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關於魯迅的作文合集9篇

魯迅的作文

關於魯迅的作文合集9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魯迅的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魯迅的作文 篇1

  他如一顆閃亮的明珠矗立在山巔,閃射出耀眼的光芒。以文代兵,以筆代槍,帶著人民的期望走上了為中華,為名族的抗爭之路!“他的方向就是人民的方向!”以一己之力譜寫了中國二十世紀文學界壯烈的篇章!他就是我們為之驕傲的大文豪——魯迅!

  家境敗落的他

  魯迅先生出生於官僚地主家庭,原本是個不愁吃穿的“小公子哥兒”,但13歲那年,遠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舉舞弊案入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最終家境敗落下來。

  在敗落困頓中,魯迅先生看清了人世間醜惡的面目。父親辭世前,人們還帶著羨慕的眼神看著魯迅。可惜,人走茶涼,父親因為庸醫的醫治遺憾的離開人世後,彼此間竟只剩冷眼相待,避而遠之。那時他便明白,曾經的關懷備至,都只是那些人為功名利祿前來恭維,以表“孝心”、“關心”罷了。

  這一切他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父親的離開成了魯迅先生永遠的痛。父親的辭世,世態的炎涼讓魯迅先生失望至極。於是他遠赴外地求學,以求日後可以救助更多像父親這樣的人。多年以後,魯迅先生還非常沉痛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家境的敗落,給魯迅先生的童年填充了些灰暗的色彩,短暫的不幸並未讓這個少年失去生活的方向,反而,他迎著眼前的不幸,樹立了人生的第一個目標。想想自己,無比慚愧,每每挫折來臨,就逃避哭泣,動搖自己的目標和方向。

  認真幽默的他

  我們對魯迅先生的印象大多都停留在教科書中,那時只知道他是一個愛國愛民的讓人欽佩的大作家,心中滿是敬意卻不敢靠近。偶然查閱起他的趣事,竟發現他如此認真、幽默。

  小時候他就無比熱愛讀書,對書也是視若珍寶。每每看書前,必須要洗洗手,才鄭重的拿起書籍閱讀,好像生怕弄髒了那神聖的書籍似的。他對書的熱愛遠遠超出了對物質的享受。有一次,因為成績優秀,學校給他獎勵了一枚金質獎章,結果他竟跑到街頭將它賣了換錢。年幼的他又做了一件超乎我們意料的事情,他竟然沒有拿著那些錢去買好吃的,而是拿著那些錢買了一串紅辣椒和幾本書。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串紅辣椒是給他看書時提神驅寒用的。每當晚上寒冷難耐,他就摘下一顆紅辣椒放入口中吃起來,以此抵擋嚴寒和困頓。

  他那愛書的樣子、吃辣椒噴火的樣子,認真看書的樣子彷彿就在眼前,不覺讓人覺得親近了幾分。要是你還知道魯迅先生那些幽默的故事,相信你會更喜歡他。

  有一次他被特務跟蹤,由於特務穿著比較破爛,他心生戲弄之意,給了特務一個銀元,讓他去買點吃的。想想那個特務當時的臉色,該是一陣紅一陣青吧。晚年的魯迅先生除了奮筆疾書,還多了幾分孩子氣。據說有一次他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寫作,結果被屋外的野貓打斷了好幾次思路,於是他就拿起香菸盒對野貓發起了攻擊,讓那貓落荒而逃。想想一個如此厚重的大文豪竟也會有如此舉措,著實讓我大吃一驚,卻也讓我更喜歡他了。

  真希望自己也能如魯迅先生這般熱愛讀書,也能擁有這般幽默的處事智慧。

  手執利劍的他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誓要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中,而事實上,他也拼盡全力實現了心中的願望。

