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班學期工作計劃3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此時此刻需要為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工作計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學期工作計劃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學期工作計劃 篇1
本學期我班三位老師嚴格根據《綱要》的精神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教育要求,精心設計了一節又一節生動有趣的主題活動,將“環境創造、家園共育、活動區域活動和日常活動”都作為課程的組成部分:幼兒與教師一起佈置主題活動《我的小手真能幹》;展示出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作品,在顯性和隱性的環境中反映主題的內容。區域遊戲活動的創設和教學工作活動是密不可分的,本學期我們也一直不斷的在改進班級的遊戲區域活動。透過對幼兒在活動區裡的行為進行觀察,我們及時對活動區的目標和材料進行調整,也看到孩子們的能力在活動區裡得到了發展。
我班本學期共31名幼兒,女孩名,男孩名。在這些幼兒當中,他們參差不齊,有幾名幼兒年齡偏小,有的性格開朗、大方,有的卻較內向。鑑於此情況,我們採取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來引導他們。根據不同年齡不同程度的幼兒進行教導。平時多鼓勵、獎勵他們,讓他們覺得:老師是最喜歡我的,我應該表現得更好、更棒。這學期下來,小朋友對所學的知識都掌握得很不錯,表現得也很好,達到了預期計劃中的目的,其具體各科的教學總結如下:
1、健康:
能適應集體生活;願意參加多種活動,情緒穩定,快樂;有初步團結意識。在老師的叮囑下慢慢的懂得了遵守遊戲規則,謙讓等各種良好的班風。
2、語言方面:
能聽懂及用普通話回答老師的問題,回答問題很主動、積極,能安靜地聽故事、看動畫片,能聽懂故事的情節,並能記住故事的名字及角色。記憶力強,學過的兒歌都能朗誦,會講述圖片中的主要內容,願意與老師、阿姨及同伴聊天並且會根據詩歌內容加上形象的動作。
3、科學:
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有興趣和好奇心,如:在《髒水和汙水》這節活動後總會有很多的為什麼。願意參加科學活動;學習運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能用語言,動作表達探索過程;對生活和遊戲中失去的數量,形狀等有興趣。
4、社會:
能夠逐步適應新的生活環境,非常樂意參加集體活動,尤其是我班的幾名新生已和小夥伴們形成了深厚的感情;樂意和老師,同伴交往;並瞭解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最基本的規則,並學會了遵守;能學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穿脫衣服、自己吃飯等;愛父母,長輩,老師與同伴。
5、藝術
(1)音樂方面:幼兒喜歡聽曲調優美、歡快的音樂,表現出愉快的情緒,會用動作來表現音樂。節奏感很強,歌曲中的符點及切分音符都能夠比較準確的唱出來,接受力強,能掌握所學的歌曲,並能獨立的演唱。
(2)美術方面:幼兒對繪畫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都很認真,有多數幼兒的動手力較強,都能單獨完成作品,有少數幼兒雖需加強,但在老師的協助下都能夠完整的完成作品。幼兒能認識及區分顏色。整體來看,對塗色的知識掌握得很好,幼兒的想象力及創造力較豐富。
以上是本班教學工作總結,我班較順利的完成了本學期的一切工作,但也有疏忽和不足之處在園長的精心指導及各位老師對我班工作的指點下,使我學得了更多的知識,我相信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努力的做好每項工作,讓家長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們,讓孩子們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在天天寶貝成長每一天。
小班學期工作計劃 篇2
一、班級情況分析:
我班現有幼兒31名,其中男生17名,女生14名,其中只有個別幾個幼兒在他校上過託班,其餘都是新生,本學期進入插班生一名。
小班第一學期,我們重點對孩子的入園情況、生活能力、行為習慣、交往能力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培養。在家園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在“生活、學習、做人”三方面都有了進步,主要表現在:
1、生活方面:
學會了一些基本的生活小技能,如:拿小勺吃飯、穿脫衣、漱口擦嘴、疊衣疊褲等,在進餐、午睡等環節也能做到井然有序,做事的次序性比以前好多了。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小朋友都能獨立完成,並且完成的較好,有的孩子還能做到在家在園一個樣,成為老師、父母的好幫手。
2、學習方面:
上學期,我們側重於行為習慣的培養,重在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為主。透過一學期的堅持不懈,現在孩子們在排隊等待以及聽訊號方面已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做事不爭搶,會謙讓等待,聽到訊號不拖拉,做到快、靜、齊。另外,上學期,孩子們在美術(表現事物的能力)、語言(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話)、音樂(聽節奏能力)三方面的進步也較為突出。
