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調查報告> 山東菏澤2016下半年生豬成本及收益情況調查報告

山東菏澤下半年生豬成本及收益情況調查報告

山東菏澤2016下半年生豬成本及收益情況調查報告

  按照山東省物價局工作部署,菏澤市物價局於12月中旬對鉅野縣三個中規模生豬養殖定點調查戶2016年下半年生豬飼養成本及收益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今年下半年平均每頭生豬與上年同期相比,產量略增,出售價格上升,產值增加,總成本增加,淨利潤減少。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價格上升。今年下半年每50公斤生豬平均出售價格為831.22元,比上年同期的826.98元增加4.24元,增幅0.51%.分析其原因:一是生豬存欄量減少。由於受2014年生豬、仔豬價格低迷的影響,2015年部分養殖戶縮減養殖規模,一些規模較小的養殖戶退出養殖行業,2016年生豬存欄量越來越低,特別是6、7月份生豬價格偏高,養殖戶看準時機大量出欄,集中出欄導致目前生豬存欄量減少,市場供不應求,致使價格有所上升;二是成本增加推動價格上升。仔畜費、生豬死亡損失費、勞動日工價、僱工工價等費用增加,導致物質與服務費用和人工成本同時增加,成本增加拉動生豬價格上升;三是隨著生豬價格上升,養殖戶惜售壓欄心理增強,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生豬價格上升。

  產值增加。今年下半年每頭生豬產值1961.82元,比上年同期的1928.43元 增加33.39元,增幅1.73%。分析其原因:生豬存欄量減少、養殖戶惜售壓欄行為等因素推動生豬價格上升,價格上升帶動產值增加。

  總成本增加。今年下半年飼養生豬平均每頭總成本1855.20元,比上年同期的1785.46元增加69.74元,增幅3.91%。分析其原因:一是物質與服務費用增加,今年的物質與服務費用1756.92元,比上年同期的1690.00元增加66.92元,增幅3.96%,主要是由於仔豬進價的`大幅上升,平均每頭仔豬進價為750.80元,比上年同期的689.06元增加61.74元,增幅8.96%,精飼料費平均每頭946.78元,比上年同期的941.82元增加4.96元,增幅0.53%;二是人工成本增加,人工成本由上年的平均每頭100.68元增加到102.45元,增加1.77元,增幅1.76%,主要是由於勞動日工價提高,勞動日工價今年為55.00元,比上年同期的54.00元增加1.00元,增幅1.85%,僱工費用也有所增加。以上原因導致今年下半年生豬總成本增加。

  淨利潤減少。今年下半年每頭生豬平均淨利潤為106.62元,比上年同期的142.97元減少36.35元,減幅25.42%。分析其原因:雖然平均出售價格比去年同期上升,產值增加,但由於生產總成本增加抵消了產值增加,致使養殖生豬淨利潤減少。

  幾點建議

  針對當前生豬生產供求情況,為促進生豬生產良性健康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提出以下建議:

  建立生豬市場長效調控機制。建立生豬出欄保護價制度和豬肉風險儲備制度,在價格過低時幫助養殖戶規避風險,價格過高時向市場投放凍肉以穩定市場豬肉價格,確保生豬市場價格穩定。

  建立統一的市場資訊釋出渠道。建立生豬養殖業資訊網路,完善資訊採集功能,定期按月份、季度、年度分別公佈生豬存欄情況,分析並公佈市場供求資訊、價格動態、為生豬生產提供理論資訊支撐和準確詳實的資料支援。

  加快發展標準化規模養豬場,提高飼養水平。從生豬生產實踐看,規模養殖場在資金、技術、管理、疫病防控、資訊獲取等方面比散戶有更大優勢,也有更好的防控和承擔風險的能力,所以建設選址科學、欄舍質量高、消毒處理設施齊全、管理制度健全、養殖數量適度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既有利於生豬繁育,減少疫病發生和環境汙染,又能獲取規模經濟效益。因此,應透過政府引導和資金場地扶持等措施,進一步加快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大膽試行推廣由龍頭企業帶動農戶訂單發展,保價回收,實現生豬養殖標準化、規模化、科學化,保證生豬市場和豬肉價格基本穩定。

  強化服務,提高生豬防疫和新品種新技術應用水平。養豬最怕豬得病,生豬疫病防控力度越大,疫病發生率就越低,生豬死亡就少,養豬經濟效益就高。生豬新品種新飼養技術的推廣應用,能使生豬長得快,發病少,經濟效益就會大幅提高,應加大推廣力度,力爭全方位、多角度、全覆蓋。

  積極引導,落實生豬生產政策扶持機制。豬肉是菜籃子工程中的主要產品,生豬生產能否健康有序發展,關係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保證在疫病防控、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經營、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補貼等方面的資金需求,保持價調基金投入生豬生產資金規模的適當增長,繼續實施生豬生產用地、鮮活農副產品“綠色通道”等優惠政策的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