  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人民,給了國家,他的一生都在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奮鬥。他曾不遠萬里奔赴日本學醫救民救國,無奈卻看透了中國人的麻木不仁和精神殘缺,於是他棄醫從文,以筆代搶,向那風雨飄搖的社會發出時代的強音。“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一生的目標和寫照。面對反動派一次又一次的激壓,他沒有放棄,沒有屈服。他打的是一場以筆為槍的永無休止的沒有硝煙的思想和精神之戰!日本留學期間發生的看電影事件,讓他深深明白,中國需要的是思想上的治療,需要的是一次痛入骨髓的精神“治療”。那雙原本拿起針管的雙手拿起了注入民族精魂的筆,此後便用利劍般的文字刺向那些埋在人們思想中的“毒瘤”。他用這把“利劍”擊破了人世間一張張醜惡假意的嘴臉,揭開了那帝國主義的“人面獸心”。事實證明,他實現了自己救國救民的願望,他是成功的,是全勝的!

  魯迅先生就像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歷久彌新,在往後的日子裡,魯迅先生的精魂也將被我們永遠銘記,他的浩然正氣必將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中華文明而學習,為祖國富強而拼搏。而此時,我要讓自己喜歡上讀書,並努力實現自己小小的夢想——考上理想高中。為此,我會堅定不移的朝著這個方向走下去。

魯迅的作文 篇2

  何凝曾說道:“魯迅是萊謨斯,是野獸的奶汁所謂養大的;…..他從他自己的道路回到了狼的懷抱。”由此看來,他所攜帶的是不乏熱血的野性。

  魯迅先生是非常寂寞的,《新青年》時代的同伴,有的飛黃騰達了,有的回到書齋過隱士生涯去了,只剩他自己漂泊在沙漠裡。正如《吶喊》中他所自序般“他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與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啊!”

  魯迅是寂寞的,他在寂寞中學著。在新文壇中,也曾有過創造社和文學研究會,語絲和現代評論的交鋒。魯迅先生於是走近他自己所設想的境域。“他走進無物之陣,所遇間的都對他一式點頭。他知道這點頭就是敵人的武器,是殺人不見血的武器,許多戰士都在此滅亡,正如炮彈一般,使猛士無所用其力。”

  面對那些所謂的“東方文明”之類,他舉起了投槍,雖取了勝,終是在這看不見的陣營中老衰,壽終。

  他是寂寞的,更是熱血澎湃的,對於社會,對於國家,他無情面的諷刺,但卻真真實實的反映了他內心的憤恨,他內心的無奈,他內心的對於人民的呼喊!沒有陰冷的感覺,是熱血澎湃的野性和激情。

  對於他的諷刺,我想起幾點並不在於“憎恨”,那必然是不正確的。魯迅先生他看見趙家的狗,趙貴翁的眼色,看見青面獠牙的笑,看見孔乙己的偷窺,看見老栓買紅饅頭給小栓治病,看見紅鼻子老拱和藍皮阿五……一句話來總結,他看見一群在sphinx腳爪下的可憐蟲。對於同命運的人,我問怎會忍得憎恨!由此,魯迅先生的筆底,似是最無情的剝露,實則是最懇切的同情。以這外在的諷刺,內在的同情來呼喊人們醒來!

  我想,“吾獨往矣”的寂寞,這滿懷熱血的激情與野性便是魯迅先生最富魅力的味道了吧!

魯迅的作文 篇3

  每一個人的心中吧都有一顆明亮的“星星”, 這些“星星”,可能是偉人、專家、學者、明星……而我心中的那一顆最閃亮的“星星”並不是急速串紅明星,更不是演技高超的演員,而是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

  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生長在封建王朝統治的中國,清政府的腐敗,官僚地主階級的殘酷剝削,人民大眾的痛苦掙扎,他都看在眼裡。但是使他最感痛心的是,當時的民眾昏昏沉沉。 魯迅用筆尖銳乃,但在這尖刻的筆調背後,又含有對國民和國事的悲憫。先生的文章,讓我們能常反躬自省,要榨出自己“皮毛下面的小來”。近日佛山發生的`一起18路人漠視小悅悅被2車撞到碾壓事件,彷彿又讓我們看到魯迅小說《藥》裡描摹的“看客”的形象:“卻只見一堆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很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向上提著”。

