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旅遊作文(精選三篇)
篇一:
烏鎮是魚米之鄉也是絲綢之府,是江南六大名鎮之一,是個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的古鎮,曾名烏墩和青墩,是個美麗至極的旅遊景區。今天我就是要去這美麗的地方。
這天,天公作美天上下起了毛毛細雨,雨中的烏鎮顯得更美,更加富有詩意。到了烏鎮就必須去江南百床館,一進入百床館內就感到有一股濃濃的文化內涵朝我撲面而來,更別說看了那些精緻無比的床了,更使我感到古人的智慧的大,手藝的精。
“告別”了百床館,我們接著文昌閣。立志書院門前河上有一幢樓閣,名文昌閣。書院與閣之間,僅隔一條不寬的觀前街。據說舊時讀書人到文昌閣,一般都有下人陪同乘坐小船前來。小船就泊在閣下的河邊,讀書人上樓,下人就在過道兩旁的長凳上坐著等候。清末科舉廢止,文昌閣便成了鎮人遊玩的地方,同時由於長期以來造就的中心地位,它又是鎮人的新聞傳播中心。
立志書院“放學”啦!我們坐烏篷船出去了,坐在船上感覺飄飄的,再加上外邊的細雨,不免有種神仙的感覺,這種令我永生難忘。
烏鎮是一幅畫,一幅美的不能再美的水墨風景畫。
篇二:
這個週末,我和爸爸去了杭州。
兩個星期前,爸爸跟我說,下下個週末單位組織去杭州旅遊。爸爸說要帶我一塊去。我聽了真高興!
昨天是星期五,晚上我們就直接趕到了杭州。路上我和好朋友于曉航匯合到一起。見面時我們還高興地擁抱。
今天上午,我們吃完早飯就做了一個多小時的車來到了烏鎮。烏鎮遊很多小河,小河邊有很多房子。房子是用木板做的,房頂是黑色的瓦,牆是白色的牆。一派江南的風景,非常漂亮!沿著河邊是窄窄的石板街道。今天還下了雨,青石板又溼又滑。石板路被雨沖刷得乾乾淨淨,亮的發光。
街道兩邊還有一些小鋪子,我和朋友曉航去買高點小吃時,小鋪子的大媽還以為我們是兄弟兩個,把爸爸和同事們都逗樂了。
這裡吃的東西很有意思,東坡肉又肥又油,但肥而不膩,很好吃。我吃了好幾塊呢。還有青菜豆腐湯,也很好喝。這裡的很多菜都是甜的,我有些吃不慣。
晚上,我們坐上了烏篷船,沿著小河道順流而下。小河兩邊的木房子的燈光的映照下,顯得很漂亮。河道上還有許多小石橋,拱起的橋洞在燈光的.照耀下,就像一座座彩虹,架在小河上。悠閒的行人在彩虹上散步,就像仙境一樣。
爸爸說,明天還要西湖去。我很高興,上學期我們學了蘇東坡的一首詩《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明天正好有雨,我非常想在雨中到西湖去看看,蘇東坡詩裡描繪的美麗景象。
篇三:
在上海遊學的第二天,我們到蘇州水鄉烏鎮參觀,我們到了烏鎮的入口處,好像到了一個大公園。我們每人手上拿著導遊發的門票,坐船到對岸就進入了烏鎮。
烏鎮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氛圍濃郁的水鄉古鎮。我一眼看去,這裡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築,街道兩旁儲存有大量明清建築,輔以河上石橋,體現了小橋、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鎮風韻。我還看到有人在河上撐著兩條小船,我從來沒有看見過這樣美麗的水鄉風景,漂亮極了,我趕緊叫奶奶給我照相。
那天,天下著濛濛細雨,我們撐著雨傘,一大群人跟著導遊去參觀布料印花傳統作坊區,我看到高高的竹竿上涼著長長的印花布,導遊還帶我們到布料脫水室,我們幾個小朋友問他這些水有多深,導遊說有2米,好深啊!劉東昊還把手放到水裡,導遊說水很髒的。接著,我們又去看花紋是如何印到布料上,我們看到一位老人家用一種粉來塗在有花紋的紙上,過了一會,老人家把紙拿開,哇!那些粉都粘在布料上,而且就是紙上面的形狀,於是,我聞了聞那些粉,奇怪!怎麼有股豆漿的味道,那個老人說,這是豆漿粉,怎麼印花還要用到豆漿粉呢?真奇怪!我們還參觀了茅盾少年時的讀書處和矛盾紀念館,我問奶奶矛盾是什麼人,奶奶說是中國偉大的文學家。走了整整大半天,我們都感到很累,有人坐車有人乘船往回走了,在離上車不遠的地方,我還看到一個大大的荷花池有很多荷花,一朵朵荷花千姿百態,一朵朵粉紅色的荷花被那綠色的荷葉襯托著,鮮豔的花瓣更顯得分外美麗,好似一位位美麗的姑娘。
烏鎮遊我感到很高興,看到很多東西,學到很多東西,美麗的江南水鄉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