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小班洗手的教案

幼兒園小班洗手的教案

幼兒園小班洗手的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洗手的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洗手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飯前飯後、點心及大小便後要洗手。

  2、學會念《洗手》兒歌

  活動準備

  1、每組一份洗手步驟圖,教師一份大的洗手步驟圖

  2、一條髒毛巾

  一、開始部分:

  用遊戲的口吻引起幼兒學習洗手的願望

  老師:今天我聽到毛巾架上有哭的聲音,我走過去一看(舉起髒毛巾)這條毛巾對我說:“有一個小朋友手沒洗乾淨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髒了。”

  提問:

  1、誰在哭啊?

  2、毛巾為什麼哭?

  3、怎樣讓毛巾不哭?

  二、基本部分:

  1、孩子自由討論,教師小結點名主題《洗洗手》

  2、請幼兒說說洗手的重要性,應該怎樣洗手,正確洗手的步驟。師:既然洗手這麼重要,那我們應該怎樣洗手呢?剛剛上課之前我們已經洗過了,現在誰來說說你剛才是怎麼樣洗手的呢?

  3、老師出示洗手步驟圖,老師帶領幼兒根據出示的步驟圖一起演習。師:我這有一張洗手步驟圖,現在讓我們一起看一看你是這樣洗的嗎?好了老師按照洗手步驟圖邊洗邊念兒歌洗一次。

  兒歌:洗手前先捲袖,再用清水溼溼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縫之間都搓到,嘩嘩流水衝一衝,我的小手洗乾淨。

  4、幼兒先在坐位上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學念兒歌,老師邊檢查幼兒洗手方法是否正確,邊對個別幼兒進行輔導。

  5、分組洗手比賽,教師為每組發打亂的洗手步驟圖,讓幼兒進行排序,鞏固洗手的步驟。

  師:既然我們已經會正確的洗手順序了,那現在我為你們每組都準備了一份打亂的洗手步驟圖,請你根據剛才洗手的經驗按順序排列好吧,這需要你們共同配合,看哪組排的最安靜、最快,最準確,好了,開始吧!

  6、洗手時注意的問題。請幼兒討論後在個別回答。

  程師:我們都已經會正確的洗手過程了,但是在洗手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你們知道嗎?現在請你們小聲的討論一下,然後在告訴我好嗎?別忘了討論完後就馬上坐好呦!

  師:剛剛你們說的都很好,在幼兒園裡洗手時我們要注意排隊,不推、不擠。還不能玩水,不把水濺得到處都是,要節約用水,對嗎?

  三、結束部分:

  小結。

  師:好了,既然我們已經學會如何洗手,瞭解到洗手時應注意的事項,也知道洗手非常重要,那在今後我們就要按照今天我們說的去做,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好嗎?

  反思本節課開始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熱情非常高,對毛巾為什麼哭很感興趣為本文的開始奠定了好的基礎。在分組洗手比賽中孩子們都很投入並能做到不戲水,不見同伴認真的把手

幼兒園小班洗手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透過理解故事,助教講解,瞭解洗手的重要性及洗手的正確方法。

  2、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安靜,並以談話吸引幼兒興趣。

  助教:小朋友們每天鍛鍊身體,所以大家都很強壯。可是有隻小花貓也會鍛鍊身體,可它還是生病了,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聽聽故事《小花貓生病了》。幼兒:好的。

  (二)理解故事《小花貓生病了》。

  助教:來請我們聰明的小朋友來講講,小花貓怎麼了啊?幼1:小花貓生病了。(表揚)助教:那麼它為什麼會生病呢?

  幼2:小花貓不洗手就吃蘋果。(表揚)····

  助教:我們小1班的小朋友真厲害,大家都知道小花貓生病的原因,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它呢?

  幼3:讓它吃東西前洗手。(表揚)

  助教:好的,那接下來老師給你們講講洗手的方法。(根據幻燈片進行講解,記得多與學生互動)

  (三)透過PPT,瞭解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洗手的方法。

  助教:現在老師就給你們講講洗手的重要性。為什麼要洗手?幼1:手上有很多細菌。幼2:手上有髒東西。

  助教:哇~我們的小朋友真厲害,大家給他鼓鼓掌。其他同學還有補充嗎?幼3:……

  助教:看來小朋友們都很愛乾淨。可是大家知道要怎麼洗手嗎?老師先來問問大家你們是怎麼洗手的?

