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集合15篇)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安全活動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冬天取暖是要防止失火、燙傷及煤氣中毒等方面的知識。

  2、讓幼兒知道可以用多種方法取暖。

  二、活動準備:教育掛圖《取暖的安全》

  三、活動過程:

  1、請幼兒想一想,在冬天裡。人們會用什麼取暖?

  根據幼兒的回答,老師分別出示實物或圖片。

  2、談談幾種常用取暖方法的安全要求

  (1)使用暖風機、電熱取暖器、空調等電器試時,不要觸控電源開關和取暖器,不要靠近,防止觸電和燙傷。

  (2)用熱水袋時,要擰緊塞子並用毛巾把熱水袋裹住,防止燙傷。

  (3)如果在外受凍後,不能立即靠近取暖裝置,而應該在稍暖的地方搓擦受凍部位。

  總結:冬天裡。人們相處很多辦法取暖,但在取暖時很容易燙傷、中毒,因此小朋友在取暖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室內活動時不打鬧。

  2、在室內活動時能夠有意識的慢性、謙讓。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第4-5頁;快板一副;彩色油畫棒

  活動過程:

  1、學習兒歌《室內活動安全歌》

  (1)示範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教師打著快板說一邊兒歌后,幫助幼兒記憶兒歌內容:玩玩具要怎樣?進出門要怎樣?活動室裡要怎樣?

  (2)教師帶領幼兒學習兒歌。

  幼兒跟隨教師說兒歌,幼兒分組說兒歌。

  2、引導幼兒知道在教室內不能追逐、打鬧,要謙讓、慢行。

  (1)引導幼兒交流、討論:在室內怎樣做是安全 ,怎樣做是不安全的?如果發現小朋友做不安全的事,你會怎樣提醒他?

  (2)小結:小朋友在室內要做到不追逐、不打鬧,有意識地謙讓、慢行。如果你發現有小朋友追逐、打鬧,要及時勸阻他們,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小朋友們的安全。

  3、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完成《安全行為二選一》的要求。

  (1)引導幼兒看一看每組圖畫,那組小朋友的行為是正確的?為正確的塗上紅色,不正確的塗上藍色。

  (2)師幼共同檢查幼兒的操作結果是否正確。

  活動延伸:

  教育幼兒在室內活動時不追逐,不打鬧,不做危險的事情。

  相關內容

  中班美術教案 市場好熱鬧

  活動目標

  初步瞭解繪本畫家安野光雅。

  感受作品淡雅的色彩,簡潔流暢的線條以及細節處理構成的整體美,能用語言表達對作品的理解,提高幼兒對美術作品的審美能力。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課題。

  教師:小朋友都非常喜歡熱鬧,你們知道哪裡很熱鬧?你喜歡去熱鬧的地方嗎?日本有一位大畫家叫安野光雅。他特別畫了熱鬧的地方,漂亮極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整體欣賞作品,介紹畫家。

  1、出示作品,引導幼兒整體欣賞。

  提問:畫上畫的是什麼地方?

  你覺得這個地方怎麼樣?

  2、介紹畫家生平。

  三、區域性欣賞作品,感受細節。

  提問: (1)畫面上有什麼?是什麼樣子?

  (2)這幅畫上什麼顏色多?這些色彩放在一起給你什麼感覺?

  (3)一個攤位一個攤位地看過去,說一說每個攤位在賣什麼?賣哪些東西?

  (4)你喜歡哪個攤位,為什麼?

  (5)市場裡的大人在幹什麼?小孩子又在幹什麼?

  (6)什麼動物也在市場裡出現?它們來幹什麼?

  (7)市場裡的商品擺放得怎樣?有規則嗎?

  (8)看到這熱鬧的市場你想到了什麼?

  小結:畫家在作品中所表現出的淡淡的水彩,精準的線條,豐富的細節,以及作品中所透露出的敏銳的想象力與縝密的邏輯推理力。

  四、結合生活經驗,拓展討論。

  1、展示了菜市場和夜市的一些圖片(從網上搜索的)。

  2、引導幼兒討論:你去過市場嗎?

  你去過的市場和這幅圖裡的有什麼不同嗎?

