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臘八節> 臘八作文600字錦集四篇

臘八作文600字

臘八作文600字錦集四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臘八作文600字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臘八作文600字 篇1

  農曆臘月初八,是我國傳統的臘八節。在這一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還保留著臘八節的傳統習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

  每年這一天,姥姥都會給我們熬一鍋臘八粥的。那天早上,姥姥早就拎著滿滿一袋子菜回到家裡,開始在廚房裡忙碌起來,叮囑我和爸媽下午早點回家喝臘八粥。傳說,在古時候,是因為惡鬼總在農曆臘八這天出來嚇唬小孩。然而這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單怕赤(紅)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說法,於是大人們便用赤(紅)豆、綠豆、花生、葡萄乾熬成臘八粥,也就是八寶粥。而我姥姥臘八粥卻更豐富多彩:有米、胡蘿蔔、青菜、花生、黃豆、蓮子、白果、豆腐、木耳、紅棗等多種食材,以前姥姥煮臘八粥時我總愛在旁邊看著,姥姥一次性在鍋里加足了水,先將黃豆、蓮子、白果、綠豆、花生熬至半熟,再放入米和少量的糯米一起熬,煮粥要用大火,等米開花了,姥姥才加入青菜、胡蘿蔔、豆腐等,然後用文火熬,邊熬邊攪拌,姥姥說,這樣粥才不會糊。望著一鍋色澤豔麗芳香馥郁的臘八粥,頓時你會垂涎三尺,用勺子舀一點粥,細細品味,會讓你覺得這不是粥而是一個小型的豆類展示會。特別是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味道真是無法形容。

  晚上,我們一家人喝著臘八粥,說著臘八事,姥姥說,姨姥姥家在山東,她們每年還要在臘八這天泡上的蒜頭,到除夕那天,蒜頭不再是白色,而是綠色或黃色。綠色的蒜頭綠得晶瑩剔透,猶如一塊無瑕的翡翠,黃的蒜頭則一個個味道甘甜,但我們四川人不怎麼吃,聽了姥姥的話,我嚷著叫姥姥教我做臘八蒜,姥姥拗不過我,就教我做了臘八蒜。我按照姥姥的吩咐從櫥櫃裡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密封罐,接著將蒜頭去皮放入罐中,最後將陳醋放入密封罐中,蓋好蓋子,將一罐臘八蒜放入壇中。今年姨姥姥來了,我要給她一個驚喜!

臘八作文600字 篇2

  臘八節到了,意味著這一年已經走進了最後的一個月份臘月,年的味兒漸漸地濃了起來。對於我來說這年味兒是從家鄉噴香的臘八面裡溢位來的。提起臘八面,現代都市裡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記憶的塵埃,往事便會清晰地浮現眼前。

  在我家鄉,臘月裡最重大的節日就是臘月初八,也叫臘日。每年臘八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做上一大鍋香噴噴的臘八面。家鄉有句俗語叫紅白蘿蔔似疙瘩,母親叫你吃臘八,疙瘩是家鄉的土話,意思是說吃臘八面先要做好的是臘八臊子,這是展示姑娘、媳婦心靈手巧、烹調手藝高低的平臺。家鄉的臘八臊子做起來非常有講究,是將豬肉、紅蘿蔔、白蘿蔔、白菜幫子、豆腐等八種蔬菜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丁(也叫疙瘩),然後佐以大蔥、蒜苗、茴香等調料,用文火燴炒在一起,其味醇色佳,別有一番滋味。

  做好了臘八臊子還要擀好臘八面。在家鄉,新媳婦或小姑娘不會擀麵是要被人笑話的。首先面要和的均勻,軟硬適中,擀時要拿穩放平,用力要勻,先松後緊,先慢後快,富有韻律地一推一壓,將麵糰擀成一張薄薄的面片。然後在攤開的面頁上撒少許麵粉,一層一層均勻地摺疊。用刀切時,刀尖不離案,刀把緩緩抬,伴著咯噔、咯噔的節奏,面可以被切成長條形也可以切成菱形。然後,水開下鍋,撈出面來,盛在碗裡,再澆上提前炒好的臘八臊子,這樣,一碗碗色香味形俱佳、冒著白生生熱氣的臘八面就能上桌了。若再往碗裡滴上幾滴紅豔豔的油潑辣子,更會讓你垂涎三尺,吃起來酣暢淋漓,吃完後意猶未盡。

  吃完了這碗臘八面就等著過年啦!

