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中班藝術活動《快樂的小麵條》說課稿

中班藝術活動《快樂的小麵條》說課稿

中班藝術活動《快樂的小麵條》說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藝術活動《快樂的小麵條》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基本情緒以及明顯的節奏變化,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歡樂。

  2、在瞭解煮麵的基礎上,發揮想象,用誇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和創造性的表現。

  《綱要》的基本點是以兒童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因此,在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方法的設計上,針對本班幼兒的肢體表現能力,我將能用誇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和創造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二、活動準備

  1、煮麵的錄影、音樂和畫有煮麵條過程的三幅畫(沒煮前的'麵條,剛剛放入鍋裡的麵條,和水沸後的麵條)

  2、活動場地中用及時貼貼出一個圓形代表大鍋

  3、一個圍裙,一頂廚師帽和一把勺子

  4、一張白紙和一支廣告筆

  說教學流程,本次活動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匯入部分,透過談話和觀看錄影,讓幼兒瞭解下麵條的過程和應該注意的事項。第二部分是完整和分段欣賞音樂,以及感受滑音。教師在幼兒完整欣賞的同時,根據音樂來畫圖譜,在分段欣賞音樂時主要是為了讓幼兒能根據不同的音樂用肢體動作來表現不同時候的麵條以及和圖譜的對應。感受滑音這一環節教師啟發幼兒根據滑音創編各種動作,增加幼兒活動的情趣,為後面進行的遊戲做好準備。第三部分是完整跟隨音樂集體表演,教師出演廚師,幼兒當面條,師幼跟隨音樂進行遊戲活動,要強調關火後面條就不能動了。活動結束。

  三、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我主要採用談話法和體驗學習法。匯入本次活動,本環節分為兩步進行:第一步透過談話引起幼兒興趣:你們見過爸爸媽媽煮麵條嗎?是怎麼來煮的?第二步看錄影,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煮麵條的錄影,看一看麵條是怎樣變化的?透過經驗的遷移,讓幼兒回憶觀察表現的物件。

  第二部分我採用的是啟發引導法、多種感官參與法、創造性學習法,幼兒透過觀看老師畫的圖譜,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哪一段表現的是直直的硬硬的麵條,哪一段表現的剛下鍋的麵條,哪一段是在鍋中沸騰的麵條,再次欣賞音樂,你聽完是什麼樣的感覺?誰願意用身體表現出來?有一個不一樣的音樂,再次欣賞,找到並且感受滑音,教師啟發幼兒根據滑音創編各種動作,增加幼兒活動的情趣,為後面進行的遊戲做好準備。

  第三部分我採用遊戲法和體驗學習法,讓幼兒完整跟隨音樂並且集體表演,教師出演廚師,幼兒當面條(或者請一名幼兒當廚師),師幼跟隨音樂進行遊戲活動。

  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