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必備】美術教案模板錦集6篇

美術教案

【必備】美術教案模板錦集6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運用造型元素,描繪出線條流暢、平塗均勻的想象中的鮮花世界。

  2. 過程與方法:

  ① 在欣賞中激發聯想;

  ② 在比較中感受小畫家的創造性想象。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鮮花的形態美、色彩美,激發學生對生活美的追求。在愛護花草樹木的過程中提高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運用造型元素,大膽表現心中花的世界。

  教學難點:能從花的形態、色彩特徵進行創造性想象。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引入新課:

  1. 猜一猜。

  2. 說一說:你認識哪些花?

  3. 出示課題:《8.想象的鮮花》

  二. 欣賞與想象:

  1. 講故事。

  2. 欣賞花的圖片。(演示課件)

  ① 說一說:花的形態,色彩是怎樣的?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② 引導學生展開聯想。(編一個簡短的花的小故事)

  3. 對比欣賞書本的想象繪畫與製作圖例,(形態、色彩、想象內容)講解不同的表現方法。

  4. 欣賞課件的想象繪畫,引發想象。

  三. 造型與表現:

  1. 根據一幅你認為最美的花或花的特點、形態展開聯想,畫一幅想象中的鮮花世界。

  2. 學生繪畫表現。(播放音樂和圖片)

  四. 評一評:

  1. 你學會了什麼?你最喜歡什麼?

  2. 誰的想象力最豐富?誰畫的花故事最精彩?

  3. 進行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大自然的教育。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糖跳躍的節奏和動態,願意用手指點畫的方式在指定的範圍內表現糖。

  2、感受五顏六色的糖帶來的色彩美。

  3、積極參加玩色活動,在活動中體驗玩色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裝有彩虹糖的透明瓶子一個,盒子一個(把瓶子裝在盒子裡)。

  2、紅色、黃色、綠色的顏料,顏料盤,抹布,桌布。

  3、“跳躍音樂”的CD,畫有瓶子的紙、展示板。

  活動過程:

  一、律動開汽車引入活動:

  “森林裡新開了家超市,你們想去看看嗎?”那我們開著汽車出發吧!

  二、聽一聽,猜一猜。

  教師搖手中的盒子,讓幼兒聽一聽,猜一猜,盒子裡裝的是什麼?引起幼兒的興趣。

  三、感知欣賞:五顏六色的彩虹糖。

  1、教師拿出玻璃瓶。

  (1)你發現了什麼顏色?

  (2)這些糖什麼樣子的?是什麼味道的?

  四、想象創作:蹦蹦跳跳的彩虹糖。

  1、師搖瓶子:看糖在瓶子裡跳呢,跳跳跳,一起學一學。像誰在跳啊?

  2、示範:糖糖跳到了空瓶子裡,慢慢跳,跳跳,紅糖糖跳進去——擦手;快快跳,跳跳跳,黃糖糖跳進去,跳到空地方——擦手;小兔跳,跳跳跳,綠糖糖跳進去,把瓶子跳滿——擦手。

  3、幼兒操作:幼兒隨跳躍音樂到座位上操作,鼓勵幼兒大膽動手進行。

  4、老師巡迴觀察個別指導,提醒幼兒在瓶子內點畫,不點到瓶外面,一種顏色用完再將手擦乾淨。

  五、欣賞評價:比一比——誰裝的糖顏色多。

  1、以將糖送到超市去的形式,引導幼兒欣賞同伴作品,相互交流,看誰瓶裡的糖顏色多。

  2、糖的顏色都很多,寶寶真能幹!跟彩虹糖再見!開汽車離開。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最快樂的一件事,並用繪畫或紙版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學習紙版畫的繪畫技法,利用吹塑紙進行創作。

  3.透過繪畫和製作,培養學生觀察力、創新精神和再造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紙版畫的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

  紙版畫的印製,水份、顏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教具準備:

  課件、吹塑紙、鉛筆、水粉顏料、調色盤、毛筆。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引導階段:

  讓學生帶著記錄他們快樂回憶的相片,用展示臺展示給全班同學看。並回憶講述。(引導學生在欣賞他人作品的基礎上,回憶自己生活中快樂的片斷,激發學生創作熱情。)請大家睜大眼睛,豎起耳朵,可別錯過哦!

