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方案> 踩踏應急演練方案範文(精選5篇)

踩踏應急演練方案

踩踏應急演練方案範文(精選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踩踏應急演練方案範文(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踩踏應急演練方案1

  一、活動目的

  為了增強全校師生的安全意識,預防校園踩踏事件發生,增強學生的自救自護本領,根據上級檔案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決定2021年9月17日上午課間操舉行全校師生預防“踩踏事件應急演練活動方案”。

  1.使每個學生熟悉疏散路線,牢固掌握疏散要領;使全體學生迅速、有序地透過教學樓疏散通道,安全地撤離。

  2.使全體學生在疏散瓶頸地段文明禮讓,不做危險動作;發生意外事件,從容應對,穩妥處置,避免踩踏事故發生。

  二、活動時間

  2021年9月17日上午課間操

  三、組織機構

  總 指 揮:崔仁波

  副總指揮:牟斌

  1.通訊聯絡組負責人:陳彩彩

  2.各樓層疏散引導員:

  教學樓:一樓:王震 二樓:張鑫 三樓;馬春雷

  3.疏散引導負責人:郭素萍

  組員:全體教師

  4.安全防護組負責人:呂雪峰(兼)

  組員:保幹及當班保安

  5.醫療救護組負責人:張騰

  6.後勤保障組負責人:呂雪峰

  組員:位文遠、車福林、馬春雷

  四、具體活動過程

  (一)教育培訓階段:(9月16日下午)

  1.教職工培訓

  召開工作人員培訓會,強調關於“學生整隊參加學校活動和放學疏散”的規定和要求;學習《育才學校學生預防踩踏演練活動方案》。要求搞清楚這次疏散演練和以往疏散演練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一步明確各自的職責。

  2.學生培訓

  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安全疏散和預防踩踏事故的教育。

  (二)演練階段(9月17日上午課間操)

  1.第二節下課鈴響,班主任進入班級,再次對學生進行演練前的教育輔導。

  2.2分鐘後,全體人員各就各位。廣播站長張騰宣佈演練活動紀律。並宣佈:“育才學校學生預防踩踏事件演練活動現在開始!”音樂響起,演練開始。

  3.學生出教室,在班主任的組織下按照規定路線撤離。

  4.集合後,學生髮展中心負責人對演練情況進行點評。

  五、重點環節設計

  情境一:教學樓一樓有1位學生不慎滑倒,後位生緊急呼叫“有人滑倒!”後者依次發出“往後傳,請原地不動!”此時值班安全教師組織位前學生繼續疏散,滑倒學生自主爬起或位後學生施救。救起之後,後位生呼喊“險情解除!”學生按原路線疏散。當聽到呼喊,學生不響應時,值班教師喝令強行制止。

  情境二:教學樓一樓4班滑倒學生已被踩踏,後位學生緊急呼叫“有人滑倒!”後者依次呼喊“往後傳,請原地不動!”該樓層值班教師強行制止所有學生的活動並聯系救護隊(王震、張騰)現場施救,如傷情嚴重,救護隊馬上撥打120急救,並上報校長。

  情景三:在操場集合後,讓學生親自體驗需要緊急疏散的人流密度,方法:(1)在10平方米內站75名學生。(2)在1平方米內站8名學生。其餘學生觀看。

  六、注意事項

  1.班主任和所有負責老師要做好演習前的安全教育和演習中的管理工作,班主任在講臺上組織同學有序撤離教室,安排在樓梯口的教師要組織學生有序下樓,學生下樓疏散時要安靜、快速,但不要速度過快。絕對不要有追逐打鬧、推搡、拾東西、繫鞋帶、逆向行走等危險性動作,不要驚叫、起鬨!發生險情不要擁擠圍觀。要嚴肅認真地對待疏散演練活動。如有違例者班級,給予夠分。

  2.演習領導小組成員要檢查和清理樓道(位文遠、王震、張鑫、馬春雷),以防發生學生滑倒、碰撞發生踩踏事故,演習前10分鐘再檢查一次樓道情況。

  3.全體工作人員一定要嚴肅認真地對待演練活動,遵守活動紀律,做到萬無一失。

  4.今後學生放學或參加學校大型活動按照本方案要求執行。

  踩踏應急演練方案2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落實安全工作,強化安全管理,積極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故發生,以保證學生在校的身心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二、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三、應急工作小組

  1.組織協調組

  組長:崔仁波

  組員:牟斌於志濤呂雪峰

  2.通訊聯絡組

  組長:陳彩彩

  組員:行政發展中心成員

  3.疏散引導組

  組長:郭素萍

  成員:各級部主任、各班班主任及學生髮展中心成員

  4.搶險救護組

  組長:馬春雷

  組員:體育組成員

  5.後勤保障組

  組長:位文遠

  成員:後勤服務中心成員

  6.善後工作組

  組長:呂雪峰

  組員:後勤服務中心成員

  (1)組織協調組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負責組織編制修訂應急疏散預案、應急疏散演練方案,開展應急知識宣傳教育、應急疏散演練等工作,遇到突發擁擠踩踏事件時,負責統籌安排協調。

