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方案> 2022年三年級中秋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通用5篇)

三年級中秋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2022年三年級中秋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通用5篇)

  為了確保活動紮實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為某一活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那麼制定活動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2年三年級中秋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中秋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1

  我們都知道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我們想知道更多的關於中國的中秋節的傳統節日之一,努力去體驗的傳統節日中含有的意義。中秋節是一個家庭團聚在一起的好機會,可以與提高的感情和他的家人在一起。

  一、活動主題:

  老師把注意力集中在“獨特的中秋節”為主題,讓學生把他們的問題,引導學生走進書店,走進計算機機房、到老師的辦公室,走進社群…閱讀廣泛地開展交流,調查和分析、實踐體驗等綜合實踐活動,讓他們去尋找答案的時候,把他們的思維導致深處,研究者的狀態。

  二,活動日期:

  8月15日。

  三、活動場所:

  教室裡,自己的房子

  四、內容:

  中秋活動的風俗和歷史

  1,知道日期的中秋佳節馬上就要到了,中秋節海關和讀懂一些歷史。

  2、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興趣,生產初步屈原的感覺崇敬。

  3、經驗分享樂趣的勞動和三個線上活動閱讀

  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可以瀏覽網際網路接入,組織學生有關中秋節的故事和詩歌,並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記錄下來。

  4、合作交流活動

  為了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合作,根據自己的愛好,組成相應的交流,發現自己組和收穫,聚在一起共同的體驗歡樂。

  五、應用和深化

  摘要透過調查研究,學生了解關於中秋節的一些知識,讓學生自己設計如何度過今年的中秋節,並透過語言或任何另外的方法。透過的詩集中秋節,鼓勵學生善於蒐集整理的能力與習慣。

  六、反思和發展

  透過討論的教師與學生、學生作品的展示和比較,引導學生總結研究成果,最後的中秋節舉辦“我最快樂的“主題展示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他們的研究成果和價值,同時,教師引導和鼓勵學生適當的其他研究活動的興趣。

  期待著每一位學生都參與,相信我們的未來會更漂亮。

  三年級中秋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2

  一、 活動指導思想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節。時在夏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 秋。與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並稱四大傳統佳節。中秋節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 月的禮制;兩漢時已具雛形,時在立秋日;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 的風俗。“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 據傳這個中華民族重要節日的形成與“唐明皇夢遊月宮”的故事有關。八月是作物收 獲季節,慶豐收、賀團圓,“花好月圓人壽”便成了中秋節的主題。中秋節闔家團圓, 月亮升起時,獻月餅、瓜果以祭月,古風延續至今。 我們開展此次班會,培養學生的傳統觀念,從中國傳統佳節中秋中體會中國結 ——福祿壽喜財安康——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情結,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 豪感。

  二、 活動目的

  1、透過活動,使學生對中秋節這一傳統節日有更深刻的瞭解,培養學生的傳 統觀念和意識,重視友情、親情,理解“團聚團圓”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義,從而 更加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幸福生活。

  2、透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傳統佳節中秋文化,關於月亮傳說、中秋習俗、詩 詞歌賦、中秋燈謎等,從中深刻體會中秋節的意蘊,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悠久 歷史,讓學生初步懂得人類優秀文化的共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育中華 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

  三、 活動安排

  1、活動主題:月到中秋分外圓

  2、活動物件:全班學生

  3、活動時間:班會課

  4、活動形式:觀看資料片、知識競賽、歌曲競猜

  5、活動準備: l l l l l 挑選兩名主持人主持活動並注意記分和計時 收集相關的中秋燈謎和歌曲 全班分成四組,選出答題代表,組長做好組員溝通工作,準備組內節 競猜規則宣讀 準備書籤目表演以備懲罰之用。

  四、 活動流程

  第一階段:主持人開場白(2 分鐘)

  主持人男女:各位老師、同學,歡迎大家參加我們的“月到中秋分外圓”的主題 班會。

  女:提起中秋,大家會想到什麼嗎?像中秋的詩歌,古人關於詠月暢懷的詩歌 何其之多呀。

  男:那就讓我們來考考大家。舉頭望明月

  女:海上升明月

  同學們:天涯共此時

  男:月是故鄉明

  同學們:茶是故鄉濃

  男:看來大家對於中秋佳句都瞭解得較深啦。那麼,中秋節的來源不知大家又 瞭解多少呢。

  女:這個我知道,是跟“唐明皇夢遊月宮”有關的

  男:沒錯,這個故事自古以來就廣為人們傳頌,請大家欣賞短片《中秋節》

  第二階段:女主持人放短片(5 分鐘)

  第三階段:競猜 (15 分鐘) l l 必答題:猜燈謎,每組兩道,由代表抽題 搶答題:月亮與歌曲聯姻共八首歌曲

  第四階段:總結頒獎(5 分鐘)

