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五單元]蓮文化的魅力> 蓮文化的魅力作文集錦10篇

蓮文化的魅力作文

蓮文化的魅力作文集錦10篇

蓮文化的魅力作文1

  “睡蓮”,好耳熟的名字啊!

  我經常聽人們說起睡蓮,卻沒有見過。不知它的花是什麼樣的,甚至連它的同族——蓮花開的花是什麼樣的也不清楚。

  前幾天,我終於有幸在生物園地裡看到了它們姐妹倆。

  睡蓮和蓮花都種在比較大的花盆裡,盆裡盛滿了水。

  蓮花的葉子都突出在水面上,在那纖細的莖的支援下,在微風中翩翩起舞。葉中襯托著幾朵豔麗的蓮花和花蕾。那蓮花可真綺麗,在花中心,不像平常的花那樣一律是花蕊,而是一個像倒置的圓錐狀的蓮蓬。在蓮蓬上表面有五六個圓圓的小點,蓮蓬裡的果實就是蓮子。在蓮蓬下似圓錐頂的部位,才有一圈花蕊。

  外面層層的花瓣緊緊地襯托著蓮蓬和花蕊,好似眾星捧月。這些花瓣的形體不同,裡面的花瓣比較小而且比較多,大約有三四層。外圍的花瓣層數比較少,但是瓣大,形似剝下的橘皮瓣,都是兩端稍稍緊縮,只是中間比較圓大些。外面的花瓣每片都緊緊地擁著裡面的花瓣,似乎是這些花瓣的支持者。雖然內外層花瓣形態不大一樣,但是它們的顏色是一樣的:白中透紅,豔而不妖,清而不素。

  睡蓮與蓮花相比差異很大。睡蓮的葉子多是緊貼在水面上,少數的突出水面,但最多不會高出水面一尺,大概是它的莖太嫩了,不足以托起它的葉子的緣故吧。睡蓮的葉子可真特別:比起蓮花的葉子,不僅小而且圓,大約只有碗口那麼大,樣子雖酷似蓮花的葉子,卻又不是,因為它的葉子上還有一道開口——從葉的中心開始一直到邊緣。它的花和花蕾與蓮花相比更是相差甚遠。睡蓮的花蕾有些像白玉蘭的花蕾,只是稍微肥大些。睡蓮的花蕾,外面包著一層淺墨綠色的瓣蠟,不像蓮花的花蕾那樣豔麗。睡蓮的花是黃色的,它的花蕊也與眾不同,有四五層,每一層花蕊似一朵平展的海星,從中心向四周伸出許多觸角,觸角的末端都向上稍稍翹起,越下層的觸角翹得越高。睡蓮總是早晨8時開放,晚上17時閉合,第二天早上8點再開放。一朵花能這樣連續開放三四天。大概由於這個緣故,人們才給它取命叫“睡蓮”的吧!這名字實在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睡蓮雖和蓮花不一樣,但它們還是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它們都屬蓮,都具有蓮的性格: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蓮文化的魅力作文2

  歷代的詩人,如陶淵明盛愛蓮,讚揚著蓮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說起蓮,有很多有關蓮的未解之迷,蓮的歷史又是如何呢?

  在人類出現以前,大約一億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澤覆蓋。當時,氣候惡劣,災害頻繁沒有動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數生命力極強的野生植物生長在這個貧瘠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種今天我們稱為“荷花”的水生植物,經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驗,在我國的阿穆爾河(今黑龍江)、黃河、長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澤湖泊中頑強地生存下來。大約過了九千年,原始人類開始出現。人類為了生存,採集野果充飢,不久便發現這種“荷花”的野果和根節(即蓮子與藕)不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漸漸地,“荷花”這一人類生存的糧食來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們的祖先——原始人類的心中,成為人類生存的象徵。

  一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隨著農耕文化的出現,人類對荷花開始了進一步的瞭解。當時的人類為了生活上對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澤地帶,而這些地帶恰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佈區域。經測定,距今有五千年的歷史。人類在不斷的生產勞動中,對朝夕相處的荷花的生長習性、生存環境等積累了豐富的感性認識,為中國古老的荷花文化的產生髮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礎。

  如今,蓮成為了植物界中最古老的雙子葉植物之一。它們受著人們的高度讚美,它的姿容優雅,色彩明豔,葉、花均有清香,又使人們深深陶醉。

  蓮,記載著千年的歷史,它是多麼偉大啊!