  (2)通訊聯絡組負責各個應急小組通知,根據事件情況及時報警以及及時向上級部門彙報。

  (3)疏散引導組負責組織人員快速、安全、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帶。

  (4)搶險救護組負責第一時間組織開展自救互救,嚴防次生事故發生。

  (5)後勤保障組負責維護應急疏散秩序,排程應急物資和資金,妥善安排疏散人員生活等工作。

  (6)善後工作組負責調查、統計和報告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妥善處理傷亡人員善後工作。

  四、應急處置程式

  1.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及時排查擁擠踩踏事故隱患,嚴防和避免擁擠踩踏事故發生。

  2.在出現擁擠踩踏等緊急情況的時候,值日教師要及時通知學校有關人員,應急指揮小組成員在最短時間趕赴出險的地點,同時,在場的教師和領導要注意按照應急疏散線路圖採取正確合理的措施疏散學生。

  3.搶救組要及時救治傷員,聯絡醫院和急救車輛,協助醫務人員救治傷員。

  4.發生踩踏事故時,宣傳組要及時通知各班班主任,做好疏散轉移的準備,或暫時停止走動。

  5.指揮組及時向醫療急救部門報告求援,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踩踏應急演練方案3

  為迅速、有序、高效處理好學校樓梯踩踏事件,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在第一時間集中全部力量投入搶險救助,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預防樓梯踩踏事件應急預案。

  一、應急機構的組成

  1、領導小組及職責

  我校成立樓梯踩踏事件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李葉飛

  副組長:袁玉曉王天琪

  成員:校委會成員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如下: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明確職責,強化工作責任心,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制定學校校園集會解散秩序要求和樓梯、走廊活動要求,督查各班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執行情況。制定預防學校樓梯踩踏事件應急預案,並實施演練,一旦發生事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把事故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3)認真搞好各項應急物資保障,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事件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學校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安全穩定。

  2、通訊聯絡組及職責

  組長:袁玉曉

  成員:全體班主任

  主要職責:迅速上級和衛生部門取得聯絡,引導急救車輛和人員進入事故現場;聯絡有關單位、個人,負責對上、對外聯絡及報告工作。負責事故過程相關資訊的整理、報送以及資訊的對外發布,負責資訊的傳閱、相關材料的記錄、裝訂和儲存。

  3、事故處理組及職責:

  組長;王天琪

  成員:樓道值日教師、相關班主任及發生踩踏事件時間在現場的教師

  主要職責:事故處理組接到學校樓梯擁擠踩踏事故報警後,應立即趕到現場開展實施救援行動;組織開展人員救護、疏散和學校財產的保護,把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指揮有關人員提供必要的供電供水,確保設施等正常使用。

  4、疏散引導組及職責

  組長:馬貴勝

  成員:各班主任及發生踩踏事件時間在現場的教師。

  主要職責:引導疏散事件現場周圍學生,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學校操場),並負責重要物品的看守工作。組織維護現場秩序,穩定現場事態,救助現場傷患等。

  5、救護組及職責

  組長:王天琪

  成員:全體班主任

  主要職責:利用就便器材對傷病員進行緊急搶救,聯絡當地醫院送救。組織救助現場傷患人員,負責聯絡、安排傷患者住院搶救,隨時掌握傷患人員治療情況等。

  6、事故調查組

  組長:袁玉曉

  成員:全體校委會成員

  工作職責: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查清事故責任和責任人,提出對責任人處理意見等。

  二、應急行動

  1、發生踩踏事件後,第一個接到報警的教師要迅速向學校應急領導小組報告,領導小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全面組織救護工作。各有關組織立即進入執行應急任務工作狀態。領導小組得悉踩踏事件情況後立即趕赴本校指揮所,各種救護隊伍到學校值班室或附近集結待命,同時通訊聯絡組向有關部門進行聯絡求援。

  2、各小組在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校搶險應急工作。組織有關人員對事件現場進行全面檢查,封堵危險場所,停止各項活動。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事件現場的其他學生疏散撤離,並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緩解學生緊張情緒。

  (2)本著學生優先、人員優先的原則,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並送至附近醫院搶救。

  (3)加強對重要裝置、重要物品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各類聯絡電話:

  急救電話:120(報清地點、受傷人員人數、傷情等)

  三、善後處理

  1、積極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和心理疏導工作,保持鎮靜、沉著應對迅速恢復正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2、做好事故受害者的安撫工作。