  在市場裡可以買到哪些東西?

  哪些東西是這幅畫上所沒有的?

  3、引導幼兒來模仿一下市場裡的人們賣東西的吆喝聲。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知道耳朵可以聽見聲音,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2、透過教師的講解以及集體討論,掌握一些保護耳朵的方法。

  3、形成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耳朵謎語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匯入。

  師:小朋友,我們來猜個謎語,看看小朋友聰明不聰明。

  師:左一片,右一片,到老不見面。

  二、引導幼兒創編故事。

  1、師:你的耳朵長在哪裡呀?

  2、師:請小朋友摸摸自己的耳朵,再看看旁邊小朋友的耳朵,說一說:耳朵是什麼樣子的?

  3、師:誰來說說,耳朵有什麼用?沒有耳朵會怎麼樣呢?

  三、討論保護耳朵的方法。

  1、師:耳朵可以聽見聲音,耳朵很重要,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耳朵呢?

  (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地交流已有的經驗。)

  2、教師小結:不能往耳朵裡放東西,不能隨意地挖耳朵,輕輕地和別人說話,不要對著耳朵喊叫,聽到很響的聲音時,要張大嘴巴或快快地走開,有水進入耳朵,用棉球吸乾,耳朵不舒服要及時去醫院。

  四、遊戲:請你猜猜我是誰。

  1、師:我們來玩一個遊戲,看看你的耳朵靈不靈!

  2、介紹遊戲玩法:請一幼兒彎腰趴在教師腿上,蒙上眼睛,再請一個幼兒走到他身後輕輕拍他,同時說:“請你猜猜我是誰?”說完立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後請趴在腿上的幼兒站起來猜一猜,拍他的人是誰?幼兒猜出後,再換幼兒繼續玩猜人遊戲。

  (遊戲玩熟後,可以讓說話的人變換聲調,加深遊戲的難度。)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汽車及其他交通工具行駛時都有特定的範圍和特定的規則。

  2、使幼兒懂得人們必須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

  3、引導幼兒理解各種交通標誌。

  二、活動準備:

  1、環境佈置:

  ①小環境佈置一幅“熱鬧的馬路”的主題牆飾。

  ②室外創設一條“模擬馬路”。

  2、知識準備:

  ①幼兒對馬路上的交通標誌有了初步的感性理解。

  ②幼兒已有一定的安全意識。

  3、物質準備:馬路範圖一張,小老鼠開車卡片一張,常見的交通標誌一套,“人、汽車、腳踏車”等標誌人手一個。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引入。以故事《鄉下老鼠逛公園》引入話題,教育幼兒理解各種標誌。

  2、理解標誌。以幫小老鼠的忙,逐一出示交通標誌,提問:這是什麼標誌?標誌上畫有什麼?表示什麼意思?

  3、遊戲:我指你說。老師指出某一交通標誌,讓幼兒說出該標誌所代表的意思。

  4、遊戲:過馬路。讓幼兒掛上各種交通標誌,(人、或車)扮演各種交通工具,在模擬的馬路上親自體驗各種交通標誌的作用。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瞭解“說唱”的表演形式,感受輕快的節奏和活潑的音樂,並逐步喜歡說唱表演。

  2、試著將有關的交通規則,透過說唱的方式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歌曲錄音《嘻唰唰》(自備)、馬路場景的圖片。

  活動重點:

  瞭解說唱的表演形式。

  活動難點:

  透過說唱的方式將有關的交通規則表達出來。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做音樂律動:

  請幼兒“變身”:

  —“現在我們來扮演小汽車,準備出發了,出發前別忘了先把車洗乾淨哦。”

  播放歌曲錄音《嘻唰唰》,請幼兒模仿洗車動作做音樂律動。

  (中間停頓一次,引導幼兒洗車的的動作要有力度、有精神、和著節奏。)

  2、請幼兒觀看圖片:

  (1)請幼兒觀看圖片,說說紅綠燈:

  —“馬路上除了有來來往往的車子以外,還有什麼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2)請幼兒說出圖片中的主要場景:

  —“紅燈亮的時候你發現所有的車怎麼樣了?”

  “綠燈亮時汽車怎麼樣?”

