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報告> 保護環境調查報告範文

保護環境調查報告

保護環境調查報告範文

  當想知道某一情況、某一事件的來龍去脈時,我們常常要開展全面的分析研究,並將獲得的成果展現於調查報告中。好的調查報告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保護環境調查報告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調查背景

  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生產規模急劇擴大,人口迅速增加,從自然界獲得的資源超過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同時排入環境的廢棄物超過了環境容量,出現了全球性的資源耗竭和嚴重的環境汙染與破壞問題,水汙染就是尤為嚴重的一個,我用休息時間對重慶市璧山縣水質狀況進行了實地考察,並查詢了國內有關資料,對於水汙染這一問題有了更為深刻的瞭解。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瞭解水汙染的嚴重性。

  2、詢問相關部門瞭解水汙染問題。

  3、透過各種渠道,水汙染問題的解決措施。

  三、調查的目的:

  1、透過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更好地瞭解重慶市的汙染情況和一系列環節問題。

  2、為文化部門、環保部門提供更為詳細的資料,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治理汙染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從而使人們更好地瞭解家鄉,熱愛美麗的大自然,珍惜人們的寶貴生命之源—水。

  3、提出相關的應對策略。

  四、水汙染基本狀況:

  4.1何謂“水汙染”?

  1984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水汙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徵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汙染。

  水的汙染分為兩類:一類是自然汙染;另一類是人為汙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汙染。水汙染可根據汙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汙染、物理性汙染和生物性汙染三大類。

  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汙水排入江河湖海,汙染了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於全球江流總量的14%以上,而近年來,我國城市水汙染問題嚴重,1998年監測的176天城市河段中,52%的河段汙染較重,據統計,1999年全國城鎮廢汙水排放總量為606億噸,其中工業廢水量佔67%,廢水汙水排放總量較1980年增加了近一倍。根據水利部門監測結果。1980年全國受汙染的河長比例為21%,1999年增加到38%。據監測,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麵狀汙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

  我國的現行措施自70年代以來,我國的水汙染防治工作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採取了許多措施並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法規,建立了管理機構,加強了監測和監督建設了一批汙水處理設施,推廣潔水和清潔生產工藝,如治理淮河汙染的“零點行動”等。

  4.2現階段問題

  1、結構性汙染問題突出。一些流域造紙、化工企業數量仍然過多,一些企業“舊病復發”繼續超標排汙。汙染負荷難以削減。達標排放之前,許多地方做的是表面文章,達標排放“零點行動”一旦結束,一些企業便“舊病復發”。

  2、生活汙水,面源汙染缺乏力度。生活汙水和麵源汙染(即化肥、土壤等造成的汙染)在一些流域已成為主要汙染來源,如滇池,生活汙染源佔45%~56%,面源汙染佔33%~40%,滇池在實現工業化汙染源達標排放後,雖然工業汙染物的排放量明顯下降,但在緩解湖水富營養化方面效果並不明顯。國家環保總局的一份資料顯示,一些流域城市汙水處理廠建設進展緩慢,已成為水汙染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3、枯水季河流自淨能力差,汙染有所加重。

  4、一些地方仍未能正確處理水利建設與環境保護的關係,加劇了水的惡化,一些地方為了防洪抗旱和保證工農業用水、修建了很多水庫、閘壩,如淮河流域就建有水庫5000多座、閘壩4000多處。有的地方閘壩一堵就是一年,等到水變黑變臭,便將汙水下洩,汙染下洲。“流水不腐”的道理誰都懂得,但“三河三湖”流域,許多地方變成了“死水一潭”因此,一些流域達標排放後又出現反彈。

  五、結論:

  小南湖河上的漂浮物很少,大部分河水清澈,個別河岸有垃圾堆放,河水不能飲用,轄區水域水質狀況總體良好,與上年相比變化不大,沙溪流域地表水達標率為90%,主要汙染因子為氨氮、石油類,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4%,主要汙染因子為糞大腸菌群:湖庫水質呈富營養趨勢,主要為氮、磷汙染。

