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實習報告彙總6篇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透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我們該怎麼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總結實習報告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總結實習報告 篇1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在這個炎炎夏日,我們暫別象牙塔中舒適的生活,來到新疆農墾科學院作物所,開始了為期四個月的生產實習。作為石河子大學農學院的學生,我們身上具備認真勤奮、好學肯幹的氣息,正是這一點,我們滿懷信心,帶著幾分期許、幾分熱情、幾分激動來到目的地。
受到農科院的熱情接待後,我們開始了令人期待的實習生活。
一、基本情況
新疆農墾科學院作物所大豆研究室有四名成員組成:戰勇、張恆斌、田海燕、劉濤。大豆研究室主要從事於大豆和打瓜的育種研究工作。
實習任務:
1、學習並掌握大豆、打瓜的田間栽培管理技術和育種技術。
2、多實踐,加強課堂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的結合。
3、儘自己所能為實習單位多做貢獻。
實習基本按原計劃執行,很好的完成實習計劃。
二、思想收穫
我們的實習生活從四月十日正式開始,來到實習單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分種子,為播種做好準備工作。在田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大豆研究室的種子庫,這裡有三個阿姨在認真的分種子。由於剛來我們還不知道怎麼個分法,於是就幹最簡單的工作--寫種子袋。我們一邊寫種子袋,一邊向他們學習如何分裝種子。下午,我們就不僅僅是寫種子袋了,我們參加分種子的全程工作:寫種子袋、找到所需品種、稱取一定重量、裝袋、按照大田的播種順序串起來。第二天,我們就發現了問題:時間短,任務重,要是一直這樣幹下去(從一箱箱的種子種找到所需品種),到播種時我們根本完不成任務。怎麼辦?我們開始商量,開始想辦法,最終大家達成一致意見:把所有種子從箱子中倒出來,按照排號和品種編號排列起來,這樣需要任何種子都可以很快的從中找出來,大大的提高了分種子的速度和效率。遇事大家一起商量,積極開動腦筋,集體的力量是巨大的--這就是實習給我的第一個收穫。
接下來就是,整地、規劃和播種。整地是農事生產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直接影響到作物的出苗率和後期的生長。在我們準備播種材料的時候,整地的工作同時進行,所以接下來的主要工作就是規劃播種區。在張老師和劉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用鋤頭劃出一道道的線,整塊地望去就像一張巨大的棋盤,而我們的任務就是認真的下好每一步棋,獲得最終的勝利。然後,我們就把一個個竹牌插入指定的位置。一錘一錘的砸下去,我的汗浸溼了衣服,我的胳膊酸了,我的手長出了水泡,但是我沒有退卻,一直堅持到插完最後一個牌子。我很開心,因為我們插完了這一千多個牌子,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滴水石穿,繩鋸木斷”,只要持之以恆我們就能成功,這就是實習給我的第二個收穫。
播種時我的任務是給工人發種子和更換播種標尺。我知道我的任務很重,責任很大,所以我很細心,很認真,生怕發錯了種子造成嚴重的後果。播種換行時一個阿姨問我“小楊,還是用10㎝的竹竿嗎?”我竟然一下懵了,忘了用什麼樣的了,於是我趕緊看了一下播種單子,“阿姨,用8㎝的”。幸好這個阿姨問了我一下,我們及時的更換了標尺,要不然可真是出大錯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細心,否則就可能釀成大錯--這就是實習給我的第三個收穫吧!