  “黃燈亮時汽車怎麼樣?”

  (3)教師小結:紅燈亮、汽車停,綠燈亮、汽車行,黃燈亮、請準備,安全第一最重要。

  (4)引導幼兒練習有節奏地說唱:

  —“誰再來告訴我,馬路上有什麼?”(用兒歌節奏提問。)

  (5)教師小結:斑馬線,白白的,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打拍子。)

  —“馬路上除了有斑馬線、紅綠燈,還有什麼?”

  (提示:車子也要聽他的話,行人也要聽他的話。)

  —“馬路上有交通警察,交通警察真神氣!交通警察是什麼樣子的?”

  (6)教師可提示“頭戴```````身穿`````騎著``````馬路中間指揮交通``````”鼓勵幼兒自由發揮。

  —“交通警察是怎麼指揮交通的?”你剛才看見了嗎?”

  教師小結:手臂伸直請通行,手掌豎起請停手,手臂揮揮請靠邊。

  3、請幼兒欣賞說唱:

  —“警察叔叔的本領大,我們一起來做小警察。”(表演稍息、立正、敬禮。)

  請幼兒學念兒歌:交通警察真神氣,頭戴揮揮請靠邊。安全第一我知道。

  4、請幼兒學習說唱:

  —“現在我們把剛才自己編的紅綠燈規則也說給大家聽。”(和上音樂伴奏。)

  (1) 教師示範說唱:馬路上,有紅綠燈。紅燈亮、汽車停,綠燈亮、汽車行,黃燈亮了請準備。安全第一我知道。

  (2) 向幼兒介紹說唱:

  —“今天我們的表演真精彩,又像在唸兒歌,又像在唱歌,還有好聽的音樂來伴奏。這樣的表演叫什麼呢?”

  (3) 請幼兒完整學習說唱:

  —“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學一學,表演說唱《安全第一我知道》。”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提醒幼兒在陽臺上注意安全,增強安全意識。

  2、讓幼兒瞭解陽臺的作用。

  3、幫助幼兒瞭解在陽臺上的安全知識,知道不爬陽臺,不往陽臺外扔東西等。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錄影機,錄影帶,電話機

  2、幼兒操作卡片

  活動過程:

  1、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談談陽臺的主要功能。

  "小朋友家裡是不是都有陽臺?你們都在陽臺上做些什麼?"小結:陽臺是一個伸向屋外的平臺,它可以接觸到更多的空氣和陽光。有的人家在陽臺上曬衣服,養花,養魚,有的人在陽臺上活動身體,鍛鍊。夏天,還可在陽臺上乘涼。大家都需要它。

  2、觀看錄影,討論在陽臺上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是錯誤的。

  片段一:小朋友在陽臺上看書、摺紙。

  片段二:小朋友在陽臺上鍛鍊身體。

  片段三:一幼兒將頭和身體伸向陽臺外喊樓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一幼兒往陽臺外拋東西。

  片段五:一幼兒將身體伸向陽臺外拿手帕。

  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陽臺上玩,忽然風將陽臺門吹上了,怎麼辦?

  教師引導幼兒分段觀看錄影片,每看完一段,建議提問:這位小朋友的行為哪裡對,哪裡錯,為什麼?應該怎樣做?

  討論小結:在陽臺上取曬在衣架上的東西時,不能將身子探出護欄,應該用衣鉤將衣物鉤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則,不小心會發生危險。不能往陽臺外扔東西,會砸傷他人。如果遇到陽臺上的門被吹上,應向屋裡的大人求救,請他們幫忙。

  3、幼兒討論:在陽臺上還有哪些危險的事情不能做?

  4、幼兒操作,判斷圖片上的幼兒安全行為對與錯,並說出原因。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初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瞭解陽臺的主要功能及安全常識。知道不爬陽臺,不往陽臺外扔東西等。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我首先帶領幼兒觀看圖片,引導孩子發現圖片中人物的做法是否正確,並談談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孩子們都發表了各自的意見,有的孩子說"在陽臺上我們不能往下扔東西,會砸到下面的行人",還有的說:"小孩子不能爬在陽臺上晾衣服,會摔下去的"等等,通過出示圖片充分的調動了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在播放錄影時小朋友都能分辨出是對是錯,並能說出其中的理由!此活動對小朋友的安全教育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對小朋友的一生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對電的認識。

  2、培養幼兒的認識能力及辨別能力。

  3、讓幼兒知道怎樣用電才是安全的。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安全、危險用電對照圖(電視機電冰箱微波爐洗衣機熱水器取暖器電腦等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提問:在家裡沒有人的情況下你獨自用過電嗎?如果用過,這樣做安全嗎?為什麼?