  二、發展階段:

  欣賞版畫作品。透過觀察和討論,引導學生認識

  紙版畫的表現方式。請同學們在觀察的基礎上思考:紙版畫是透過什麼方法加工完成的,它與繪畫作品比較,有什麼不同的視覺效果。

  技法學習:

  ⑴出示製作簡易紙版畫的材料——吹塑紙,

  啟發學生思考,運用什麼工具和製作方法可以製作成紙版畫。鼓勵學生髮揮想象力,採用刻、劃、撕等方法進行創造性地使用,製作出內容豐富、造型美觀的紙版畫作品。

  ⑵作業設定:

  在製作好紙版的基礎上,思考並嘗試怎樣拓印出多色紙版畫。

  佈置下節課工具材料。

  課後反思:吹塑紙這種材料現在已很少見,不如讓他們選擇比較易尋找的紙殼來製作,雖然比吹塑紙硬,但學生更好掌握。

  施教時間:9月26日——9月28日

  第二節

  一、情感昇華階段:

  帶領學生欣賞大量版畫作品(課件)引導學生懂得只有善於觀察、善於利用身邊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異,就會創作出好的作品。

  二、動手操作階段:

  作業要求:欣賞教材中作品,用紙版畫或繪畫的形式進行復制或者創作。

  作業步驟:

  啟發學生講解制作過程。

  1.設計。

  2.製版。

  3.新增背景

  4.剪、刻、品、貼。

  三、學生作業:放輕音樂。

  兩人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要有合作精神。

  教師巡視指導。

  四、講評作業:

  選取優秀作業,表揚造型美觀、色彩鮮豔、整體看畫面效果好的作業,表揚最佳搭檔。

  五、教師總結:

  本課同學們學會版畫的基本方法,這種方法運用廣泛,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運用這種方法,希望同學們多去發現、去探索、體會生活的樂趣。

  課後反思:有些學生選擇的是繪畫的方法,其實只要知道這種方法就可以了。作業形式的多元化可以促使學生更多的開動腦筋,尋找運用更多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施教時間:10月8日——10月10日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過程:

  一、欣賞匯入

  1、引導學生欣賞有關的黑與白的圖形,感受黑與白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課件展示)

  (1)生活中常見的黑與白:足球、太極、連續紋樣、水墨畫等;

  (2)心理學上產生錯覺的黑白圖片:人與杯子、房間、會亮的.燈;

  (3)美學上漸變的黑白圖片:埃舍爾的一組魚鳥漸變圖。

  (設計意圖: 透過分類欣賞,讓學生了解黑白圖形應用比較廣泛,它們之間的轉換會產生意想不到視覺效果,初步感知黑白圖形表現出來的美感。)

  2、引導學生小組交流,談談各自的看法。

  二、探究新知:

  1、學生按照《人像與杯》的製作過程,嘗試製作人像與杯的黑白正負形。

  (1)展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人像與杯的製作過程。

  (2)練習製作人像與杯圖。

  [設計意圖: 透過學生動手操作,在嘗試過程中體驗黑白對稱圖形組合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2、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課本中插圖,小組討論:這些作品可以分為幾類?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設計意圖:在討論中學生能夠博採眾長,從作品表現產生的效果將它們進行歸類,進一步體驗到黑白圖形所表現出來的美感。

  3、歸納總結黑白圖形的表現方法(出示課件):

  (1)不規則圖形組成的正負形:圖形簡潔,線條流暢,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現。如變化的臉、一家三口等。

  (2)對稱法組成的正負形:黑與白都是一個完整的圖形。如人像與杯、皇后與衛士、女人與狗等。

  (3)重複法組成的正負形:每個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簡潔。如象與羊、埃舍爾的變換等。

  (4)二方連續法組成的正負形:由一個基本形可以重複,改變方向組成正負形。如中國漢代裝飾紋樣等。

  [設計意圖:透過二次欣賞,讓學生加深理解黑白圖形的表現方法,進一步認識黑白圖形在內容和形式表現出來的美感。]

  三、欣賞評述: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準備用什麼方式方法設計一幅什麼方法組成的黑與白圖畫?

  [設計意圖:在欣賞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表現不同的黑白圖形。]

  四、創作表現:

  1、用繪畫或剪紙等形式表現黑與白的正負形。

  要求:(1)圖形簡潔,有創意,形式感強。

  (2)線條流暢,塗色均勻。

  2、學生進行臨摹或創作,教師進行個別輔導,及時處理學生呈現的問題,發現與眾不同的作品。

  五、評價小結:

  1、作品展示與交流:

  (1)學生將完成的作品在影片展示臺上展示或貼在黑板上。

  (2)引導學生欣賞評價,說說你喜歡哪一幅作品和喜歡的理由。

  (3)引導學生自我反思,說說自己這幅畫有何需要改進的地方。

  (4)教師對學生作品進行點評,肯定學生成功之處,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2、課堂小結:

  學習後你有什麼收穫?還有哪些地方有疑問?

