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實訓報告> 計算機實訓報告14篇

計算機實訓報告

計算機實訓報告14篇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實訓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計算機實訓報告 篇1

  一、實習目的和任務

  學生透過實習,掌握網線製作與測試中常用裝置的使用與使用技巧,熟練掌握區域網組建,掌握區域網組建中至少一種網路作業系統軟體的安裝、設定和維護使用,掌握網路服務的安裝與配置。初步接觸網路管理方法及其網路工程技術基本知識,提高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基本要求

  1、掌握網線製作與測試基本知識

  2、掌握對等網的組建方法

  3、熟悉區域網的組建及維護

  4、熟悉網路服務與配置

  5、熟悉區域網與INTERNET的接入技術

  三、實習內容:

  (注:主要寫實訓相關理論、實習操作等內容)

  實訓雖然只有五天時間,但我們學到了很多內容。

  週一,老師講解一些有關知識,實訓的地點時間以及安排,把該交代同學的都交代了。雖然體檢用去了一些時間,不過剛好,體檢完了,我們可以首先預習這本實訓書。用靈活清晰的頭腦理解書本知識,有了從分的思維,為以後的幾天實訓做鋪墊。

  週二,上午,在圖書館看書,查詢資料,瞭解下午所需要進行的實訓步驟。

  下午,明白了任務是需要動手操作網線製作與測試的基本知識與親自組建對等網。

  關於網線的製作,首先要明白,計算機網路的傳輸介質,分為兩大類,有線傳輸介質和無線傳輸介質,有線傳輸介質包括雙絞線(常用的雙絞線由四對導線按照一定的密度反時針互相扭絞在一起的,分別用橙、藍、綠、綜4種顏色標出,具體來說是橙、白橙、藍、白藍、綠、白綠、棕、白棕八種顏色,也就是有8條銅線。雙絞線可分為遮蔽雙絞線和非遮蔽雙絞線兩大類,常用連線雙絞線的硬體有RJ-45水晶頭以及資訊插座。),同軸電纜(先由兩根同軸心、相互絕緣的圓柱形金屬導體構成基本單元(同軸對),再由單個或多個同軸對組成的電纜。常用的同軸電纜有兩類:50Ω和75Ω的同軸電纜。),光釺(光纖是由石英拉成絲,由纖芯和包層構成雙層通訊圓柱體組成的)等。無線傳輸介質包括無線電波、紅外線和鐳射等。實訓步驟

:直通線與交叉線,直通線兩端排序方式相同,即都用RJ-45A標準或RJ-45B標準。交叉線兩端不同,一邊為RJ-45A一邊為RJ-45B。分為剝線、理線、剪線、插線、壓線來仔細完成每一步的步驟。最後用網路測試儀檢測,如果是直通線的話,對應的應是1-1,2-2,3-3……8-8。如果是交叉線的話,應該是1-3,2-6,3-1,4-4,5-5,6-2,7-7,8-8。關於對等網的組建方法,每臺計算機可以作為客戶機也可以作為伺服器。當A訪問B時,計算機B就是伺服器,A就是客戶機,反之亦然,用來實現資源共享。實訓步驟:首先進行物理連線,每個工作組領域的計算機連線在同一臺交換機或者路由器上,然後修改IP地址,如192.168.2.2其他的分別是192.168.2.3、 192.168.2.4、 192.168.2.5等。然後在dos視窗中進行驗證,用到ping , ipconfig /all ,的命令。

  週三,上午,DHCP服務的安裝與配置,採用TCP/IP的網路,都必須有一個自己的IP地址,使用者將計算機從一個子網移動到另一個子網時需要重新設定IP地址,如果採用靜態地址,則會給管理員造成麻煩,所以就用到了DHCP伺服器給客戶端隨機分配一個IP。DHCP在術語上有DHCP伺服器、DHCP客戶端、作用域、排除範圍、地址池、租約等。實訓步驟:開啟一臺電腦—開始選單—控制面板—配置您的伺服器嚮導—然後按照步驟配置DHCP作為伺服器—建立物理區域網,用同一交換機—將網路的屬性IP改為自動獲取IP地址作為客戶機,在DHCP上就可以看見有這個客戶的存在。

  下午,自己看書,預習下一次實訓內容。

  週四,上午,配置DNS伺服器,首先我們明白了一些關於域名的知識。域名是由32位二進位制的IP地址為了好記而轉變過來的,主機域名必須考慮三個因素,唯一通用性、便於分配確認和管理、域名與主機的IP地址需要高效的對映。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解析伺服器,透過它,每個站點只需維護它自己的IP地址到計算機名的對映。每個站點把這一對映放入一個可供公開查詢的資料庫,因此任何人想查詢該站點中對應主機名的IP地址時,只需簡單地查詢該站點的資料庫。

  訓步驟:1、安裝DNS伺服器:開始—新增或刪除程式—網路服務—域名系統(DNS)—下一步—慢慢安裝。2、建立“正在查詢區域”—開啟DNS面板—正像查詢區域—主要區域—下一步(命名)—繼續命名—下一步完成。 3、建立反向查詢區域(步驟與正向的一樣)4、建立主機資源記錄—開啟DNS面板—右鍵點選新建主機—輸入域名及IP地址—新增主機—完成。5、建立反向記錄—右擊你建立主機的名字—新建指標—新建資源記錄,輸入主機名,IP號—完成。6、DNS的配置與測試—點出TCP/IP的屬性—修改IP—在開始執行中輸入CDM—用Ping命令進行測試。

  下午,圖書室自己看書,預習。

  週五,上午,Web服務的安裝與測試。這相當於一個網站釋出,安裝虛擬主機和其他的網路服務等用來進行釋出網站。Internet資訊伺服器(IIS)用於配置應用程式池或網站、FTP站點、SMTP或NNTP站點,採用基於MMC控制檯的圖形介面。利用IIS配置器可以配置IIS安全、效能和可靠性的功能,可新增刪除站點,啟動,停止和暫停站點,備份和還原伺服器配置,建立虛擬目錄等。實訓步驟:首先要在windows中安裝IIS和全球資訊網服務。中的WEB伺服器的安裝。安裝完IIS後,還必須輸入網址測試。在IIS視窗中,開啟網站下的預設網站,右鍵點選屬性,設定主目錄路徑,啟動預設內容文件,等一些許可權屬性等設定。建立虛擬目錄並命名,新建一個網站,命名,,下一步設定埠號和主機網路的IP地址,選擇路徑(先要存在此路徑中的檔案),然後建立完成。點選上面新建的網站,右鍵新建虛擬目錄,輸入別名完成。最後進行測試,在IE瀏覽器上輸入你當初設定的你的IP地址,就能進入這個網頁瀏覽。

  下午,總結所有的實訓,翻閱資料並準備寫一份實訓報告。

  四、實習總結和體會

  這個星期,是我們班進行計算機網路技術二道實訓時間,雖然時間並不長,只有短短的五天而已,但是讓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身心體會,讓我受益匪淺,透過這次網路技術實訓,使我們的市級勞動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程度上的提高,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讓我們對網路工程書本上或書本之外的只是有了很大的感觸和橫身的瞭解。我真正的學到了計算機啊教科書上所沒有或者真正用到了課本上的只是,這樣,既鞏固了舊只是,又掌握了新知識,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更體會到了團體合作的精神,更加深入瞭解了計算機網路的實際應用,為我們的將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以前只是書本知識,覺得很空洞,不怎麼懂,當親身操作的時候,發現問題挺多的,從一個小小的毛病,也能夠讓你卡一大截,只有慢慢的探索,實在不行了請求老師的幫忙,遵循不動就要問的原則,認真做好每一步,每一步的思路與原理都要弄得清清楚楚,這是我實訓的體會,雖然有很多還不是很能熟悉,但至少我還是知道了什麼事區域網,物理連線。實訓,我們知道了OSE下三層的一些實際操作。我們從做網線,連網線,配置IP,配置伺服器,配置IIS釋出虛擬網站,一步步的走過來。這些只是最底層的操作。從這裡,我們知道簡單也不是很容易,不可忽視小小的一個漏洞,若我們以後是高階網路人員的時候,學的還需要更多,所以我們不應該只滿足於此,應該再接再厲,學習課本之外的網路知識。如果你的願望是做一名網路工程師,那麼這只是一個起步的思想必須在你的心中響起。在網路時代,網路發展的越來越快,知識是無窮的。所以,我也覺的,我們應該努力學習。

  計算機實訓報告 篇2

  實訓地點:文理樓A503

  實訓時間:xx年12月26日—12月28日

  實訓目的:透過上機操作形式,潛移默化地進行綜合操作素質的訓練,增強學

  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實訓內容:word文件與excel表格的編輯與操作。

  短短三天的計算機實訓結束了,透過這三天的實訓,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我深深體會到計算機辦公的神奇和奧妙;也掌握了許多的計算機辦公技能。

