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擴寫> 箜篌引古詩擴寫作文

箜篌引古詩擴寫作文

箜篌引古詩擴寫作文

  【篇一】

  曾經多少次,我夢見自己在那個繁榮的長安大街上,亦或是鄉間的小路上,可以碰見那個倒騎毛驢的李賀,那個豪放不羈的李賀。可那是怎樣的妄想?而這千年的距離中我千年的思念,只因一首《李憑箜篌引》。

  一首“詩鬼”李賀留下的千古絕唱。李賀,這位中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僅在世上走過27年的路,留下27年的腳印,卻遍佈整個盛唐。他的每一首詩,都可謂是他嘔心瀝血的創作,篇篇動人心魄,首首震撼人心,那瑰麗奇異的詩風更是被世人所驚歎,也許,這就是那些作品,即使經歷了千年的風霜與滄桑,仍能被人們所傳誦的原因吧。而那首同白居易的《琵琶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一起並稱為唐詩中描聲音的名篇的《李憑箜篌引》,正是他奇異詩風最絕妙的體現。開篇一個“張高秋”,點明瞭背景——秋。是啊,秋,無數文人墨客,遷客騷人拜倒在她魅力之下的秋,到底擁有多少名篇佳作?數不勝數!可無論是馬致遠悲涼之秋下的《天淨沙.秋思》,還是毛澤東豪邁之秋下的《沁園春.長沙》,亦或是劉禹錫明麗之秋下的《秋詞》,都不及這首來得動人。不然,那天空的行雲為何會停留不動?還不是被那樂聲所吸引,低墜下沉而不曾向前?我想,這也正是李賀高明之所在,不但將行雲賦予人性,更使其具有靈性。娥皇,女英痛傷舜逝,淚灑江竹,斑痕累累;天邊遠處,神女素手,愁思鼓瑟;長安城內,李憑合坐,豪彈箜篌。好一個“李憑中國彈箜篌”!箜篌之音,如崑山玉碎,鳳凰鳴叫,荷花滴露,香蘭歡笑;融了天子腳下的冷光,驚了教徒信仰的天帝,甚至是曾經女媧補過的蒼天,都被驚破裂,五色石如流星般墜落於人間,靜靜地看著人世間的滄桑;魚蛟越潭而出,側耳傾聽,時而歡歌,時而起舞;連廣寒宮內伐桂樹的吳質,也突然間不甘寂寞,倚著桂樹,獨自陶醉,而一夜未眠。殊不知,寒秋的露水,斜飛冰宮,溼了這朦朧的嬋娟,伴著空闊的箜篌音,醉了滿天下人,紛繁的心。

  我第一次讀這首詩的時候,只是單純地驚歎於它優美的文字,卻在不知不覺中,深深地被它所吸引。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會這般,會這般摯愛,或者可以說是不知被某種什麼東西在牽引著我對它的愛。現在,突然大徹大悟:是熱烈的音樂,還有那天馬行空的想象。李賀把他的所見,所聽,匯於精煉的語言中,將一切轉化成了令人震撼的視覺藝術形象。於是,瑰麗的意象,聯翩而至,如仙境般呈現於天際之中,世人的眼前,令人目不暇接,逗人情思,也因此深深地刻在了世人的腦海之中,包括千年之後的我。現金社會,物慾橫流,人們為了各自的利益,出賣了許多東西,再也沒有李賀那樣嘔心瀝血的創作者,也鮮有震撼人心的'佳作,更沒有了李憑那出神入化的音樂。一切都變了。但願,某個夜晚,我還可以在夢中,穿越千年的距離,看那不羈的浪子,感受一次那真正的動人心絃。

  【篇二】

  在深秋的夜晚,彈奏起吳絲蜀桐製成精美的箜篌。聽到美妙的樂聲,天空的白雲凝聚起來不再飄遊。

  湘娥把淚珠灑滿斑竹,九天素女也牽動滿腔憂愁。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樂工李憑在京城彈奏箜篌。

  樂聲清脆動聽得就像崑崙山美玉擊碎,鳳凰鳴叫;時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飲泣,時而使香蘭開懷歡笑。

  清脆的樂聲,融和了長安城十二門前的清冷光氣。二十三根弦絲高彈輕撥,打動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樂聲直衝雲霄,衝上女媧煉石補過的天際。好似補天的五彩石被擊破,逗落了漫天綿綿秋雨。

  幻覺中彷彿樂工進入了神山,把技藝向女仙傳授;老魚興奮得在波中跳躍,瘦蛟也翩翩起舞樂悠悠。

  月宮中吳剛被樂聲吸引,徹夜不眠在桂樹下逗留。桂樹下的兔子也佇立聆聽,不顧露珠斜飛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