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歌> 有關穀雨的詩歌

穀雨的詩歌

有關穀雨的詩歌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每年4月19日~21日時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下面是有關穀雨的詩歌,請參考!

  有關穀雨的詩歌

  有關穀雨古詩——《穀雨》

  作者:朱槔

  朝代:宋

  天點紛林際,虛簷寫夢中。

  明朝知穀雨,無策禁花風。

  石渚收機巧,煙蓑建事功。

  越禽牢閉口,吾道寄天公。

  有關穀雨古詩——《穀雨後一日子大再有詩次其韻》

  作者:王炎

  朝代:唐

  花氣濃於百和香,郊行緩臂聊翱翔。

  壺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淺紅蒙短牆。

  平疇翠浪麥秋近,老農之意方揚揚。

  吾儕飽飯幸無事,日芸簡尋遺芳。

  閒中更覺春晝長,酒酣耳熱如清狂。

  自憐藿食徒過計,袖手看人能蹶張。

  有關穀雨古詩——《木蘭花慢》

  作者:王惲

  朝代:元

  問東城春色,正穀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來絳豔,紅爛燈枝。

  劉郎為花情重,約柳邊、娃館醉吳姬。

  羅襪凌波微步,玉盤承露低垂。

  春風百匝繡羅圍。

  看到彩雲飛。

  甚著意追歡,留連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長亭畔,漫一杯、藉草對斜暉。

  歸縱酴雪在,不堪姚魏離枝。

  穀雨節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每年4月19日~21日視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氣象專家表示,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

  可幾年卻不是這樣,穀雨前一天,還下冰雹和下雪。氣溫反不升而下降,彷彿又回到冬天。

  “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這時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多,對穀類作物的生長髮育關係很大。雨水適量有利於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古代所謂“雨生百穀”,反映“穀雨”的現代農業氣候意義。但雨水過量或嚴重乾旱,則往往造成危害,影響後期產量。穀雨在黃河中下游,不僅指明它的農業意義,也說明“春雨貴如油”。

  中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於桑。”是說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穀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穀雨前,好種棉”,又云:“穀雨不種花,心頭像蟹爬”。自古以來,棉農把穀雨節作為棉花播種指標,編成諺語,世代相傳。

  穀雨節的天氣諺語大部分圍繞有雨無雨這個中心,如“穀雨陰沉沉,立夏雨淋淋”、“穀雨下雨,四十五日無干土”等等。還有穀雨節氣如氣溫偏高,陰雨頻繁,會使三麥病蟲害發生和流行。

  希望穀雨以後天氣逐漸變暖,不要勝似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