  六、課後拓展:

  運用本節課所學的方法創作一幅黑白漫畫,注意體現作品的形式美。

  教學反思:黑白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作業過程中,許多孩子驚奇的發現:從黑紙上剪下花紋後,剩下的紙鋪在白紙上居然也有著奇妙的效果!我適時引導他們:這世上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只要帶著藝術的眼光看世界,沒有廢棄物,只看你肯不肯動腦筋加工。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瞭解色彩人物畫的基本方法和步驟.鞏固所學的色彩知識,學習用色彩的深淺來表現畫面層次.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色彩人物寫生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難點:畫面色塊的深淺、冷暖對比,畫出每個學生自己的色彩個性

  教學準備:

  課件、水粉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課件引入

  1:出示學生人物速寫,引導欣賞。:這些平常的速寫,為色彩創作畫了極好的素材。

  2:出示色彩人物創作畫,畫中人物形象生動,色彩層次分明

  3:板書課題

  二:新授

  1:講解比例

  請一位學生上臺來,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講解人體比例和“立七、坐五、蹲三”的變化規律

  2:教師示範,邊畫邊講解步驟方法和要求

  (1)構圖設計

  確定寫生人物在畫面上的大小,先定出頭在畫面的大小。因為畫半身還是畫全身像,所畫頭的大小在畫面上不一樣,人身體部分畫得越多,頭在畫面上就應畫得小

  (2)肯定下筆

  認真觀察,抓住人物主要動態和形象特徵,膽大心細地用長線肯定地勾畫出所看到的形象輪廓。運用取捨表現細部和主要衣紋.

  (3)力爭不改,一氣呵成

  三:學生練習

  寫生:同座同學分為一組,分組到室外寫生,相互各為10分鐘.

  四:講評作業,佈置下次色彩用品,下課

  第2課時

  一:匯入課題

  1:前面我們學習了一些色彩知識,誰來講一講,運用冷暖對比色對畫面色彩主要有什麼作用?

  :能使畫面色彩更加活潑、生動

  2:板書:冷暖對比

  3:問:畫面色彩運用濃淡深淺變化又有何作用?

  :能使畫面層次分明,主體形象突出,並有一定的立體形

  板書:濃淡深淺

  這節課我們就來運用這些知識畫色彩人物

  二:新授

  1:欣賞、分析

  (1)這4幅畫哪些運用了色彩的冷暖對比?

  (2)哪些又運用了色彩的濃淡、深淺對比?(學生討論,教師)

  2:著色方法與步驟

  (1)確定用色方法

  如濃淡深淺變化的方法。人物色學濃,背景色則淡淺,反之,相反

  (2)塗畫人物

  先畫臉部再畫衣服

  (3)畫背景或周圍景物

  三:輔導學生練習

  強調:調色時注意掌握水分的多少

  四:全課,展示作品,講評色彩。

美術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蘇教版第十一冊美術教案(新) 第二十四課:現代建築

  本教材用造型別致的悉尼歌劇院等建築為例,以新材料、新技術、新結構、新造型展示了宏偉壯觀、生氣勃勃、奇姿異態的現代建築,展現了現代建築的豐富性,同時也展現了現代人對美的多元化的追求,強調個性,強調簡潔、實用、大方。玻璃、鋼材和混凝土是現代的建築材料。裝飾並不多,因為人們認為建築物的目的,它的形狀和樣式更為重要。這種把玻璃和混凝土鑲在鋼鐵櫃架上的“國際風格”幾乎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的。

  蘇教版第十一冊美術教案(新) 第二十四課:現代建築

  指導學生欣賞現代建築的過程中可根據兒童特點和興趣特點從現代建築的多種多樣、風格各異的造型去分析,然後讓學生了解現代科學技術、新材料是現代建築的必要條件,並透過現代建築的分析瞭解現代建築和環境的協調關係,學會從生活中的事物去聯想,去創造多種多樣的現代圖形,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

  (二)教學目標

  情感領域:欣賞現代建築藝術的形式美,體會建築與人的關係。認識建築所蘊含的人文精神。感受建築藝術的個性美感。

  認知領域:瞭解現代建築的有關知識,提高對現代建築的欣賞能力。

  操作領域:調查家鄉的建築,能對身邊的建築進行簡單評價。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實物投影儀、錄影機、現代建築掛圖、作業紙、若干水果。

  課時:1課時。

  (二)設計方案

  ●教學匯入:

  教師帶來植物(仙人球)用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博物館設計了一個“球體網架”建築來引入課題。

  ●教學新授。

  ①現代建築http://www.anxue.com師生共同欣賞優秀建築作品,感受建築的美。建築的產生同樣來源於生活。舉例悉尼歌劇院的設計背景。

  ②圖片欣賞,瞭解現代建築特點:使用舒適,造型多樣,技術先進,物景相融。

  ③播放錄影,展示家鄉比較知名的建築。學生對這些建築進行一定的評價。

  ●練筆:

  透過欣賞,請學生為學校設計藝術樓,外形要求奇特,能與周圍的環境相協調。現代建築

  ●學習小組進行相互評價。

  課後延伸:可以到網上查詢建築的相關資料現代建築。

  三、學習評價建議:

  ●是否能主動地學習欣賞的方法,並具有初步的鑑別、評述能力。

  ●是否能透過查閱資料、個人體驗、集體討論、觀摩和評述等方式,領悟建築藝術與生活的關係,瞭解現代建築的風格特點。

  四、教師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