  老師佈置了一些的作業給我們操練,在老師精心的指導下我已把Excel,word,等操作的很好了!現在我們已步入大學,經過半年的在校學習,對計算機的一些相關操作還只是初步的認識和理解,在這學期期間,一直忙於理論知識的學習,雖然我是計算機系的學生,但我們的專業課程也只是學習了C語言的程式編輯,所以在實訓之前,計算機辦公對我們來說是比較抽象的,但透過這次實訓,我們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離我們不再遙遠!據我瞭解,大多數同學都以前接觸過電腦,也有玩過一些遊戲,卻不懂操作一些對我們以後工作有用的辦公軟體。對於我們所學的計算機知識滲透較少,之前都是老師操作為主。此次實訓就不同了,同學們都作了充分準備,在活動中同學們都提前來到教室上課,每位同學都認真的操作、練習;聽著“嗒嗒”的打字聲,心裡真的不亦樂乎!指導我們實訓的是卞老師,卞老師在實訓中給我們做了充分的指導,並且做詳細的講解,這次實訓活動十分成功,除了各位同學的充分準備,還要感謝卞老師的授業解惑和系裡領導的大力支援。

  透過這次實訓,我們對電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做二十一世紀現代人不但要有過硬的理論知識,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體魄,還要有超強的電腦操作能力,正所謂“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為一名計算機專業學生來說,更應掌握更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所以要把電腦作為一個重點來抓!

  開始我以為實訓只是應付了事,走馬觀花之作。然而,在我參加培訓的第一天,我就發現自己錯了,此次的電腦培訓與以前參加過的培訓大相徑庭。以前的培訓都是應付考試的,實用性不強,而且那時學的東西,在工作中用的不多,時間長了不用也就忘記了。而這次培訓的內容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實用性和工具性很強,都是平時工作中經常用到的。參加培訓的第一課時,我就專心致志地聽講,把學習內容與以前操作不規範或不熟練的地方進行對比,感覺學習效果很好,受益匪淺。特別是EXCEL的學習,因為平時用得比較少,掌握的也不多,不想去進一步的學習,所以對EXCEL的操作不熟悉。這一次正好幫我解決了這一問題。透過次培訓,使我的EXCIL的操作有了新的認識,也掌握了幾種方法。還有幻燈片的製作,原來從沒有製作過,透過這次學習發現也不是想象中的那麼難。簡單的製作我已經基本上掌握。現在想起來這種培訓是必要的,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正因為學習上有所收穫,思想上也就豁然開朗起來。說實話,近幾年,覺得自已也不再年輕了,還學什麼啊?得過且過吧。雖然對待工作還是盡心盡力地去做,但對於學習的態度則是能應付就應付,不想應付就是偷點懶吧。因為這種思想的存在,在學習上的動力就不足了。透過這次培訓,我覺得要改變這一錯誤的思想,想把各項工作做好,就必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電,也只有不斷的學習、充電,才能提高自已的工作能力。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計算機辦公實訓暫告一個段落,閒暇之餘,我開始靜靜地長思。由於組織的信任,我從本學期中段到自律會工作。儘管我全力以赴,不辭辛苦,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我知道自已離“出色”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離組織對我的期望還相去甚遠。固然有能力、水平、經驗、性格等原因,但是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思想上的對學習不重視,導致了有的工作不能出色的完成。由於自律會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工作人員思維嚴密、靈活應付,要能夠迅速理解組織,領導的意圖,沉著應對複雜的局面,為廣大同學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這樣才不致於在完成工作時,總是手忙腳亂、丟三落四。透過這次培訓,我認識到只有沉下身來,靜下心來認真學習,踏實做事,多用心,多動腦,才能讓工作有好的起色。為我係的發展奉獻我微薄的一份力量 社會的競爭是激烈的,我想我們應該好好把握住大學學習的時間,充實、完善自我,全面發展,攻破電腦,爭取做一名出色的現代人!

  計算機實訓報告 篇3

  實訓報告是在學習過程中,透過實驗中的觀察、分析、綜合、判斷,如實地把實驗的全過程和實驗結果用文字形式記錄下來的書面材料。實驗報告具有情報交流的作用和保留資料的作用。以下是計算機實訓的報告:

  一、實訓目的

  1、 貫徹堅強實踐環節和理論聯絡實際的教學原則,增加學生對專業感性認識的深廣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為後續課程奠定較好的基矗

  2、透過實習,開闊學生眼界和知識面,獲得計算機硬體安裝和系統維護的感性認識。與此同時安排適量的講課或講座,促進理論同實踐的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風。

  3、實習中進行專業思想與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了解專業、熱愛專業,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專業適應能力,初步具備職業道德觀念。

  4、透過對專業、行業、社會的瞭解,認識今後的就業崗位和就業形式,使學生確立學習方向,努力探索學習與就業的結合點,而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實訓內容

  實習的主要內容為計算機硬體組裝,故障檢測,bios系統的設定,簡單硬體故障的排除,硬體工作原理的瞭解,系統的安裝與備份,系統還原,軟體的安裝與除錯,系統維護等,並撰寫實訓報告。此次實訓由專業教師陳莉莉、梁金宏同志負責。此次實訓主要安排以下幾個方面的任務:

  1、 計算機硬體工作原理的瞭解,硬體之間的相互協調性瞭解。

  2、 計算機硬體組裝,故障檢測與排除。

  3、 bios系統設定

  4、 硬碟的分割槽與格式化

  5、 系統的安裝、備份、還原

  6、 常用軟體的安裝與除錯,系統維護。

  7、 撰寫實訓報告。

  第一節:計算機組裝維修

  1.1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及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1.1.1 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

  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系統是由計算機硬體系統和計算機軟體系統兩部分組成。硬體是計算機的實體,又稱為硬裝置,是所有固定裝置的總稱。它是計算機實現其功能的物質基礎,其基本配置可分為:主機、鍵盤、顯示器、光碟機、硬碟、軟盤驅動器、印表機、滑鼠等。軟體是指揮計算機執行的程式集,按功能分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如圖1.2.1所示。

  1.1.2 儲存程式控制的基本概念

  “儲存程式控制”的概念,是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 · 諾伊曼等,如圖1.2.2所示。於1946年提出的設計電子數字計算機的一些基本思想,概括起來有如下一些要點:

  1. 由運算器、控制器、儲存器、輸入裝置和輸出裝置五大基本

  部件組成計算機,並規定了這五個部分的基本功能。

  2. 採用二進位制形式表示資料和指令。

  3. 將程式和資料事先放在儲存器中,使計算機在工作時能夠自動

  高速地從儲存器中取出指令加以執行。這就是儲存程式概念。

  這樣一些概念奠定了現代計算機的基本結構,並開創了程式設計的時代。半個多世紀以來,雖然計算機結構經歷了重大的變化,效能也有了驚人的提高,但就其結構原理來說,至今佔有主流地位的仍是以儲存程式原理為基礎的馮 · 諾依曼型計算機。如圖1.2.3所示。

  輸入裝置

  控制器

  運算器

  儲存器

  輸出裝置

  程式資料

  結果

  1.1.3 計算機硬體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計算機系統的硬體主要是由運算器、控制器、儲存器、輸入、輸出裝置等幾部分組成。由於運算器、控制器、儲存器三個部分是資訊加工、處理的主要部件,所以把它們合稱為“主機”,而輸入、輸出裝置及儲存器則合稱為“外部裝置”。又因為運算器和控制器不論在邏輯關係上或是在結構工藝上都有十分緊密的聯絡,往往組裝在一起,所以將這兩個部分稱為“中央處理機”(cpu)。

  下面對計算機硬體的幾個基本部分作簡單介紹。

  1. 運算器

  運算器是一個用於資訊加工的部件,它用來對二進位制的資料進行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所以也叫做“算術邏輯運算部件”(alu)。

  它的核心部分是加法器。因為四則運算加、減、乘、除等演算法都歸結為加法與移位操作,所以加法器的設計是算術邏輯線路設計的關鍵。

  2. 控制器

  控制器產生各種控制訊號,指揮整個計算機有條不紊地工作。它的主要功能是根據人們預先編制好的程式,控制與協調計算機各部件自動工作。控制器按一定的順序從主儲存器中取出每一條指令並執行,執行一條指令是透過控制器發出相應的控制命令串來實現的。因此,控制器的工作過程就是按預先編好的程式,不斷地從主儲存器取出指令、分析指令和執行指令的過程。

  3. 儲存器

  儲存器是用來存放指令和資料的部件。對儲存器的要求是不僅能儲存大量二進位制資訊,而且能快速讀出資訊,或者把資訊快速寫入儲存器。一般對計算機儲存系統劃分為兩級,一級為記憶體儲器(主儲存器),如半導體儲存器,它的存取速度快,但容量小;另一級為外儲存器(輔助儲存器),如磁碟儲存器,它的儲存速度慢,但容量很大。在運算過程中,記憶體直接與cpu交換資訊,而外存不能直接與cpu交換資訊,必須將它的資訊傳送到記憶體後才能由cpu進行處理,其性質和輸入輸出裝置相同,所以一般把外儲存器歸屬於外部裝置。