  幼兒: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助教:今天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如何正確的洗手。請大家來看上面。

  洗手歌

  手心相對搓一搓;手心手背搓一搓,

  十指交叉搓一搓;拇指手中轉一轉;

  指尖掌心劃一劃,最後別忘洗手腕。

  (根據幻燈片進行講解,記得多與學生互動)

  小結:

  助教:今天我們一共學習什麼事啊?幼兒:正確洗手。(表揚)助教:大家都好厲害哦!阿姨給大家一個任務哦,回家把今天講的內容教給爸爸媽媽,讓爸爸媽媽也要愛乾淨和衛生哦!好不好啊?幼兒:好的。

  助教: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孩子們要記住,並回去告訴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等,讓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也要養成每天勤洗手。洗澡、勤換洗衣物的好習慣,用健康照耀我們的未來!小朋友們能做得到嗎?請大聲回答!幼兒:做得到!

  助教:小朋友們真棒,阿姨很喜歡大家,謝謝大家!

幼兒園小班洗手的教案3

  一、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剛入園,吃飯時,我請幼兒去洗手,他們會有各種理由不去洗,“我洗過手了,我在家裡洗的。”“圖書是乾淨的,不髒。”“衣服不髒,媽媽剛給我換的。”“玩具多漂亮呀,不髒。”當我告訴幼兒這些東西是髒的,洗乾淨的小手摸到它們也會變髒時,幼兒會聽從我的建議去洗手,但同樣的事情、同樣的理由以後還會出現。用小毛巾擦一擦,把幼兒認為乾淨物品上的“髒”東西從隱蔽的狀態顯現在眼前,幼兒真正理解了“髒”的概念,才會把老師的要求,轉化為自己的願望,有效地轉變自己的行為,養成愛洗手的習慣。

  二、活動名稱:

  該不該洗手

  三、活動目標:

  1、知道周圍的許多東西是不乾淨的,許多髒東西是看不見的,吃東西之前願意洗手。

  2、引導幼兒關心周圍的人,願意與周圍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物。

  四、活動準備:

  1、好吃的食物一袋;白色溼毛巾;玩具、圖書等物品。

  2、剛剛洗過手,分三組坐在桌旁,看圖書、玩玩具、聊天。

  五、活動過程:

  1、情景設定:大班哥哥姐姐送來好吃的食物

  師:你是哪個班的小朋友?到我們班有什麼事嗎?

  大班幼兒: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給弟弟妹妹送晚點來了。我們吃晚點時,覺得幼兒園的晚點太好吃啦,想起小班弟弟妹妹還沒有吃過,一商量,大家就派我把好吃的晚點送來啦。

  師:哥哥姐姐真好,有好吃的東西自己不吃,給我們小弟弟小妹妹吃,我們應該說什麼呀?(謝謝哥哥姐姐!)

  2、請幼兒聞一聞晚點的味道,激發幼兒想吃好吃的的願望。引導幼兒商量吃的方法。提問:

  1)哥哥姐姐送來的好吃的真香,誰想吃呀?請幼兒將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

  2)這麼多小朋友都著急吃一袋好吃的,我們怎樣做才能快點吃到呢?

  3)小朋友現在能吃好吃的嗎?為什麼?

  4)誰不願意去洗手?為什麼?(手不髒,手沒摸髒東西,周圍的物品不髒。)

  3、小實驗:它們乾淨嗎

  用白色溼毛巾擦拭幼兒認為乾淨的.物品如:圖書、桌椅和玩具等,引導幼兒觀察並發現毛巾顏色的變化。

  結論:我們周圍的許多東西都是不乾淨的,許多東西髒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來,髒東西還會從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地方呢。乾淨的小手,摸了這些東西就不乾淨了。

  提問:

  1)毛巾為什麼變髒了?髒東西是哪兒來的?(圖書、桌椅和玩具是髒的,毛巾一擦,髒東西就跑到毛巾上。)

  2)剛才小朋友為什麼說它們是乾淨的?(看不見)

  3)小手洗乾淨後,再摸圖書、玩具、桌椅和衣服等東西,還乾淨嗎?

  4)現在誰願意先去洗手,把我們用眼睛看不見的髒東西洗掉,再回來吃好吃的食物?

  4、小朋友洗手,品嚐食物,引導幼兒將好吃的送給客人吃。

  哥哥姐姐有好吃的東西,想著送給我們小弟弟妹妹吃,他們真好!

幼兒園小班洗手的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洗手》,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2、瞭解不洗手的危害,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洗手》;

  (2)一條髒毛巾。

  活動過程:

  一、幫助髒髒的小毛巾

  1、出示髒髒的小毛巾,教師配音哭聲。

  小毛巾怎麼啦?

  幼兒自由猜測。

  2、小朋友手沒洗乾淨就在我身上擦,把我擦髒了。

  提問:

  (1)毛巾為什麼哭?

  (2)怎樣讓小毛巾不哭呢?

  (3)小手洗不乾淨,會怎麼樣?(讓幼兒知道不洗手或手沒洗乾淨的危害,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二、正確洗手方法

  1、討論洗手的方法,該不該洗手。

  怎樣把小手洗乾淨?

