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工作計劃> 蹲點工作計劃三篇

蹲點工作計劃

蹲點工作計劃三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我們該怎麼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蹲點工作計劃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蹲點工作計劃 篇1

  為了實現我市教研工作重心下移,提高我市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我市教育均衡發展。根據《東方市感城中心學校關於教研員到農村學校蹲點開展教研活動的工作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本人下鄉蹲點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透過課堂教學研討,教學常規檢查等教研活動的開展,不斷強化學校內部的管理,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確保蹲點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高。所以本次開展的教研活動一定要聯絡本地的實際情況來開展,爭取在活動期間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工作內容及措施

  (一)瞭解學校的基本情況,確保蹲點工作的高效開展。

  下鄉前,將與校長進行及時的聯絡與溝通,相互交換意見,瞭解學校的基本情況,以便結合學校實際,採取相應的工作措施,為蹲點工作的開展做好鋪墊。

  1、瞭解各學科教師人數,學生人數與班級數,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

  2、透過檢視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瞭解學校的內部管理情況,針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

  3、深入探究,跟蹤整改

  針對已經確定的主題進行常識性的探究,並確定跟蹤的方向,努力整改,爭取越做越明。

  (二)聚焦課堂,著力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1、深入課堂,開展“地毯式”聽課,進行教學診斷,找出存在問題,與老師們一道探討有效的教學路徑。

  2、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不斷豐富他們的理論知識,以便更好地以理論指導實踐。

  3、開展磨課、觀課活動。透過集體備課、磨課等方式不斷打造有效教學,為教師提供專業引領,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4、活動小結,提煉成果

  活動結束之時,與本校教師一起提煉共同研究出來的成果,認真聽取教師對本次活動的意見和建議,深刻反思,形成文字,將成果推廣。

  (三)進行教學常規檢查,促進常規工作效益的提高。

  1、瞭解學校的常規工作管理辦法,協助學校不斷完善學校的《常規管理制度》《常規管理實施細則》。

  2、對教師的常規工作進行跟進檢查,查詢存在問題,提出整改建議進行整改。

  3、督促學校建立“教師教學常規工作情況公示欄”,對教師的常規工作進行跟蹤管理,定期公示,確保常規工作的及時性與有效性。

  (四)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

  1、召開科任教師會議,進行調查摸底,找出後進生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2、根據後進生的缺陷與不足,每個班、學科都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後進生輔導計劃,確保輔導工作的按部就班。

  3、學校每個工作日都要安排固定的輔導時間。科任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缺陷與不足進行輔導。每次輔導都要記錄在案,以備檢查。

  4、輔導要以夯實基礎為目標,以訓練能力為重點,要進行階段性檢測,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以檢驗,更好地為下階段的輔導做出決策。

  (五)檢查課程的開設情況,確保各門課程得到有效實施。

  1、檢視學校是否按國家規定開齊課程,開足課時。

  2、檢視各門功課的編排是否科學合理。

  3、針對存在問題尋找有效辦法加以改進。

  三、行事安排

  十月份:

  1、瞭解學校的基本情況,檢視各項管理制度,加強學校內部管理。

  2、檢視課程的開設情況。

  3、深入課堂,對每個年級、班進行聽課,找出教學存在問題進行反饋。

  4、由學校組織召開科任教師會議,查詢教學質量低下的主要原因,針對後進生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針對存在問題制定輔導計劃加強輔導。

  5、瞭解學校的常規教學情況,制定本次活動的行事方案,對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議。

  十一月份:

  1、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開展集體備課、磨課、觀課活動。

  2、進行教學常規抽查,督促學校建立“教師教學常規工作情況公示欄”,公示教師的常規工作情況。

  3、進行階段性檢測,檢驗,為後續輔導指明方向。

  4、跟蹤整改情況,深入每個班級的課堂,摸索有效課堂教學的形式,與教師親密接觸,知根知底。

  十二月份:

  1、開展一人一節公開課活動,檢驗教師的教學效果。

  2、抽查教學常規,對抽查結果進行公佈。

  3、彙編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案,展示示範課,繼續探索有效課堂教學模式。與教師探索教材的使用和有效教學的關係。

  二零一五年一月份:

  1、由學校組織,對教師的常規工作進行全面檢查。

  2、開展知識抽測活動,檢驗一學期來的工作效果。

  3、總結蹲點教研活動情況,提煉有價值的教育教學成果,傾聽一線教師對本次教研活動的.評價,及時改進工作態度和方法方式,為後續工作提供決策。

蹲點工作計劃 篇2

  按照區委的統一部署,根據“部門幫區、處長聯鄉、幹部駐村”工作要求,我到所聯絡的殷官村開展蹲點調研,通過幾天時間的調研(幹部座談和農戶走訪),我們發覺殷官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程序中還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需要各級黨委、政府以及七星關區各職能部門積極地幫助和解決。