  毛主席這樣評價魯迅: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就像臧克家寫的《有的人》裡一樣: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那些欺壓百姓的惡人雖然活著,但是他在人民的

  心裡已經不復存在了。像魯迅這樣的人即使已經離開了人世,但他的靈魂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揮之不去。

魯迅的作文 篇4

  我們這個時候認識歷史中的偉人的方式,也不過就是兩種:看別人寫他的文字或者是他寫別人的文字。那些在歷史中的人也許離我們太遠,唯有文字是永恆且歷歷在目的。於是魯迅,這個曾經名譽極大,為民肝膽塗地對敵毫不留情的英雄式人物,就這樣走近了我。

  魯迅的文字是極犀利的,哪怕是在溫暖的書頁上靜靜呈現,也具有讓人靈魂顫慄的力量。那長著紫色圓臉的少年閏土,一聲“老爺”讓多少人心底升起悲哀。然而,這樣折現出的魯迅冷靜而堅固的影像,最初在我腦海中其實完全相反。

  七年級學課文《社戲》,不長,卻讀起來艱澀無比的背誦段落,曾讓人連連嘆氣,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的迅哥兒,是和同齡孩子一樣的頑皮機靈,加上讀書帶來的昇華,讓他的形象十分討喜。而雖然是小說題材,人物原型卻還是屬於魯迅自己,不免讓人有十足的代入感,我便以為魯迅一定是擁有一個極快樂的一生。

  這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也可以窺見端倪。那無憂無慮的百草園承載了多少美好的記憶,與蟋蟀蜈蚣作伴,與皂莢樹桑樹一同成長,就連學習生活也蠻多樂趣。

  然而,這終於不是一成不變的,魯迅快樂的只有童年。家道中落,初嘗艱辛,魯迅在一步步蛻變和成熟。過程自然無從細知,然而我卻知道,這樣的改變一定會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

  魯迅始終是想衝破黑暗的,父親被愚醫反反覆覆折騰了幾年,他勘破這樣的麻木,立志學醫去醫人;可日本留學中,中國國人的麻木,又讓他升起強烈的不甘,他想改變這一切,於是毅然棄醫從文,學著用一支筆去救民於水火,用那再鋒利不過的文字去醫人。第一醫,醫的是身體,第二醫,醫的是心靈。

  他這樣步步艱辛的探尋著自己的路。《孔乙己》中直擊科舉考試下對人的毒害,《二十四孝圖》抨擊教育制度,《狗貓鼠》中,他冷言相對那些虛偽又無趣的人……

  這其中,《藤野先生》算的上是他柔軟與堅硬的一個轉折點。求學尚且稱得上快樂無憂,但在目睹弱國被欺凌的慘狀後,他已經變得極為堅硬。文中說與藤野先生分別後,他們再無書信來往。我想這大概是魯迅在向過去的自己說一聲再見,斬斷的一乾二淨。

  成長畢竟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這一路,嘗過多少苦澀。魯迅是一個堅硬的人,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不懼遇到的挫折越來越多。但他真的什麼也不怕嗎?他怕,他怕自己的快樂越來越少。

  於是,魯迅留下一部與其他風格大為不同的作品——《朝花夕拾》。他將記憶中彌存的溫暖與快樂儲存起來,帶著一往無前的勇氣,把柔軟化作直面黑暗現實的動力。

  這是魯迅,他無比的真實,在他身上既有柔軟,也有堅硬。

魯迅的作文 篇5

  魯迅,原名周樹人.大概是他的父親想讓他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吧.給他取了這樣一個名字.他也沒讓父親失望,在上私塾的時候父親過世,母親又有病在身.小魯迅就每天早上把他母親安頓好後才去上學,因為遲到,先生打了他三戒尺.從那以後小魯迅便在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字.小魯迅也做到了“時時早,事事早”.過完了他那毫不鬆弛地一生.