蓮文化的魅力作文3

  蓮花又叫荷花,是一種水生植物。根系生於汙泥之中,綠葉浮於水面。夏日,蓮就搖曳於清水、綠葉之間,似九天仙姝,或玉潔冰清,或高貴豔麗。美、妙,清香,使人愛慕之心油然而生,尊敬之情從心而發,自然而成。

  蓮,花中之君子也,中通外直,不曼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也。這是宋朝大儒周敦頤先生在《愛蓮說》一文中對蓮花的描寫與評價。如果說這幾句話是先生對蓮的風韻、風骨的描寫與評價,那麼下面這段話則當是對蓮之神韻,蓮之本質最透徹最精闢的描寫了,“出汙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出於汙濁而不汙濁,長於淤泥而無汙垢,生出的是清香,是美麗,這就是蓮。

  蓮是美麗的,蓮是高貴的。正因為如此,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士大夫、英雄豪傑,都把蓮看做自己嚮往的一種人生境界。把蓮作為自己人生修養的楷模。在汙濁的社會,在物慾橫流的社會,蓮給了人們多少信心、勇氣,使人們勇於堅守真、善、美,抗擊假醜惡。有多少人像蓮一樣在汙濁中,在黑暗中,放出清香、美麗,放出光明,放出心香一縷,心光一片,照亮一片世界,造就一片清涼。

  世人愛蓮之美,敬蓮之風雅與氣質,又稱它為出水芙蓉。如果說蓮在俗世生活中為人們所愛。那麼蓮花在東方的佛教中就更為人所稱道。蓮花的完美,超凡脫俗之氣被視為永恆超越的精神象徵。在廟堂的壁畫,雕塑與典籍中,諸佛與大菩薩常常端坐於蓮花之上。在此,蓮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象徵。它寄託著人們對永恆,對未來,對超越而美好世界的渴望與理想。

  朋友,或許我們並不是一個佛門的修行者,就如席慕蓉所說:“不能像佛陀般靜坐於蓮花之上,我是凡人,我的生命就是這滾滾凡塵,這人世的一切我都希求,快樂啊憂傷啊,是我的擔子我都想承受……”但是既然我們是人,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幸福美好世界與生活的渴望卻都應一致的,那麼,願我們每個人都能象蓮花一樣給世界放出一縷清香,裝點一分美麗。

蓮文化的魅力作文4

  梅花傲霜挺立,菊花燦爛多姿,然而我卻喜歡荷花,因為她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記得夏季的一個早晨,我到荷塘邊去賞荷花,那是我第一次看過這麼美的荷花,不僅是花,荷葉也別有一番景緻。靜靜的湖面上佈滿了碧翠欲滴的荷葉,像撐開的一把把綠傘,有的輕浮於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層層綠浪,如片片翠玉。晶瑩透明的露水在荷葉上晃動,一陣風吹來,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往下流。

  翠綠的荷葉叢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個個披著輕紗在湖面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佇立,嬌羞欲語。荷花的花瓣潔白如玉,淡粉似霞,花裡託著深綠色的蓮蓬,蓮蓬向上的一面有許多小孔,裡面睡著荷花的種子。

  穿梭在荷塘中的小道上,空氣清新。兩旁荷葉微微搖動,像是在歡迎人們的到來,塘裡大部分都是白色的荷花,那白色的荷花如小孩子白嫩的皮膚,又似無暇的白雪;那小部分的粉荷花她是被天邊的朝霞映紅了臉,還是怕羞,白裡透紅。

  一陣微風拂過,荷花向人們頻頻點頭,還不時有陣陣清香,使人不覺地就陶醉在其中了。

  月下的荷塘,更是美得讓人不敢直視,充滿這夢幻般的色彩。月夜下,荷塘波光粼粼,一輪明月灑下了點點銀光,銀光化成了一個個小精靈,小精靈們用魔法點綴著這個寧靜的夜晚。月光下,彷彿碧玉一樣的荷葉挺立在水中,連成一片,是那樣親密無間。

  微風送來縷縷清香,我興致勃勃地觀賞著荷花動人的姿態,她們在塘中翩翩起舞,曼妙的舞姿,如夢似幻……

  我愛你!荷花!愛你的清香襲人,愛你的風姿綽約,更愛你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蓮文化的魅力作文5

  夜色闌干,如霜的月華灑在塘中的蓮花上,那飄逸出塵的氣質,高傲不群的性格,給了我極大的影響……——題記

  青蓮,這是你的字號,在我看來,你實在是一個聰敏至極的人。要不,怎會去如此與自己相等得號?

