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工作計劃> 有關科普的工作計劃範文(通用5篇)

科普的工作計劃

有關科普的工作計劃範文(通用5篇)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此時此刻需要為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工作計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科普的工作計劃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普的工作計劃1

  20xx年鼓樓區社群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正確領導和廣大社群幹部群眾的大力支援下,緊密圍繞社群黨委和居委會的中心工作,以“創省級科普示範社群”為目標,提高社群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為目的,結合社群實際情況,根據社群內不同人群的需求,普及科學知識,努力營造社群良好的科普氛圍,從而大力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以提升廣大居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同時,為了在新的一年裡,我社群的科普工作能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現制定20xx年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健全組織網路,夯實科普工作基礎;

  社群將在xx年建立“市級科普示範社群”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健全社群科普組織網路。進一步完善科普工作領導小組,繼續以社群主任牽頭總負責、社群其他幹部成員共同參與實施的科普工作機制;進一步充實壯大“科普志願者服務隊伍”,以科普志願者帶動周邊社群群眾樹立崇尚科學破除迷信的決心與信心;並依託轄區內企事業單位及共建單位,由社群牽頭組織邀請衛生、文化、科技、教育等多方面專家、學者,深入到社群及社群居民家中開展多樣、生動活潑的科普文化宣傳及文娛活動。

  二、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營造濃郁的科學文化氛圍;

  社群以活動室為社群活動主陣地,以文化宣傳欄、宣傳櫥窗、黑板牆報、科普畫廊等作為轄區宣傳載體,在轄區內各居民樓道廣泛張貼科普知識宣傳海報,架設宣傳橫幅,定期組織科普志願者上門宣傳講解家居實用“科學小秘密”,在全社群營造科普宣傳的`濃郁氛圍。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提升轄區整體科普水平;

  1月份結合冬季特點,開展防火防盜的普及宣傳;

  2月份結合春節特點,開展宣傳煙花爆竹禁放工作;

  3月份結合綜治宣傳月和“3.15”消費者活動日,開展法律諮詢服務;

  4月份結合計劃生育的特點,開展優生優育科普知識宣傳;

  5月份結合“五一”勞動節的特點,開展安全生產的宣傳活動;

  6月份結合“六一”兒童節特點,開展青少年科普知識講座;

  7月份結合黨的生日,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8月份結合“八一”建軍節,開展國防知識講座;

  9月份開展食品衛生知識宣傳活動;

  10月份結合國慶節及九九重陽節,開展愛國主義的教育和尊老愛幼品德教育;

  11月份開展“生活小竅門”知識講座;

  12月份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宣傳及禁毒知識講座;

  科普的工作計劃2

  “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指示精神,根據中央文明委關於在全國組織開展科教、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群”活動的要求,使社群居民進一步瞭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引導社群居民增強科學意識和鑑別能力,讓科學思想在社群廣為傳播,科學思想在群眾中深深紮根。我們特制定科普教育工作計劃如下:

  1、建立由居委會主任任組長的科普教育領導小組網路,加強領導班子責任制,建立健全領導機構。

  2、社群擁有一支科普教育志願者服務隊伍。

  3、每月利用樓門組長例會,開展豐富多彩、內容多樣的科普教育活動。

  4、邀請社群中有一定專業技能的技工師傅給社群居民進行系列的科普知識講課。

  5、組織居民積極參加崇文區圖書館、文化館、文化宮、學校舉辦的各類科普教育圖片展示和講座活動。

  6、每季度進行一次科普領導工作例會,總結工作經驗,制定工作方案。

  科普的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根據20**年度工作計劃中“加強氣象特色文化建設,積極參與氣象科普、科技活動”的要求,努力創設一種以科普知識教育為活動內容的氣象科普教育的活動,以此加強公眾對氣象科普知識的認識,透過不定期的了一系列的科普活動,來激發公眾學氣象興趣,人人都能參與科技活動。

  二、主要活動內容和措施:

  1、迎進來即:利用“3.23世界氣象日”、5月份科普宣傳週、“5.12全國防災減災日”等節日免費開放氣象臺,歡迎市民、中小學生前來參觀學習。組織學生實地參觀了自動氣象站和科普走廊、人工影響天氣裝置等,並採用幻燈片等形式給同學們講解了氣象災害常識,以及面對自然災害開展綜合防災減災的基本知識。

  2、送出去即:積極加大“送出去”宣傳力度,利用市“公民道德宣傳日”、“市110社會聯動宣傳”等活動主動到市民廣場、市民社群、學校等場所宣傳氣象災害知識的防禦和家庭如何防禦雷電災害。

  三、具體工作安排:

  (一)三月份:

  1、制定“3.23世界氣象日”免費開放活動計劃。

  2、組織兼職氣象科普員交流講解。

  3、做好活動總結。

  (二)四月份:

  1、實施氣象科普進校園、進社群活動,選定市小學、社群為物件,組織氣象專家面對面為師生、居民解答氣象災害防禦常識和氣象科普知識

  2、做好活動總結。

  (三)五月份:

  1、制定科普宣傳週和“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計劃。

  2、組織人員到市廣場擺設科普宣傳展板,發放科普資料,現場解答市民家庭防雷等防災減災常識。

  (四)十一月份:

  1、參加全市“公民道德宣傳日”現場宣傳活動。

  2、發放科普宣傳資料。

  科普的工作計劃4

  一、活動宗旨:

  為了提高學生們的科學文化素質,營造濃厚的愛科學、學科學的氛圍,豐富學生們的科學文化知識,鍛鍊學生們的動手動腦的能力。我校在三月的最後一週將舉辦高花亭小學第二屆科普活動周。

  二、活動組織機構:

  總策劃:何強

  負責人:田曙光

  成員:

  王斯馨

  劉雙全

  胡龍濱

  謝海燕

  張鬥文

  張康

  三、活動時間:

  xx年年3月26日3月30日

  四、活動安排:

  1、科學小發明、小製作比賽

  參賽物件:中、高年級學生。

  作品數量:各中隊至少推薦3件作品。

  收繳時間:3月23日下午放學前。

  收繳負責人:朱春林

  獎項設定:視作品的數量和製作水平確定。

  2、科幻畫比賽

  參賽物件:16年級學生。

  作品要求:(1)主題不限

  (2)作品要能充分體現科技未來的幻想。

  (3)作品尺寸:

  8開的紙張或其他材料上繪製,畫幅橫豎均可。

  (4)作品的畫種及材料不限,可以包括電腦繪畫。

  (5)僅限個人作品,不得抄襲。

  作品數量:各中隊至少推薦3幅繪畫作品。

  收繳時間:3月23日下午放學前。

  收繳負責人:謝海燕

  獎項設定:視作品的數量確定獎次。

  3、觀看科普電影

  物件:全體學生

  活動組織安排:劉雙全

  三年級:3月23日下午

  四年級:3月26日下午

  五年級:3月27日下午

  六年級:3月28日下午

  地點:校階梯教室

  4、科學小故事演講比賽

  物件:36年級的部分學生,各班派2名選手參賽,2名選手各選一個題材,不能相同。

  上報學生名單時間:3月23日下午放學前

  收繳、比賽負責人:張康

  比賽時間:3月29日下午

  5、外出參觀

  (1)組織學生去市天文臺觀星。

  物件:46年級,每班各選派10名。

  要求:參加的學生必須由家長負責接、送。

  名單上報時間:3月17日下午放學前。

  活動負責:謝海燕及各班主任老師

  備註:

  1、學生由家長送到科技館門口,老師按班級集合整隊。

  1、如天氣有變,時間將相應調整,另行通知。

  2、班主任老師要全程陪同,並注意學生的安全。

  (2)組織學生參觀市氣象臺。

  物件:13年級全體學生。

  活動負責:田曙光及上述年級各班主任老師。

  活動時間:3月26日下午

  (3)組織學生到茅嶺的楊梅林參觀。

  物件:56年級部分學生,每班各選派3名學生參加。

  活動負責:王斯馨

  活動時間:3月20日

  6、表彰總結會

  時間:3月30日下午

  地點:階梯教室

  內容:

  (1)觀看活動的dv錄象

  (2)科學小故事演講

  (3)頒獎

  (4)領導講話

  場地佈置:胡龍濱

  張鬥文

  總結會主持:田曙光

  科普的工作計劃5

  “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鼓勵創新、反對迷信和偽科學的良好氛圍”,這是以科學教育、科學普及,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為重要任務的科普工作的主要內容,為此,本社群結合實際制定科普工作計劃如下:

  一、努力學習,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社群科普工作計劃。深入群眾,廣泛聽取群眾對科學知識瞭解的需求,制訂切實可行的措施,轉變工作作風,使科學知識的普及率得到加強,科普意識得到提高。

  二、建立、健全科普領導小組和科普志願者網路,利用轄區單位的資源優質、挖掘轄區內人才資源,將熱心於社群科普工作的人員充實到科普工作隊伍中來,達到科普教育聯抓、科普活動聯搞、科普設施聯建、科普基地聯辦;定時定期傳播科學知識的良好效果。

  三、以各種節日、活動為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做到每月有活動、有小結、有記錄,抓落實突特色,進一步提高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四、反對邪教,崇高科學,加大對偽科學,利用社群已有的宣傳陣地,組織居民觀看碟片、宣傳畫等,使居民民自覺加入到反對邪教,反對偽科學的隊伍中來。以豐富多彩的科教文化活動,活躍社群居民的業餘生活。

  新的一年裡,我們將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把社群的科普工作搞得更加有聲有色,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科普工作中來,形成人人學科學、信科學、用科學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