  1902年,20多歲的魯迅東渡日本去學醫,因為他的父親就是因為沒錢而耽誤了救治的時間才去世的.他要學好醫術救治中國人民.但是在一次學習的時候看到:中國人給俄國人當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而圍觀的,那些所謂的清國留學生卻鼓掌喊萬歲!

  從那以後,魯迅意識到治病不如救民心,所以他便棄醫從文.拿起筆桿當槍使,寫出那些所謂的“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魯迅的一生甘為孺子牛的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他是一位偉大的作家,更是一位光榮的民族英雄!

魯迅的作文 篇6

  眉毛像粘了墨似的隸體"一"字,使整個人看起來果斷有力,身體消瘦,卻非常同情那些為生活所迫的窮人,他就是一一魯迅。

  魯迅一生一筆做武器。在我的心中,他是個勇敢,是一個為國家著想之人。他不顧自己的安危,一直都在那與黑暗堅決鬥爭,從沒有見到過他因困難而有一絲一毫的放棄。可能在他的心目中,只有堅強,而沒有放棄吧!是這個信念一直支撐著他吧,才使得他那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精神都不曾倒下。

  面對所有的困難與挫折,他總是以微笑而過,她有著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與思想,在人們心中它是公民的代表,因為他給人們送去了希望。他會一直留在人們的心中,刻在人們的腦海裡;他的精神與品質也將一直延續下來,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並且永垂不巧。

  這樣一個完美的,他卻很同情那些因生活所迫的窮人,他可以“橫眉冷對千夫指”,但同時他也“俯首甘為孺子牛”。他憂國憂民,自己非常的節約,但給予窮人卻非常的慷慨大方。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用有限的生命,創造出了無限的價值,他是中國偉大的文學家,他值得每一個人去學習它的品質,去發揚他的精神。

魯迅的作文 篇7

  “雛鷹爭章”活動開始了,裡面有“才藝章”、“安全章”、“保健章”……其中,我一眼就看到了“閱讀章”,因為它讓我想到了我們班的“小魯迅”——蘇家楨,“閱讀章”非他莫屬。

  蘇家楨長著一雙黑寶石般的大眼睛,唇紅齒白,眉清目秀。

  記得有一次,下課鈴叮叮噹噹地響起了,蘇家楨立刻拿出了一本書津津有味地開始看了起來,我靜悄悄地來到了他的身邊,以為能嚇他一跳。可是,我走到他都走到他身邊了他還未察覺到。於是,我對他大喊了一聲:“蘇家楨!”他還坐在那裡聚精會神地看書。我拿他沒有任何辦法,只好坐在一旁,靜靜地觀察他。只見他一會兒仰起頭哈哈大笑,好像是被書裡的什麼人物逗樂了;一會兒見他眉頭緊皺,彷彿是被書裡面的事情難住了;一會兒見他揚眉吐氣,彷彿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一會兒見他……上課鈴終於打響了,他好像還是沒有察覺到,直到班長大叫一聲“起立!”他才手忙腳亂地站起來趕緊把書放到了書包裡,然後又把這節課的書迅速拿到課桌上。這讓觀察他那麼久的我憋笑憋得臉都紅了。

  所以,我推薦蘇家楨獲得“閱讀章”。

魯迅的作文 篇8

  六年級的語文課,有好幾篇與魯迅相關的課文,例如《少年閏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面》等,這些文章文筆優美,語言精簡,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魯迅小時候是怎麼學習的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家來到了位於紹興的三味書屋。

  魯迅小時候學習的地方就在自家院子旁,叫“三味書屋”,魯迅每天都和幾位同學一起學習,一起玩耍,還請了一位叫壽鏡吾的先生教書。壽先生為人正直,教書有方,在當地小有名氣。