  4. 輸入輸出裝置

  輸入輸出裝置是實現人與計算機之間相互聯絡的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實現人—機對話、輸入與輸出以及各種形式的資料變換等。

  如前所述,計算機要進行資訊加工,就要透過輸入裝置把原始資料和程式存入計算機的儲存器中。輸入裝置的種類很多,如鍵盤、軟磁碟、u盤、光碟等等。

  輸出裝置是將計算機中的二進位制資訊轉換為使用者所需要的資料形式的裝置。它將計算機中的資訊以十進位制、字元、圖形或表格等形式顯示或打印出來,也可記錄在磁碟或光碟上。輸出裝置可以是印表機、crt顯示器、繪圖儀、磁碟、光碟等等。它們的工作原理與輸入裝置正好相反,它是將計算機中的二進位制資訊轉換為相應的電訊號,以十進位制或其它形式記錄在媒介物上。許多裝置既可以作為輸入裝置,又可以作為輸出裝置。

  1.2 計算機軟體

  從廣義上說,軟體是指為執行、維護、管理、應用計算機所編制的所有程式合數據的總和。通常按功能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

  1.2.1 系統軟體

  所謂系統軟體,就是用來擴大計算機的功能,提高計算機的工作效率以及方便使用者使用計算機的軟體,如作業系統、故障診斷程式、語言處理程式等。

  作業系統是維持計算機執行的必備軟體,它具有三大功能:管理計算機硬、軟體資源,使之能有效地被應用;組織協調計算機各組成部分的執行,以增強系統的處理能力;提供各種實用的人機介面,為使用者操作提供方便。作業系統軟體包括程序管理、儲存管理、裝置管理、檔案管理和作業管理等五個部分。

  故障診斷程式負責對計算機裝置的故障及對某個程式中的錯誤進行檢測、辨認和定位,以便操作者排除和糾正。

  編譯程式將高階語言編寫的源程式翻譯成由機器語言組成的目標程式。高階語言是一種通用的程式設計語言,它不依賴於具體的計算機,具有較好的可移植性。但高階語言必須配置了相應的編譯程式後才能在計算機上使用,例如c語言等。

  事實上,系統軟體正在迅速發展且日趨豐富,因此,計算機的功能越來越強,人機介面也更加友好。

  1.2.2 應用軟體

  應用軟體是為解決某個應用領域中的具體任務而編制的程式,如各種科學計算機程式、資料統計與處理程式、情報檢索程式、企業管理程式、生產過程自動控制程式等。由於計算機已應用到幾乎所有的領域,因而應用程式是多種多樣的。目前應用軟體正向標準化、模組化方向發展,許多通用的應用程式可以根據其功能組成不同的程式包供使用者選擇。應用軟體是在系統軟體的支援下工作的。

  1.2.3 與軟體有關的概念

  ● 機器語言 機器語言是一種用二進位制形式表示的,並且能夠直接被計算機硬體識別和執行的語言。計算機語言與計算機的具體結構有關,計算機不同該機器語言也不相同。

  ● 組合語言 是一種將機器語言符合化的語言,它用便於記憶的字母、符合來代替數字編碼的機器指令。組合語言的語句與機器指令一一對應,不同的機器有不同的組合語言。用匯編語言編寫的組合語言源程式,必須經過彙編程式的翻譯將其變換為機器語言目標程式,才能夠被機器執行。

  ● 指令 指揮計算機進行基本操作的命令稱為指令。一條指令包括操作碼和地址碼兩部分,其中操作碼部分表示該指令要完成的操作是什麼。地址碼部分通常用來指明參與操作的運算元所存放的記憶體地址或暫存器地址。

  ● 程式 為解決某一問題而設計的一系列有序的指令或語句的集合。例如,要用計算機來解決某個問題時,要將處理步驟編成一條條指令,組成程式。

  ● 高階程式設計語言 是一類與面向使用者,與特定機器屬性相分離的程式設計語言。它與機器指令之間沒有直接的對應關係,所以可以在各種機型中通用。

  ● 語言處理程式 它的作用是將使用者利用高階語言編寫的源程式轉換為機器語言程式碼序列,然後由計算機硬體加以執行。不同的高階語言有著不同的語言處理程式。

  ● 語言處理方式:解釋、編譯 解釋方式是對源程式的每條指令邊解釋(翻譯為一個等價的機器指令)邊執行,這種語言處理程式稱為解釋程式。例如:basic語言。

  編譯方式是將使用者源程式全部翻譯成機器語言的指令序列,成為目標程式。執行時,計算機直接執行目標程式。這種語言處理程式稱為編譯程式,目前,大部分程式設計語言採用編譯方式。

  第二節:bios系統設定

  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即基本輸入輸出系統)設定程式是被固化到計算機主機板上的rom晶片中的一組程式,其主要功能是為計算機提供最底層的、最直接的硬體設定和控制。bios設定程式是儲存在bios晶片中的,只有在開機時才可以進行設定。cmos主要用於儲存bios設定程式所設定的引數與資料,而bios設定程式主要對技巧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進行管理和設定,是系統執行在最好狀態下,使用bios設定程式還可以排除系統故障或者診斷系統問題。

  在我們計算機上使用的bios程式根據製造廠商的不同分為:award bios程式、ami bios程式、phoenix bios程式以及其它的免跳線bios程式和品牌機特有的bios程式,如ibm等等。

  目前主機板bios有三大型別,即award ami和phoenix三種。不過,phoenix已經合併了award,因此在臺式機主機板方面,其雖然標有award-phoenix,其實際還是award的bios的. phoenix bios 多用於高檔的586原裝品牌機和膝上型電腦上,其畫面簡潔, 便於操作。

  size 表示硬碟的容量;cyls 硬碟的柱面數;head硬碟的磁頭數;precomp寫預補償值;landz著陸區,即磁頭起停扇區。最後的mode是硬體的工作模式,我們可以選擇的工作模式有:normal普通模式、lba邏輯塊地址模式、large大硬碟模式、auto自動選擇模式。normal模式是原有的ide方式,在此方式下訪問硬碟bios和ide控制器對引數部作任何轉換,支援的最大容量為528mb。lba模式所管理的最大硬碟容量為8.4gb,large模式支援的最大容量為1gb。auto模式是由系統自動選擇硬碟的工作模式。

  介紹了ami bios設定後。我們再來介紹一下award bios的設定,其實award bios和ami bios裡面有很多東西是相同的,可以說基本上是一樣的,雖然有些名字叫法不同,但是實際作用是一樣的。在前文中已經瞭解了一些bios的基本知識,和設定,那麼在這篇文章裡面我就會更詳細的介紹一下bios的超頻設定,希望對那些想超頻但是又沒有接錯過超頻的玩家能有一些幫助。

  bios常見錯誤資訊和解決方法ghost簡介

  ghost是賽門鐵克公司推出的一個用於系統、資料備份與恢復的工具。其最新版本是ghost10。但是自從ghost9之後,它就只能在windows下面執行,提供資料定時備份、自動恢復與系統備份恢復的功能。

  本文將要介紹的是ghost 8.x系列(最新為8.3),它在dos下面執行,能夠提供對系統的完整備份和恢復,支援的磁碟檔案系統格式包括fat, fat32, ntfs, ext2, ext3, linux swap等,還能夠對不支援的分割槽進行扇區對扇區的完全備份。

  ghost 8.x系列分為兩個版本,ghost(在dos下面執行)和ghost32(在windows下面執行),兩者具有統一的介面,可以實現相同的功能,但是windows系統下面的ghost不能恢復windows作業系統所在的分割槽,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使用dos版。

  使用ghost對分割槽進行操作

  啟動ghost之後,選擇local->partion對分割槽進行操作。

  to partion:將一個分割槽的內容複製到另外一個分割槽。

  to image:將一個或多個分割槽的內容複製到一個映象檔案中。一般備份系統均選擇此操作。

  from image:將映象檔案恢復到分割槽中。當系統備份後,可選擇此操作恢復系統。

  心得

  俗話說:“一分辛苦,一分收穫。”有付出總會有回報的。

  透過這次實習,在老師耐心地指導和我不懈的努力下,使我初步掌握和了解了pc機的基本組成以及各個元件的結構和功能。並且,自己能夠組裝一臺pc機,瞭解了安裝過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項,同時也積累了一些裝機經驗。這次實習,使我收穫了很多,也從中悟出了一些道理:“我們在決定要做某一件事之前,先要對其有所瞭解,有所準備,並按照預定的計劃進行操作,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事情的進展不一定是一帆風順的。在組裝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但是關鍵的是遇到問題也不要心慌,沉著冷靜地應付。發現問題後,先分析問題的原因、然後研究問題、最後尋找方法解決問題。”

  21世紀是資訊時代,而資訊和計算機有著必然的聯絡,但人們更多想到的是計算機軟體和網路技術,認為這是主要的,從技術角度看它們要比硬體如計算機組裝更勝一籌。但我覺得組裝與維護課非常非常重要,因為它是整個計算機的基礎是整個體系的一部分。基礎沒有了,其它的也就談不上了吧。

  學習組裝與維護課,感觸很深,以前覺得計算機學問很深,很難,現在看組裝一臺電腦已經不成問題!在這門課的學習中我理解了老師的一句話“學就是為了用,用上了才算學會”結合實踐的學習易接受,易理解,易產生學習興趣.