  3、迅速瞭解和掌握情況,及時彙總上報。

  4、主動配合查明事故原因,追究責任,汲取教訓,防止事故再次發生。

  四、工作要求

  1、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預防學校樓梯踩踏工作,要以對師生生命和學校財產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加強此項工作的落實,保證職責清晰,制度健全,管理到位,一絲不苟。

  2、要準確把握險時、險段,加強對高峰期學生流動的疏通和管理。

  3、第一責任人必須堅守崗位,親自監督此項工作的落實情況。

  4、防學校樓梯踩踏事件工作不力造成事故的,按責任追究制度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五、應急措施

  (一)常態管理

  1、上體育課、音樂美術課、實驗課、活動課、資訊科技課等需要離開教室上課,由班長帶領以就近樓梯上下為原則,慢行、靠右。

  2、出操按體育組已排定的路線行走,要求排隊上下樓梯,由體育委員帶隊。

  3、集會上班主任帶領排隊有序上下樓梯。

  4、各帶隊教師或班幹部在學生上下樓梯時認真組織管理,嚴防意外發生。

  5、總務每月一次落實檢修,發現有損壞的及時修復或更換。檢查教學樓樓梯、扶手、樓梯間照明設施,及時清理樓道、樓梯間堆積物,確保樓道、樓梯通暢。加固已損壞的樓梯扶手,更換不符合購置安裝規範的樓梯間照明設施。

  (二)應急管理:

  1、疏散與集合: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在接到報警時,迅速到達現場,指揮各年級段疏散。班主任在第一時間內迅速趕往現場,指揮班級學生疏散。

  2、緊急疏散路線:集中出操、會議學生行走樓道線路、發生火災時疏散路線作按樓層指示方向行進。

  3、緊急疏散時下樓梯的安全管理:

  (1)、教師在組織帶領學生緊急疏散時嚴格按指定樓梯通道、順序疏散,下樓梯時做到穩而不亂,不擁擠、不推撞,有秩序地下樓梯。一旦出現學生摔倒等險情,教師馬上阻止後面學生前進,防止出現擁擠踩踏等事故。

  (2)、各樓梯轉彎區均安排教師協助維持疏散秩序,確保隊伍轉彎後仍保持井然有序。

  六、嚴格執行安全責任追究制度:

  1、對值勤值班人員擅自離崗,或不認真履行疏導、保護、管理職責的進行嚴肅處理,對工作失職釀成嚴重後果的有關責任人,將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有關規定和管理許可權上報上級有關部門予以處置。

  2、將發生重大責任事故與文明班評比和先進表彰工作結合起來。如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班級在文明班考核中採用“一票否決制”。

  3、學校將教師是否履行教育、防範義務納入對教師工作的績效考核中。教師未履行教育、防範義務的,在績效考核中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基本合格和不合格處理。

  4、違反學校紀律,對學生傷害事故負有責任的學生,學校應根據其認知能力作出相應的處理,並告知監護人。

  5、受傷害學生監護人、親屬或者其他成員,在事故處理中無理取鬧,擾亂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或侵犯學校、教師合法權益的,學校將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造成損失的,依法要求賠償。

  七、其它工作

  1、在應急行動中,全校各組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落實,對不認真執行本應急預案的相關教職工要追究責任。

  2、要在全體教職工和學生中大力宣傳本應急預案,做到人人知曉應急工作責任和應急工作程式,保證切實落實各項應急措施高效運轉。

  3、本預案從公佈之日起正式施行。

  踩踏應急演練方案4

  為加強學校教學樓樓梯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學生因上課、下課、出操、火災等意外事故擁擠發生踩踏事件,根據我校的'安全保衛工作條例,特制訂學生密集出入時防踩踏措施及《預防學生踩踏應急預案》,並自公佈之日起實行。

  一、成立處置突發事件的領導小組:

  組 長:王培華

  副組長:韓秀娜、李真、陳立國

  成員:各班班主任

  二、機構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制定應急預案和落實各項措施,完善工作機制和應急保障系統。

  2.領導小組要識別容易出現踩踏的風險所在,重點防範,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對學生行為規範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3.值日行政履行值日工作職責,堅守學校,有事外出必須告知另外的值日行政,或請其他行政履行值日工作職責。

  4.印製全校教師通訊錄,並定期核對電話號碼,所有教師確保電話暢通。班主任要在身邊常備家長通訊錄。

  三、教師職責

  1.各班主任要經常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教育學生下樓靠右行,不要擁擠,防止踩踏積壓等安全事故的發生,對有這樣現象的學生要給予批評教育,責令其改正錯誤行為。

  2.學生在經過樓梯發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時,所在教師要及時組織疏導,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3.一旦發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值班教師或所在老師要馬上報告學校領導和教辦,同時根據傷情撥打120急救電話,組織送往最近的醫院進行搶救處理。