播種幾天後,突然下了一場大雨。我和同學都非常高興,一是我們忙了那麼長時間,終於可以好好休息兩天了,二是播種後下了雨更有利於大豆出苗,真是“一雨兩得”的好事情。但是後來事實證明我所希望的只實現了一半,我們確實休息了兩天;但是大豆的出苗速度和出苗率不但沒有提高,反而下降了,因為雨水太大造成了土壤板結,使得頂土能力本來就不強的大豆更難破土而出。我們很快組織工人破板結。一位阿姨告訴我該如何破板結,我根本聽不進去,認為破板結這麼簡單的事根本不需要學。我拿起鋤頭就開始幹了起來,一鋤頭下去,豆苗掉了幾顆。我想這是意外,怎麼可能不會破板結呢。再一鋤頭,又有豆苗犧牲了。幾個工人都看到了,這下可出醜了,我是真的不會啊,於是只能向阿姨們請教。之後我很順利的把一個個豆苗解放出來,很高興,也很有成就感。
如果說所受的這些挫折教會了我穩重求實,虛心向別人請教,那麼我還學到了重要的第五課。
今年我們大豆研究室第一次在氣象站種大豆。這裡地勢不平,雜草叢生,磚塊很多,我們的任務很重。四月末的石河子天氣還是很熱的,我們冒著炎炎烈日把地裡的磚塊一塊一塊的揀起來,扔到地外,以減少磚塊對大豆根系生長髮育產生的不利影響。兩天後,我們終於把地裡的磚塊清理乾淨了,磚塊足足裝了兩大車。一連兩天干下來我的胳膊痠痛無比,晚上躺在床上根本無法入眠,但我並沒有退縮,第二天仍然堅持正常實習。磚塊清理完,就該清理周圍的雜草了。草長的很大很茂盛,我們和一個老伯一起幹了整整一天,才把雜草割完。然後,再噴上一遍除草劑,把雜草徹底的消滅。雖然累的腰痠背痛,但是我很開心,因為我看到了自己還是很能吃苦的,我為自己感到高興。
實習的生活確實使我吃了不少苦,有些是我從小到長這麼大從來不曾經歷的苦。但是,對於這些苦我都咬牙堅持,一笑而過,毫無怨言。因為在這裡我學會了任勞任怨,學會了吃苦耐勞與苦做朋友,這將是我人生中的一筆寶貴的財富,他能使我很快適應各種困難的工作環境條件。
最後一個收穫,也是我實習期間最重要的收穫。
我國大豆產業與民生密切相關,但卻受制於四大跨國糧商-美國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法國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它們佔據了中國進口大豆量的80%,在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上佔有的份額為75%。中國大豆正面臨被淘汰出局而趨於滅絕的困境,對此中國大豆協會於20xx年2月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攘外”方案,內容主要是促進我國大豆企業做大做強,降低對外依賴度,建立自主定價體系,形成自主品牌等。
如何“攘外”,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我過國要有一些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於外國大豆的品種。這就要依賴於我們的大豆育種工作者,他們育出的優秀大豆品種才是我們打敗外國公司的殺手鐧。
為了國家的安全,為了中國的大豆不被滅絕,我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儘自己的綿薄之力。這可能是我實習期間最重要的收穫吧!
四個月的實習使我不僅在思想上有很大收穫,在業務上也收穫頗豐。下面我就介紹一下業務上的幾個主要收穫。
三、業務總結
(一)大豆田間管理技術
我國農業素有三分種七分管的說法和精耕細作的傳統,根據大豆不同生育期對環境的不同要求以及大豆不同生育時期的特性,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才能獲得高產。大豆田間管理的任務是疏鬆土壤、消滅雜草、追肥、灌水等以促進大豆生長。
1、查苗補苗
由於今年石河子地區的降雨量較大,造成土壤板結,嚴重影響了大豆的出苗速度和出苗率。為確保足夠的密度,我們及時的破除土壤板結和進行查苗、補苗,並及時間苗剔除疙瘩苗,保證了很好的苗情。
2、 及早間苗
農諺說:“間苗早一寸,頂上一茬糞”。 間苗定苗是保證豆田形成一個合理的群體結構、培育壯苗的重要措施。間苗後幼苗分佈均勻合理,及時防止苗欺苗現象,可減少土壤養分和水分消耗,使幼苗發育均衡健壯,從而提高大豆 產量。間苗一般大豆幼苗期兩片對單葉平展、有複葉出現時期進行。間苗時要撥除病苗、弱苗和雜苗。我們大田間苗的苗間距為10cm左右。