  二、展開部分

  1、讓幼兒圍繞以上問題展開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2、你還知道哪些不安全的用電方法。為什麼?

  3、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談一談怎樣用電才是正確的,安全的。

  4、結合圖片讓幼兒判斷哪些用電方法是安全的,那些是不安全的。

  5、利用已有的用電知識,談一談如果有人觸電了你想去救他,你該怎樣做呢?

  6、教師小節,進一步告訴孩子自己用電時要在大人的監護下使用正確的方法。

  三、結束部分:

  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這要做安全嗎?為什麼?讓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流,樹立安全用電的意識。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利用看各種家用電器的圖片,激發他們的興趣。在安全用電環節上,請孩子們再看使用電器正確與錯誤的圖片,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看見電線段落在路上,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8

  設計意圖:

  安全意識是指幼兒對安全知識的掌握及保證自身安全的基本行為的認識,它是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據調查,交通意外傷害已經成為兒童意外傷害的“第一殺手”。近年來,幼兒交通事故時有發生,而且有相當大的比例是由於幼兒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和交通安全常識所造成的。因此,加強交通安全教育,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就尤為重要。在本次活動我透過先讓幼兒觀察事故圖片,讓幼兒認識到交通事故對人們造成的傷害,並透過讓幼兒觀看交通安全錄像,在對錄影中人物的“指指點點、說三道四”中直觀地掌握交通安全知識。在活動後我創設了有趣的交通遊戲作為延伸活動讓幼兒在玩樂中鞏固所學到的交通安全知識,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品質,使安全教育變得生動有趣。

  預設目標:

  1、懂得識別過馬路的標誌,安全地過馬路。

  2、能夠大膽地進行交流,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3、體驗遊戲扮演的樂趣,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品質。

  材料提供:

  事先在有關交通規則的DV、自制的紅綠燈、佈置公路場景所需的道具。在活動室周圍張貼交通事故圖片、各種過馬路的交通標誌。

  指導要點:

  1、請幼兒一起觀察交通事故圖片,讓幼兒認識到交通事故的嚴重性。

  2、與幼兒一起觀看DV。

  引入主題,請幼兒觀看關於交通安全的DV。

  請幼兒說說觀看DV後的發現及感受,一起討論應如何遵守交通規則。

  師:你們在錄影中看到了人們是怎樣過馬路的?你覺得他們這麼做會有怎樣的後果呢?我們怎樣才能安全地過馬路?

  3、請幼兒到教室四周去觀察各種交通標誌,並猜測它的作用,請個別幼兒上來說。

  告訴幼兒交通標誌的真正意義。

  延伸活動:與幼兒一起玩“交通”遊戲。

  (1)與幼兒一起將交通標誌佈置在“馬路”的各個角落。

  (2)全班幼兒分兩組,一組當行人,一組當司機(身戴汽車胸飾),兩名幼兒當交通警察。(一個管行人,一個管汽車)

  (3)未遵守交通規則的司機及行人,交通警察給予罰單。

  (4)老師與幼兒一起評議遊戲情況。(重點放在遵守交通規則方面)

  你為什麼會得了罰單?你違反了什麼交通規則?

  (5)行人與司機交換角色繼續進行遊戲。

  (6)與幼兒再次進行評議。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水災發生時自救方法,提高保護自己的能力。

  2、有環保意識,樂意為周圍的綠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範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重點:瞭解洪水發生的原因

  活動難點:掌握自救的方法

  活動準備:水災的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 以談話匯入主題

  (1) "小朋友想想如果我們這兒連續幾天都下雨,感覺會是怎樣呢?有哪些不方便呢?"