  2、配合教學掛圖念兒歌《洗手》,幼兒欣賞。

  3、幼兒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

  三、什麼時候要洗手

  1、什麼時候需要洗手呢?(飯前、便後、手弄得很髒的時候都需要洗手)

  2、怎麼能知道小手洗乾淨了沒?(看、聞、摸等多種感官方式)

  活動延伸:

  督促幼兒吃東西前要養成洗手的好習慣。

  附:洗手歌

  捲起袖、淋溼手,抹上肥皂搓一搓。

  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裡也搓搓。

  清清水裡洗呀洗,再把水滴甩乾淨。

  拿條小毛巾,小手擦乾淨。

  活動反思:

  活動對幼兒進行勤洗手的良好習慣的培養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開始以一條髒毛巾的話題討論方式進入活動主題,讓幼兒知道為什麼要洗手,鼓勵幼兒自己來介紹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兒歌,具體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語言,再加上有徒手練習的鋪墊,先前進行個別的糾正和輔導,使得實際練習有條不紊的開展。讓幼兒真切觀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乾淨的真實過程,都學會了用正確方法洗手。

幼兒園小班洗手的教案5

  活動目標: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可以有效預防疾病。

  2、瞭解七步洗手法的步驟,並依據七步洗手法正確洗手。

  3、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感受洗手的快樂。

  (上述目標可根據幼兒大、中、小班年齡不同制定)

  活動過程:

  1、匯入:

  小朋友,我們的兩隻手每天要做很多事情,比如吃飯、穿衣服、寫字、畫畫、還可以玩很多玩具,我們的小手很能幹。可是,有時,我們會去很多公共場所,比如說醫院、遊樂場等,所以我們的雙手上會沾滿許多看不見的“髒東西”—細菌、病毒。如果手不乾淨,就會把這些髒東西吃到嘴裡,使人生病,為了防止病從口入,我們就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正確的洗手方法可以有效的預防傳染病,防止病從口入。

  2、授新

  a、展示圖片(七步洗手法圖)講解要求:使用流動水,使雙手充分浸溼,用適量肥皂或皂液,均勻塗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認真揉搓雙手,保持泡沫停留6秒鐘。

  b、逐一展示步驟,邊聽、邊看、隨影片做出洗手的動作。

  c、學習《洗手歌》,幫助幼兒更快記住七步洗手法,教師有有節奏的讀一遍兒歌,邊讀邊做動作,之後帶著幼兒一起學習兒歌。

  3、回顧觀看七步洗手法全部過程,加深幼兒記憶。

  4、延伸活動

  在日常的生活活動中,小朋友要正確運用七步洗手法進行洗手。

幼兒園小班洗手的教案6

  活動目標:

  1、瞭解勤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正確洗手的方法。

  2、養成勤洗手、講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動畫片

  2、課件(洗手步驟:知道正確洗手方法、步驟。)

  活動過程:

  1、遊戲匯入,引起參與興趣。

  2、觀看動畫片,激發幼兒勤洗手的興趣。

  1)情節一:幼兒討論:小鴨怎麼了,為什麼會肚子疼?

  小結:沒洗手就拿東西吃會肚子疼,生病就要去醫院,小鴨應先洗手再拿東西吃。

  2)情節二:幼兒討論:細菌最喜歡什麼樣的孩子?如果小細菌到了我們身上會怎樣?

  小結:細菌最喜歡不愛乾淨、不講衛生的孩子,如果小細菌跑到我們身上,就會渾身發癢,患皮膚病。如果用不乾淨的小手拿東西吃,就會肚子痛。

  3、什麼時候要洗手

  幼兒討論:我們什麼時候要注意洗手?

  小結:飯前便後要洗手、玩完玩具後、做遊戲後……

  4、怎樣洗乾淨小手

  1)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把小手洗的乾乾淨淨?

  方法:幼兒邊說邊演示,運用課件將洗手各環節一一呈現。

  (挽袖子—淋溼手—打肥皂—沖洗—甩水—用毛巾擦乾)

  2)將洗手步驟編成兒歌,邊做洗手動作邊念兒歌

  附:洗手歌

  小朋友,來洗手,

  捲起袖,淋溼手,

  抹上肥皂搓呀搓,

  流動水裡衝一衝,

  甩一甩、擦一擦,

  我的小手真乾淨。

幼兒園小班洗手的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懂得洗手的時間和重要性。

  2、根據洗手流程圖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二、重點難點

  重點:懂得洗手的時間和重要性。

  難點:根據洗手流程圖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三、活動準備

  1、掛圖:小手洗一洗(貼在盥洗室的牆上)

  2、盥洗室內準備4—5塊顏色、形狀、香型不同的香皂。

  四、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討論洗手的時間和重要性。

  1、什麼時候需要洗手?什麼時候手會變髒呢?(飯前便後、吃東西前、戶外活動後等)

  2、為什麼要洗手呢?小手洗乾淨後再吃飯,才不會把細菌吃到肚子裡,不然容易生病。

  3、你在家是怎麼洗手的?