總結實習報告 篇2
歷時兩週的金工實習已經結束,總體上講整個實習過程中教員組織得當,講授詳盡認真,示範了各個工種的正確操作方法,同時有效監督了實習現場的安全有序。我作為一名學員在實習過程中學會了許多基本的工業知識,在操作的過程中學會了許多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工業設計的一些基本原則,獲益匪淺。現在分類對各個工種中的具體感受作描述。
首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特種加工和數控加工,這兩次實習都用到了計算機技術,可見現代工業中計算機應用的普遍。特種加工在自己動手設計的同時教員講解了各種利用新的方法原理達到特殊的加工效果,引起了我比較大的興趣。特種加工需要用到計算機程式設計,我一開始有一點畏難情緒,但是後來教員讓我們透過由淺入深的程式設計學習,我最終掌握了數控加工的方法。
其次,工作量最大的是鉗工,也是所佔課時最多的。鉗工基本靠手操作,使用了錘,鋸,銼等一系列工具,在不停的工作過程中摸索和對照教材我學會了這些工具的使用要領。不過即使是正確操作也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幹完。
其中車工和銑工都要在機床前面站很久,而且也有相當的危險性。不過總結起來兩者都是靠旋轉進行加工的,底座運動的方式也是大同小異,不過一個是靠工件旋轉,另一個是靠刀具旋轉。車工教員講解非常細緻,銑工工作時空氣中粉塵較大。
焊工和鑄造一開始給人的感覺就是嚇人,不過我通過後來的操作發現,只要完全按操作的安全規程就不會有事。這兩個工作首先就是要防燙傷,其次是要敢動手。焊工現場各種環境保障做得非常到位,鑄造要時常把操作方法在頭腦中想一下才行。
最後,所有工種中最安全輕鬆的就是零件測量和發動機裝配。零件測量中使用的工具除了遊標卡尺和千分尺之外又多出了萬能角尺,內徑百分表等以前從未見過的工具。發動機裝配中教員講解了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總結起來,整個金工實習安全、有序、內容豐富。
總結實習報告 篇3
透過這一個多月的實習,對安裝工程施工經過了從零開始的深入學習和了解,現在對於安裝施工已經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從施工設計圖開始,如何看圖,怎樣將圖紙與實際工程對應起來,都有了現場的經驗。對實際的施工工序,如施工放線、電氣工程、給排水工程、通風工程等都有了深入的瞭解。還有對安裝工程中各種材料、施工機械的作用也有了更深的瞭解。在施工專案管理中熟悉了業主、監理、施工方、承包商、以及監控方在工程專案中的職能及執業內容。特別是監理在執業的過程中在現場的“三控三管”(成本、質量、進度控制;安全、合同、資訊管理)的執行過程及在質量控制過程中特別應當注意的地方都有了一部分的瞭解。當然對於自己實習過程中的本質工作,監控量測的瞭解應該是最多的了,在實習過程中經歷瞭如何執行合同任務並協調好我方與施工方的關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要透過資料保證監測資料的真實可參考性,同時又要不讓監測結果對施工有太多的約束而影響進度。
建築行業的龐大性是由其生產成品的形體龐大性和複雜性決定的,這就決定了其生產過程中工序的複雜性和時間的永續性,在這個複雜的生產過程中我們每個人只能在其中充當一個小角色,為了使工程達到共同的目標,只有參建的各部門和單位互相瞭解和緊密合作,才可能更快更好的完成。同時由於人員的複雜多樣性,如何發揮自身角色的作用並做好與別人的合作與交流往往成為了工程分工合作的重點,在這短短的實習時間內,雖然對於一些理論、施工工藝、技術操作等了解甚多,但對於在工程中如何處理人與人、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關係卻不是一時能學會的,這裡面的學問需自己多用眼去觀察、多用腦去思考,才能使自己在工作的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在實習期間裡無論是從工作方法,還是從自己的工作態度都有一些思考,現簡單總結如下:
1、為人
常言到做事先做人,一個人的能力再強,但他的情商低下,其也難有很大建樹。特別是在自己所涉足的建築行業,在這個複雜的工作環境下,特別要學會與人交流和溝通,要學會與人相處,當別人求助時只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都應當樂意的接受,只有真心的付出才能在自己需要幫助之時得到別人的援助之手,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得到別人的真誠賜教。初來乍道應當學會:
①低調做人,高調做事;②少說話,多聽;③學會尊重人,主動幫助他人;④為人正直誠信;⑥虛心請教、敢於請教、主動學習。努力做到以上幾點,做人做好了做事自然水到渠成。
2、做事
步入社會之後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社會是一個複雜的環境,做好我們的本質工作,精通一門技術,在現代社會中是非常重要的。大學畢業僅僅是一個開始,很多理論的東西還需要現場經驗的積累和總結才能得到更好的完善和發展。剛剛畢業,要本著“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精神和作風,年輕的時候多做一點,多學習一點,等年紀大了總有好處的,但也不能像老黃牛一樣只顧著做事情,還要用我們的大腦去思考,學會抓住問題的重點和本質,才能提高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效率。工作中應當學會:
①敢於吃苦,不怕吃苦;②多做實事;③敢於承擔責任;④學會思考、善於抓取問題的核心和重點以及主要矛盾;⑤要活到老,學到老,有長遠計劃,就算大學畢業後也不能放下理論的學習;⑥要具備人身安全和責任意識、自我保護意識。
3、透過半年的學習讓我對工作進行了更深的瞭解並作出了以下幾點的總結:
(1)對待任何工作一定要仔細認真並嚴格要求自己,把工作做深、做細、認識到工作中的不足。
(2)在工作思路上一定要明確並要有效的把工作效率提高。
(3)不斷的在工作中磨練自己,多向別人虛心請教、學習,讓自己的工作經驗豐富起來。
(4)在工作中一定要有團隊精神,積極配合各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有效率的完成各項工作。
(5)在工作中一定要明確自己的位置,擺正自己的工作態度,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6)在工作中如果遇到挫折千萬不能沮喪,沒有自信,“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犯錯誤是難免的,自己一定要多思、多學、多問,在錯誤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充實自己,完善自己。
展望未來
這次實習讓我從實踐中對這門自己即將從事的專業獲得一個感性熟悉,為今後專業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矗它不僅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還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更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在實習過程中,我得到了公司領導的表揚、公司同事的認可,在做自己的工作的時候能與同事和諧相處,與施工隊伍的關係處理的也很融洽。我相信在未來的道路上我能越走越好,現在我不會的不代表我以後不會,因為我們都還年輕!年輕就是我們的資本,我們可以去學習更多的知識,更好的回報我們的父母、老師、朋友乃至我們的國家。
總結實習報告 篇4
五月,在校內工程實訓基地進行了為期一週的金工實習,以製作一把小錘子作為任務。期間,我們接觸了鋸、銼、鑽、車、銑、刨等工種,還簡單地瞭解數控機床加工技術。每天,大家都要學習一項新的技術,完成從對各項工種的一無所知到製作出一件成品的過程。在老師們耐心細緻地講授和在我們的積極的配合下,我們沒有發生一例傷害事故,基本達到了預期的實習要求,圓滿地完成了一週的認知實習。