  根據年度環境統計,全市廢水排放總量億噸,較上年增加了15%,其中工業廢水佔5%,生活汙水佔10%,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達44849噸,比上年削減%。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三明市列東汙水處理廠出水的懸浮物、氨氮、化學需氧量(COD)總磷4項出現超標。

  而這些汙染的來源主要有:

  1、部分家庭還使用含磷的洗衣粉。

  2、大量汙水未經處理便直接排向沙溪河中,其中包含各種汙染物質。

  3、附近人群將廢棄物直接倒入河中。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了四點的治理方法:

  ①水汙染防治法的.貫徹得到各級重視。

  ②狠抓工業汙染源達標排放工作。

  ③多方融資加快設施建設。

  ④大力實施環境創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六、可行性措施:

  1、繼續健全有關的法律體系,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和普法宣傳,提高幹部群眾的法律意識。

  2、加強水汙染防治和監測的管理,建立水環境保障體系,逐步實現統一管理、科學管理和民主管理。

  3、推廣節水技術,引起生產工藝和廢水處理回用技術,繼續降低汙水排放係數。

  4、調整產業結構。特別在缺水地區,限制耗水,排汙大的行業發展。

  5、建立投入保障機制,堅持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籌集資金,確保水汙染防治工程建設和管理措施的實施。

  七、整治建議

  1、水汙染防治法的貫徹得到各級重視。繼續健全有關的法律體系,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和普法宣傳,提高幹部群眾的法律意識,樹立環保與經濟、社會統一協調發展的新觀念。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類對環保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領導幹部的思想與時俱進,始終站在"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高度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在環保工作上要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法,違法必究,努力推進《水汙染防治法》在重慶市的實施。

  2、狠抓工業汙染源達標排放工作。加強水汙染防治和監測的管理,建立水環境保障體系,逐步實現統一管理、科學管理和民主管理。

  3、大力實施環境創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推廣節水技術,引起生產工藝和廢水處理回用技術,繼續降低汙水排放係數。

  4、調整產業結構。特別在缺水地區,限制耗水,排汙大的行業發展。

  5、多方融資加快設施建設。建立投入保障機制,堅持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籌集資金,確保水汙染防治工程建設和管理措施的實施。

  6、加強排汙費徵收力度,緩解水汙染防治工作經費緊缺的矛盾。建議政府採取一次集中的整治活動,嚴肅查處拒繳欠繳行為,將所收費用用於我市的汙水處理設施或環保設施建設,提高我市城市生活汙水處理能力,使我市汙染防治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7、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搞好水汙染防治工作。政府要進一步做好環保服務工作,鼓勵個人和企業投資環保治理。調動公眾參與積極性,保障公眾的健康權、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對破壞水環境的行為進行監督。環保主管部門要加大檢查監督力度,促使各排汙單位的治汙設施正常運轉,杜絕偷排漏排現象,對違返規定的,加大處罰力度,把水汙染防治工作落到實處,各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合作,特別是市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城市生活團體垃圾定點傾倒管理;禁止在江河兩岸貯存、堆放和向河傾倒垃圾。

  8、要堅決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控制新汙染源的產生,目前我市的城市建設方興未艾,落實兩個制度,勢在必行。對生活汙水治理工程的設計、施工,應採用新的治理工藝,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在各鄉鎮建設中,應修建生活汙水集中處理池,如果目前條件不成熟,在規劃上也要留出位置,特條件成熟後再進行修建,這不但能改善城市環境,而且對城市的長遠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9、工業結構的選擇與合理佈局要放在首位,在工業發展的初始階段進行有效的宏觀調控,對所產生的汙染物質進行分散加集中的控制。

  10、優先從源頭削減汙染物的產生量,這有利於從根本上控制汙染物的產生。

  八、總結:

  大家都隨時進行環保宣傳,行動起來,讓周圍的環境更加風采迷人!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市民保護河水,杜絕汙染的自覺性,加強城市汙水處理以及相關設施的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水資源環保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環保力度,提高我市水資源的質量,為國家防治水汙染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