  我知道,憑我這點計算機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作為一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人生觀、世界觀。“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要想獲得進步,必須虛心向學,敢於求知。對於不懂的問題,要向有經驗或有學識的人請教,或者透過網路等途徑尋找資料自行解決。切忌不懂裝懂,因為這是學習的大忌,也是人們獲得進步的絆腳石。

  現代社會是知識的社會、資訊的社會,計算機技術領域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僅僅二十多年的發展時間,微型機已發展到了p4/2.4ghz。與最初的ibm-pc機相比,其效能已不可同日而語了。展望未來,計算機將是半導體技術、超導技術、光學技術、奈米技術和仿生技術相互結合的產物。從發展上看,它將向著巨型化和微型化發展;從應用上看,它將向著系統化、網路化、智慧化方向發展。

  21世紀,微型機將會變得更孝更快、更人性化,在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巨型機將成為各國體現綜合國力和軍力的戰略物資以及發展高科技的強有力工具。

  技術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技術需要創新,沒有創新,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就將會走下歷史的舞臺。身為21世紀的社會主義青年,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要像海綿一樣不斷地汲取新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努力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多動手、多動腦,走理論聯絡實際的道路。同時還要樹立遠大的志向,認清社會的發展形勢,努力培養創新精神和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鬥!

  計算機實訓報告 篇4

  一、實習目的

 熟練掌握電腦的組裝、BIOS設定、系統安裝、故障排除的過程、瞭解IT業最新發展動態、感受企業文化。

  二、實習內容

  1、瞭解公司情況

  楊凌秦眾電子資訊有限公司全面進軍全面領先”是秦眾電子的戰略

  2、天韻系列電腦製作工藝

  流水線

  1。組裝線(8個工位)

  投機箱、貼銘牌、拆機殼、I/O擋板||安裝:光碟機、軟碟機、硬碟||新增銅柱、裝主機板||安裝CPU、CPUFAN、記憶體、插面板線||插資料線、USB線||安裝電源、固定板卡、插電源線||扎線||點膠、高壓測試

  2。測試線(3個)

  前端測試||老化實驗||終端測試

  3。包裝線(4個)

  蓋機蓋、打機箱鉚釘||擦機箱、貼易碎貼、CPU標識||包裝||封箱

  3、效能指標(主機板、CPU、記憶體、外部儲存器、顯示器、顯示卡);

 主機板由於主機板是電腦中各種裝置的連線載體,而這些裝置的各不相同的,而且主機板本身也有晶片組,各種I/O控制晶片,擴充套件插槽,擴充套件介面,電源插座等元器件,因此制定一個標準以協調各種裝置的關係是必須的。所謂主機板結構就是根據主機板上各元器件的佈局排列方式,尺寸大小,形狀,所使用的電源規格等制定出的通用標準,所有主機板廠商都必須遵循。主機板結構分為AT、Baby-AT、ATX、MicroATX、LPX、NLX、FlexATX、EATX、WATX以及BTX等結構。其中,AT和Baby-AT是多年前的老主機板結構,現在已經淘汰;而LPX、NLX、FlexATX則是ATX的變種,多見於國外的品牌機,國內尚不多見;EATX和WATX則多用於伺服器/工作站主機板;ATX是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主機板結構,擴充套件插槽較多,PCI插槽數量在4-6個,大多數主機板都採用此結構;MicroATX又稱MiniATX,是ATX結構的簡化版,就是常說的“小板”,擴充套件插槽較少,PCI插槽數量在3個或3個以下,多用於品牌機並配備小型機箱;而BTX則是英特爾制定的最新一代主機板結構。

  CPU整個計算機系統中,微處理器起著最核心的作用,整套系統的最終效能要由他決定,就好比人的大腦,汽車的引擎一樣。目前生產處理器的有兩大公司,Inter和AMD。其中Inter在市場份額和商業利潤上都佔據絕對優勢,超過80PC裝載著他的產品。AMD的規模和總體實力與Inter不成比例,但他在技術上的創新不亞於前者,AMD的產品看成是"少花錢,多辦事"的典範。至於他的構造這裡就不再詳說了。

  CPU是整合度很高的,如果他燒了,只有再買個啦,不過我們可以防範與未然。如購買正品,效能優越的,另外給他配置一個大功率的風扇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此,咱們有必要討論一下,關於CPU溫度的有關問題。主機板檢測CPU溫度都是依靠CPU座下的探溫頭完成的。探溫頭做的高一點,就離CPU近,所以溫度就高。因此,正常情況下大部分主機板探測到P41。6G的開機溫度在30--35C之間,即使工作較長的時間,溫度也多在38--45C之間。因此一旦我們發現他的溫度不正常,我們就要檢查風扇和電源是否正常工作,以免給CPU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儲存器分為記憶體儲器和外儲存器,這裡主要介紹記憶體儲器。記憶體儲器又稱為主儲存器,簡稱主存或記憶體。內仔是CPU直接定址的儲存器。記憶體又分為隨機儲存器即RAM(RandomAccessMemory)和只讀儲存器ROM(ReadonlyMemory)。

  (1).隨機儲存器(RAM)隨機儲存器是隨時可以存入、隨時可以取出的臨時儲存空間。隨機儲存器BAM工作時分為若干個區,某一儲存區一次只能容納一個主要任務(例如:一個檔案或資料),任務完成後,又可以接納新任務,新任務就可以佔用舊任務原來所佔據的空間,而舊任務將被覆蓋掉。RAM中的資訊不能長久儲存,一旦斷電則全部丟失。平時人們所說的記憶體大小,主要是指RAM的容量。RAM越大,計算機的功能就愈強,所以RAM的容量是標誌計算機效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2).只讀儲存器(ROM)計算機內部的ROM與RAM的重要區別是在工作時不能隨機改寫其所存的資訊。現在所用的記憶體RO)M有掩模ROM、可程式設計ROM即PROM(ProgammableROM)和可按可程式設計ROM即EPROM(ErasablePR()M)三類。掩模ROM是在生產半導體晶片時將資訊存入,晶片封裝後不能改變;可程式設計ROM中的資訊是在晶片製成後用戶根據需要程式設計寫入的,可控可程式設計ROM,顧名思義,可程式設計寫入資訊,也可以擦除,根據新的需要再寫入新的資訊(根據E―PROM的質量反覆寫入的次數是不同的,但寫入的次數只是有限的幾次)。

  4、BIOS設定;

  BIOS是目前相容機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BIOS,但是由於裡面的資訊全為英文且需要使用者對於相關專業知識的理解相對深入,所以有些使用者設定起來感到困難很大。如果這些有關資訊設定不當的話,將會大大影響整臺電腦主機的效能。

  下面介紹一下BIOS中的有關設定選項的含義和設定方法,BIOS的主選單主要有以下幾個選單項:

  StandardCMOSSetup(標準CMOS設定):

  在本選單中,使用者可以修改日期、時間、第一主IDE裝置(硬碟)和IDE裝置(硬碟或CD-ROM)、第二個主IDE裝置(硬碟或CD-ROM)和從IDE裝置(硬碟或CD-ROM)、軟碟機A與B、顯示系統的型別、什麼出錯狀態要導致系統啟動暫停等。

  說明:(1)使用者可以在Type(型別)和Mode(模式)項設定為Auto,使BIOS自動檢測硬碟。也可以在主選單中的IDEHDDA

  計算機實訓報告 篇5

  一、實驗目的:

  1. 透過實驗,掌握硬碟分割槽的方法

  與步驟

  2. 透過實驗,掌握硬碟格式化的方法

  3. 透過實驗,掌握dos擴充套件分割槽與邏輯分割槽的關係

  二、實驗內容

  1. 熟悉硬碟分割槽、fdisk介面

  2. 完成硬碟分割槽的建立與刪除

  3. 完成邏輯盤的格式化

  三、實驗準備:

  1. 瞭解fdisk的含義與功能

  2. 掌握fdisk分割槽的原則與步驟

  3. 掌握硬碟格式化的方法

  四、 實驗步驟與方法

  1、 開機進入bios設定程式,將開機順序設定為:軟碟機→硬碟→光碟機。退出bios設定程式。

  2、 用dos啟動系統。

  ① 將 dos啟動盤插入軟碟機。 ② 重新開機,等待啟動系統。 ③ 用 dir命令檢視dos系統盤中的檔案。

  3、 啟動fdisk,瞭解其功能。

  ① 輸入 fdisk並回車,啟動fdisk。 ② 仔細觀察介面,瞭解各專案的功能。

  ③ 嘗試選擇專案和退出專案的方法。

  4、觀察硬碟的現有分割槽

  ① 選擇相應選項。 ② 觀察本機硬碟的分割槽情況,並作好記錄。

  5、刪除現有硬碟分割槽

  ① 選擇相應選項。 ② 逐一刪除本機硬碟中的所有分割槽。

  6、建立分割槽

  ① 擬出分割槽方案。 ② 按方案分割槽。 ③ 設定活動分割槽。

  7、重新啟動計算機,使分割槽生效。

  ① 確認 dos系統盤仍在軟碟機中,仍然用該盤啟動系統。② 關機並重新開機,等待 系統啟動。

  ③ 再次啟動 fdisk,並檢視分割槽是否生效。

  8、格式化硬碟

  ① 在 dos提示字元後輸入:format c:,即用format命令格式化c區。 ② 按提示輸入 y並回車。 ③等待格式化,並在格式化結束時認真閱讀格式化資訊。 ④用同樣的方法格式化其他分割槽。

  9、為硬碟安裝dos系統

  ① 使用 sys:c命令,在硬碟的c區中安裝dos系統。 ② 用 dir c:∕a命令,檢視c區中的檔案。

  10、以硬碟啟動系統

  ① 將軟盤取出,確保軟碟機中無軟盤。 ② 重新關機並開機③ 等待系統從 c盤啟動。

  11、嘗試製作軟盤dos啟動盤。

  12、嘗試用光碟啟動並格式化硬碟。

  五、實驗結論

  透過本次試驗我掌握了硬碟分割槽的方法與步驟和硬碟格式化的方法,並且掌握了dos擴充套件分割槽與邏輯分割槽的關係

  計算機實訓報告 篇6

  實驗六系統備份與還原

  一、實驗任務:

  透過學習本次實驗瞭解系統備份的重要性,掌握使用ghost軟體實現系統資料備份和還原的方法。

  二、實驗內容:

  練習使用ghost軟體實現系統備份和還原以及硬碟的複製。

  三、實驗要點:

  透過學習瞭解系統資料的重要性,熟練掌握利用軟體對系統進行備份、還原及備份。

  四、知識準備:

  1系統的備份和還原

  2瞭解ghost軟體的概述

  3瞭解什麼情況下應該備份和還原系統。

  4掌握ghost的各種介面。

  5瞭解硬碟保護卡的使用

  五、操作步驟:

  1分割槽資料的備份、還原和複製:a分割槽映象檔案的製作b利用映象檔案還原資料c兩個分割槽之間的複製。

  2整個硬碟資料的備份和還原:a將整個硬碟做成映象檔案。b用映象檔案還原硬碟c兩個硬碟之間的複製

  3用命令列自動完成備份和還原

  4 ghost瀏覽器ghost explorer的使用:a雙擊“ghostexp.exe”檔案,啟動ghost瀏覽器b單擊“開啟”按鈕開啟需要操作的映象檔案c開啟映象檔案後,選中需要的檔案,右擊彈出的快捷選單選擇“提取”命令,在彈出的“瀏覽資料夾”對話方塊中選擇儲存檔案的路徑,單擊“確定”按鈕。

  六、實驗結論

  透過本次實驗瞭解系統備份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了ghost軟體的系統備份和還原的方法。

  計算機實訓報告 篇7

  暑假實訓我們是在軟帝進行的,以前也接受過軟帝老師的培訓。但此次實訓與以前的不同,天氣炎熱同學們都作了充分準備,在實訓中同學們都提前來到教室上課,每位同學都很認真;聽著“嗒嗒”的敲程式聲,心裡真的不亦樂乎。軟帝的老師在實訓中給予了我們指導,並且做詳細的講解,要感謝學院和軟帝的老師,他們做出努力,給學生一個實際操作的平臺。

  透過這次實訓,我們對java更深刻的認識,也瞭解了android環境。做二十一世紀現代人不但要有過硬的理論知識,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體魄,還要有超強的電腦操作能力,正所謂“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為一名計算機專業學生來說,必須有較廣的社交圈和開闊的知識面,所以要把電腦作為一個重點來抓。

  然而,在我參加培訓的第一天,我就發現自己錯了,此次的培訓與以前參加過的培訓大相徑庭。以前的培訓都是老師在上面敲,我們在下面照著老師的敲,老師講的內容基本沒怎麼聽到,而且那時學的東西,時間長了不用也就忘記了。而這次培訓的內容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實用性和工具性很強,老師主要是講解思路,讓我們自己領悟其中的理論,然後進行學習很拓展。參加培訓的第一課時,我就專心致志地聽講,把學習內容與以前操作不規範或不熟練的地方進行對比,感覺學習效果很好,受益匪淺。現在想起來這種培訓是必要的,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正因為學習上有所收穫,思想上也就豁然開朗起來。透過十天時間的培訓之後,老師為我們安排了實際專案的開發,希望透過對專案開發的實戰來鞏固前段時間的學習,老師和助教在我們設計過程中給與幫助和支援。透過實際專案的開發我有以下幾點收穫:

  (1)做任何專案都要注重團隊合作

  (2)不可獨斷獨行

  (3)思路要靈活清晰

  (4)在程式設計中要注意規範不可隨性

  只有做好以上幾點才能做好我們的工作,開發一個專案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其中任意一個環節出錯了都可能影響專案的進度,進而影響專案的順利完成。在程式設計上,與學校的要求很不一樣,在學校時自己程式設計很隨意,不注意規範,老師的要求也不是那麼高,然而在這次實訓做專案就不一樣了,我們需要克服自己隨意的程式設計習慣,按照要求做事,這樣才能達到客戶的需求。

  在這次的總結中並沒有過多的講述實訓的內容和實訓所學的知識,因為大家所學都是一樣的,我只是想講一下自己的親身感受,並不是在知識上,而是在學習的思路上。不管我們學習什麼我們都必須有個明確的目標,條例要清晰。就像我們設計此次的部落格系統,從登入到註冊,然後的登入成功後的主介面的設計以及功能的實現,包括資料的儲存,刪除修改等的實現都要有清晰的思路很過硬的理論知識。

  實訓過程是繁瑣的,但同學們都表現得很積極,不怕課程難,相互幫助一起分析。很多同學甚至吃了飯就一頭紮在實訓中。老師也非常認真負責,耐心講解,細心指導,一點一點解答同學們的疑惑,直到同學們理解了為止。在實訓中,分析、討論、演算,機房裡充滿了濃濃的學習氣氛。此次實訓培養了同學們耐心的作風,增強了同學們的合作意識,提高了大家的應用分析能力。

  計算機實訓報告 篇8

  曾經心潮澎湃,曾經滿懷激情,曾經翹首等待那為期兩週的實訓學習,現在已經結束了。這是我們升入大學以來的第一次外出那麼遠的地方實訓,因此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很認真的參加了這一次實訓活動。

  但是,同學們當我們從實訓中滿懷喜悅,滿載而歸時,不要忘了,我們之所以能有這次充實難忘的實訓機會,是因為有了校以及學院的大力支援,實訓帶隊老師的全心指導和無私的關懷;若沒有校以及學院各位領導以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援,我們是絕對不會能有這次密切結合所學專業,密切接近實際工作環境的實訓機會;若沒有各位實訓老師和藹可親的指導,全心全意的無私關懷,我們絕不可能能順利完成實訓任務,也絕不可能滿載而歸。在這裡,請允許我代表07級全體實訓生向校以及學院各位領導為我們精心打造的密切結合所學專業的實訓平臺致以最衷心的感謝;向為了我們能真正學到知識而不辭辛苦做了大量工作,而且每天都會激勵我們的實訓帶隊老師致以最衷心的感謝!

  實習中我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同時也更加深刻地感覺到了動手能力的重要性。可以說實習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了自己的收穫,收穫了心中的那份經歷,那份感受,那份回憶!