金工實習作為一門實踐必修課程,它包括、車床、銑床、鉗工、電焊、數控車床和數控洗車等,它對於培養動手能力有很大的意義,而且可以瞭解傳統的機械製造工藝和現代機械製造技術。增強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可以說是勞逸結合。讓我們在學校學習理論文化的同時進行金工實習鍛鍊我們的實踐動手能力。瞭解實踐,感受書本與實踐的差異,增強動手能力,開拓視野,讓我們對生活和工作有個深的理解,也對他們之間的聯絡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明白理論和實踐是不能脫離的,一切理論知識必須建立在實踐上才有意義。
在進行金工實習之前我們進行了金工實習的安全教育,實習中心的主任老師用了三個小時來教導我們在金工實習期間應當遵守的規定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這讓我們對金工實習的安全有了更多的瞭解,這能讓我們更放心和更安全的去實習和學習。
我們第一二天進行的是鉗工磨工的實習,鉗工是以手工操作為主,使用各種工具來完成零件的加工、裝配和修理等工作。與機械加工相比,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但是可以完成機械加工不便加工或難以完的工作。
第三四天的進行的是車床的實習,透過這次的車床的實習,讓我們對機械加工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老師給我講解了車床的結構原理,又教我們操作,讓我們見識了數控車床的現代化。
第五天的實習是塑形加工,把錘子的邊角打磨,進行一些必要的修飾,最後成品就完工了,整個實習是比較簡單的,沒有太大的難度。
金工實習就這樣結束了,五天的時間,金工實習這個動手實操特點極強的一門學習課程很大程度地增強了我的動手能力。現在不僅能聽到老師深刻的講解,還能夠親手去觸控,去操作。同時金工實習加強了我對機械製造專業方面的學習,這會提高我對我自己的工科專業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最重要的是金工實習還訓練了我們做事情了原則性和規範性,做事情不能有差不多的想法,一個差不多,很多的個差不多在一起的時候就是差很多,差很多就會出現問題,一個問題可能不被重視,但是多個問題出現那就是事故。我想說,金工實習不僅讓我學會了很多課堂上無法學到的知識,還讓我對自己,對學習有了重新的思考和新的認識。
謝謝金工實習的各位師傅,也謝謝學校給我們提供了這麼有用的實習機會!
總結實習報告 篇5
光陰似箭,為期三週的金工實習轉眼間結束了。為期不長的“金工實習”課落下了帷幕。我們的專業就是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故實習的內容在工科裡面也相應的是最多的,一次三週,分兩個學期學,一共學了23個工種。三週經歷的種種是我所不曾經歷的,對於我這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也許將來再也不會走進車間,動手做一些東西。雖然這三週不算太長,但將成為我一生中難忘和珍貴的三週。回想這三週,每一天發生的每一件事,都如過電影般歷歷在目。
在這三週的時間裡面,每天過的都是那麼的充實,因為每天都是按固定的時間上課,我們就直接稱“上班”這就讓我們對真實生產中的工作有了更加貼切的稱呼和體驗。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真正學會這23個工種是不可能的,但經過老師的經驗講解和自己的動手操作,還是讓我們獲得了機械製造的基礎知識,瞭解了機械製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而且加強了理論聯絡實際的鍛鍊,提高了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了工程素質。以下是一些心得體會。
一上下班制度
在上面已經提到,每天我們都是8點鐘“上班”11點半下班,中午休息兩個多小時,下午2點半又要上班,到五點半才能結束一天的實習時間。這使我改掉了睡懶覺的壞習慣,晚上都提早睡覺了,有點象回到了軍訓時那種按時作息的鐵一般的紀律環境中。其中還要求在這時間內完成必要的任務,如果沒完成的話就得“加班”了。任務完成的好就得高分差就差一點,這也正好跟實際上班的獎勵制度相似。還有就是上班時間要佩戴實習證……金工實習儘量的接近了實際生產的上下班制度,讓我們感受了與在教室上課截然不同的上課方式,瞭解了生產中的紀律是十分重要的。