  五、 活動經費 糖果:3 元

  三年級中秋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3

  一、班會目的、意義:

  (一)透過活動,使同學們對中秋節這一傳統節日有更深刻的瞭解,增強學生的傳統觀念和意識,理解“團圓”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義,重視友情、親情,從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幸福生活。

  (二)在中秋節來臨之際,師生歡度中秋,同學們透過互動交流增進感情,共同融入節日的溫馨氛圍,感受班級大家庭的關懷與溫暖。

  二、班會形式:同學交流、遊戲、合唱。

  三、班會準備:

  (一)確定主題,策劃、擬寫活動方案;

  (二)製作課件、準備背景音樂;

  (三)撰寫主持人臺詞稿;

  (四)購買班會所需物品、獎品;

  (五)佈置教室。

  四、活動安排:

  (一)活動時間:年月日(周)晚:

  (二)活動地點:某某樓某某多媒體教室

  (三)參與人員:某某班全體同學

  (四)特邀嘉賓:某某老師

  五、活動流程:(放背景音樂《花好月圓》)

  主持人:某某

  第一環節:主持人開場白(1分鐘)

  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在中秋節來臨之際,今天我們匯聚在這裡,提前共度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

  主題中的“大家”二字,一有我們大家之意,還有“一個大家庭”之意,我們的班集體就是個大家庭,希望我們能團圓在這“家”中,共同度過一段幸福美好的時光。

  第二環節:同學交流(9分鐘)

  37個人,37顆心,我們懷著不同的期許來到了這裡,開始了為期3年的集體生活,漸漸相識、相熟、相知。現開學已有一段時間了,相信大家對於這兒的生活已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接下來讓同學分享一下自己在學習、生活的感想與體會??

  第三環節:遊戲大比拼(有獎品)(40分鐘)相對於枯燥的學習生活,相信大家都想輕鬆一下??

  (一)比手劃腳(你來比劃我來猜)(15分鐘)

  遊戲規則:

  1、每組遊戲由兩人合作完成,遊戲限定的完成時間為1分鐘。

  2、負責“比劃”的同學只能使用肢體動作和普通話給“猜詞”的同學提示,不能以其它語言直接說出所要猜的詞語,否則該詞記0分,繼而將進行到下一個詞語。

  3、猜對一詞給該小組加1分,沒猜對不扣分,最後,得分最多且用時最少的一組獲勝。

  兩兩組合,然後第一組選手上場。

  (進入選題階段:4組進行完遊戲,進入頒獎環節)

  (二)蘿蔔蹲(12分鐘)

  遊戲規則:

  1、第一級:請8名同學上場,每個人都代表一個蘿蔔,然後各自選一個蘿蔔的名稱,比如白蘿蔔、紅蘿蔔、黑蘿蔔、胡蘿蔔等,然後給自己設計蹲下時的一個招牌動作。

  (主持人與工作人員示範)假設“白蘿蔔”先開始,他要邊做下蹲動作邊說:“白蘿蔔蹲,白蘿蔔蹲,白蘿蔔蹲完紅蘿蔔蹲”,扮紅蘿蔔的人就必須馬上開始說:“紅蘿蔔蹲,紅蘿蔔蹲,紅蘿蔔蹲完胡蘿蔔蹲”,依次傳遞,沒及時接上或者說錯、做錯的人淘汰,此輪淘汰2人。

  2、第二級:為增加難度,請剩下6人各自選一種水果的名稱,比如蘋果、香蕉、西瓜等,招牌動作不變,沒及時接上或者說錯、做錯的人淘汰,此輪淘汰3人。最後剩下3人獲勝。(若勢均力敵,則強制要求加快語速,儘快決出優勝者)

  (8人進行完遊戲,直接為獲勝三人頒獎,省略頒獎感言環節)

  (三)擊鼓傳球(13分鐘)全班參與。

  遊戲規則:

  請特邀嘉賓某某老師在講臺上拿著瓶子敲打桌子(充當鼓),下面的人傳球,擊打停止時,球在誰那裡誰就接受“挑戰”。

  進入遊戲(抓到第一個同學,進入環節“挑戰”) “挑戰”:真心話或大冒險或其它,由同學自行選擇。

  第四環節:嘉賓講話(5分鐘)請嘉賓某老師上臺講話。

  第五環節:大合唱(“但願人長久”)(5分鐘)

  “天涯共此時,和諧一家親”,請全體同學和老師起立,在“但願人長久”的歌聲中祝福! (音樂起,大合唱)

  第六環節:合影

  請全體到講臺上來合影留念。(班會結束)

  三年級中秋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4

  一、班會目的:

  中秋節是我國民間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這一班會活動可使學生體驗與中秋節相關的民風民俗,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感,主動親近祖國優秀的歷史文化,結合一年級學生實際,選擇有代表性的事物,如:中秋的來歷和吃月餅的'習俗,使他們初步瞭解中華優秀文化。

  二、班會形式:

  教師透過故事形式,講解中秋節的知識,結合遊戲讓學生一起參與互動。

  三、班會時間:

  20xx年9月13日

  四、班會地點:

  一年(1)班教室

  五、相關準備:

  1、收集中秋節的相關知識。

  2、收集有關中秋的詩歌和燈謎。

  3、每位學生帶好月餅。

  4、佈置教室。

  六、班會過程:

  一)匯入慶中秋主題班會。

  二)教師講解中秋節知識:

  1、中秋知識競猜:

  1)中秋節是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我們能正確說出是哪三個節日嗎?