  實訓過程是繁瑣的,但同學們都表現得很積極,不怕課程難,相互幫助一起分析。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難得的歷練,我們此次針對的是web開發的課程實訓,主要針對專案的開發流程進行系統性地實際操作。很多同學甚至吃了飯就一頭紮在實訓中。實訓的指導老師也非常認真負責,耐心講解,細心指導,一點一點解答同學們的疑惑,直到同學們理解了為止。在實訓中,分析,討論,演算,機房裡充滿了濃濃的學習氣氛。

  如果說最好的大學是社會,那實踐便是最好的老師了。透過本次的實訓,我們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深的瞭解與體會。我們明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激發了我們下一階段更加努力刻苦學習的積極性。有一句關於實踐的諺語是這樣說的:"我聽到的會忘掉,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實踐經驗對於軟體開發者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微軟公司希望應聘程式設計師的大學畢業生最好有十萬行的程式設計經驗。理由很簡單:實踐性的技術要在實踐中提高。計算機歸根結底是一門實踐的學問,不動手是永遠也學不會的。因此,最重要的不是在筆試中考高分,而是實踐能力。吃苦是為了做金字塔尖上的人。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訓過程中,讓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裡,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含義。

  在經過了複雜而忙亂的設計程式設計後,我們按時完成了實訓單位交給的任務。雖然結果並沒有達到我們最初設想的效果,但在排除了時間短,所涉及的知識範圍較廣等客觀原因後,我們看到的的是自身上的不足,我們所掌握的遠不能滿足這次任務的要求,我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在今後學習中生活中去理解去掌握。這次的任務使我們深刻體會到,學習與實踐這之間的距離,只有不斷的吸取理論知識,在實踐中進行磨鍊,才能適應現今科技超速發展的計算機時代。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在短暫的實訓過程中,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團隊協作和人際溝通的重要性。處在計算機技術迅速發展,internet廣泛普及的的時代,只有學會團隊合作,深刻領悟團隊精神,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競爭中,處於不敗的地位,才能適應這資訊爆炸的社會,畢竟一個人無論是從時間還是從精力來講,所能做的只是很少很少事情;更重要的是大學生還應當充分利用身邊寶貴的人才資源,從各種渠道吸收知識和學習方法。如果遇到好的老師,你可以主動向他們請教,或者請他們推薦一些課外的參考讀物。除了資深的教授以外,大學中的青年教師,博士生,碩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學都是最好的知識和學習夥伴。每個人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都不盡相同,只有互幫互學,大家才能共同進步。

  人們常說:"立足本行如下棋,輸贏繫於每個棋子"。大學,大代表廣博,學代表學識。大學出去的人一定要有廣博的學識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大學畢業生。從大學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必須從被動轉向主動,成為自己未來的主人,積極地管理自己的學業和將來的事業,做好人生和職業生涯規劃。作為大學生,最重要的還是學習,學生第一要事是學習,學習好了才能做其他的事情。畢竟現在是知識,資訊第一的時代,有了知識你才能改變,得到自己想要的,實現自己的夢想。

  總結一下在此次實訓過程中的收穫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透過直接參與專案開發流程,學到了實踐知識,同時進一步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使理論與實踐知識都有所提高,圓滿地完成了此次實訓的任務。二是提高了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為就業和將來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寶貴的實踐經驗。三是在實訓過程中成立一個小團隊,彼此之間互相溝通,互相幫助,為了我們的目標而努力,讓我看到了大家對於學習的熱情,還有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四是為畢業論文積累了素材和資料。在這裡,我們要再次感謝校領導以及學院領導給我們提供的一個這麼好的學習環境以及實訓帶隊老師對我們的精心的指導與深深的鼓勵以及無私的關懷。

  我想這次實訓結束的同時,對自己以後的學習便是一個新的開始,爭取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相信自己在以後的學習中會不斷的完善,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生活因奮鬥而精彩。人生之路,使自己用雙腳對全部生命歷程的艱難丈量。每個人身後深深淺淺的腳印裡,都蘊藏著許許多多個故事,蘊含著許許多多的快樂與艱辛。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里,只有強者才有出路,才能在高手如雲的環境中脫穎而出,佔有一席之地。心如平原馳馬,易放難收,趁著韁繩還在手,勒馬回頭,為時不晚。奮鬥的過程很艱辛,也許一年兩年都不會有什麼進展,但只要保持一顆奮鬥的心,總有"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時候。正如"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們要永不退縮,永不言敗!

  最後我很感謝老師和XX級的全體同學給予我這次難得發言的機會,也願計算機學院在老師們和同學們的緊密配合下會更上一層樓。

  計算機實訓報告 篇9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課題組成員: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本課題組全體成員,對出席本課題開題會的領導和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中職計算機專業實訓課專案化實踐的研究》課題經溧陽市教育科學研究室批准立項。根據溧陽市教育科學研究室的要求,在前段研究準備的基礎上,制訂本課題的研究方案,並正式開展研究工作,請各位領導和專家指導,請課題組成員審議。現我代表課題組向各位領導和專家彙報如下:

  一、課題界定:

  中職計算機專業實訓課專案教學的應用研究是在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的實訓課中實施的專案教學,以計算機實訓課為研究對像,研究專案教學在應用中聯絡理論教學,開發理實一體化教材,完善教學計劃,學生考評方法。

  二、選題緣由:

  1。研究背景:

  (1)教學方法改革是實現專業教學向能力本位轉變的迫切需要。20xx年《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中就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就業和創業能力,強化實踐和實訓教學環節,提出了具體要求。透過專案教學法應用研究,促進課程內容綜合化、模組化,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使專業教學從學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轉變,彰顯“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

  (2)專案教學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性。專案教學在工科專業實施中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計算機專業在過去以知識結構體系的教學中其實就已經顯現出了專案教學的特點,就本專業的特點而言,各知識結構本身就可成為一個專案。

  (3)我校計算機專業實施專案教學有較好的基礎。在以前以知識結構為主的教學過程中,學校業已突出實驗與技能訓練課的開設,保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近三年來,學校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宗旨,專業教學按照崗位需求進一步細化,並已經開始在實訓課中進行了專案教學,尤其以《計算機一級b教程》、《photoshop圖形影象處理》這兩門課程最為突出,其教學組織全部採用專案引領,任務驅動的方式,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2。研究現狀述評:

  專案教學法研究在職業學校這一塊開展得較為廣泛,就計算機專業實訓課中採用專案教學模式已經在中職學校中開始應用,有其優越性,但是還存在如下三個方面的不足:

  (1)專案選擇未達到應用目的。由於教學活動圍繞會考、統考、考證和升學轉,造成了注重考證,輕視實踐的一代學生,學生的學習內容與社會需求相差甚遠,這對學生在專案教學過程中還不能達到崗位流程標準。

  (2)專案實施未做到系統最佳化。目前專案教學只在某些內容上實施,沒有成熟的教學資源體系可供借鑑,教學計劃、考評體系尚不完善。

  (3)專案實效未考慮科學全面。以前提高實訓質量,在主觀上僅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還缺乏科學考慮,對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還存在空白。

  3。理論依據:

  (1)專案教學法。專案教學法是由美國著名兒童教育家、伊利諾易大學教授凱茲博士和加拿大兒童教育家、阿爾伯特大學教授查德博士共同創制的一種以學生為本的活動教學法。它是將一個相對獨立的專案交予學生獨立完成,從資訊的蒐集、方案的設計與實施,直至最終自己對專案作出評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起到諮詢、指導與解答疑難的作用。將其應用到教學中能充分地展示現代職業教育“以能力為本位”的價值取向,使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2)建構主義。建構主義理論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課題研究透過學生在專案實施中建構知識體系。

  4。研究意義:

  (1)落實職教理念,提高教師權威;

  (2)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動手能力;

  (3)規範實訓管理,推動專業建設。

  5。研究思路

  i研究目標:

  (1)形成理實一體的計算機實訓教材。

  (2)總結理實一體的教學經驗。

  ii研究內容:

  (1)開發計算機實訓教材;

  (2)專案教學評價體系;

  (3)專案教學組織方式的研究;

  (4)專案教學考核體系的研究;

  iii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法、文獻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經驗總結法。

  6。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調研分析(20xx。XX—20xx。6)

  (1)根據專業建設與教學需要,結合老師培養需要選定課題。

  (2)調查其它各校計算機專業課程內容開設情況與需求情況。

  (3)調研市場資源與社會成品需求。

  第二階段:開發教學專案(20xx。6—20xx。XX)

  (1)確定計算機實訓專案例項,調整專案內容。

  (2)確定教學團隊與專案實施物件進行課題個案實驗。

  (3)總結分析實驗成效。

  第三階段:專案教學實施(20xx。XX—20xx。7)

  (1)根據個案實驗成果,組織教學資源,編寫教材。

  (2)在個案實施的基礎上,採用已編教材,在計算機專業教學班級開展大面積的推廣應用。

  第四階段:結題總結(20xx。7—20xx。XX)

  (1)收集、整理資料,對有價值的資料進行裝訂、建檔。

  (2)形成專案教學的經驗總結或撰寫專題論文。

  (3)彙集課題研究成果,撰寫結題報告。

  三、可行性分析

  1.本課題主持人曾參常州市級課題《中等職教計算機課程改革實踐的研究》,溧陽市級重點課題《計算機課程考核評價模式的改革與研究》、《職校生心理健康指導研究》,作為這些課題的主要成員,現都成功結題。目前都積極參與省級課題《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評價研究》。在課題研究上取的了豐富的研究經驗,為本課題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本課題組成員全是計算機實訓基地成員,在實訓專案研究等方面的有著較高的素質。

  2.研究能力:課題組成員年齡結構合理,年富力強,多數為計算機實訓一線骨幹教師,主持人為實訓基地負責人,從而保證了本課題的順利開展。部分成員實踐經驗豐富,這都有利於本課題的研究。