  "如果大雨連續不停的下,將會發生什麼?"(幼兒交流)

  (2)看圖片,瞭解水災的危害性

  "連續下大雨發生了什麼事情?洪水給人們帶來了哪些災難?"(教師和幼兒共同邊看圖片邊交流)

  2、交流感受和逃生方法

  "看到這樣的災情你是怎樣想的?""洪水來了我們可以怎樣逃生自救?"(發求救訊號、抱住樹木、爬上屋頂)

  3、瞭解洪水發生的原因

  "現在為什麼每年有特大洪水?""減少災害天氣有什麼辦法?"

  (教師告訴幼兒植樹造林、綠化環境與減少水災之間的關係)

  活動反思:

  洪水對於我們這個地方來說是很少見的,人們對水災逃生的意識很淺,更別說逃生知識了那就是知之甚少。我做了充分的準備,課堂效果很好。

  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一是課件的充分運用,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二是教師巧妙引導,幼兒的思維得以最大限度地拓展;三是幼兒透過對課件的仔細觀察,對洪水災害現象和如何進行自救表達的比較完整準確。透過各種有效教學手段的利用,從班級整體看,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性高,學生普遍對怎樣進行洪水災害自救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理解和掌握。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10

  目標:

  1、幼兒記憶火警號碼119,認識安全標示。

  2、使學生了解消防安全常識,火災撲救常識,重視安全,珍惜生命。

  準備:安全標示圖片。

  重點:幼兒記住火警號碼119。

  安全溫馨提示:演練時注意安全。

  過程:

  一、匯入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火,它給人類帶來了文明和幸福,但同時火也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火一旦失去控制,就會燒燬人類的財富,奪去人們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難以挽回和彌補的損失。例如:在我們的身邊就有火災發生,因此我們要了解、學習和掌握防火知識,協助學校做好防火工作,減少和杜絕火災的發生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學

  (一)、小朋友們,你們遇到火災發生時會怎麼辦?如何進行逃生?(幼兒自由討論,發揮幼兒的想象。)1、火災時不能鑽到閣樓、床底、大櫥櫃內。火勢不大時,要披上浸溼的衣服向外衝;2、濃煙瀰漫時,用溼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壓低身子,手、肘、膝蓋要緊靠地面,沿牆壁邊緣爬行逃生;3、若身上已著火不可亂跑,要就地打滾使火熄滅;4、遇火災不可乘坐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5、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疏散樓梯、陽臺、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單、被套撕成條狀連成繩索,緊栓在窗框、鐵欄杆等固定物上,順繩滑下,或下到未著火的樓層脫離險境;6、若逃生之路被火封鎖,在無奈的情況下,退回室內,最好在衛生間關閉門窗,不斷向門窗澆水;7、充分利用陽臺、天窗等進行自救;8、處在高層建築被火圍困時,要趕快向室外拋沙發墊、枕頭等小物品,夜間則打手電,發出求救訊號。

  (二)、除了以上的情況外,最主要的是幹什麼?(引導幼兒說出火警號碼,並記憶。)還有那個小朋友知道別的特殊號碼?例如:匪警 110 急救 120三、遊戲:

  1、《快速反應》

  規則:幼兒聽到教師指令後,迅速撤離,比一比哪一個幼兒最快。

  2、進行火災演練。

  規則:幼兒分4組,匍匐前進,進行逃生訓練。

  附:消防兒歌你拍一,我拍一,小孩不玩打火機, 你拍二,我拍二,玩離電源和汽灌你拍三,我拍三,監督爸爸不吸菸, 你拍四,我拍四,遇到著火不哭泣你拍五,我拍五,煙大快把口鼻捂, 你拍六,我拍六,遇到火災快呼救你拍七,我拍七,遇到火災快逃離, 你拍八,我拍八,防火安全從小抓你拍九,我拍九。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11

設計意圖:

  為了喚起幼兒的相關經驗,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我決定採用看圖講述的方式,從幼兒的實際生活情境出發,提供多樣化的危險場景畫面,引導幼兒觀察並體驗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為什麼不可為,可以怎樣為等,幫助幼兒樹立防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自主發現路上的危險因素。

  2.討論自我保護的方法,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準備:

  1.教師和家長平時注意引導幼兒觀察路上的安全問題,使幼兒積累相關經驗。

  2.事先與幼兒園附近路段的交警取得聯絡。

  3.多媒體課件或圖片。

  畫面一:兔媽媽、兔寶寶以及生病的兔奶奶。

  畫面二:坐公交車。包含以下幾個小畫面:

  (1)上車時小兔們你推我擠,一隻小兔跌倒在車輪邊。

  (2)有序排隊上車。

  (3)兩隻小兔搶座位,互相拉扯;一隻小兔把手伸到窗外,把頭探出窗外:站在車內的兩隻小兔沒抓住扶手,在玩拍手遊戲。

  (4)安全乘車。

  畫面三:過馬路和十字路口。

  (1.)小兔邊過馬路邊撿皮球,一輛汽車迎面而來。

  (2)小兔離開隊伍單獨跑開了。

  (3)小兔被陌生人的氣球引誘而去。

  (4)小兔闖紅燈。

  (5)小兔不走斑馬線。

  (6)小兔排著整齊的隊伍,按照交通規則.在交警和兔媽媽的幫助下穿過十字路口。

  畫面四:和兔奶奶快樂相聚。

  4.創設公交車站、公交車、十字路口等情景。

  過程:

  一、進入情景

  (點選畫面一,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1)兔奶奶怎麼樣了?你是怎麼看出來的7

  (2)兔奶奶生病了,兔媽媽和小兔們很擔心,準備去看望兔奶奶。它們是怎麼去的呢?

  二、觀察畫面,交流討論

  (一)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二“坐公交車”。

  1.幼兒觀察小畫面(1)。

  (1)公交車來了,小兔們是怎樣上車的?

  (2)有一隻小兔怎麼樣了?它怎麼會跌倒的?

  (3)它倒在什麼地方?如果車子開動。它會怎麼樣?

  (4)這樣上車危險不危險?應該怎麼做?

  2.結合小畫面(2)小結。

  3.幼兒觀察小畫面(3)。一

  (1)這兩隻小兔在幹什麼?要是車子開動了,它們這樣推來推去搶座位會怎麼樣?做得對嗎?

  (2)這隻小兔把手和頭伸到哪裡去了?這麼做有什麼危險?應該怎麼樣?

  (3)這兩隻站著的小兔在於什麼?它們這樣做有什麼危險?如果車上沒有座位,要怎麼樣才安全?

  4.結合小畫面(4)小結。

  (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三“過馬路和十字路口”。

  1.幼兒觀察小畫面(1)。

  (1)下車以後,小兔們走在寬廣的馬路上。這隻小兔在幹什麼?

  (2)它有危險嗎?為什麼?

  (3)它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

  2.幼兒觀察小畫面(2)。

  這隻小兔走在隊伍裡了嗎?它離開隊伍單獨跑開會有什麼危險?

  3.幼兒觀察小畫面(3)。

  (1)這個叔叔手裡拿著什麼?他會對小兔說些什麼?

  (2)小兔怎麼樣了?它跟這個叔叔走可以嗎?為什麼不可以?應該怎麼做?

  4.幼兒觀察小畫面(4)。

  (1)這隻小兔在幹什麼?

  (2)這個時候可以過十字路口嗎?為什麼不可以?什麼情況下可以?

  5.幼兒觀察小畫面(5)。

  (1)這隻小兔也在過馬路,但它走在什麼地方?

  (2)過馬路應該走哪裡?

  6.幼兒觀察小畫面(6),教師結合畫面引導幼兒小結。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12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年齡小,活潑好動,有必要進行安全常識的學習,特別是馬路上的交通安全,所以設計了本節教學活動,讓幼兒對交通標誌有所認識,並按標誌行動。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走在馬路上要注意安全,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幼兒能認識簡單的交通標記並瞭解安全透過馬路應遵守的交通規則。

  3、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並能與同伴進行合作學習。

  4、遵守社會交通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能認識幾種交通標誌,知道標誌的作用和特徵。

  活動準備

  交通標誌圖若干,音樂光碟、掛圖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課前律動。

  1、老師帶領幼兒伴隨音樂玩開小汽車的遊戲。

  2、 中途會出現斑馬線、紅綠燈等標誌引出課題。

  二、基本部分:認識一些常見的交通標誌及重要性。

  1、逐一出示剛才遊戲中看到的斑馬線、紅綠燈標誌、人行橫道、地下通道、步行街等標誌,引導幼兒說出其名稱及作用。

  A、提問:如何過馬路?安全過馬路有什麼好處?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結合幼兒實際,用互動談話的形式請幼兒說說自己都見過那些交通標誌,它們都告訴我們什麼?