  一、殷官村基本情況

  殷官屯村離辦事處2公里,轄4個村民組,有總戶數551戶,總人口2134人,總面積4平方公里,有村級綜合辦公用房80平方米。有1所小學,有1個村級衛生室,有北鎮關公園及北鎮關礦泉水廠。黨員26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6%。該村坐落在倒天河水庫旁,人均耕地不足半畝,耕地多數是坡度大於25度的坡耕地,適合栽種經果林,是發展旅遊的好地方。

  二、殷官村發展情況

  (一)經濟發展狀況

  經濟結構比較單一,種植小麥和玉米,以農為主。勞務輸出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每年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人員達50%以上。據對農戶調查,主要從事建築行業、企業打工等,主要方式是自發的、鬆散的。

  (二)村級組織運轉情況

  殷官村兩委班子自建立以來,班子成員團結奮戰、一心為群眾著想,想盡辦法找專案,辦了不少惠民的實事工程。如村級活動場所建立、村級衛生室的建立、通村公路的建設、有線電視工程等這些工程都有效改善和提高了村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因此,村民群眾對現任的村級班子所做的工作都予以充分肯定。但從群眾的走訪中,目前在農村青年人在村裡不多見,大多數人去城市謀職創業,不願在村裡,黨員老齡化現象比較嚴重,如何解決好農村後備幹部的選拔培養問題,值得我們各級黨組織進行認真思考和探索。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經濟建設發展緩慢,物質基礎較為薄弱

  簡單的農業生產、常規的農業生產佔據農村的主導地位,小農意識較為深厚,農業產業化滯後,特色農業規模農業形成不了優勢,產業缺乏,市場資訊落後。造成農民收入低,經濟建設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農業生產結構單一,缺乏其它副業的發展。

  (二)硬體設施老化,人畜飲水困難

  殷官村長期以來受到經濟的限制,無力維護現有的已經老化的飲水設施。造成全村人畜飲水出現困難,給生產生活帶來很大的困難。急需相關部門幫助解決。

  (三)新農村政策宣傳力度不夠

  儘管廣播、電視、會議等大力宣傳新農村的優越性,但由於受財力、物力、人力等原因影響,這項工作還沒有真正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還沒有調動群眾參與的熱情,還沒有讓全體群眾動員起來。

  四、下一步計劃要幫助村裡解決好的幾件事情

  (一)制定出詳細書面報告反映人畜飲水困難情況以及解決方案,上報相關職能部門尋求解決。

  (二)聘請農業、科技專家來村為群眾講解農業科普知識,積極爭取區委扶貧辦的支援。

  (三)積極開展豐富的文化體育活動,豐富群眾的文化精神生活。

  (四)村裡公益事業的建設,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農村陽光農廉制度進行。

  (五)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廣播的覆蓋區域透過群眾喜聞樂見,易於接受、實用方便的方式宣傳。確保先進性教育活動不走過場、富有實效。創新思路,豐富宣傳手段。

  六、發展目標

  按照“一年有起色、三年見成效、五年上臺階”的目標,**年規劃起步實施,**—**年全面推進建設,**年完善提高,到**年,將把我村初步建成充滿發展活力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具體目標如下:

  (一)經濟增長目標。**年實現經濟總收入1500萬

  餘元,人均純收入6500元以上。

  (二)社會發展目標。到**年,全村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率達100%;社會保險綜合參保率達100%。

  (三)生態環境目標。繼續推進“退耕還林”鞏固工程,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繼續推進環境綜合整治,繼續全面實施通組路、串戶路道路硬化,組織實施經果林的栽培,為綠化、美化水庫周邊環境作出努力。

  (四)民生改善目標。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100%,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達100%。小學適齡人口入學率保持在100%。

  總之,要完成這些實事,要靠上級各職能部門、開發專案的財政扶助,來增強村級經濟組織自身功能,透過上級的扶持,使村級組織的號召力和戰鬥力得到有效提升,使村級幹部隊伍健康建設與發展,使全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七星關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趙 贇

  **-6-27

蹲點工作計劃 篇3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黨員幹部蹲點包校工作安排

  一、蹲點包校工作要求:

  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省市縣委關於加強作風建設的有關要求,提升教育服務質量,提升教育公眾服務滿意度,進一步突出師德師風建設,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服務師生、服務家長、服務群眾的能力,保持與師生、家長的密切聯絡,促進蟒河教育又快又好地發展。

  二、蹲點包校工作安排:

  臺頭完小——崔樹強(總支副書記、小學支部書記)

  石臼完小——酒廷旺(總支紀檢委員)

  盤龍完小——劉海勝(總支組織委員)

  桑林完小——趙建平(總支書記)

  玉琳中學——王小加(總支副書記、玉琳中學支部書記)

  蟒河中學——張 鋒(總支副書記、蟒河中學支部書記)

  **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