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七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3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乾的一種好辦法,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本學期我擔任122班語文教學工作.本人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意新課匯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匯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匯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透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
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本學期我雖然盡了自己的責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
七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2
經過一個學期的'艱苦努力,這個學期的教學工作終於結束了。剛剛過去的這個學期裡,在學校各級領導的安排和指導下,我較好完成了學校安排的教育教學工作。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揚長避短,現在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做個總結。
本學期,我所教學的年級和班級是七年級的七(2)、(4)兩個班。本學期是學生由小學進入初中的第一個學期,是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的一個銜接點,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轉折點,更是一個關鍵的學期。這個學期直接影響著學生在以後的初中三年中學習語文的態度、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的效率。針對很多學生一時不能適應初中快節奏的學習生活和學習科目較多的情況,結合新課標精神,我在教學中主要採取了以下的幾項措施:
一、抓好生字詞的積累和課文的背誦。
生字詞是組成課文的基本要素,也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七年級的語文教學也不應該忽視這生字詞教學的環節。我一般會在教學新課文之前,佈置學生預習課文的生字,能正確的讀,並理解其意思,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課堂上再讓學生讀幾遍生字,一是糾正讀音,二是加深記憶,課後還要求學生抄寫生字,要求學生字跡工整的抄寫生字詞,每個詞語抄寫3遍。此外,為了更好的積累優美的字詞句,我充分利用早晚讀的時間讓學生朗讀背誦生字詞、課文中要求背誦的課文和課外古詩文。對於古詩文的背誦,我要求兩個星期背誦一首,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背誦。這樣背得慢的學生也不會覺得困難了,對於背得快的學生則鼓勵他們提前背誦,多背誦。
二、抓好講讀課文的示範作用。
“課文無非就是個例子,教是為了不教。”這些話是語文教育的前輩對教學的精闢論述。利用講讀課文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在自讀課文中,讓學生利用在講讀課中所學的方法來學習課文,以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為了讓學生很好的掌握所學知識點,課堂上採用分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三、練習的及時到位。
學的目的是為了不學!要達到不學的境界,就必須要有一個牢靠的基礎!為迅速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就必須要有適當的練習。本學期,我圍繞重點課文的課後練習和《名校課堂》課內練習來強化,搭配課後的每個星期兩篇日記或一篇作文,讓學生對語文有一個初步的語感和做練習的題感,讓放鬆和強化有效結合。雖然很累,但學生的素養還是有了明顯的進步,一個學期下來,學生總體看起來成熟多了。
四、重點抓“考”。
在分數決定一切的時候,學生的成績是指揮棒,是決定老師能力的的標尺,是關係績效再分配和職稱這種切身利益的一個節點,為此,我主要從“考”這個方面入手,真抓實幹,力求在不可想象的低素質的基礎上,做到最好。具體的說,就是,沒一個單元,自己出題靠自己的學生。語文一套卷子,題量大不說,對重難點的把握、考點的掂量、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這花的時間是巨大的。比如,在半期考試那套卷子中,查閱資料花去兩天,整理文件就花去整整三天課餘時間。再如,在整理第一、二、三單元複習題時,初步估計,連前面整理時間,總共花去超過30小時;再如,在整理第四、五、六合卷複習題時,已經接近40個小時的時間,還不包括整理電子文件的答案!這種付出是巨大的,但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當然,教學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作文教學缺乏有效的方法,作文課講評也不足,學生作文水平難以有大的提升。再者,由於外出學習,節假日放假等因素的影響,打亂了教學計劃,為了趕教學進度,只能壓縮課時,這也影響了教學效果。由於時間緊迫,期末也只有三個星期的時間來進行復習。因此,期末考試的成績不是很理想。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