3、做人方面:
重點在禮貌教育、與同伴的交往能力方面進行了培養,由於重視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現在孩子們的習慣愈來愈好,不僅對自己周圍的人做到彬彬有禮,對不認識的客人老師也能笑臉相迎。同伴之間的交往也很融洽,能做到互幫互助,有商有量。
二、學習工作重點:
1、生活方面:
(1)多開展一些不同型別的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能,發展大肌肉為主),在活動中逐步提高孩子身體各方面的發展,增強體質。平時做好日常的保育工作,關注流行病、傳染病的預防,減少孩子生病的機率,提高班內的出勤。
(2)學習初步管理自己的物品,培養責任意識:
策略:
.開展相應的活動,如:“保管自己的物品”、“物品櫃裡怎麼放”“整理圖書”等活動,學習初步的管理方法。
.日常生活中,重點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衣帽櫃、學具櫃,東西擺放時要整齊,有序,並能堅持每天整理。
.定期展開評比,同伴間相互督促,提醒,養成長久的好習慣
.建議家長在家給孩子練習機會。
(3)對班內個別特殊幼兒繼續進行生活上的關懷與幫助,請同伴幫忙帶動,使其提高自理能力。
2、學習方面:
(1)提高遊戲能力:
遊戲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基本活動,是孩子自主學習的一種途徑。孩子在遊戲中認識自我、瞭解未知、形成經驗、掌握技能、學會交往,從而健康的成長。
1.在日常生活中善於捕捉孩子的興趣點,及時開設孩子感興趣的遊戲內容,激發孩子的活動積極性,透過對內容的討論與交流,激發孩子的想象,豐富孩子原有的生活經驗。
2.與孩子一起來收集遊戲的材料和創設環境,明確遊戲中自己需要什麼,做遊戲中的主人翁。
3.根據幼兒需要,及時撤換、增添新材料,鼓勵幼兒不斷豐富遊戲情節。
4.開設“點心店”“小超市”等合作性強的遊戲,提高合作活動的能力。
(2)重視小肌肉的發展,提高剪紙能力:
1.開闢“剪紙區”,提供剪麵條、剪花紋等內容,供幼兒自主遊戲時練習。
2.對錯誤的剪紙方法,及時幫助幼兒糾正,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孩子正確拿剪刀,練習手指分和的技能
3.對幼兒的剪紙作品及時進行展示、講評,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4.利用班級環境創設美工氛圍。將孩子們平時的作品加以積累,以牆面的'形式展示出來。
5.區域活動投放充足的手工材料,以便幼兒活動中選擇。
6.將幼兒的手工作品主題活動相結合,佈置於主題活動牆飾。
(3)延續上學期的班級強項,在畫畫、語言、音樂三方面繼續深化,開展相應的活動,突出孩子學習的主體性,發展孩子的學習潛能。
(4)日常生活中不斷強化幼兒的學習習慣:如上課發言先舉手,端正坐姿認真聽、積極動腦、願動手。
以上三方面是本班在學習方面的不足。針對個別幼兒的不同情況,我們會做出相應的補救措施。
策略:
1.針對個別發言性急的孩子,我們會運用眼神、手勢或暗示語來提醒孩子思考後在回答老師的問題,培養科學的思維習慣;針對個別性格內斂的孩子,我們會採取鼓勵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2.針對個別坐姿差的幼兒,我們會時常強化他的坐姿習慣,給他確定一個學習榜樣,並時常加以鼓勵表揚獎勵,以達到他率化自率的效果;
3.小班幼兒還存在於模仿他人講話的階段,班內只有個別幼兒具有創造性思維和與眾不同的想法,對於這些愛模仿的幼兒,我們會問:“在想想,你有和他不一樣的答案”如果孩子肯邁出這一步,我們將會帶動全班幼兒鼓掌,以激發他積極動腦的慾望。
4.有些不願動手的孩子,我們會手把手和他一起做,在以鼓勵的話“自己試一試,你一定行的”激勵孩子積極動手的慾望,和培養孩子不膽怯、不自卑的想法。
3、做人方面:
小班年齡段的孩子特點主要是以自我為中心。在這學期,我們將重點引導孩子學會關心周圍熟悉的人,如:我的一家。讓孩子感受親情,體驗快樂,瞭解長輩工作的辛苦。
1.開展為媽媽慶祝“三八婦女節”一系列活動,做邀請信、製作禮物、為媽媽唱首歌等表達對媽媽的尊敬和熱愛。
2.結合本學期熱點話題“奧運就在我身邊”,透過觀看奧運影音資料、聽大人說奧運、和總部幼兒手拉手歡慶奧運等主題活動方式,初步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小班學期工作計劃 篇3
新學期開始了,我在園領導的信任下擔任了小四班的教學.我很感謝園領導對我的信任我一定會努力的把各項工作做好的.為了更好的把家長工作做好,我特制定瞭如下計劃:
一、每天利用晨間接待及離園那段時間與家長溝通、交流、互通家園資訊、互換教育意見以確保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二、認真組織好家長會,透過家長會讓家長真正瞭解我們教育教學內容、要求及活動安排。
三、辦好家長園地,利用家長園地向家長介紹育兒經驗,瞭解我們一週課程安排及家長共同參與到我們的教育教學。
四、組織好家長開放日活動透過觀摩半日活動,幫助家長理解新《綱要》的精神及建構教材的特點。
五、做好安全防範工作。讓家長提高安全意識同時要求他們嚴格使用接送卡來接送幼兒。
六、認真填寫好家園互動手冊多聽家長的意見和建議。
七、認真做好家訪記錄工作,做到有原因、有措施、有反饋等等。
八、配合幼兒園開展家長對幼兒膳食的滿意度調查。
九、提醒家長按時接送幼兒讓幼兒從小養成不遲到不早退的好習慣。
十、要求家長家園教育一致養成自己吃飯,按時就寢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