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從不同角度分析小學生心理問題的形成論文

從不同角度分析小學生心理問題的形成論文

從不同角度分析小學生心理問題的形成論文

  在小學時期兒童的生理方面迅速發展,達到一個發展的高峰期,同時這也是他們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很多心理問題的形成就是在青春發育的早期,所以我們要及時預防,做好準備工作。這就需要家長和教師找到問題的根源,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下面我們就從學生自身、家庭、學校。社會這四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學生自身

  1.生理因素

  (1)遺傳和疾病

  隨著現代醫學的迅速發展,各種疾病也層出不窮。有些學生被天生或後天的疾病所纏繞,如兔唇、侏儒等。正是由於這些外在生理的缺陷,他們總是能成為周圍人關注的焦點。長時期面對這些異樣的眼光,兒童在生活中容易形成自卑、孤獨、自閉等性格,從而不願與人交流,把自已鎖在內心狹小的空間不願走出來。

  (2)生理發展

  小學生處於青春期發育的關鍵期,生理方面主要表現在身體發育加速,男女在第二性徵上出現明顯的區別,男生主要表現為睪丸增大,女生為乳房隆起,有些發育較早的女生會出現月經初潮。這些生理上的變化會使他們對對異性充満好奇,但又感到焦慮,恐慌,不安,在對待異性時也會變得比較小心,謹慎。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和家長進行正確的教育和指導,防止兒童從簡單的焦慮、不安情緒發展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影響心理的健康發展,進而影響到正常的學習生活。

  2.心理因素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田景波指出,在青春期以前,思維水平上呈現對感覺、動作或是具體經驗的依賴,而到青春期則能進行抽象思維,按形式邏輯的法則思考問題。這個時期的兒童因為身體的迅速發展,他們期待心理的成長,希望家長和老師不要把自已當小孩子,相信自已能夠獨立解決問題。但他們確實從外形上像大人,而內心裡還是孩子,依賴與獨立的矛盾突出。

  (二)家庭因素

  1.家庭結構

  家庭結構是指家庭中成員的構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狀態,以及由這種狀態形成的相對穩定的聯絡模式。一個家庭的人員組成、人口數量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影響到兒童心理的發展。據許多相關研究表明,單親家庭對其兒童心理的影響最為明顯。

  單親家庭又稱缺失性家庭,指夫妻雙方因離婚、喪偶,而有一方與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據相關的研究,中國80%的單親家庭都是由離婚所致,所以父母的關係對兒童心理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單親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兒童,缺乏關愛、孤獨、容易產生妒忌、和對父母和社會的仇視。

  2.家庭氛圍

  是指兒童所處的家庭環境的氣氛與情調。它存在於每個家庭中,並對兒童的心理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衛萍、陳雪梅的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氛圍能使兒童形成活潑、開朗、誠實、謙虛的性格。相反,不良的家庭氛圍下成長的孩子,容易表現出膽怯、自私、嫉妒、孤獨、懶惰等。

  3.家長教養方式

  主要是指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我們都知道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教育方式對兒童心理的發展同樣重要。但很多家長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是一味地追求自我認同的教育方法,而對一些正確有效的方法不能達到理性的認識。只要是他們認為正確的,就會運用家長的權威優勢,使孩子無條件地服從,從而影響到兒童個性化的發展。

  (三)學校因素

  兒童到適齡的階段後,便會進入到學校學習生活,雖然說學校是兒童成長、學習的第二場所,小學教師是兒童的第二任老師。但是由於兒童在進入學校之後,大多數時間是呆在學校,和老師和同學相處的時間增加了,從而也就減少了和家長相處的時間。所以在學校生活中,教師和同學是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主要因素。

  1.教師

  首先,在當代的生活中,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的時候,父母以他們為中心,來到學校,他們也同樣認為自已會是老師關注的焦點。所以當現實與理想出現差距時,難免會引起心理的落差感,造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課堂紀律等不良現象,久而久之就可能引起心理問題,如焦慮、厭學等。

  其次,教師公平性的體現也是影響學生心理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大家都有這樣一個慣性認識,那就是老師喜歡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不喜歡成績差的學生。我們不排除是有這樣一類教師,對於成績優異的學生表現出明顯友好的態度,而對於成績差的學生則經常在公開課堂進行嚴厲的批評。這種明顯的態度差異會使優秀的學生產生一種優越感,而成績不好的學生產生自卑感,從而更加厭學,甚至逃學、早戀、迷戀網路,以此來尋求心理的釋放。

  2.同學

  在家裡父母給了兒童儘可能多的關愛,從而使得他們進入學校之後也認為得到所有同學的喜愛是理所當然的。但是面對這種一個班級同學的相處,每個人性格不同,難免會存在一些小群體。對於不同的學生之間可能存在攀比的現象,比如說誰的朋友比較多,誰的爸爸是校長,誰的衣服好看,老師更喜歡誰等。學生中的差異對於弱勢群體的學生來說會產生自卑、恐懼、孤獨等心理,而對於強勢群體的成員來說就可能會存在炫耀、驕傲、自私等。

  (四)社會因素

  據衛萍等的研究表明,社會因素包括社會政治經濟生活、大眾傳媒、社群環境三方面的因素,而我認為除了這三方面還應加上一個社會風氣。所以這裡我主要說明社會風氣對兒童心理的影響。

  不良的社會風氣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不良的影響。如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些思想“一切向錢看”“要嫁就嫁高富帥”這樣會導致學生從小就養成錯誤的金錢觀和價值觀,有的學生還有可能想輟學去賺錢,或者過分注重外貌而產生厭學現象。並且在現實和思想發生衝突時,他們就很難從中解脫出來,不能理性地作出選擇,嚴重的可能導致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