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教學工作計劃4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計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教學工作計劃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教學工作計劃 篇1
高一上學期是高中教育的起始階段,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使學生圓滿完成新課標要求的各項學習任務,儘快適應新的環境,在各方面能夠健康發展,把英語教學搞的有聲有色。特制定本學期英語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課標”的具體表現,是學生學習的“藍本”。現在使用的人教版英語教材的每一個單元都圍繞一個主要話題來開展聽說讀寫活動,共九個部分,即熱身(warming up),聽力(listening),說話(Speaking)預讀(pre-reading),閱讀理解Reading),課後閱讀(Post-reading),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language stuty),小結,學習建議和趣味閱讀。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呈現與訓練,以及語法和句型等重點循序漸進,迴圈反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於學生構建知識系統。新教材打破了傳統的體系,用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新的體系呈現出來。我們應當以積極的態度去學習新教材,研究新教材,理解新教材各個欄目的編寫意圖,最大限度地發揮各個欄目的作用。一方面我們要努力去理解新教材、適應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一方面我們又要努力站在新教材之上使用新教材,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對其進行大膽的取捨和重組,是教材為我所用,而不是被教材牽著鼻子走。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性, 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做好初、高中的教學銜接工作,讓學生了解和適應高中的英語學習;
3、在培養學生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培養學生在獲取資訊、處理資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運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4、最佳化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使他們能透過觀察、體驗、探究等主動學習的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本人擔任高一(4)(5 )班的英語課。2個班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學生英語基礎弱。本人打算在高一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本著低起點,爬坡走,抓習慣的原則,長期不懈地抓好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習慣養成。指導思想是堅持“狠抓雙基,改進學法,激發興趣,提高學習英語的能力”。
四. 工作措施
1、繼軍訓後結合學生初中英語實際狀況,用兩個星期從字母音標學起切實做好初中教材複習的工作,為平穩地向高中教材過度奠定基礎,梳理初中知識,配發相應練習,透過習題講練,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慾,順利進入新教材的學習。
2. 為了使學生打牢基礎不至於出現知識斷層,本學期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把學生初中學過的但掌握不好的英語語音基礎知識、英語時態、句式、定語從句、狀語從句、動詞不定式以及部分掌握不好的詞彙、短語、句型分插於新課教學中。
3、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尤其與舊大綱不同的地方,清楚哪些內容是新增加的,哪些內容是已經刪掉的,哪些內容初中已經學的。認真研究新教材,認真備課、上課,認真進行自習輔導和批改作業。
4、為了減輕高三聽力訓練的壓力,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從高一就開始注意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除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外,還堅持每週三次利用課餘時間給學生集體放聽力。
5、單詞一直是學生的難點、薄弱點,直接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要重視詞彙教學,狠抓單詞的記憶與鞏固以及對詞彙的意義與用法的掌握。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單詞記憶方法和養成勤查詞典的習慣。
6、堅持每週一次作文訓練,訓練題材、方法力求多樣化,並能及時進行講評。堅持每天課前做值日報告和每週一篇的短文背誦檢查。鼓勵學生寫英文日記,對個別英語特差的學生儘量多批改、多指導。
7、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高中教學的重中之重點,也是高考的重頭戲。在單元教學中配發適當的閱讀練習,在平時考測試卷中閱讀篇幅佔一定比例,突出重點。有計劃地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8、堅持教學研究和相互聽課,向同行學習,積極上網,利用網路資源的優勢,解決自己教學中的疑難和困惑。
高一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課標”的具體表現,是學生學習的“藍本”。現在使用的人教版英語教材每一個單元都圍繞一個主要話題開展聽說讀寫活動,共九個部分,即熱身,閱讀,理解,語言學習,語言運用,小結,學習建議和趣味閱讀。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呈現與訓練,以及語法和句型等重點循序漸進,迴圈反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於學生構建知識系統。新教材打破了傳統的體系,用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新的體系呈現出來。我們應當以積極的態度去學習新教材,研究新教材,理解新教材各個欄目的編寫意圖,最大限度地發揮各個欄目的作用。一方面我們要努力去理解新教材、適應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一方面我們又要努力站在新教材之上使用新教材,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對其進行大膽的取捨和重組,是教材為我所用,而不是被教材牽著鼻子走。
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性, 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做好初高中的教學銜接工作,讓學生了解和適應高中的英語學習;
3、在培養學生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培養學生在獲取資訊,處理資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運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4、最佳化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使他們能透過觀察、體驗、探究等主動學習的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學生現狀分析
針對我所帶的班級高一1,6班學生生員構成複雜,大部分來自農村,城區學生少,普遍英語底子差,基礎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發音不標準的實際情況,打算在高一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本著低起點,爬坡走,抓習慣的原則,長期不懈地抓好學生的學習英語的的興趣和習慣養成。指導思想是堅持“狠抓雙基,改進學法,激發興趣,提高學習英語的能力”。
四、工作措施
1、繼軍訓後結合學生初中英語實際狀況,用一個星期複習初中教材,為平穩向高中教材過度奠定基礎,梳理初中知識,配發相應練習,透過習題講練,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慾,順利進入新教材的學習。
2、為了使學生打牢基礎不至於出現知識斷層,本學期要有計劃的把學生初中學過的但掌握不好的時態、句式、定語從句、狀語從句、動詞不定式以及部分掌握不好的詞彙、短語、句型分插於新課教學中。
