殊,裝置的工作條件也發生明顯變化。為此,在進入冬夏兩季之前,應結合二級保養進行季節性保養作業,以避免因氣溫變化造成裝置效能不良和機件損壞。 5.3 使用過程故障維修
生產過程中若發生機械裝置故障,應及時通知本組組長聯絡維修人員維修,並填寫“裝置維修記錄表”。維修後,經使用人檢驗正常執行後再進行正常工作。 5.4 保養時間安排
日常例行保養由操作工按照要求日常進行,“三級保養”由裝置維修人員負責,每三個月進行一次。
裝置維修保養計劃表
編號:HP/QB-072-013-1
注:1、例行保養由操作工每天進行;
2、三級保養由裝置維修人員負責,每三個月進行一次。
編制: 審批: 日期: 年 月 日
篇四:裝置維護保養計劃書
上海大華錦繡假日酒店
水泵房維護保養計劃書
一、 裝置預防性維護保養思想
任何裝置在執行過程中,其零部件都有固定的壽命週期。 裝置的預防性維護保養就是基於這一事實,預知零部件壽命,在其時效之前,進行裝置檢查和零部件的更換維修。以此為目的,對裝置的執行進行全面的監控和全過程維護保養,以使裝置故障處於受控狀態,保證裝置長期穩定執行的一種裝置管理思想。
裝置預防性維護保養可以使裝置故障透明化和可控制,消除維修工作的盲目性,我們透過建立一套詳細的維護保養計劃並按計劃實施,提高對裝置維護保養的有效性,使裝置長期穩定執行。
二、 裝置預防性維護保養計劃
本公司裝置預防性維護保養計劃分為一級維護保養、二級維護保養和三級維護保養。
客戶可選擇一套適用於自己的裝置維護保養體系和方法。
1) 一級維護保養
一級維護保養是指:
A. 與客戶建立長期(單位/年)合作關係,每年2次定期檢查執行裝置是否執行正常;
B. 對裝置區域性拆卸和檢查,清洗規定的部位,疏通管道、閥門;
C. 更換或清洗填料,觀察密封部位是否漏水,調整裝置各部位的
配合間隙,緊固裝置的各個部位;
D. 對電機及水泵的螺栓進行加油和防鏽處理;
E. 檢查各壓力錶、控制櫃是否正常,如有損壞則進行維修或更換; F. 檢查控制櫃執行情況,內部元器件是否正常;
G. 維修或更換配件按成本或廠價提供。
2) 二級維護保養
二級維護保養是指:
A. 與客戶建立長期(單位/年)合作關係,每年6次定期檢查執行裝置是否執行正常,且包含所有一級保養內容;
B. 檢查水泵的密封環磨損情況,必要時進行更換或修理;
C. 更換密封填料,檢查所有軸承的轉動情況並測溫,溫度不過75℃,更換軸承潤滑油;
D. 檢查聯軸器與軸的磨損情況,必要時更換聯軸器或軸;
E. 檢查泵葉、泵殼的腐蝕情況,泵殼及機座塗防鏽漆,如蝕穿或缺損則進行更換;
F. 檢查控制櫃指示燈及各按鈕開關是否正常,內部元器件有無鏽蝕及工作狀況;
G. 維修或更換配件按成本或廠價提供。
3) 三級維護保養
三級維護保養是指:
A. 與客戶建立長期(單位/年)合作關係,每年12次定期檢查執行裝置是否執行正常,且包含所有二級保養內容;
B. 對電器控制櫃做年度維護,如元器件鬆動鏽蝕則緊固或更換;
C. 對電機進行年度檢修保養(電機年度檢修保養操作方法見附件
1);
D. 對水泵進行年度檢修保養(水泵年度檢修保養操作方法見附件
2);
E. 維修或更換配件按成本或廠價提供。
以上三級裝置預防性維護保養計劃每次檢查之後均填寫水泵保養專案表(水泵保養專案表見附件3),客戶簽字後存檔備用。
附件1
電機年度檢修保養操作方法
1. 開啟電機機殼;
2. 軸承及轉動部位新增潤滑油;
3. 檢查電機電線繞組有無過載痕跡。如有燒焦、溶化現象,則重新
繞線;
4. 電機接頭進行緊固,並進行安全包紮;
5. 檢查電機轉子、定子是否脫漆、摩擦。如有則維修或更換。
附件2
水泵年度檢修保養操作方法
1. 分離泵體與電機;
2. 將泵體拆卸新增潤滑油;
3. 檢查葉輪與軸套有無磨損鏽蝕情況,有則維修更換;
4. 觀察軸磨損情況;
5. 更換機械密封及擋水圈;
6. 檢查水泵外部油漆覆蓋情況,如鏽蝕脫落超過整體的10%則重新
油漆一次。
篇五:裝置維修計劃書