  蜀中的靈動山水賦予了你瀟灑風姿,少年意氣縱橫的你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出蜀遊歷,長出了綠葉的蓮花將要結苞。

  仕途坎坷,坎坷的道路終於成就了你的如日中天。貴妃研磨、力士脫靴,燕趙悲歌之士固有的桀驁不馴被你淋漓盡展,你過人的才華也被天下傳遍,此刻,正是蓮花怒放。

  當滿腔報國壯志被現實撲滅,當流言蜚語接踵而來,在這風雲變幻中你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瀟灑離去。盛放的蓮花不願苟合於流俗,高潔堅貞深深地叩擊著我的心靈。

  對祖國的熱愛是你無法完全失去從仕之心,於是,《行路難》和《蜀道難》相繼而成。“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高傲的蓮花在泥潭中苦苦掙扎。

  滿腹憂愁無可傾訴,你只好“烹羊宰牛且為樂,全須一飲三百杯”然而卻挽得“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蓮的凋零之期已經不遠。

  高傲的蓮花不屑於埋沒荒冢,水成了你最後的歸宿,漣漪隨你一同離去。蓮,既為水中生,應為水中滅。

  在我心中,你就是那高潔的蓮,飄逸出塵,卓爾不凡、自蟲不羈……無不讓我心靈震顫,我深深的.意識到,生命中最值得我們?I衛的東西,不是迷惑心性的物質,而是獨立自由的意志!

  你——青蓮居士,是我最尊敬的人生導師。名師點評:文傑,是你的名字。可能是冥冥中的巧合吧,你確實是文如其名,你是我們班中名副其實的文中豪傑啊。對讀書的酷愛,成就了你。豐富的積累,脫俗的語言,精巧的構造思,撥動了我們每一個閱卷老師的心絃。詩一般的語言如一隻叮叮咚咚的清泉。——清新,優美,沁人心脾。

蓮文化的魅力作文6

  在一座小小的池塘中,風姑娘輕輕的輕吻著大地,水面上掀起一絲絲輕柔的波浪。池中略有幾片浮萍,像幾帆徐徐前進的小舟,悄然擋開一圈圈漣漪。那稍帶褶皺的侵擾,絲毫不減池中的那一片綠。引入眼簾的,依然是那凝翠而又輕柔的碧波和那一叢叢淡雅的蓮。

  陽春三月,百花爭豔,各色豔麗的花競相開放。牡丹杜鵑,嫵媚而又妖豔,象徵大富大貴!它們舒展著他們美麗的身姿,與各類百花攀比著。而蓮卻依然保持著自身的淡雅,獨守著心靈的那一片淨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蓮的寶貴品質,蓮花的美是莊重的,他不像牡丹般美得妖豔,它不像虹一般,美得虛幻。

  我愛蓮,我愛蓮的花瓣,是那樣的嬌嫩欲滴,是那樣的輕盈美麗,讓人不得不產生一種羨慕之情;我愛蓮,我愛蓮的花蕊,是那樣的瑩潤多情,又是那樣的璀璨晶瑩;我愛蓮,我愛蓮的清香,是那樣的清新淡雅,若有若無。幽雅。清新。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頓時掀起一陣陣的波浪。

  蓮渾身都是寶,從花到根,細細談來都有說不完的作用:藥物功能的花芯,消熱去毒的蓮子,清香美味的藕……

  觀音座下的是蓮,仙姑籃的是蓮,這說明蓮在中國人眼裡是多麼神聖啊。

  我愛蓮的”!亭亭玉立,我愛蓮的淡淡清香,我愛蓮的潔身自好,我愛蓮的莊重,我愛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蓮文化的魅力作文7

  喜歡荷,喜歡她的淡淡清香,喜歡它的淡淡粉紅,喜歡她的亭亭玉立,喜歡它的濯清連而不妖,喜歡它的柔情似水……

  眼裡,除了憐愛還是憐愛。就像雨巷裡的那位帶著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夢裡,揮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還是她的身影,除了她的俏麗還是她的俏麗。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對這些後宮佳麗,我卻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藝術家,總覺得它們少了點什麼,不能給我完全喜悅的感覺。也許這正是偏愛蓮的原因吧!

