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精選小班安全教案錦集八篇

小班安全教案

精選小班安全教案錦集八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安全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安全教案 篇1

  小班健康活動:飲食安全

  一、活動目標:

  1、瞭解吃各種食物(果凍、魚、熱湯、水果等)時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學會正確進食方法。、

  2、知道吃飯時不包飯和裹飯,細嚼慢嚥才有利於健康,不要一邊吃一邊說話。

  二、活動準備:

  食物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透過與幼兒談話,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小朋友,你們平時都愛吃什麼東西呢?零食是我們小朋友愛吃的東西,你們都吃過哪些零食呢?(引導幼兒回答)

  2、教師:剛剛小朋友都說了很多自己愛吃的零食,那除了零食以外,我們還要吃飯菜,小朋友,你們吃過的飯菜又都有哪些呢?(教師引導幼兒積極回答。)

  (二)、引導幼兒瞭解進食可能遇到的危險

  1、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飯菜可口,零食好吃,但是如果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不注意,也會很容易發生危險的哦!

  2、教師說一說因為飲食不當而造成不良後果的事例。如:有些孩子因為吃果凍造成窒息,有些小朋友中午把飯含在嘴巴里面睡覺也造成窒息等等。

  3、教師:小朋友,現在請你們說說你們在吃東西的時候應該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4、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在進餐時有哪些不正確的方式,應該要怎麼樣做,才能夠避免危險的發生。

  5、教師小結:吃飯時不能含飯在嘴巴里面,吃魚的時候應該慢慢吃,防止被魚刺卡到;湯太燙的話應該等一會兒再喝等等。只要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慢慢吃,多加註意,就不會發生這些危險。

  (三)、出示圖片,進一步瞭解進食時要注意的安全

  1、教師:小朋友,請你們看一看這幅圖裡面都有什麼內容呢?圖上面是怎麼樣提醒我們在進食的時候要注意的事情呢?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畫,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3、教師小結:細細滑滑的食物要一小口一小口咬碎以後再嚥下,我們在吃水果時要及時吐核,吃有刺的食物時要慢慢吃,過熱的食物要等到稍涼以後再吃。

  (四)、活動延伸

  教師引導幼兒回顧並總結今天活動的內容,希望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注意進食安全。

  

小班安全教案 篇2

  安全教案:安安全全的用電

  活動名稱:安安全全的用電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安全使用電器得粗淺知識。

  2、培養 幼兒 的安全意識。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找一找教室中的電源插座或插頭在什麼地方?

  2、討論:幼兒園班級裡的插座為什麼都要安裝得這麼高?(讓幼兒知道電插頭、電源插座都是很危險的東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內,人就會觸電,會有生命危險。)

  3、請幼兒看教師拿插頭時手的姿勢和抓的位置,讓幼兒知道插孔裡有電,插頭上的小銅片能把電透過電線傳給錄音機,所以手不能碰到銅片,更不能把手伸插孔內。

  4、組織幼兒討論:用電時要注意什麼?知道潮溼的東西不能靠近電器,這樣會漏電,電器不能和與紙、布等易燃物品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災。

  5、讓幼兒說說在家中用電器時要注意什麼?

  活動延伸:

  散步時。可以帶幼兒從遠處觀察高壓電的標記,教育幼兒高壓電很危險,一定要遠離高壓電。

小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家裡哪些物品是不適合玩耍的。能對各種行為進行正確判斷,並簡單地說明理由。

  2、在選擇玩具時會考慮到安全因素,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兩個分別貼有笑臉標誌和哭臉標誌的塑膠筐。

  2、收集生活中的玩具、圖書、飲料瓶等幼兒能玩的物品以及生活中常見的乾燥劑、電池等不能給幼兒玩的物品。

  3、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

  教師:小朋友們,在幼兒園裡、在家裡有一些東西是不能隨便玩的,你知道有哪些東西部能玩的嗎?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掛圖中的各種行為

  教師:圖中的小朋友在家裡玩什麼呢,請你想一想他們做得對嗎?為什麼?