裝置維修計劃的實施過程包括:做好修前準備工作、組織維修施工和竣工驗收。各企業的裝置維修機制可能有所不同,對裝置維修計劃實施過程的工作內容和方法也因此有所不同。例如有些企業設立裝置管理科(處)和機電修車間(分廠)。前者在裝置維修方面,負責制定企業裝置修理計劃、編制裝置大、項修技術任務書和質量標準,監督維修質量和組織竣工驗收。後者負責企業部分(或大部分)裝置大、項修,主要工作包括:參加修前技術狀況調查,編制裝置維修工藝,編制裝置維修作業計劃和費用預算,備件、材料、量檢具準備,組織維修施工和辦理竣工驗收等。至於裝置小修計劃則由使用單位機械動力師組織本單位維修工段(組)實施。以下就是基於這樣的企業裝置維修機構和分工,著重介紹裝置大、項修計劃實施過程的工作內容及方法步驟。供企業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參考。
有些企業的裝置管理科(處)在裝置維修方面,除負責制定企業裝置維修計劃外,並組織裝置小修計劃的實施。而裝置的大、項修則委託外企業承修。
1.修前準備工作
(1)調查裝置技術狀態及產品技術要求
為了全面深入掌握需修裝置技術狀態具體劣化情況和修後在裝置上加工產品的技術要求,以裝置管理科(處)負責裝置維修的技術人員(以下簡稱主修技術人員)為主,會同裝置使用單位機械動力師及施工單位裝置維修技術人員共同進行調查和修前預檢。 對實行狀態監測維修方式的裝置,主要調查內容如下。
①向產品工藝部門瞭解裝置修後加工產品的技術要求。
②查閱裝置檔案,著重查歷次計劃維修竣工報告、故障維修記錄及近期定期檢查記錄,從中瞭解易磨損零件、頻發故障的部位及原因以及近期查明的裝置缺損情況。
③向裝置操作工人瞭解加工產品的質量情況,裝置效能、出力是否下降,液壓、氣動、潤滑系統工作是否正常和有無洩漏,附件是否齊全和有無損壞,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靈敏可靠等。向裝置維修工瞭解裝置現存在的主要缺損情況和頻發故障部位及其原因。
④對規定檢驗精度的裝置,按出廠精度標準,檢驗主要精度專案,記錄實測值。對操作工反映的效能下降專案,逐項實際試驗,作好記錄。
⑤對安全防護裝置,逐項具體檢查,必要時進行試驗,作好記錄。
⑥除按常規檢查電氣系統外,由於電氣元件產品更新速度較快,檢查時應考慮用新產品代替需更換的原有電氣元件的可能性;
⑦實測導軌的磨損部位和磨損量以及外露主要零件(如絲槓、齒條、皮帶輪等)的磨損量。
⑧檢查外部管路有無洩漏以及箱體蓋、軸承端蓋有無滲漏。對嚴重漏油的裝置應查明原因。
⑨檢查重要固定結合面的接觸情況,記錄塞尺插入部位、插入深度及可移動長度。 ⑩對經過定期檢查或精密監測診斷已確定應修換的箱體內零件,為了觀察其磨損情況的發展程度,必要時可部分解體複查和核對測繪圖紙。在複查中對其他零件也應注意檢查磨損情況。
經過調查和檢查後,應達到:全面準確地掌握裝置磨損情況;明確裝置修後生產產品的精度及其他質量要求;確定更換件和修復件;確定直接用於裝置維修的材料品種、規格和數量;明確頻發故障的部位有無改裝的可能性。
對實行定期維修方式的需修裝置,如有備用機可替換使用,也應按上述內容進行調查;如無備用機替換,必須持續運轉的,除不能部分解體檢查外,也應參照上述其他內容進行調查。這是因為按既定磨損規律和維修內容對裝置進行定期維修,往往出現部分不切實際的現象。
(2)編制裝置維修技術檔案
針對裝置修前技術狀況存在的缺損,按照產品工藝對裝置的技術要求,為恢復(包括區域性提高)裝置的效能和精度,編制以下維修技術檔案。
①裝置維修技術任務書,包括主要維修內容、修換件明細表、材料明細表、維修質量標準。
②裝置維修工藝規程,包括專業用工檢具明細表及圖紙。
其中裝置維修技術任務書,由企業裝置管理科(處)主修技術人員負責編制。裝置維修工藝規程則由機電修車間負責維修施工的技術人員編制,並由裝置管理科(處)主修技術人員審閱後會籤。
編制裝置維修技術檔案時,應儘可能地及早發出修換件明細表、材料明細表及專用工檢具圖,按規定工作流程傳遞,以利於及早進行訂貨。
(3)修換件、材料、量檢具準備