  三、找朋友

  1、每名幼兒身前貼一張標誌圖,看看自己身上的標誌圖與黑板上的相同就站在一起。

  2、音樂伴奏《找朋友》。

  3、讓找到好朋友的各組隊員說說自己身上的標誌圖名稱,還有我們平時應該怎樣遵守交通規則。

  四、課的總結和延伸

  1、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認識了一些交通標誌,懂得了它的作用,牢記安全第一,我們要做一個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孩子。

  2、如果有誰發現了其它的標誌,可以用筆畫下來,回到班上和小朋友一起來認識。

  教學反思

  1、教學活動中游戲環節是幼兒最感興趣的,課堂氣氛活躍。

  2、透過遊戲認識一些常見的交通標誌及其代表的意義,再透過談一談交通標誌的含義及作用,讓幼兒知道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培養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孩子們自主地和其他的小朋友去交流,這樣既鍛鍊了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感受在一起玩的快樂。

  3、遊戲時間過長,導致課的結尾倉促。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懂得應在大人的陪同下游泳,不獨自游泳。

  2、瞭解並掌握游泳時的基本衛生及自我保護方法。

  3、認識游泳物品,瞭解游泳時應注意的事項。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游泳物品,瞭解游泳時應注意的事項。

  難點:掌握游泳中的自我保護方法。

  活動準備:

  1、海灘游泳圖片。

  2、泳衣、泳帽、泳鏡、泳圈等物品。

  3、游泳溺水影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匯入。

  1、談話:

  ——炎熱的夏天悄悄來了,你最喜歡夏天的什麼活動?

  2、出示海灘游泳景象的圖片,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二、認識游泳物品的名稱及其用途。

  ——游泳要帶些什麼物品呢?

  ——教師一一出示游泳物品,引導幼兒認識物品名稱及其用途。

  三、與幼兒討論游泳應注意的事項:

  ——游泳前要先換好游泳裝,換好衣服後先做做操,讓身體做好下水準備。

  ——帶好泳帽和泳鏡及游泳圈準備下水。

  ——下水前先取一些水,向胸前、身上慢慢潑溼,熟悉水溫後再下水。

  ——隨意從池邊跳下是很危險的事,要從入口的樓梯上下。

  ——不要把頭放到水裡或開玩笑遊戲。

  ——水池邊經常很溼,走路要小心,這樣才不會滑倒。

  ——游泳後要馬上洗澡。

  四、播放有關溺水的影片,知道游泳時要注意安全。

  1。瞭解有關溺水的事情。

  ——你知道游泳時會發生什麼危險嗎?你是透過哪些方法指導有關溺水的事情

  呢?(電視上、報紙上、圖書裡、成人的講述中等。)

  2。觀看有關溺水的情況報道,救人的過程等,並互相交流自救知識。

  3。教師小結:游泳時不注意安全就會發生危害……。

  4。啟發幼兒討論引起溺水的原因。

  五、學習游泳時簡單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游泳時怎樣才能既開心又安全?

  (如儘量要在安全的游泳池中游泳,不去危險的地方;一定要在成人的陪同下,不能一個人去游泳,在還沒有安全掌握技能的情況下,要使用防護用品,一旦在水中有不舒服的情況下,要趕快上岸並大聲呼救。)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14

  中班安全教育活動教案《保護眼睛》含反思適用於中班的安全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保護眼睛,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引導幼兒知道眼睛的重要性,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2、教育幼兒保護眼睛,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過程:

  1、提問匯入。

  教師透過提問,匯入活動主題:小朋友,剛剛我們升國旗時,你是用什麼看國旗的呢?(幼兒回答:眼睛)