  (二)一起看幼兒用書,給幼兒示範正確的洗手步驟,並請幼兒一起學學洗手的動作。

  1、溼:開啟水龍頭,把手衝一衝。

  2、搓:關上水龍頭,抹上香皂,搓搓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搓搓大拇指,搓搓手腕。

  3、衝:開啟水龍頭,雙手手指朝下,將手上的肥皂泡沖洗乾淨。

  4、捧:捧起水沖沖水龍頭,再把它關緊。

  5、擦:拿小毛巾將手心、手背、手指、手腕的水跡擦乾淨。

  (三)帶領幼兒走到盥洗室,認識洗手的相關用具。

  1、這是香皂你知道它是用來做什麼的嗎?

  2、香皂可以幫我們把小手洗得更乾淨。

  (四)組織幼兒根據洗手流程圖的提示,輪流洗手並擦手。

幼兒園小班洗手的教案8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按順序講述畫面內容。

  2。瞭解洗手的重要性,建立維護雙手清潔的意識。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重點難點:

  觀察畫面,按順序講述畫面內容

  活動準備:

  掛圖《為什麼要洗手》,活動前請幼兒瞭解洗手的原因,小塊肥皂若干,洗手盆,清水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引導幼兒討論洗手的原因。

  (1)請小朋友想一想,今天我們的手都做過什麼事情,摸過什麼東西?

  (2)今天,我們的小手已經摸過這麼多東西,讓我們看看自己的手,是不是有點髒了?(有的小朋友看不見手上有明顯的汙跡會說不髒,教師要及時做好引導)雖然有事我們的肉眼看不見手髒,但是我們的手上會有許許多多看不見的細菌,如果雙手沾上看不見的細菌,會讓身體生病。所以,生活中我們隨時洗手,清潔自己的雙手很重要。

  二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按順序觀察畫面,瞭解洗手的原因及時間。

  (1)圖上的小朋友怎麼了?

  (2)原來把手洗乾淨是因為要把病菌沖掉或殺死,不要讓它們跑到身體裡面,讓我們生病。

  (3)做哪些事情要記得洗手?

  (4)除了吃東西以外,病菌也喜歡在你揉眼睛、挖鼻子的時候跑到身體裡面,讓身體不舒服。用肥皂洗手,可以把手上的病菌殺光光,讓手變得乾淨。

  2、幼兒討論如何正確洗手。

  (1)教師引導幼兒找到正確的洗手方法。

  (2)出示洗手圖,幼兒體驗如何正確洗手。

  活動延伸

  給幼兒發放學習單《什麼時候要洗手》,請幼兒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完成。

幼兒園小班洗手的教案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2、知道飯前,便後、手髒時要洗手。

  3、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習慣。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洗手步驟圖。

  活動過程:

  一、看看自己的小手。

  1、老師的手乾淨嗎?(不乾淨,手上有粉筆灰。)手髒了怎麼辦?(應洗手。)

  2、小朋友動動小腦筋,怎樣才能把髒手洗乾淨?啟發幼兒說說洗手的順序、方法。

  二、出示掛圖,介紹洗手的順序。

  先把小袖子捲起來,開啟水籠頭淋溼小手;然後抹上肥皂,搓一搓手,再把手上肥皂衝乾淨,關上水籠頭,用毛巾把手擦乾,放下衣袖。

  三、教師示範講解洗手的正確方法。

  1、捲袖子。袖口一層一層向上卷或把袖子向上拉。邊示範邊問幼兒,為什麼要捲袖子呢?

  2、抹肥皂,搓手。卷好袖子後,將手浸在水中,然後再抹上肥皂,兩隻手心相對搓,手背搓,五指分開叉搓,然後把手上肥皂洗乾淨,一、二、三、輕輕甩三下,最後用毛巾擦乾手,放下袖子,手就洗乾淨了。

  3、提問:我們在一天中,還有什麼時候要洗手呢?啟發幼兒說出飯前,便後要洗手,手髒時要洗手。教育幼兒不要用衣服擦手,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四、洗一洗。

  1、請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2、帶領幼兒學念兒歌《洗手》。

  教學反思:

  洗手是幼兒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活動中,我先讓幼兒來示範如何正確洗手,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做到先捲起袖子,然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並告訴老師不能玩水。結合動作,幼兒較容易地學會了兒歌,而且能邊唱唸邊表演,效果很不錯。但在之後的實踐環節中,有的幼兒沒有老師的提醒就又開始了玩水,可見,不玩水的行為個別幼兒還是不能控制好自己,需要老師的隨時提醒。當然,在一次活動中就想改變幼兒玩水的壞習慣,確實不可能,這需要老師在平時對引導多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使幼兒養成正確洗手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