  情人眼裡出西施。蓮,讓我覺得它就是花中之王,無可比。朋友說我過於喜愛它,忽略了其他花的美麗,也許是吧!暮春三月,百花爭豔,牡丹芍藥,豔麗嫵媚,使人為之震驚;夏日炎炎,紫羅蘭、玉蘭散發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讓人心曠神怡;秋高氣爽,菊獨傲枝頭,正直傲潔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獨自爭妍,不畏嚴寒,吐放清香,讚美之詞不可勝數。但是,我仍固執地認為蓮才是完美。

  對蓮的喜愛,使我成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生活中,對事物的是非曲直,我們也常常是不公正。

  夜深了,我靜靜地躺在床上,被這個問題煩擾著。回憶的匣子被偷偷地開啟,往事,重現眼前。

  因對個別人的崇拜,我成為他的守護者,旁人稍有異議,便拳腳相加,小夥伴們對之畏懼,便緘口不語,使我內心稍稍喜悅;因和親密夥伴要好,便不理事情對錯,不分青紅皂白,硬著臉皮要站在朋友一邊;因對個人稍有偏見.一出現可疑之處,聚焦點便投向他;因為自己的喜好盲目順從,人云亦云,都不知道在幹些什麼。

  猛然發現,曾經,自己是如此沒有主見,成了失根的蘭花,追逐的浮萍,飛舞的秋蓮,因風四散的蒲公英,我又當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世界甚大,要認清每一事物,應拋開自我的個人感情,透過現象看本質,讓我們的生活更有主見,更能感覺自己的存在。就像一棵巨松,紮根在山崖之間,不隨山水、颶風而改變自己的位置;就像一棵獨自開在山谷裡的野百合,不管有沒有人路過,仍開得那麼鮮豔那麼快樂。

  愛蓮,卻不溺蓮。愛生活,應該做個公正的裁判。

蓮文化的魅力作文8

  若蓮是姐姐家的一隻小狗,暑假間因為姐姐要出遠門,所以,姐姐把若蓮託給我照顧,於是,我就這樣認識了愛美的若蓮。若蓮身披一件雪白的“婚紗”,一雙水靈靈的眼睛,像極了一位高貴的公主。

  我記得有一次,我穿著一條美麗的裙子,在若蓮面前炫耀我的裙子。若蓮看了我的裙子一眼便一直目不轉睛的盯著我的裙子,彷彿是我偷穿了它的裙子一樣。過了一會,若蓮不再看我的裙子了,反而去呼呼大睡了。我心想:咦,今兒若蓮是怎麼啦,平常它只要看到有什麼東西比它漂亮,它就會‘破口大罵’今天怎麼……算了,我還是繼續看我的電視吧!

  到了晚上,我忽然聽到一個聲音,於是我便光著我的小腳丫,往陽臺走去。剛走到陽臺門口,眼前的一幕,真是令我哭笑不得。若蓮正在努力的穿著我的裙子,可是它怎麼也穿不上去,若蓮不甘心,於是它又繼續穿,這下子,它終於穿上了,可是卻脫不下來了,因為它的頭卡在了裙袖中,裙袖太窄,真不知道它是怎麼穿上去的,沒辦法,看來我只能“美女救笨狗”了,我走過去,拉了一下我的裙子,若蓮就使勁往後退,終於若蓮的頭出來了,它開心的叫著,似乎在對我說著:“謝謝你!”我想此時若蓮可能在想:唉,都是愛美惹的禍!以後我再也不這樣了!

  姐姐回來了,我和若蓮要分別了,我傷心的哭了,若蓮看都沒有看我一眼,我想它可能害怕看了我一眼後,就會捨不得我吧!現在,想起若蓮那愛美的樣子,我就會情不自禁的笑起來。

蓮文化的魅力作文9

  蓮是我摯愛的意象。在我居住的水鄉,有水的地方就有蓮的倩影。天性使然,蓮看上去要比所有的水生植物美得多。我愛的是蓮的優美和慧心。

  一灣碧水之上,蓮亭亭如蓋。整個蓮塘像一塊綠色的陸地,一層層的遠去。間或,有一枝枝或白或粉的花,在翡翠般油綠髮亮的葉間忽隱忽現。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寫盡了蓮盛開時大氣磅礴的美麗,而我則尤愛月光下的白荷。我疑心那白荷的皎潔晶瑩是由月華浸染而成的。我彷彿看見蓮瓣怯生生地伸出手掌收集四周的露水和月光。蓮於恬靜的歲月中給了田園生活一個精緻的點綴。