二安全知識
生產首要問題是安全問題,其次才是效率的問題。在實習的第一天老師就給我門上了安全知識教育課,觀看了一些不安全操作的事例,瞭解了各個工種都要注意的安全問題,比如不能在操作時嬉戲打鬧、長頭髮要盤起來,不能穿拖鞋等等。在各個工種裡面還有更多的安全要求,鉗工允許戴手套但車工的就一定不能戴手套,焊接的還要戴腳套,面罩……
在“工業安全”這個工種時老師就十分系統的給我門講解了很多安全知識。在每50平方米就必須至少有兩瓶滅火器,高樓的要有一個安全樓梯通道而且門要常開啟;機械搬運時要注意不能超負荷工作,人不能站在叉車上;按根據不同的火種來選擇不同的.滅火器。怎麼樣開滅火器,當遇到火災和其他事故時我們該怎麼辦……有時候一個無意的動作或是一個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導致機械事故甚至人身安全事故。在未發生安全事故前,許多人對安全教育不重視,認為太煩瑣,太枯燥。一旦發生了事故,事後諸葛亮就很多。看完錄影後,我們在車間裡,聽老師講解有關工業安全方面的知識。看著發下來的資料,我才明白工業安全的重要性,工業安全知識是工業高層管理人員和開發人員的必備知識,對於草擬或一個企業的安全條例,減少工業汙染,防火防爆等方面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知識,如果不掌握的話,不但會被人斥為無知,有時還會發生重大事故。所以安全總是第一位的,我們深深牢記於心,做起事來認真,嚴肅。
這些知識始終在實習整個過程當中運用到。也是因為我們有了這些知識使我們很安全的學習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東西,保證了實習的順利結束。
三專業名詞的認識
在實習工程中,我門還接觸了很多陌生的專業名詞。車床中的夾盤、手柄、絲桿;砂輪中的法蘭、襯套;汽車中的連桿,變速器;不同的車刀還有很多的名稱……那麼多的專有名稱我現在都不記得全部了。這些名詞代表的實物可能我門都認識,但是沒有這些專業名詞那就很難說明這個工種的原理和操作,也會很難聽的懂老師的講解,所以這個就得我們在晚上得空餘時間裡面看書記了。這個專有名詞知道得不多讓我在實習工程有一部分的內容聽不明白,致使我花費不少時間能正常操作但還是沒有真正弄懂其中的奧妙。
金工實習報告
為期兩週的金工實習結束了,但帶給我的感受卻永遠的留在了我的心。我們知道,“金工實習”是一門實踐性的技術基礎課,是高等院校工科學生學習機械製造的基本工藝方法和技術,完成工程基本訓練的重要必修課。它不僅可以讓我們獲得了機械製造的基礎知識,瞭解了機械製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而且加強了理論聯絡實際的鍛鍊,提高了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了工程素質。對我們來說,金工實習是一次很好的學習、鍛鍊的機會,甚至是我們生活態度的教育的一次機會!
在我認為實習的本身目的就是鍛鍊我們的動手能力以及對工業知識的基本認識。它不同於課本教育,因為它有我們動手操作的空間!我之所以對實習有一種說不出的留戀,是因為我早已被老師們幽默的講解和生動的描述所吸引。一個簡單的瓶瓶罐罐,要想知道它是怎麼來的,是要頗費一番功夫的。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早已習慣了那些現成的東西,在用的同時,也不會多想它究竟是如何得來的,如果偶爾有人問起,也會很不以為然的說,這不是我們所應該知道的。現在才知道這種想法是多麼幼稚,從而也讓我知道了為期兩週的金工實習對我們是多麼重要!
重要的安全
今天是實習的第一天。剛到實習地點,我們便被要求去看一個實習安全方面的錄影,錄影裡詳盡的播放了許多工種的實習要求,像電焊氣焊,熱處理等。看著許多因不按要求操作機器而發生的事故,再加上老師告訴我們的以前發生的類似事件,我真的有點害怕,許多人也和我有同樣的感受。老師看出了這一點,就告訴我們,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掌握要領,是不會發生事故的,於是我明白了,規範的操作,是安全的重要保證!而以後的實習過程也充分印證了這一點,10天的時間我們沒有發生任何的安全事故。