七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3
這學期我繼續擔任七(8)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一學期來,我嚴格要求自己,堅持每天提前到校,精心備課,認真上課,細心批閱作業,耐心輔導學生。對同事以誠相待,謙虛謹慎;對領導尊敬有加,領命不誤;對學生關心愛護,教書育人。教學成績是明顯的: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較高,考試平均分明顯高於其它科目。總結本學期的工作,我有如下體會:
一、教學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要讓學生愛學,要時時處處替學生設想
我始終認為:如果教學不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不替學生設想,只從主觀設想出發,那麼這樣的教學肯定會失敗。
備課時,我總要這樣反覆斟酌:這節課我到底應該教給學生什麼東西,哪些內容是必須講的,哪些內容是不用講的,哪些內容是學生可能感到很困難的,哪些內容可能是學生想不到的。必須講的內容,可以按照怎樣的步驟來講,怎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於學生感到困難的內容,用什麼方法降低難度;怎樣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閱讀經驗來理解文字。
上課時,我努力調動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學思結合,教給學生閱讀課文的方法,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記筆記的習慣。新課結束,我及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或詢問,或檢視,以求及時調整教學方法,補缺補差。我極力避免滿堂灌的情況出現,因而學生上我的課一般不會感到累。我很注意讓課堂節奏適合學生的學習心理變化:開始上課時,學生的心是不平靜的,這時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我的做法是:①提前進班;②把任務寫在黑板上;③對那些不能及時進入學習狀態的學生進行說服教育,說明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性。上課十分鐘左右,學生的心平靜了下來,進入學習的黃金階段,這時我便抓住教學重點進行講解,以典型問題促進學生思考。這中間我注意不斷變換教學方法,從不一講到底,也不會總是讓學生討論。總之,教師、學生的活動緊緊圍繞教學重點進行。我以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不管採用什麼方法,一定不能讓學生脫離文字,不能脫離對語言的感悟。臨近下課時,學生有些疲憊了,這時,我會提醒學生整理好課堂筆記,總結一下本節課的收穫。
關於語文作業,我是這樣看的:儘量少佈置或不佈置那些學生根本不理解的、
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語文作業,課內的可以少佈置,課外的可以多佈置一點。討厭寫作業,這幾乎是大多數的學生的通病。為什麼會這樣?我以為,在於老師佈置的作業中沒必要的太多。比如《同步作業》,如果學生連課文都沒有弄明白,寫《同步作業》有什麼用呢?有那個時間,還不如讀一點有益的課外書呢。
二、語文課要常備不懈
我常常想,為什麼語文教師這麼辛苦,可很多學生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還是這麼差?歸根結底還是與教師本身的教學功底有關。想想我們一般的備課過程吧:翻開幾本資料,什麼《教學參考》、《教材全解》、《參考教案》……互相對照著看,一篇課文要讀好幾遍,有時碰到疑難之處,還要上網查詢一番。試想,如果我們和學生們一樣,同樣面對完全陌生的課文,我們會讀懂到什麼程度,我們比學生又能多理解多少。語文課不同於數學課,我相信數學教師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不看數學課本,裡面的內容全都懂。語文則不同,哪個語文教師敢說他對課文完全理解、沒有一點問題了?語文課包羅永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每一課都是一個嶄新的世界。哪個語文教師也不敢說他完全不需要備課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有一項比其它科目教師還要麻煩些的任務:課要常備不懈,不但要備課內的東西,還要備課外的東西。
本學期的教學也有一些不足之處,表現在:
一、教學進度把握不太好,複習時間較短。這可能跟一些自讀課佔用課時過多有關。有時學生寫作業也佔用了一些課堂教學的時間。
二、綜合性學習教學不是很到位。由於學校這邊沒有圖書室,也不能上網,學生課外能查閱的資料有限,有些綜合性學習活動不得不從簡了。
三、個別成績較差的學生進步很慢;學生作業書寫潦草、學習主動性不強的現象仍然存在。
我想,在今後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應該注意以下這些方面: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水平
二、多讀多寫,提高文學水平
三、勤於反思,積累教學經驗
四、進行教育教研,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