  蓮塘流動著令人心神搖盪的優美。走過蓮塘的人,誰都無法拒絕無法躲避。只有沉浸其中。文人墨客用無比傾慕的眼神和姿態為蓮寫詩作詞繪畫,以至於千年之後我依然能從墨跡中感受到他們在蓮面前無法自拔的情形。愛蓮寫蓮畫蓮之人,借蓮歌詠自己心志清遠,性格高潔,蓮使他們的日常生活得到了藝術昇華。

  蓮盛開在古今中外的詩文與畫幅中,皆為潔淨清爽之意。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在垂暮之年,把蓮塘上眾多美的瞬間和形象用顏料固定在畫布上,讓它們永留人間。清淡素雅的蓮是他追求至美的理想主題。他最終力竭倒在了蓮池旁,躺在了他心愛的蓮的懷抱,亙古與蓮相依相伴。莫奈與蓮的情感相融,魂魄相交,他洞穿了人世的蕪雜紛繁,進入了幻化的深處。那是自我的世界,也是無我的世界。混沌散開,汙濁逸去,心中的蓮瓣緩緩展開。無喜無憂,無生無死。如此境界,物我兩忘。

  眾生緣何沉醉於蓮如斯!蓮是天界與塵世交會頓悟的產物,蓮有慧眼,我們見到的佛和菩薩都坐在蓮花寶座上,面目慈祥,普度眾生。蓮的萌生和綻放給人一種茅塞頓開的菩提之悟。碧水之下,是汙濁的泥沼,一枝枝蓮花擠破濃濃的黑夜從汙濁中綻放出一個個美麗的音符。蓮彷彿開在天國的夢幻裡,它們無視外圍的泥沼。究竟要經歷怎樣的磨礪,我們的心靈才能開出一枝枝潔淨之蓮呢?我們能像蓮一樣,從這個充斥著妍媸、清濁的塵世之中,用明朗澄澈的心靈找到智慧嗎?如果我們擁有蓮的慧心,就能從一切的煩惱與灰暗中覺悟,而一切的紛擾的繁塵瑣屑都能使我們感知它的意義和價值,我們的心靈就能從塵埃中開出花朵來。

  蓮的精魄昇華在我們的生命中,讓生命化做一朵蓮花,把功名利祿全拋下……我想,這是蓮昭示於人的天啟與期待吧!蓮是一面心靈的鏡子,可以映出清晰的圖象,只有純正的心靈才能看見心靈的純正,被純正所感染。願一切愛蓮之人以蓮為鏡,做潔淨的人。潔淨的人方為真人。讓我們的心靈和生命在世俗的塵埃中開出素雅潔淨的智慧之蓮吧!

蓮文化的魅力作文10

  它是池塘中最美麗的花仙子,它是供人觀賞的植物,它是頑強生命力的見證,它更是純潔的象徵。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就概括裡它內在的品質。蓮,怎能不讓人喜愛?

  蓮沒有牡丹的高貴,沒有玫瑰的浪漫,沒有菊花的隱逸,但它有屬於自己的高潔。蓮在厚實的泥土下沉睡了千年,不受汙泥的侵襲,依然向人們展示出它的潔白。而當今社會的人們呢?被一些壞行為、壞思想所纏繞,自己也同流合汙,最終將自己的人生道路阻擋,人生的美好時光就這樣消失。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是這個道理,面對壞行為我們制止,面對壞思想我們將它拒之千里,不被身邊的壞舉動所感染,始終保持高潔的情操,那樣每一天才充滿陽光,才更有意義。

  “奉獻乃生活的真正意義”,蓮無時無刻地奉獻著,為了換來一片爭奇鬥豔的景色,它沒有一絲怨言,在烈日炎炎的天氣裡,它依然挺直了腰桿,在風雨交加的陰天裡,它擦乾了眼淚依然堅守自己的崗位。如今一些人卻與蓮相反,一有空隙就偷懶,賣李鑽核,缺乏大無畏的奉獻精神。“損己一毛而利天下,吾不為也”。奉獻其實並不難,只要懷有一顆真誠的心。

  經過成百上千次風雨的洗禮後,有的蓮失去了當年的風姿已變成一個個黃臉婆,有的蓮被風摧折,有的蓮撐著已變黑的果實,卻從未離開過自己的根,這不是執著與堅強嗎?人類真應該學習一下蓮的精神了,不要再遇到挫折就選擇放棄,遇到困難就退縮,天空沒有不散的烏雲,風雨後總會見彩虹。

  做蓮一樣的人,讓高潔的情操代代相傳;做蓮一樣的人,讓奉獻的精神傳遍世界;做蓮一樣人,讓堅強的品質感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