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苦難> 關於苦難的作文合集4篇

苦難的作文

關於苦難的作文合集4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苦難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苦難的作文1

  讀《越王滅吳》,我感觸很深。越王勾踐起初是一個亡國之君,一個失敗者。此時的他,似乎已大了日暮途窮的境地,未來也幾乎是一片黑暗。如此的苦難與挫折並沒有讓他倒下,他沒有氣餒,也從為把自己當作一個敗者而整日怨天尤人。他所做的就是堅持,一切重頭再來,把苦難和挫折當成一種考驗,給自己艱苦的條件來磨練自己的意志,使自己奮發。最終,勾踐從失敗中站立起來了。

  越王勾踐不怕苦難和挫折從失敗中崛起,發憤圖強,臥薪嚐膽,終於有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勝利。

  看到他成功的結局,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麼痛苦都能忍受,什麼逆境都能堅持,什麼環境也都內能適應。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目前的我也算的上是一個失敗者,現實是一場嚴酷的考驗。我的基礎學習很不好,在這樣的環境中,我也自卑過,也痛苦過。可是我並沒有放棄,因為我還沒有追求。我把過去的苦難當作里程碑。

  現實對我來說的確是一場挑戰,但是我始終相信,苦難成就堅持者,我會在失敗中崛起,力爭做的更好,去努力迎接苦難,迎接美好的未來!

關於苦難的作文2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使我很受啟發,也讓我感動。

  這篇文章的題目叫《苦難是一張微笑的臉》。這篇文章講了一個男孩從小沒母親,家庭非常艱苦,父親每天上山扛石頭來維持這個家。這個男孩12歲是,就放棄了讀書,和父親去山上扛石頭。弟弟已經上小學,成績非常好,弟弟是全家唯一的希望。17歲時,父親因為被石頭砸到而不幸死去,弟弟已經上初中了,弟弟準備綴學,可他不肯,他不想他們一家世世代代都扛石頭,弟弟含淚回了學校。19歲時,男孩被石頭砸廢了一隻腳,從此再也不能扛石頭了,他在縣城修鞋。24歲時,弟弟考上了省城的師範大學。可是就在弟弟去學校報到的前一天,出了車禍,從此只能生活在輪椅上了。男孩卻對弟弟說:“我推你去上學!”男孩每天都推弟弟去上學。雖然困難總是不斷地擋住男孩的生活道路,但男孩的臉上總是掛著燦爛的笑容,因為他知道:苦難是一張微笑的臉!

  這個故事告訴我:每個人的人生總會有苦難,只要你用一張微笑的臉面對苦難,樂觀地走下去,那麼所有的苦難終會在歲月中綻放出精彩的人生!

關於苦難的作文3

  讀完《青銅葵花》這本書的人都知道,他們是大麥地最窮的一家人,卻是最幸福的一家,雖然貧窮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困苦,但對於這些,他們總是一家人心連著心去面對,因為他們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的,他們相信風雨後會見彩虹。平靜的水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時代的偉人。

  由此,我想到了一件事:我姐姐從小家裡窮,沒錢上學。為了上學,姐姐便利用假期的時間去打工,於是,我姐姐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就這樣日復一日,上學的費用終於攢夠了。但是,她又背上了全家人的所有經濟負擔,但就是因為她從小經歷了那麼多,所以經驗也比同齡人豐富,遇到事情也比別人更穩重。現在她已經在攻讀碩士了,但她身邊仍舊經常圍繞著困難。所以苦難幾乎是永恆的.。不論在什麼樣的時代,苦難總是圍繞著人們,困苦總是讓人無奈,卻又力不從心。也許我們需要的是面對困苦時,那種處變不驚的優雅態度,就像羅曼?羅蘭說過的那樣:“我們應當敢於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固然值得讚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讚頌!”而且這兩位姐妹都是聖者。他們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受歡樂與痛苦的人,便是既不能享受快樂,亦不能忍受痛苦。凡能體會他們的,方懂得人生的價值和離開人生的甜蜜。

關於苦難的作文4

  中國人喜歡讚美苦難,有一句話叫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現在的成功人士都喜歡把自己的過去說得一無所有,最後忍辱負重,收穫成功,

  中學生也喜歡謳歌母親的任勞任怨,含辛茹苦,終將自己拉扯成人,但母親的苦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做子女的在改善母親的境遇方面做了什麼/除非你打算聚續讓母親享受苦難,否則,這些現實的問題不容迴避。

  其實,苦難並不總是導致偉大。

  相反,再很多時候,他毀環了認得尊嚴,傷害了人的心靈,扼殺了人的創造力。

  一切沒有的行為,再道德上都是沒有價值的。不要表揚下剛工人的勤儉節約,農民衣著樸素,在被動地從事一件他完全不得以的事時,我們不要一味的讚歎受難者的勤勞勇敢,哪會顯得我們全無心肝。

  一座諾大的城市找不到廁所,市民忍恥到牆角排洩,被歸為素質低,一個鄉村教師三十年如一日,省吃檢用,自費買磚,親手手提兼背,將一座學校背上山,被高度讚揚,卻隻字不提教育部的失職,這種文化培養出的道德,魯迅稱為滿和騙,他把一切需要改良的現實問題轉化成一個無私奉獻的道德問題上。

  這種苦難美學不值得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