  時間保證:學校日常安排中有固定的實訓教研活動時間,且在實訓研究方面有制度保障。對於本課題組的負責人和核心成員,學校將在課時課務安排上予以照顧,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

  3.完成本課題的資料裝置,科研手段:

  研究資料的保障:學校圖書室擁有豐富的教育教學期刊、教學參考專著等,學校透過江蘇電大數字圖書館有cnki數字圖書館機構檢索閱讀網路資料檢索能力;學校與多家企業和公司簽訂協議,定期有教育專家來校指導研究,能瀏覽下載中國期刊網上的所有資料。

  研究經費及實訓實驗裝置:本校具有完善的校園網,擁有獨立的伺服器。學校擁有6個完善的計算機機房,多個獨立的多媒體教室,學校教師均配有專用的電腦。

  實訓實習基地:我校在校外聯絡開利地毯等實訓基地,這些實訓基地的建立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實踐的機會,更是本課題社會實踐教育最重要的保障條件。

  四、預期成果及任務分工

  1、課題研究分工

  (1)課題管理分工

  課題負責人:沈森負責課題研究的總體策劃與實施

  課題組管理組成員:

  任科負責課題宏觀統籌

  沈森負責課題研究的總體策劃與實施

  王永紅負責對課題的指導與檢查

  (2)眼究內容的分工

主要研究人員









職稱









研究內容









沈森









中學一級









計算機實訓的專案體系構建、其它學校教學調研









王永紅









中學一級









專案式教材的編寫









湯小東









中學一級









負責課題資訊化專案式資源的建設









丁佩紅









講師









課題網站建設,專案教學對學生崗位能力培養









楊岑









中學一級









學生專業技能要求、專案教學組織方式的研究









蔣煜









中學二級









專案式案例編寫及教學推廣實施









徐玲琳









中學二級









分析個案實驗成效









呂溧慧









中學二級









專案教學考核體系的研究









鄒琴









中學二級









資料整理









  2、主要研究階段及階段性研究目標

  主要研究階段

  完成時間

  課題組成員分工

  階段成果形式、數量

  準備階段

  20xx。XX—20xx。6

  各成員進行社會調研,瞭解計算機行業,制定專業實訓模組。

  制定計算機專業各實訓模組並予以實施

  中期報告階段

  20xx。6—20xx。XX

  在課題主持人的統一協調下進行行動研究,邊研究邊總結

  計算機實訓專案化相關研究論文2篇以上

  實施階段

  20xx。XX—20xx。7

  課題主持人指導各成員進行計算機專業學生實訓專案化實踐

  實訓專案化實施校本教材,專案反饋表,是非實施專案的效果對照表

  結題階段

  20xx。7—20xx。XX

  計算機實訓報告 篇10

  一.實習目的:

  本次CAD上機實習是為了利用計算機繪圖軟體autoCAD進行工程製圖,把握auto CAD用於工程製圖的基本操作,掌握該軟體的基本使用方法,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嚴謹工作科學素質的培養。

  二、實習任務:

  透過老師的講解、演示及學生自己的實際上機操作,學生能夠掌握AutoCAD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繪圖命令、編輯方法、標註型別,具有一般工程製圖的能力。

  本次實習要求掌握以下幾個方面:

  1)基本繪圖方法

  2)基本編輯方法

  3)尺寸標註

  4)基本3D操作練習

  三、實習時間:

  20xx年12月30號——20xx年1月3號

  四、實習內容:

  要點一:基本繪圖方法

  1、繪製直線(Line):

  執行畫線命令Line一次可畫一條線段,也可以連續畫多條線段。直線段是由起點和終點座標來確定的,可以透過滑鼠或鍵盤來決定起點和終點。

  啟動Line命令,可透過繪圖工具欄中直線圖示或在命令視窗輸入“Line”(或簡稱L)命令等方法。Line命令啟動後,操作過程為:

  第一步指定第一點(起點),然後指定第二點(或放棄),指定下一點(或放棄),指定下一點(閉合或放棄)指定下一點(閉合或放棄)。

  從操作過程中可以看出,第一點給定後,只要輸入下一點座標,則可以連續劃線;當開始畫第三條線時,系統會增加提示閉合選項,這時如選擇“C”,則最後一條線終點與第一點重合,構成一個閉合圖形;如果過程中按下回車鍵(或取消鍵),則命令結束。

  繪製直線時,點可以透過游標選定,也可以給出點的座標。

  2、繪製圓(Circle):

  AutoCAD提供了幾種畫圓方式,圓心和半徑(直徑)定圓;兩點(三點)定圓;相切、相切、半徑定圓。這些是根據圓心、半徑、直徑和圓上的點等引數來控制的。

  畫圓的命令為Circle,下面簡單地介紹圓心直徑畫圓和圓心半徑畫圓兩種方法,Circle(簡稱C)命令啟動後,操作過程為:

  指定圓心;指定圓的半徑[或直徑]。

  第一步指定圓心,若使用圓心半徑畫圓,則直接輸入半徑值,然後圓繪製完成,命令自動結束。第一步指定圓心後,若想使用直徑畫圓,則需輸入“D”,然後提示指定圓的直徑後,輸入直徑,則繪製圓,命令自動結束。

  3、繪製圓弧(Arc):

  三點方式畫弧:三點;起點、圓心、端點;起點、圓心、角度;起點、圓心、長度;

  4、繪製橢圓(Ellipse):

  中心和兩軸端點方式;兩軸方式;同樣利用該命令可以指定任意角度的橢圓弧。

  5、繪製多邊形(Polygon):

  內接方式;外切方式;邊長個數。

  6、繪製點(Point):

  除了用point命令、用滑鼠在座標系中選點或輸入座標值畫點之外,還可以在格式/點樣式選單項設定所畫點的樣式和大小。

  要點二:基本編輯方法

  對已經繪製的圖形進行編輯,既可先選圖形再進行編輯,也可先選命令再選擇編輯目標,操作時可透過修改選單、編輯工具欄、輸入命令等方式。

  圖形編輯:

  與手工繪圖相比,採用AutoCAD繪圖最突出的優點就是圖形修改、增減十分方便,AutoCAD提供了強大的圖形編輯工具,以便使用者靈活快捷地修改、編輯圖形。

  下面對這些編輯命令的使用進行簡單說明。

  偏移命令一般是對指定的直線、圓弧、圓等物件作同心偏移複製,其它圖形編輯命令名稱與功能基本一致,在使用時根據提示操作,一

  般不會出錯。編輯命令的啟動可透過點選按鈕或輸入命令名稱等方法。下面對修剪、拉伸等命令的使用只做簡要介紹。

  AutoCAD提供了修剪命令,使得使用者可以方便快速地利用邊界對圖形實體進行修剪。該命令要求使用者首先定義一個剪下邊界,然後再用此邊界剪去實體的一部分。剪下邊界可以使用視窗或交叉方式選擇多個。

  而拉伸命令則使使用者可對圖形進行拉伸(或壓縮)。該命令要求使用者首先選擇實體目標,然後確定基點和終點,基點表示AutoCAD將實體目標從什麼位置開始拉伸,終點表明選擇的實體目標拉伸到什麼新位置處。這裡基點和終點是一個相對位置,拉伸(或壓縮)實體時,必須使用交叉選擇方式。

  映象命令一般是對對稱圖形進行快速操作的,選擇映象物件後,再選擇映象點即對稱線,即可完成映象命令。

  旋轉命令則是對已完成圖形進行修改的命令,它可以對方向做錯的圖形快速修正或者對不易控制的角度進行調節,可以精確達到作圖目標。

  要點三:尺寸標註

  尺寸標註的基礎知識:

  一個完整的尺寸應包括尺寸界線、尺寸線和尺寸數字三個基本要素。

  計算機實訓報告 篇11

  通過出納實務實訓的學習,我已基本的掌握出納崗位的基本流程和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在實訓中我瞭解到出納的主要工作是主要工作是辦理貨幣資金和各種票據的收入,保證自己經手的貨幣資金和票據的安全與完整;同時也要填制和稽核許多原始憑證,是一個工作量相對較大的崗位!因為出納直接與貨幣打交道,除了要有過硬的出納業務知識以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財經法紀素養和職業道德修養。

  而我覺得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方面的職業素養:

  一是要清正廉潔。清正廉潔是出納員的立業之本,是出納員職業道德的首要方面。

  二要要堅持原則。出納員肩負著處理各種利益關係的重任,只有堅持原則,才能正確處理國家、集體與個人的利益關係。

  在實訓中,我們對杭州華豐有限公司的一些經濟業務進行了生產性的實訓,並填制了相關的會計憑證,這對於我們操作能力的提高幫助很大,並且在實際操作中反映出來的問題也恰恰是我們平時容易出錯的地方。這種理論學習和操作性的實訓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使我們對專業知識掌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同時,在實訓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主要反映在這幾個方面:

  一、對於有些會計分錄的填制不是很清楚,容易混淆。這就反映出我們的基礎知識薄弱。

  二、對於那些原始憑證可以作為附件,那些不用也不是很明確;這還需要我們多做此類實訓來熟悉這些基本操作;

  三、對於憑證的填制還不夠規範,尤其是一些大寫數字的表述不夠規範,經常在前面忘了加零或壹等等。寫到這,我突然發現為什麼做出納的女性較多,因為相比較而言,女性比男性更為細心,在一些細小處不容易出錯。雖然我不知道以後能不能走上出納這條路,但我卻在出納的學習中學會了細心和持之以恆的工作決心,這將會使我終身受益!