  3、與幼兒討論掛圖中的內容

  (1)教師:這個小朋友發現食品袋裡還有一個小袋子。小朋友猜一猜這個小袋子裡裝的使什麼?可以吃嗎?

  (2)這兩個小朋友正在看書,他們是怎麼看書的?他們做得對嗎?

  (3)玩電動汽車和飛機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他把飛機裡的電池拆下來做什麼?他做得對嗎?

  這兩個小朋友發現了小藥瓶,瓶子裡有什麼?他們做得對嗎?為什麼?

  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物品時不安全的。食品袋中的乾燥劑有毒,不能用嘴巴咬。小藥瓶裡面還有沒倒乾淨的藥,這些藥可不能隨便吃。如果看書,可以坐下,好好的看。玩玩具拆下的電池也不能隨便放,應該放到專門的回收電池的地方。

  4、遊戲“分分類”,鞏固幼兒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物品的認識

  (1)教師:老師這裡有很多東西,這些東西都是安全的嗎?哪些東西小朋友可以玩耍或者使用呢?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玩一個分類的遊戲,在桌面有兩個塑膠筐,一個上面貼著笑臉標誌,我們把安全的可以玩的東西放進這個有笑臉的塑膠筐裡。另一個框子上貼著哭臉標誌,我們把不安全的不可以玩耍或者使用的東西放進這個有哭臉的.塑膠筐裡。

  (2)教師:我們一一看,找對它們的家了嗎?

小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吞吃小紐扣等異物是十分危險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錄影:小紐扣旅行記。

  2、預先約見“吞吃過異物”的小朋友。

  3、聯絡醫生到園。

  活動過程:

  1、看錄影,思考討論:

  (1)看錄影:珊珊有一條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總是喜歡低頭看,用手摸。可是有一天:鏡頭一:珊珊發現紐扣掉在地上了。鏡頭二:珊珊把紐扣放在嘴裡了,想嘗一嘗。鏡頭三:唉呀,紐扣吞下去了,珊珊難受極了。鏡頭四:珊珊看醫生,醫生說要等紐扣隨大便拉出來。

  提問:珊珊難受嗎?為什麼?

  (2)師生共同小結:紐扣不能吞吃,既不衛生,又會危害身體健康。

  2、交談與訪問:紐扣不能吃。

  (1)與“吞吃過異物”的幼兒交談其經歷,引起幼兒注意。

  (2)提問:“除了紐扣以外,還有什麼東西不能吃?”孩子找找周圍“小”、“巧”易誤會的物品,如小木珠、小棋子等。

  3、討論:紐扣是我的好朋友。

  (1)提問:你的紐扣在哪裡?有幾顆?它們有什麼用途?

  (2)討論:紐扣掉了怎麼辦?(告訴大人,先收起來,及時釘上。)

  延伸提示:

  1、設立小盒子:發現異物及時收撿。

  2、手工角放置針、線,及時為孩子釘補紐扣。

  3、建議家長經常檢查孩子的服裝,特別是紐扣是否鬆脫。

小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透過觀看情景表演,瞭解睡覺的正確睡姿,知道睡覺時不能隨便玩玩具。

  2、樂意參加歌表演,能運用自己掌握的正確的健康知識指導玩具娃娃睡覺。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小狗玩偶一個,任何形象的玩偶幼兒人手一個。

  2、掛圖

  活動過程:

  1、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向幼兒提出問題,引發幼兒對不健康的午睡行為的思考。

  (1)問題一:為什麼不能矇頭睡覺。

  小結:睡覺時蒙著被子,會感覺很悶,喘不過氣來。我們睡覺的時候也要呼吸新鮮空氣,不能矇頭大睡。

  (2)問題二:樹膠的時候為什麼不能玩玩具?

  小結:不能帶玩具上床睡覺,玩具上的尖角很危險,會傷害小朋友。

  (3)問題三:為什麼不能趴著睡?