  2、瞭解眼睛的重要性。

  請幼兒閉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見東西的感覺。教師繼續引導幼兒對眼睛這一話題進行提問,引導幼兒深入地瞭解和思考眼睛的重要性。(小結: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沒有眼睛我們什麼也看不到。)

  3、引導幼兒瞭解保護眼睛的必要性和保護眼睛的辦法。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愛護眼睛,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進行小結。)

  教師總結,活動結束。

  教師:保護我們的眼睛,我們要做到三點:一是少看電腦和電視,注意休息,讓眼部的肌肉有機會放鬆;二是不用髒手揉眼睛;三是平衡膳食,多吃對保護視力有保護的食物,做個不挑食的好寶寶!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探討和努力,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小百科:眼(又稱眼睛,目)是一個可以感知光線的器官。最簡單的眼睛結構可以探測周圍環境的明暗,更復雜的眼睛結構可以提供視覺。複眼通常在節肢動物(例如昆蟲)中發現,通常由很多簡單的小眼面組成,併產生一個影像(不是通常想象的多影像)。在很多脊椎動物和一些軟體動物中,眼睛透過把光投射到對光敏感的視網膜成像,在那裡,光線被接受並轉化成訊號並透過視神經傳遞到腦部。通常眼睛是球狀的,當中充滿透明的凝膠狀的物質,有一個聚焦用的晶狀體,通常還有一個可以控制進入眼睛光線多少的虹膜。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活動教案《保護眼睛》含反思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15

  活動目標:

  1.透過故事,初步瞭解防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

  2.知道當自己得到別人的幫助時,要學會感激別人。

  3.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範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4.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麼樣的安全隱患。

  活動準備:

  故事《小貓落水》、小貓圖片、已畫好的故事背景圖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話進入本次活動的主題。

  --師:"小朋友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夏季),天氣是熱的還是冷的呢?(熱的),那天氣一熱你們想幹什麼呢?(幼兒自由回答)--師:"有一隻小貓,到了夏天它也很怕熱,所以呀,它就……(教師停下,讓幼兒自己猜測。),聽完接下來的故事,你們就知道它怎麼樣了。

  二、教師出示小貓圖片,講述故事《小貓落水》。

  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仔細傾聽故事。

  --師:小貓很怕熱,它去幹什麼了?(幼兒回答)教師小結:小貓很怕熱,它趁爸爸媽媽不注意,就跑到去河裡抓魚了。

  --師:小貓為什麼會落水呢?(幼兒回答)教師小結:它在抓魚的時候,腳一滑不小心掉了下去。

  --師:"小貓落水後是誰救了它?(幼兒回答)如果沒有人救它會怎麼樣?(幼兒回答)教師小結:是小鴨子救了它,如果沒有小鴨子小貓就淹死了。

  --師:"如果你是小貓,小鴨子救了你你會怎麼對小鴨子說呢?怎麼做才能不掉到水裡面呢?"教師引導幼兒回答問題,初步瞭解當自己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要學會感謝別人。

  三、師幼共同討論有關防溺水的安全知識。

  師總結:當沒有大人在自己身邊的時候,小朋友們不能獨自到有很多水的地方玩耍,即使天氣再熱也不能把手和腳伸到水裡面,如果碰到有人掉到水裡,要記得大聲的叫救命,不然你就會像小貓一樣掉到水裡。

  請小朋友說一說"如果不小心掉到水裡了,你會怎麼做。"故事:《小貓落水》

  夏天到了,天氣很熱,小貓的爸爸和媽媽正忙著做飯,小貓趁著爸爸媽媽不注意一溜煙地跑出來,他跑啊跑啊,來到了一條小河邊。小河的水嘩嘩地流,裡面還有許多小魚。小貓也將小手伸到水裡,他多麼想捉一條小魚啊,可是正當他再一次將手伸到小河裡時,他的腳下一滑,不好小貓掉到水裡了。小貓在水裡拼命掙扎,大喊"救命",恰巧小鴨子走過來,聽見小貓的呼救,急忙跳到水裡,將小貓救上來了。小貓再也不敢自己到水邊去玩了。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佔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遊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採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於人的感官才能發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