  (春節、端午節、中秋節)

  2)中秋節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有許多習俗,我們知道些什麼習俗都可以說出來哦,看誰說的多?

  (拜月娘、賞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餅等等)

  2、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

  3、講故事——嫦娥奔月(中秋節的美麗傳說)

  師引:

  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裡,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溫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現在就讓老師來給你們介紹一下:

  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后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xx也混了進來。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xx看到了。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xx藉口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xx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xx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開啟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視窗,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xx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三)師朗誦:《水調歌頭·中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學生跟師誦讀。

  四)瞭解吃月餅的風俗:

  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等雅稱,其製作方法更加清致。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讚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宋以後,製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大概是先畫在紙上然後貼上在餅面上,後業乾脆用面模壓制在月餅之上。滿月形的月餅也跟十五的圓月一樣象徵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贈送親友。這無疑是漢民族的一種民族心理的反映。

  學生品嚐自己帶來的各種月餅。

  五)中秋節的詩歌:

  學生跟師誦讀:

  1、《中秋月》(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2、《中秋》(宋)戴石屏

  把酒冰壺接勝遊,今年喜不負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為狂夫照白頭。

  六)猜燈謎:

  比賽題:(事先與學生熟悉一下題目)

  謎面謎底

  嫦娥下凡(打一花名)月季

  中秋菊開(打一成語)花好月圓

  舉杯邀明月(打一禮貌用語)賞光

  華夏共賞中秋月(打一旅遊用語)觀光

  舉頭望明月(打一中藥名)當歸

  新婚度蜜月,中秋遊異邦(成語一)喜出望外

  中秋月夜座談會(氣象用語一)明晚多雲

  清風拂面中秋夜(成語)發揚光大

  七、教師總結:

  透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傳統佳節中秋文化,關於月亮傳說、中秋習俗、詩歌、中秋燈謎等,從中深刻體會中秋節的意蘊,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讓學生初步懂得人類優秀文化的共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理解“團聚團圓”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義,從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幸福生活。

  三年級中秋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5

  活動時間:

  20xx年9月25日

  活動主題:

  中秋月圓人團圓

  活動目的:

  1、透過活動,使學生對中秋節這一傳統節日有更深刻的瞭解,培養學生的傳統觀念和意識,重視友情、親情,理解“團聚團圓”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義,從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幸福生活,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

  2、讓學生體驗節日的快樂,熱愛生活,懂得情感的可貴,為身邊的人送上祝福。活動準備:(提前幾天準備)

  1、以小組為單位準備節目。

  2、蒐集資料。

  (1)中秋節的來歷(民間傳說);

  (2)有關中秋“月亮”和“月餅”的謎語;

  (3)明月的古詩詞。例:李商隱――《嫦娥》;李白――《靜夜思》。

  (4)有關月亮的歌曲;

  (5)中秋節笑話、小品、相聲。

  活動過程:

  一、走近中秋

  播放音樂《花好月圓》,營造一種中秋的氛圍。

  a:時光的車輪展過一道深深的痕跡,留下金秋的收穫。

  b:皎潔的月亮傳達一種深深的思念,思念中秋的團聚。

  a:今天,中秋佳節,我們一起歡度時光,同抒走進校園的喜悅!

  b:今天,菁菁校園,我們在嘹亮歌聲中把希望起航。

  a:明月當空,萬里無雲,詩情畫意,讓我們展現心聲――請欣賞文學組同學的詩朗誦《明月幾時有》。

  b:此情此景,不禁讓我們想起了它的悠久歷史,想起了那美麗的傳說,下面請文學組同學講述它的悠久歷史。

  文學組同學帶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朱元璋起義與月餅等);

  王勤主持猜謎遊戲;

  a: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下面進行才藝表演。請美術組來解說他們的才藝表演。xx解說xx表演小品《吃月餅》。

  美術組展示美術作品。

  結束語:

  伴著同學們的歡聲笑語,這次的班會圓滿的結束了。這次班會上同學們的發言讓大家都感受到了快樂,讓我們知道親人的思念,在特別的日子裡,同學們要學會關心父母,關心同學。我衷心的希望同學在新學期有新氣象,新起色,煥然一新的我們一定會越做越好,此次班會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