注塑擠塑
作為高分子專業的學生,塑膠本應是我們最最熟悉的事物,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在這次的注塑擠塑實習中,我突然發現自己的知識是如此的淺薄!原本認為與自己最為貼近的事物實際卻是如此的陌生!那些在我平時看來都是很平常的東西,突然間都變得那麼神秘!這一課給我的印象很深,它讓我很自然的就想,生活所用的一些東西如喝水用的杯子,超市裡各形各樣的塑膠瓶子,它究竟是注射成型呢,還是擠出成型呢?這些都是很平常的問題,也許你會覺得可笑,但是在此之前我卻從未想過。還有老師幽默的講解,讓我們在輕鬆的氛圍中學會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這些雖說我們離開它照樣過活,但是會給我們以後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
鑄造成型
鑄造也是一項非常辛苦但卻能鍛鍊我們許多技能的工種。要讓那些沒有形狀的沙子和泥巴變成我們想要的東西是要我們好好的動一動腦筋的,它需要的不僅是我們的體力,還要我們的耐心,來不得半點馬虎!一整天下來儘管我們都給累得腰痠背疼,但是看到我們的辛苦換來的成果,心裡就想其實那也不算什麼!只是連我們自己都會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那麼一堆東西在我們的精心加工下竟可以變成如此漂亮。此時我相信了,世上其實是可以有奇蹟發生的,只要我們用心。鑄造成型,可以說完全是對小時侯玩泥沙的回味。不過這次除了那份衝動的心外,更需要的要算是細心加耐心了。看起來就這麼簡單的四部1造下沙型2造上沙型3打通氣孔4開箱起模與合型。但是要想做出讓大家歎為觀止的模子來,不透過反反覆覆的修整是不可能得到的。有時候妙筆能生花但有時候也就是因為你的一點點修補讓你前功盡棄,因此你是選擇百尺槓頭更進一步還是知足者常樂就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難題,它就像你人生中的岔路口,沒個人都是在經歷了無數個岔路口的決折之後才能到達生命的最高點。
好奇的他,好奇的你,好奇的我們,帶著好奇的心情,排著長隊,迫不及待地向實習工廠前進。同學們個個朝氣蓬勃、精神煥發,在陽光的輝映下,顯得格外生龍活虎,激情飛揚,還時而散發出一股青春的氣息。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了目的地——南航金工實習工廠。按學院安排的日程,三個實習班各就各位,到各自的實習車間,在實習老師的講解、囑咐與示範後,我們小心翼翼地操作了起來畢竟是第一次進工廠車間,同學們一個比一個認真,一個比一個賣勁。說快也真快,轉眼間,為期十天的金工實習就結束了。
在十天的實習中,累嗎?自然是避免不了的,但我們學到的也不少啊!比如說:在鉗工實習中,我們知道了鉗工的主要內容為刮研、鑽孔、攻套絲、鋸割、銼削、裝配、劃線;瞭解了銼刀的構造、分類、選用、銼削姿勢、銼削方法和質量的檢測。我們還得到了勞動成果——自己親手做的小錘,相信同學們一定都收藏起來了作為以後的美好回憶吧。
在車工實習中,我們瞭解了車刀的種類,常用的刀具材料,刀具材料的基本效能;知道了車刀的組成和主要幾何角度。在操作中,同學之間配合得很完美,雖然兩個同學共用一臺機床,但感覺到就像一個人在操作,這也是一種“合二為一”的藝術哦!
在磨工實習中,我們領會到了金剛石的超硬度,在那精製砂輪把帶氧化皮的鐵棒磨得亮晃晃的時候,我們不禁感嘆砂輪的“磨力”!沒想到金剛石和精製砂輪的“賽磨”後,精製砂輪敗得無地自容,反被磨成想要它成為的舌階狀,而在比賽中,金剛石絲毫末損,還伴有無數的“火花流星”。
在銑工實習中,不禁讓人聯想到“繩鋸木斷“這個成語,也感嘆遠古時代的人太辛苦了!用繩鋸木頭是何等費時費力啊!而我們今天只需把鐵棒夾在銑機上,按幾下按扭,一根牢實的鐵棒在幾十秒鐘後被鋸斷了。這不得不讓我們佩服科學技術對人類的影響力。
在氣焊的實習中,我們知道了氣焊由乙炔發生器,回火防止器、氧氣瓶、減壓器、焊槍組成;學會了如何調火焰和平焊。別說!同學們戴著墨鏡焊接的樣子還蠻可愛的!