  4.上課期間一旦發生火情,所有老師都有責任及時報告學校領導,並負責組織好本班學生,做好疏散等工作,還要馬上組織人力搶救,不能要學生走近危險地方;要及時切斷電源和火源,防止火勢的進一步蔓延。要及時電話報警(電話:119)。同時組織學生疏散,防止損失擴大。

  5.在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在場的教師和領導要進行合理、正確的疏散學生。

  6.在出現火情等事故時,要及時通知學校滅火行動小組、疏散安全小組、通訊聯絡小組和防護救護小組,保證在最短時間趕赴出現危險的地點。

  7.要學會正確使用消防裝置,及時撲滅火災。

  8.未依法履行安全職責,違反安全規定的行為或違反本規定的,經校行政會議及有關部門的認定,由學校依照有關規定對責任人員給予行政紀律處分或者其他處罰。因瀆職、失職或者管理失控發生事故,造成惡劣影響的,由有關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應對突發事件處置預案

  發生事故後,目擊者要立即向領導小組報告,領導小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所有成員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同時,迅速撥打電話報警並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請求援助。報告應該包括以下資訊:事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種類、程度、危害;已採取和準備採取的應急行動。發生事故後,領導小組按以下原則組織師生進行緊急疏散:

  1.發生突發事件後立即吹哨報警,安全領導小組迅速組織全校師生疏散逃生。

  2.具體疏散工作安排:

  (1)課餘時間各班班主任負責指揮本班學生疏散,上課時間由授課教師負責指揮學生疏散。

  (2)每樓層安排一名教師維持秩序(白天值班教師負責)。

  (3)操場及運動場指揮員:各班班主任

  (4)緊急疏散後集中地點:疏散下來的學生按指定線路到運動場集合,

  五、疏散要求與注意事項:

  1.聽到學校發出的警報聲後,全校師生立即快速、安全進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

  2.疏散集合地點:全部學生按做出操位置在運動場集中。

  3.疏散順序:教師指揮學生按預案安排依次快速、安全疏散,不能搶先,以免發生擁擠踩踏事故。

  4.疏散過程中如果發生意外傷害,首先進行簡單救助,為傷員包紮傷口,然後安排專人進行護理並送到醫院救治。

  踩踏應急演練方案5

  為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預防學生樓梯踩踏事故的發生,根據本校實際情況,特制定預防學生樓梯踩踏事故應急預案:

  一、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學校防止樓梯擁擠踩踏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班主任

  組長工作職責:及時聽取事故情況彙報,立即召集領導小組成員研究、制定處置對策,及時向上級報告情況,負責整個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副組長工作職責:在組長的統一部署下,負責指揮有關人員開展事故現場救援,事故調查、善後處理等工作。

  成員工作職責:

  1.負責維護事故現場治安秩序;

  2.負責事故應急救援的交通保障工作;

  3.負責將事故在第一時間呈報上級有關部門;

  4.組織參與事故的現場處置和調查工作。

  二、防範準備及措施

  1.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防患意識。

  各班級要根據各班的具體情況,利用晨會、班會課等時間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教育學生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擁擠,防止踩踏積壓,掌握在遇到危險情況下能自護自救的基本常識。

  2.採取切實有效的防範措施,堅決遏制事故發生。

  (1)明確各部門及老師樓道安全防範的職責

  向學生強調上下樓梯的速度要適可,前後須保持一定的距離,且須靠右行;對值周、值日老師的工作加強督查落實。值日老師按要求準時到崗,認真到位,隨時注意學生課間活動的安全。

  學生參加集會、做操及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時,必須由班主任或課任教師帶隊按照規定路線行走。

  (2)制定學生疏散預案

  教師對學生上下樓梯故意打鬧等不良現象應給予制止,防止擁擠堵塞現象的發生。

  上課期間,教室前後門都要開啟,一旦發生緊急情況發生擁擠踩踏,便於及時組織疏散。

  三、現場處置及救援措施

  (1)學生在經過樓梯因擁擠而發生踩踏事故時,在場教師要及時切斷後面學生的通行、搶扶被壓倒的學生。

  (2)一旦發生踩踏,在場老師要馬上報告學校領導,領導接報後,立即組織教師對後面擁擠的學生進行疏散。

  (3)對受傷學生進行逐個瞭解情況,一般傷情,學校應立即把受傷的學生送到當地醫院檢查治療,有嚴重受傷者,學校要立即撥打“120”請求救助,將重傷學生送到指定醫院救治。

  四、事故報告、要求及現場保護

  (一)報告程式要求:

  1.事故發生後,有關人員撥打“120”急救電話外,必須立即向學校報告,再由學校在第一時間報市教育局。

  2.任何隱瞞不報、謊報、故意延遲不報或故意破壞事故現場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對有關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

  (二)事故現場保護

  事故發生時,在組織搶救工作的同時,要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妥善儲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