  最後,我想說作為一個工作在一線的出納人員,不僅需要紮實的專業知識,嫻熟的崗位技能,以及良好的職業素養,而且還需要一顆積極上進、認真負責的心。

  計算機實訓報告 篇12

  一. 實驗任務

  透過學習本實訓的內容,瞭解計算機系統日常維護的具體內容,掌握計算機維護過程中一些常用軟體的使用。

  二.實訓內容

  利用windows作業系統自帶的系統工具進行系統最佳化,維護,透過登錄檔對系統進行最佳化設定,利用系統屬性對系統進行相關設定,如設定虛擬記憶體;利用系統實用配置程式對系統的啟動程式組,服務等進行最佳化設定。

  三.實訓要點

  練習使用windows作業系統,下的磁碟掃描程式,磁碟清理程式,磁碟碎片整理程式等維護工具對系統進行維護。學習利用工具軟體,如windows最佳化大師,超級兔子等軟體對系統進行最佳化。學習透過修改登錄檔或者系統配置實用程式對系統啟動速度進行最佳化。

  四.知識準備

  使用者在使用微機過程中,定期對系統進行必要的維護,可以降低出現軟體故障的機率。磁碟清理程式可以清除系統的垃圾檔案,提高磁碟利用率。更改系統啟動程式組對加快系統的啟動和執行速度會起到不錯的效果。

  五.實驗步驟

  windows磁碟清理程式的步驟:

  (1)選擇【開始】—【程式】—【附件】—【系統工具】—【磁碟清理】命令,這時會開啟選擇驅動器對話方塊。

  (2)選擇驅動器單擊確定按鈕,系統首先計算選定的驅動器上有多少可釋放的空間,然後開啟磁碟清理對話方塊,其中列出了系統認為尋要清理的檔案。

  (3)單擊確定按鈕,系統首先詢問是否要真的刪除程式,單擊是,系統開始清理磁碟。

  六.實驗總結

  透過本次試驗,我瞭解到了許多有關係統使用維護技術,掌握了計算機維護過程中一些常用軟體的使用。而且還懂得了許多工具軟體,如windows最佳化大師,超級兔子等。

  計算機實訓報告 篇13

  計算機對我來說異常陌生,因為我很少接觸它,對它瞭解也很少,每次實際操作對我來說都很困難,我都會很緊張很煩躁,對它一點興趣都沒有。但是鑑於計算機在以後工作中 的重要性,於是我耐下心來認真的看了老師的影片講解,詳細而淺顯易懂,在它的幫助下,再加上我自己的努力(我反反覆覆影片看了好幾遍,一點點的操作)才終於完成了這次 實訓的作業。

  透過這次實訓,我學會了如何對一篇論文進行排版,掌握了word20xx的基本操作,學會如何用excel製作電子表格 、成績條。這些對我以後寫論文,學習計算機都有很大的幫助。我還發現了許多奇怪的地方,發現疑問,自己試圖去自己尋找答案,從中獲得許多的快樂,也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大大增進了對計算機的瞭解

  我想最重要的收穫是我愛上了計算機,而且讓我懂得了付出是有回報的,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和努力,什麼事都可以做成功。凡事要不能老指望別人,要需自己動手。細節決定一切,一個細小的問題就可能導致做不出來。總之,收穫大大的!

  雖然這次計算機實訓讓我學到許多東西,但同樣的我也覺得自己在計算機方面還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比如說,我以前對計算機的瞭解太少了,以至於在這次實訓中有許多基本操作都不會,浪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把過去落下的都複習了一遍,做起來很費力。還有我

  覺得自己太過心急,沒有耐心,易煩躁,以致犯過許多不應該煩的錯誤。還有許多學過的都忘了,不是很熟悉。

  在以後的計算機學習中我要多操作,重理論也重操作,注重複習,上課認真聽老師的講解,認真的吧這門課程學好,認真的對待每次學習的機會,努力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

  計算機實訓報告 篇14

  我是計算機工程系計算機網路技術(x)班學生xx。我於20xx年x月x日接受學院的安排離校抵達xx公司參加實習實訓工作的,至今離開母校已經x個月之久了,對母校的思念難以言表。現利用工作之餘時間,把所有對母校的思念之情用實習報告形式向母校彙報:

  一、實習目的

  實習實訓是學院規定的一種完成學業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校內教學的延續,而且是校內教學的。使自己可以早日踏入社會,品味社會人生,培養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為營造美好未來打好基礎。

  二、實習內容

  xx公司是xx集團之子公司,成立於xx年x月,投資總額xx萬美金,目前員工約有xx人。公司現位於佔地xx畝地的xx科技園內。現階段主要產品為鍵盤(Keyboard),滑鼠(Mouse),表面粘著型變壓器(SMD),電壓變換器(Inverter)、壓控鎮蕩器(VCO)和陶瓷積層電容(MLCC)。為全球前一大的筆記型計算機鍵盤與前一大的23寸以上液晶電視背光模組點燈器(Inverter)製造商。

  三、實習經歷

  20xx年x月x日,我按照學院的安排和計算機工程系大批同學一同坐上離校前往xx公司的參加實習實訓的車。這我同學們第一次離開學校去異地參加實習工作,心情很激動!很開心!十幾年寒窗苦讀終於快要結束了。學院和系裡的領導都十分重視,在圖書館門前開了很隆重的歡送儀式,x院長和x主任都做了深情的。上午10點多鐘從學校出發,大約下午5點鐘到xx。

  當晚連夜給我們安排了宿舍,我和其他x位同學分在一個宿舍。第二天早晨我們就去做了簡單的培訓,然後同學們就分到了不同的崗位。我是被分在一期的生產鍵盤流水線上,我主要負責印刷計算機鍵盤的符號鍵,稱作小鍵盤。由於是生產型企業,追求效率是非常迫不及待的,機器是每天不停的運作的,公司是分為白班和夜班。我很不幸剛到就被分成了夜班,每天別人睡覺的時候我在上班,別人上班的時候我在睡覺。

  當前面一站的面板留到我的面前我就必須很快的把它拾起,放在我面前的機器上印,要放穩還要確定網板的清晰程度。每印刷3快面板要用無塵布擦拭一下網板(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印刷完了後要把面板放在UV機裡烘乾後流入下一站。一段時間的夜班後,我明顯感覺自己的頭上開始有了皺紋,臉龐和身體也都有感覺瘦了一圈。

  在這裡我記得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是關於我自己的。有一天早晨下班我在公司門前排隊等車到8點才坐上班車,夜班早使我精疲力竭了,做在車上我就合上了我那雙逞強的眼睛。不知道多久後,當我被車身劇烈的振動而晃醒了後,看著車窗外的風景,我滿眼充滿著陌生感,立馬回過神來喊住司機,才知道我已經超過我宿舍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了距離的地方了。說來蠻丟人的,想想挺有意味的。我這件事會是xx給我最深刻的記憶。

  1、工作態度非常重要,因此,在工作中必須做到認真而細緻。

  2、工作要有堅強的毅力,把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要有效率而且又不出錯地做好每一件事,真的並非容易的事。在這裡實習,開始的時候很不習慣,還有點懼怕,還曾退縮過,是老師的鼓勵給了我信心,使我明白:有勇氣退縮為何不勇敢地面對,況且,實習的時間並不長,還是趁這個難得的機會學多一點,努力一點,因為學到的知識永遠屬於自己,這樣一來,我不再退縮。

  3、虛心請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實習是走上社會的第一步,實習可以積累工作經驗,而虛心請教是積累工作經驗最直接的途徑,因此,工作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我就虛心地請教同事或領導,在他們耐心的教導中我不斷走向成熟,也積累起一定的工作經驗。

  所謂實習,就是從實踐中學習,這是我在實習中體會出來的。學習不能光靠舒舒服服地坐在課室裡聽老師講理論,還要走出課室,拋開重重的書本,走向社會去學習。因為,外面的世界無限大,那裡有很多在書裡學不到的寶貴知識,況且書本知識也是來源於實踐,理論知識就是在實踐中體驗生活、體驗工作而形成的理論概括。現代的科技日新月異,知識需要不斷拓寬。因此,我們更應學習工作再學習,發掘自己的實力,尋找我們的理想,實現我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