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調查報告> 春節傳統習俗的繼承與發展的現狀調查

春節傳統習俗的繼承與發展的現狀調查

春節傳統習俗的繼承與發展的現狀調查

  春節是我國民間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象徵,但有許多人認為現在的春節傳達的傳統文化的味道淡了。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當重視春節傳統習俗的繼承與發展,努力弘揚民族文化。透過此次調研,瞭解當前春節傳統習俗的繼承與發展現狀,同時透過資料分析,解析民眾對春節傳統習俗的認識和重視度,為弘揚傳統文化,振興中華文化,繼承與發展春節傳統習俗提供合理的建議。

  一、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人們對春節的認知不深刻

  在調查中發現,大眾普遍表示對春節及其習俗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但具體深入的內涵都不怎麼清楚。同時,隨著外來文化的入侵,洋節的流行使得春節傳統文化發展和傳承遇到了瓶頸。因而,提高大家過春節的積極性,或者說使春節變得有意義、有意思是關鍵的一步。

  (二)春節習俗的繼承有待改善

  在回收的387份有效問卷中,有300人以上至今仍然保留著大掃除、祭祀祖先等傳統習俗,然而,諸如貼春聯、守歲等傳統習俗的保留程度較低,同時,對於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央視春晚的關注度也不容樂觀。

  伴隨著我國社會的現代化程序,以春節為代表的傳統的節日文化也一直處於變遷之中。隨著經濟的發展、網路的衝擊,電話拜年、簡訊拜年以及電子郵件拜年逐漸被人們接受。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地春節民俗中的宗教迷信成分不斷減少,出於安全考慮,在越來越多的城市中,鳴放鞭炮也日益受到限制或者被取締,春節傳統習俗中傳統文化韻味越來越淡了。

  (三)春節傳統習俗的重要性分析

  解析本次調研資料得出,雖然現在春節傳統習俗有所削弱,但是在潛意識中,多數人認為春節傳統習俗的繼承和發展是必要的。大家都表示,春節的傳統習俗是我們的財富,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春節傳統習俗的變遷無疑在很大程度上也考量著人們對春節傳統文化的一個堅持。此外,也有人擔心,隨著社會的發展,東西方交流的日益密切,西方文化的入侵會不斷動搖著春節的地位。然而,在本次調研中發現,中國傳統節日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以絕對的優勢戰勝了西方節日。

  二、分析建議

  (一)搭建文化橋樑,發揚春節文化

  春節傳統節日的存在是繼承和發展春節傳統習俗的載體,但要想使春節煥發勃勃生機,還需要文化學者、文化部門以及我們自己的不懈努力,研究和探討如何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搭建一座有機延續的文化橋樑,在保留傳統文化要素的同時,為傳統節日注入新鮮血液,使之充分適應於時代,贏得時代的青睞。同時,也藉助各種方式來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使得更多的人參與到傳承傳統文化的程序中來。

  (二)調整相關政策,保護傳統民俗

  燃放煙花爆竹在春節習俗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應該重新認識煙花爆竹的.文化功能。為了安全起見,城市中禁放煙花爆竹的政策已越來越緊。在這一現實狀況下,有關部門應積極採取相關措施,在保證安全的同時,設定部分的煙花爆竹燃放點,讓普通大眾到指定的地點燃放煙花爆竹,體驗春節氛圍。這不僅保證了大眾的安全,也使得春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得到新的傳承。

  此外,也可組織學術界加強對於全國各族人民春節民俗的全面調查,總結春節民俗在民族認同、價值觀培養和美學方面的意義。[2]

  (三)開展文化教育,推動文化發展

  學生是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應該對在校學生廣泛地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比如開設中國傳統文化的選修課程;舉辦有關春節等傳統文化的講座等活動。透過各種形式,將傳統文化的精髓內化成每位大學生的基本素養,從而使他們真正成為傳承傳統文化的精英,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同時,在現代化通訊工具不斷髮展的今天,也可透過各種媒體,來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弘揚。用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中國傳統文化深入人們心中。

  三、結束語

  春節傳統節日是祖先留給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標識,是大家共有的精神家園。總結本次調研,普通大眾對春節傳統習俗的繼承情況較好,但是人們對於春節傳統習俗的認識不夠深刻。大眾應自主加強對春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同時,相關部門也應該適時地對大眾進行春節傳統習俗等方面知識的普及,促進春節傳統習俗的推廣和春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中華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需要每一箇中國人的努力。因為這是集體的精神財富,只有每一個人都意識到春節傳統習俗的重要性,開始承擔起中華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的重任,中華文化才能在新時代勃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