①修換件。備件管理人員接到修換件明細表後,對需更換的零件核定庫存量,確定需訂貨的備件品種、數量,列出備件訂貨明細表,並及時辦理訂貨。原則上,凡能從機電配件商店,專業備件製造廠或主機制造廠購到的備件應外購,根據備件交貨週期及裝置維修開工期簽訂訂貨合同,力求備件準時、足額供應。
對必須按圖紙製造的專用備件(如改裝件),原則上由機修車間或本企業其他車間安排製造。如本企業裝備技術條件達不到要求,應尋求有技術裝備條件的外企業,經協商簽訂訂貨合用。
對重要零件的修復(如大型壁杆鍍鉻),如本企業不具備技術裝備條件,應與有技術裝備條件的外企業聯絡,商定修復工藝,並簽訂協議,明確裝置解體後該由企業負責修復。 ②材料。材料管理人員接到材料明細表後,經核對庫存,明確需訂貨的材料品種和數量,辦理訂貨或與其他企業調劑。如需採取材料代用,應徵得主修技術人員簽字同意。
③專用工、檢具。工具管理人員接到專用工、檢具圖後,首先送機械加工工藝員制定加工工藝。然後由計劃管理人員安排生產計劃。
訂貨的備件、材料和專用工、檢具,應在裝置維修開工前15天左右帶合格證辦理入庫。
(4)編制裝置維修作業計劃及裝置維修施工工作定額
裝置維修作業計劃是組織和考核逐項作業按計劃完成的依據,以保證按期或提前完成裝置修理任務。透過編制維修作業計劃,可以測算出每一作業所需工人數,作業時間和消耗的備件、材料及能源等。因此,也就可以測算出裝置維修所需各工種工時數、停歇天數及費用數(一般統稱為裝置維修工作定額)。與用分類裝置每一維修複雜係數維修工作定額計算的單臺裝置維修工作定額相比,用這種方法(習慣稱為“技術測演算法”)測算的維修工作定額較為切合實際。
①編制裝置維修作業計劃的主要依據如下:
i.企業年度裝置維修計劃規定的維修類別、維修工時、停歇天數、修理費用定額以及修理開、竣工日期;
ii.修理技術檔案規定的修理內容、修換件品種、修理工藝規程等;
iii.修理單位有關工種可使用的能力和技術裝備條件;
iv.可能使用的作業場地、起重運輸裝置及能源等;
v.廠內外可提供的技術協作條件。
②編制時應分析測算的主要內容如下。
i.裝置解體為部件的順序,測算需要的工種及其人數和作業時間(作業開始至完成所需的時間);
ii.部件解體、檢查、修理(包更換零件)、裝配作業的順序,測算需要的工種及其人數和作業時間;
iii.各部件間需要進行配修的作業,測算需要的工種及其人數和作業時間;
iv.需委託廠內外協作的修理作業,並測算出外協勞務費;
v.總裝配順序,測算需要的工種及其人數和作業時間;
vi.試車、檢查、驗收需要的工種及其人數和作業時間;
vii.找出裝置維修全過程中的關鍵路線,算出裝置修理的停歇天數。如測算出的停歇天數超過年度裝置維修計劃規定的天數較多,對關鍵路線上的作業應進一步分析研究,採取最佳化時間的措施,以達到接近或小於年度計劃規定的停歇天數;
viii.統計各工種的總工時數,如超過年度裝置維修計劃規定的工時數較多,應分析研究,採取措施來減少工時。
③應用網路技術編制作業計劃。
④測算修理工作定額。考慮到裝置解體檢查後會發現事先未預測到的缺損專案,可能增加修理工時、費用和停歇天數。因此,用下述方法測算修理工作定額:
i.按測算的各工種總工時數增加10%~15%;
ii.如增加的裝置維修內容影響關鍵路線時間延長,應採取措施補救,保持測算的停歇天數不變;
iii.修理費用的測算按修換件明細表及所修裝置易損件明細表,計算出備件費C1;按材料明細表,計算出材料費C2;統計測算廠內外勞務協作費C3;按企業批准的修理車間各工種單位工時價格(包括應攤銷的車間管理費)及測算的各工種工時數的1.1~1.15倍計算出總工時費C4 。
臨時配件、材料及勞務費C5=K(C1+C2+C3),K為臨時配件、材料及勞務費係數。它是根據以往同類裝置維修實際發生的上述幾種費用,經統計分析求得的平均值與預測C1、C2、C3之和的平均值之比值。
修理費用總預算C=C1+C2+C3+C4+C5。
(5)修前準備工作程式
修前準備工作程式見圖1-1。
圖1-1 裝置維修前準備工作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