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快樂的小公雞》的教案

《快樂的小公雞》的教案

《快樂的小公雞》的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快樂的小公雞》的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材內容分析:

  《快樂的小公雞》是北師大語文二冊《快樂》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說的是小公雞整天沒事做,心裡很苦惱,後來在大家的幫助下成了一隻快樂的小公雞。故事告訴我們“幫助別人,你就會得到快樂。”

  課文的重點是小公雞問快樂的過程,從具體做什麼到抽象出道理,使讀者受到教育。故事語言簡潔,句式相似,適合在讀演中理解感悟,交流體驗中形成想法。

  二、教學設計思想:

  本節課利用現代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理論以及快樂教學理論為指導,結合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自主參與、發現探究、合作交流的開放型的學習環境,教師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建立一個由自己控制的探究學習環境,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選擇方法,進行個別化學習,培養學生運用知識技能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寬學習的廣度,透過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對自己已有資訊進行加工整合,使認識在交流中得到昇華,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知識的活學活用能力。

  三、學習目標:

  1、認識目標:認讀生字,瞭解課文內容,知道幫助別人就會得到真正的快樂。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和團體協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

  (2)勇於嘗試,激發求知慾。

  四、重難點及對策:

  1、重點:認讀字詞,理解文旨“幫助別人,你就會得到快樂。”

  對策:

  (1)給學生提出學習目標和方法,讓學生自選形式學習,獲取知識解決問題,形成能力。

  (2)在老師的引導下,透過合作、交流,運用所獲知識與能力解決問題。

  2、難點:情感體驗及學習能力的培養。

  對策:

  (1)在多媒體教學中,根據學生知識能力差異,完成自主,合作學習。

  (2)教師設法做好組織,引導工作,調動學生主動參與交流與討論。

  五、學習者特徵分析:

  本案例教學面向的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此階段學生的有意注意保持不到20分鐘,自我調節,控制能力都較差,注意力易分散,學習往往從興趣出發。學生在學習本課前已有了一定的識字、閱讀能力,且對常見動物、昆蟲等的能力有所瞭解,也有幫助他人的生活體驗。

  六、教法設計: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由於本課趣味性強,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樂於探索,勇於創新,學以致用的成功感強烈,又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及學習能力。故此,我採用情境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建立學習環境,讓他們在主動探究中學習,在互助合作中完成任務,在互動中得到提高。

  七、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同學們,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課文《快樂的小公雞》。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師問:“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

  生:我想知道課文為什麼叫“快樂的小公雞?”我想知道小公雞是怎樣快樂的?

  師: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會明白的。

  (二)、讀課文

  1、試著讀課文,

  想一想,自己讀書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

  生:看拼音,查生字表,問同學,猜一猜……

  請小朋友拿起筆,自己試著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劃出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老師範讀課文,請同學們聽清生字的讀音。

  3、請小朋友再讀課文,數一數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並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4、一段一段地接讀課文,誰願意讀自己站起來讀。

  (三)、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段

  指導讀第一段,要求其他同學注意聽,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麼?生答(略)板書“苦惱”,並與“快樂”對比,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惱—快”這兩個字有相同的部分嗎?

  生:這兩個字都是“豎心旁”,表示這兩個字的意思都跟“心”有關。

  師:“快樂”表示什麼心情?(高興)“苦惱”表示什麼心情?(不高興,傷心。)這是一對什麼詞?(反義詞)

  教師點撥:善於及時地將新、舊知識進行聯絡和比較,是學習的好方法。

  2、合作學習2、3、4段:

  師:小公雞為了擺脫苦惱,得到快樂,她作了一次誠心誠意的採訪,他分別採訪了誰?

  生:老牛、青蛙、蜜蜂。

  老師在黑板上貼圖片

  (1)課文的那幾個自然段寫的小公雞採訪她們的內容?(2、3、4)小組合作學習,自選一段,進行學習。

  (2)從小公雞的問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學生結合課文談自己的認識:小公雞有禮貌。

  (3)小組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師點撥:如果課文中出現的角色多,小組內人少怎麼辦?生:一人讀兩個角色。

  (4)小組讀書彙報。

  (5)隨文識字:

  螢幕出示2、3、4段課文內容,生字顯示醒目的顏色,請同學們認讀:田野、幫助、耕種、哥哥、莊稼、花叢、蜜蜂、姐姐。

  3、自主學習5、6段

  師:小公雞回到家繼續與爸爸討論,爸爸怎麼說的?

  (1)請同學們自己讀5、6段課文。

  螢幕出示爸爸的'話:幫助別人,你就會得到快樂。齊讀。

  談一談,在生活當中我們是怎樣做的?

  生:奶奶病了,我給奶奶餵飯,我就很快樂。

  小同學摔倒了,我扶起他來,我就很快樂。

  上課了,同學沒有鉛筆,我給他一支,我就很快樂。

  老師小結:把幫助別人看作自己的快樂,就叫助人為樂。

  板書:助人為樂

  老師小結: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是新世紀的少年,有責任把它發揚光大,讓世界上所有需要幫助的人,都得到你的關心。就像歌中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那時候我們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2)探究學習

  老師:自己發現問題說明你會讀書,請你再讀這兩段課文,看能發現什麼問題。

  學生:自讀、質疑。

  1、為什麼老牛爺爺、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說的不一樣呢?

  2、為什麼爸爸說幫助別人你就會得到快樂?

  學生討論解決。

  4、學習第七段

  老師:幫助別人要幹自己所能及的事,小公雞怎樣做的?齊讀最後一段。

  板書:報時(學習“報”)

  小結:小公雞還苦惱嗎?(照應開頭、擦去“苦惱”一詞)現在它成了一隻快樂的小公雞。

  (四)、讀全文,快樂共享。

  (五)、擴充套件學習

  讀書要有自己的體會,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認為它是一隻什麼樣的小公雞?螢幕出示“——的小公雞”。

  生答:可愛的小公雞。

  有禮貌的小公雞。

  助人為樂的小公雞。

  九、課外作業:

  把自己的經歷和感受記下來,也是一種很快樂的事情,螢幕出現“我——,很快樂。”下節課我們交流。十、自問自答:

  怎樣才能讓學生“動”起來?

  開放式的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在“悟”中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交流自主探究,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鬆,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