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關於禁毒有我陽光前行徵文
【例文1】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誘惑,它們像一個個可惡的幽靈一樣,飄蕩在我們身邊。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落可怕的陷阱裡,毒品也因此染上。
毒品,相信大家都聽過。那麼你們還記得嗎?在中國近代史上,以毒品命名的戰爭——鴉片戰爭。是一場使中華民族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蒙受了百年災害和“東亞病夫”的恥辱。“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反鴉片、禁菸運動鬥爭的偉大壯舉。它給西方殖民主義者以沉重的打擊。鼓舞全中國人民,是愛國主義精神永放光茫,並流垂青史。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以史為境”面對煙毒氾濫的嚴峻現實,新政府帶領廣大人民群眾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禁毒活動。這場活動歷時了三年時間,把煙毒氾濫、民不聊生、滿目瘡痍的中國,改造成為令世界觸目的新中國。嚴懲了一批批罪大惡極的毒犯,是大批販毒為業者改邪歸正,挽救了以千萬級的吸毒者,使他們改掉了販毒,吸毒的行為和惡習。重新做人,這次運動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
以上的事例都足足可以證明我國對毒品的泛濫做出了種種的'制止和措施。但是,那可惡的毒品還不服輸,還不斷的誘惑那些好奇心強,沒有定力的青少年。到了80年代,抓獲大大小小的毒販近10萬人,吸食人數達到60多萬人。隨著那可怕的數目不斷的增加,分佈在全國大部分縣市成為龐大毒品消費市場。
“一次吸毒終生悔,莫那生命賭明天”這句話是我聽一位大學生在戒毒所所敘述自己的故事所總結的,他原本事一個受盡寵愛的孩子,從小就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而且又順裡的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他一直覺得,生活是那麼美好,青春是那麼快樂,幸福的陽光也是圍繞著他。但是,大學第一年,他認識了一名比他高一屆的男生。那名男生本來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學生,可是,因為在一個晚會上喝了一瓶帶有毒品的飲料,從此就染上了毒癮。他一次一次勸那男生遠離毒品,當那名男聲告訴他:離開毒品他會受不了,他不相信。他抱著:“不久一點點白色粉末兒,他有那麼大的力量嗎?”的心理,,於是他嘗試吸食了第一口,漸漸的他發現自己已經陷阱了毒品的魔掌裡,無論怎樣掙扎也不能途離了。就這樣,他就是嘗試了第一口,是他踏上了不歸之路,也因此失去了一切。每天活在吞雲吐霧的環境裡,成為一個人見人怕的“癮君子”。正如那首詩所說:“一吸毒品終世窮二腳踩入無底洞三代受累全家苦四處借錢在臺重五體發抖瘦如柴六情不認獸性兇七情盡付東流水八方浪蕩兩手空九四也悔妄來世十分悲慘可憐蟲”
“萬惡毒為首”。吸毒不僅能摧殘人體健康,還會破壞家庭,嚴重的還會危害社會和人類生活。吸毒是個人的深淵、家庭的厄運社會的毒瘤,人類的天敵。所以,我們要堅決的禁止毒品的泛濫。
【例文2】
毒品犯罪是全球性的社會公害,在當今的世界同,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能夠避開它的浩劫,然而毒品氾濫又是一個極難治理的問題。
讓我們看看一位曾經從事文藝事業的女士,是這樣講述她的吸毒、戒毒那可怕的經歷的:“其實我的吸毒過程很簡單:幾個朋友去旅遊,看到同往一個旅館的兩個巴基斯坦人在吸那鬼玩意兒,他們彷彿飛入了仙境、夢境一樣,在白雲中捉迷藏,在銀河上嬉戲……”當我見到學校的公告欄上貼著這樣的故事後,不禁為她擔憂:這一位女士一旦敲開了毒品大家族的門,就等於挖好了自己的墳。在我看來毒品還是一個“第三者”,把一個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拆散,把一個個無孩子的幼小心靈抹黑。
當那位女士講到自己痛苦的感覺時,用了一個詞“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我覺得她那種好像千萬只螞蟻在骨頭裡亂竄,奇疼怪癢的感覺是生不如死的,女士這種頑強的戒毒精神才使她擺脫也“毒”的折磨,一但上了癮,就像死過三回五回,又活過三回五回一樣。女士筆下,毒癮沒發作時是那麼美好,天空是那麼的藍,太陽是那麼的溫暖,她一定熱愛以前快樂的生活,她一定也懺悔過,一定……當女士一寫到毒癮發作時的難以想象的疼痛,就文思泉湧,千百個成語、詞語湧上了心頭,把自己埋在心中的每一個角落的“痛”都寫了出來——那暗影忽然向你襲來,你立刻被一層又一層無法掙脫的黑暗裹住,彷彿骨頭茬子中向外一點一點穿透你的肌肉,被劈開了一樣;牙齒也裂開了,瘋狂的長、長、長;腦袋爆裂般的疼;五臟六腑也像被利刃扯破了一樣。她最終悔過自新,又開始了新的生活,她也成為了戒毒人員的“模範”。
毒品是不能用人生來做實驗的,毛澤東爺爺曾說過:“要知道梨子味道,就需親口嘗一嘗。”然而毒品畢竟不是水果,它是不能親口嘗試的。就是因為人們的無知,不知毒品的可怕,才會有一個又一個人步入深淵,無法自拔。
更多熱門文章推薦: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