  書屋裡面共有五張桌子和一張茶几,中間的一張桌子是老師壽鏡吾的,上面擺著一把戒尺;其餘四套桌椅則是與學生一起學習的“夥伴”,散佈在教室的四個角落;而那張茶几,則擺在老師桌子的後方,上面有一幅山水畫。左上角的一張木桌就是魯迅曾經學習的地方。據說以前魯迅的位置是靠近大門的,但是一下課就有幾位同學在門旁跑來跑去,非常頑皮,他覺得太吵,影響了他的學習和休息,於是他就要求換座位。

  在魯迅書桌的右下方刻了個“早”字,這個字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原來有一次,魯迅因為貪睡遲到了,被先生用戒尺打了手掌心。這滋味可不好受啊!於是,魯迅就吸取教訓,在桌子的右下方刻了一個醒目的“早”字(雖然現在不能在桌子上亂畫亂刻,但以前好像沒那麼講究),來時刻提醒自己別再遲到了。

  魯迅還做了一個“三到”書籤,夾在自己的書中。書籤上寫著“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他時刻告誡自己,讀書時心、眼、口要一起用,這樣效果才會好。

  原來一代文豪魯迅先生的成長過程中也有這麼多平凡的小故事,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和生活不是很有啟發嗎?

魯迅的作文 篇9

  夏日一個陰雨綿綿的午後,天空飄滿了烏雲,好像一隻只幽靈在遊蕩。我的心情也像這天氣一樣悶悶不樂,於是我決定去魯迅故里走一走。

  隨著兩邊呼嘯的風,我跨入魯迅故里的大門,本來人山人海的魯迅故里,今天卻冷冷清清的。踏著古老的青石板,穿過一條條幽幽的小巷,我彷彿來到了魯迅生活的時代,看見魯迅與夥伴們一起歡快地玩耍,一起專心致志地學習。

  不知不覺,我來到了百草園旁邊的皂莢樹旁。忽然,有幾個和我差不多高的身影從給我眼前閃過,在樹旁忽隱忽現。我揉揉眼,仔細一看,呵!原來是小魯迅和他的幾個小夥伴在追逐打鬧。我走上去跟他們說明了我的來意,熱情地跟他們打招呼。他們也很高興,興奮地邀請我與他們一起玩。

  我們一起玩捉小鳥的遊戲。魯迅和他的小夥伴們合作了一個竹子小籠子,籠上的門可以隨心所欲地上下移動。我們把一根繩子一端系在門上,一端拿在手上。籠子裡放一把米。如果貪吃的小鳥來吃米,只要一拉繩子,嘰嘰喳喳的小鳥就被關住了。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我們悄悄躲在旁邊草叢裡,靜靜等待獵物。我屏住呼吸,等了好幾分鐘,都沒有小鳥上鉤。正當我要洩氣的時候,小魯迅“噓”的一聲,讓我嚇了一跳,轉過頭來一看。呀!有小鳥上鉤了!它現在還津津有味啄著大米呢!只見小魯迅迅猛地一拉繩子,竹門“砰”地關上了。小鳥被我們抓住了。看著我們來之不易的勝利品,我和小夥伴們異常激動。

  這時,陣陣清脆的鈴聲響了起來。小魯迅和小夥伴大喊一聲“上課了!”就一溜煙地跑回了三味書屋,我也急忙跟著他們來到了讀書的地方。只見一位帶著眼鏡的老先生正在教魯迅和他的小夥伴們朗朗上口地念古詩呢!聽著整齊的朗讀聲,我也情不自禁地讀了起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之後我又等了很長時間,終於等到了下課。小魯迅和小夥伴像一匹匹獵豹衝出來。我們又快活地玩起來。

  我和小魯迅玩得不亦樂乎,一直玩到了傍晚。天已經矇矇黑了,清澈的月光照進三味書屋的庭院。我這才想起作業還沒做完,只好和小魯迅依依不捨地告了別。

  回到家裡,想著白天與小魯迅的快樂時光,我遲遲不能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