在電焊實習中,我們瞭解了電焊的實質,電焊機的組成與焊條的構成;學會了選用焊條的種類和如何操作電焊機。
在鑄造實習中,讓人感覺似乎回到了童年時代,我們又玩起了“沙窩窩”。然而,現在的“沙窩窩”既象童年時代一樣好玩,又是技術的學習。
在鍛造實習中,大家不難發現:這是在“人工打鐵”基礎上的一種質與量的飛躍。一節節被燒得通紅的鐵圓柱在同學們的操作下,乖乖地變成了一個個有用的零件。
在衝壓實習中,更能體現出電轉化出的能量之大。我們只要輕輕踩動控制踏杆,一塊有點厚的鋼板在瞬間被壓成形,和“水滴石穿“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而且衝壓操作簡單,產品合格率接近百分之百呢!
在熱處理實習中——這是一項最輕鬆的實習工種,因為它動手時間短,觀察時間長,經過老師的講解與示範後,同學們爭先恐後地去感受鐵在鹽水中冷卻時“水煮雞蛋“式的震動。在笑語中,還自然而然地知道了為什麼鐵在鹽水裡冷卻與合金鋼為什麼在油裡冷卻的原理。
總結實習報告 篇6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四個月的實習支教工作已經接近尾聲,這四個月的支教經歷將在我的學習生涯中寫下不平凡的一頁。支教四個月,也是對我人生經歷的一次極大的豐富。四個月支教,我走進了和田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小學教育的一線,瞭解了和田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小學教育的現狀,認識到了和田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困難和艱辛,體會到了農村小學老師的酸甜苦辣。下面我將從以下四方面對我的支教工作做一下總結:
這一年對於我來說也是難忘而值得懷念的一年,我來到和田,開始了我為期四個月的實習支教生活。 彷彿已經剛剛開始,卻以趨近尾聲。參加實習支教已經四個月了。四個月前,懷著對農村小學課堂的嚮往與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和田洛浦縣多魯鄉喀合勒克小學,喀合勒克小學校領導、老師們的音容笑貌,喀合勒克小學每個孩子樸實的臉蛋兒,喀合勒克小學的一草一木都在我的記憶裡佔去了不可抹去的空間。
這四個月,有收穫,有成長,有感動。回首這四個月,我改變了很多,我想對於每個支教學生來說,實習支教都不只是一次經歷,而是一種磨鍊,而我得到更多的是成長經驗和人生感悟。 剛到時一切都是那麼的陌生,離開了家人,離開了朋友,離開了老師,被授援學校的校長接回了我所要實習支教的學校。這對於我來說充滿了新鮮感。來之前,就聽說和田地區條件十分艱苦,而且經濟發展比較落後,並且嚴重缺水。興奮之餘又帶有一絲的恐懼。來之後,我發現,其實這裡的情況遠比我們想象的好的多!這裡有水果店、五金店、雜貨店、縫紉店、小飯館,甚至還有一家“澡堂子”。而且用水並不困難,每家每戶不僅有“壓井”,還通上了自來水,只是這裡很少下雨,年降水量呈負值,蒸發量卻正相反。由於這裡很淺降水,又距離塔克拉瑪干沙漠比較近,所以這裡的塵土還是很重的,只要風一刮就會塵土飛揚,讓你吃一身沙。聽這裡的老師說,這裡很少下雨,幾乎不下,下雨天對於他們而言是個很好的天氣。我來到這裡四個月了也沒見著下一場雨。我帶來的雨傘一直也沒派上用場,只好一直放在箱子裡。
這裡的晴天真的是叫晴空萬里,萬里無雲,太陽狠狠地直射到地表,一點陰霾都沒有。來到和田這四個月幾乎每天都是陽光普照! 我所實習支教的學校是和田洛浦縣多魯鄉喀合勒克小學,這是多魯鄉小學的一個分校,距離多魯鄉中心小學有六公里的路程。校園佔地面積並不大,只有兩排教室,共有八個班,師生人數不足兩百人。八名教師與校長共用一個辦公室,辦公裝置極其簡陋。教學裝置雖然齊全,但是都很陳舊。整個學校就只有一臺電腦,而且不經常使用,可以說幾乎不用。由於這是一所鄉村小學,所以教學條件相對艱苦。師資力量薄弱匱乏,一個年級一個班,一個班一個班主任,一個班主任承擔所有的課程,每個班主任都是“全職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