  小結:趴著睡覺,身體會壓到自己的心臟,就會感覺很不舒服。

  2、引導幼兒觀看圖片,瞭解睡覺的正確姿勢。

  3、遊戲“寶寶睡覺了”。

  想一想,寶寶怎麼睡才更舒服?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小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準備:

  各種尖利的物品,如:筆、剪刀、樹枝、筷子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故事《小猴哭了》。

  二、教師出示帶有尖頭的筆,引導幼兒討論。

  1、教師:“為什麼這樣的筆碰到小猴的眼睛裡,它會大哭?”(筆有一個尖尖的筆頭,戳在我們的身體上會覺得痛。有時尖尖的東西戳破我們的身體,導致流血。尖利的東西對眼睛的傷害特別大。)

  2、討論:你們還見過哪些東西是尖尖的?

  尖利的東西有很多,如各種刀、樹枝的尖頭、筷子等,幼兒每講一件物品教師就拿一樣,放在幼兒面前。

  三、觀看錶演,比較不同行為的性質。

  請幼兒觀看錶演,組織幼兒討論:怎樣做才不會讓自己受傷害?

  1、小兔子用畫畫的筆在別人的臉上點墨水。

  2、小猴在玩樹枝。

  3、小兔子一邊望著窗外,一邊在用剪刀剪紙。

  4、小鵝用筷子對著老師的眼睛說話。

  四、教師小結。

  教師:首先要用正確的方法使用這些物品;其次不要拿尖利的物品和同伴鬨鬧、玩耍;第三,當週圍有同伴在這樣鬨鬧時要提醒他們,並躲開他們。

小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景和兒歌中瞭解訊號燈,斑馬線,天橋等交通設施的功能。

  2、能遵守基本的交通規則,在交通設施的幫助下安全通行。

  【活動準備】

  1、訊號燈,斑馬線,天橋圖片。

  2、在教師里布置道路場景,包括若干輛玩具小汽車,用紙畫出斑馬線,訊號燈,用平衡木充當的天橋。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喚起幼兒已有的經驗。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這是什麼?你在哪裡看見過這些東西。

  教師總結:這些都是在馬路上經常會看到的,它們可以幫助和保護人們安全透過,叫做交通設施。

  二、使用道具佈置道路場景,引導幼兒觀看情景表演,瞭解常見交通的功能。

  師:爸爸送丫丫去幼兒園,他們一路上會經過哪些交通設施呢?小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1、在情景表演中瞭解訊號燈和斑馬線的作用。

  2、旁白;爸爸和丫丫站在馬路邊,他們想過馬路。

  丫丫:爸爸,我們站在這幹什麼?怎麼還不過馬路呀?

  教師總結:我們走在馬路上,想要安全地透過,就要遵守交通規則。訊號燈可以讓每個人都能安全地過馬路,司機叔叔看見斑馬線就會減速慢行,爸爸、媽媽在開車的時候也要提醒他們遵守交通規則。

小班安全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食品汙染的知識,使學生了解食品中毒的相關教育知識。

  2、教育學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

  教學重點

  對食品汙染和中毒的預防。

  教學過程

  一、圖片匯入

  1、多媒體出示一些因食品衛生而出現問題的學生。(有腹瀉、腹痛、嘔吐等)

  2、讓學生說一說怎樣區分問題食品,預防食品中毒。

  二、重點講述

  預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講究個人衛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髮,勤換床單和被蓋(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環境的清潔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不暴飲暴食的優良習慣。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潔瓜果、不吃腐敗變質食物、不吃未經高溫處理的飯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從食品標籤上注認識別食品質量,選擇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從口入"的第一關。

  1、認識食物中毒特徵

  潛伏期短:一般食後幾分鐘到幾個小時發病

  胃腸道症狀:腹瀉、腹痛,有的伴隨嘔吐、發熱

  2、預防食物中毒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養成優良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不良的個人衛生習慣會把致病菌從人體帶到食物上去。

  (2)選擇新鮮和安全的食品。

  (3)食品在食用前要徹底清潔。

  (4)儘量不吃剩飯菜。

  (5)不吃黴變的糧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黴菌毒素會引起中毒。

  (6)警惕誤食有毒有害物質引起中毒。

  (7)不到沒有衛生許可證的小攤販處購買食物。

  (8)飲用符合衛生要求的飲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潔淨的水。

  總結

  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因為它關係到我們全體師生的身心健康問題。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引起注意,如果忽略了這項,其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