臘八作文600字 篇3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一歲之末為“臘”,“臘者,接也”,寓意著新舊交替,又有“臘者同獵”之意。人們會在這時用獵物祭祀神靈祖先,祈求豐收吉祥、福氣綿延之意。

  傳統佳節傳承千年,很多習俗都隨著時節流逝而漸漸失卻了,文明社會的不斷髮展進步使得佳節增添了新的元素,但一脈相承的傳統文化中最本源的部分終得以流傳和保留。

  所以這天,幾乎所有人家都要吃上一頓臘八粥以示重視和歡慶。當然,我家也不例外。

  從小到大,我吃過很多型別的臘八粥,有勾芡粉勾的極多以使粥濃稠的早點店裡的八寶粥,有米類放的多的湯色灰白的粥,有紅豆類居多的湯色深紅的粥等等,我卻始終覺得家中熬的粥最是好吃。

  在家當姑娘時,臘八粥的'掌廚者是已故去的姥姥和我親愛的老爹,間或是外面的早點鋪子。初結婚時,便換與老肖,後來便都是婆婆了。每至臘八前好久,婆婆便開始戴著花鏡挑那麥,豆,芝麻等穀物,挑出那模樣好看,顆粒飽滿的備用,並提前一天便把粥米泡好。

  我是賴床的人且不擅長做飯,婆婆也心疼我們工作辛苦,很少用我幫忙。故而每個臘八的早晨,我都是在睡夢中被香甜的粥香喚醒的,今年也不例外。

  天還未亮,婆婆就已在廚房忙活,火上坐著的鍋裡,米已開花,豆已爆裂,花生已脫了皮,紅棗已裂開嘴,所有的食材溫順地在鍋裡咕嘟咕嘟炸裂著,散發著誘人的香味。

  婆婆不斷的用勺子攪拌著粥,又仔細聽著側臥中甜甜寶貝的動靜,我則在臥室忙著收拾也聽著外面她們的動靜。鍋中臘八粥漸稠,心中暖暖愛漸濃。

  臘八粥的甜香裡,氤氳著家的味道,醞釀著春節的喜樂。小孩大人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年,慢慢,慢慢地近了,近了……

臘八作文600字 篇4

  “好香啊。”農曆臘八的早上,一起來,我就聞到了一股香味,匆匆穿好衣服,來到飯桌前。這時,一碗粥浮現在了我的眼前,正準備拿起筷子好好品嚐一番,媽媽突然走過來笑笑說:“小饞貓,你知道這是什麼粥嗎?”

  我搖了搖頭。

  “這個是臘八粥,每年農曆臘八,人們都要吃臘八粥。”媽媽說著,拿起勺子

  了一點粥,吃了下去。“說起臘八粥的來歷,那就悠久了。你想不想聽?”

  我開心的笑了:“肯定啦,瞭解一下也好嘛。”

  媽媽唸唸有詞的講解著臘八粥的來歷:“好了,我開始講了: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出家修行,雲遊四海。有一天,他因飢餓和勞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發現,女童急忙跑回家尋找食物。可她家境貧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種的雜糧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幾粒米。姑娘向來慷慨大方,樂於助人,她將每個糧袋子底下所剩無幾的糧食蒐羅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種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釋迦牟尼吃了香噴噴的粥後,很快甦醒過來,並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樹下靜思,終於在臘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後來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臘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臘八粥又稱佛粥。每到這一天,寺廟裡的僧眾將募化來的齋糧煮成稀飯,來供奉神佛,將佛粥供過之後,再分給窮人食用。後來,臘八粥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南宋詩人陸游留下了這樣的詩句:‘今朝佛粥更相贈,更覺江村節物新。’臘八粥作為民間的吉祥食品相互贈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豐收以及來年風調雨順,吉祥如意。 從此,每年農曆臘八,人們都要吃臘八粥了。”

  我用湯勺輕輕地在碗裡的四周劃了幾下。然後,舀一勺放進嘴裡,粥熬得爛爛的,不用嚼,很快融化了,嘴裡還留有餘香。喝下了這碗臘八粥,我的心就暖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