4、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尤其是近幾年考綱及考題,清楚哪些內容是新增加的,哪些內容是已經刪掉的,哪些內容初中已經學的。認真研究新教材,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認真備課、上課,認真進行自習輔導和批改作業。
5、為了減輕高三聽力訓練的壓力,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從高一就開始就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除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外,還堅持每週三次利用課餘時間給學生集體放聽力。
6、單詞一直是學生的難點、薄弱點,直接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要重視詞彙教學,狠抓單詞的記憶與鞏固以及對詞彙的意義與用法的掌握。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單詞記憶方法和養成勤查詞典的習慣。
7、堅持每2週一次作文訓練,訓練題材、方法力求多樣化,並能及時進行講評。堅持每天課前做值日報告和每週1篇的短文背誦檢查。鼓勵學生寫英文日記,對個別英語特差的學生儘量多批改、多指導。
8、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高中教學的重點,也是高考的重頭戲。在單元教學中配發適當的閱讀練習,在平時考測試卷中閱讀篇幅佔一定比例,突出重點。有計劃的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9、集體備課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整體教學水平的有力保證,有利於經驗豐富的教師與年輕教師互為補充、共同提高。堅持每週一次的集體備課,集中帶課教師的智慧和經驗,化解單元教學中的難點,減少教學中的授課彎路,突出重點。
10、堅持教學研究和相互聽課,向同行學習,積極上網,利用網路資源的優勢,解決自己教學中的疑難和困惑。
五、教學進度
第1周:學習初高中銜接教材
第2—3周: 學習必修一unit 1
第4—5周: 學習必修一unit 2
第6—7周: 學習必修一unit 3
第8—10周: 學習必修一unit 4—5
第11—13周: 學習必修二unit 1及期中考試
第14—15周: 學習必修二 unit 2
第16—18周: 學習必修二 unit 3—4
第19—20周: 學習必修二 unit 5
第21—22周:複習 及迎接期末考試
高一英語教學在高中英語學習期間是很關鍵的。因此,教師要深入地研究教材,根據學科特點及學生特點研究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探索適合學生特點、學生樂於接受的教學方法及模式。寓教於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外語學習習慣,為學生高中三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一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精神,全組成員將積極主動地開展教學研究工作,落實學科教學常規,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不斷改革課堂教學,探究科學有效的教學形式。針對我校高一新生普遍英語底子差,基礎薄的實際,打算在高一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本著低起點,爬坡走,抓習慣的原則,長期不懈地抓好學生學習英語的的興趣和習慣養成。
二、學情分析
今年我校共有六個教學班,學生整體水平較差,並且類別較多,既有普通文化課生,又有美術特長生,音樂特長生和體育特長生。學生生源構成複雜,大部分來自農村,城區學生少,普遍英語底子差,基礎薄。
三、教學內容
高一教材必修一和必修二,共6個單元。
具體安排:
對於6個單元,每一單元用10課時,課本的學習可以這樣進行:
①閱讀兩篇文章及處理語言點共需4課時
②wordpower及練習共1課時
③grammar及練習共2課時
④寫作1課時
⑤聽力(+檢查訓練)1課時
⑥單元檢測1課時。
四、主要工作
1、全面做好初高中銜接工作
高中學段和初中學段在教學物件、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方面均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幫助高中學生了解這些差異,引導他們儘快適應高中的學習與生活,是擺在新學期高一教師面前的迫在眉睫的任務。為了使學生打牢基礎不至於出現知識斷層,在開新課之前,拿出一週左右的時間搞好高初中之間的銜接,為高一英語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並開好新課做好準備。另外,在其中穿插一些小型測試(如詞彙測試等)、寫作或閱讀等內容。
2、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認真研究新教材,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認真備課上課,認真行自習輔導和批改作業。
3、單詞一直是學生的難點、薄弱點,直接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要重視詞彙教學,狠抓單詞的記憶與鞏固以及對詞彙的意義與用法的掌握。使學生掌握科學單詞記憶方法和養成勤查詞典的習慣。
4、為了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從高一就開始就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除了利用課堂上的間外,還堅持每週三次利用課餘時間給學生集體放聽力。
5、堅持每週一次作文訓練,訓練題材、方法力求多樣化,並能及時進行講評。鼓勵學生英文日記,對個別英語特差的學生儘量多批改、多指導。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高一英語老師的教學計劃,希望能夠幫到各位同學早日提高英語成績。
高一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開設的課程是通用技術課程的必修模組“技術與設計1”,使用的是江蘇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技術與設計1”是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習的匯入模組,使學生理解技術及其性質,經歷一般的技術設計過程,並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勞動與技術學習的基礎上,形成結構較為完整的技術素養。具體內容有技術及其性質、設計過程、設計的交流、設計的評價。
二、教學目標
透過本模組的學習,學生將:
1、加深對技術的理解,增強使用技術的自信心和責任心;
2、瞭解設計的基本知識,熟悉設計的一般過程,初步掌握設計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透過設計的交流和評價,培養合作精神,提高審美情趣,學會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三、實施措施
1、在開學初將各班學生分為2-4人的技術小組,便於開展技術活動,每個小組的組長每週填寫《技術課過程考核小組量化表》,便於更好地完成學分認定過程中的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
2、緊扣通用技術課程的基本目標“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設計、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避免教學過於專業化,防止陷入某項技能、技藝的教學。
3、教學中要體現新理念,不僅要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學習,還要注重學生對技術思想和方法的領悟與應用,注重學生對技術的人文因素的感悟與理解,注重學生在技術學習中的探究、試驗和創造,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共通能力的發展。
4、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聯絡學生實際,從學生生活出發,收集與技術有關的各種圖片、文字資料,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喜歡上技術課,使學生對“技術與設計1”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
5、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在教學中要多跟其他學科的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有關物理、歷史、化學、藝術等學科的知識。
四、課時計劃
每週1學時,每學期20課時,共計40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