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德> 【精選】美德的作文五篇

美德的作文

【精選】美德的作文五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德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德的作文 篇1

  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一幕真誠善待的接觸,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名譽和美德是心靈的裝飾,如要沒有它,那肉體雖然真美,也不應該認為美。

  美的標準是什麼?善良、樸實。而美德又意味著什麼?至善、至純至高和博大。

  一個人有了才能而且努力,還要修養弘毅的胸襟、濃厚的美德,要不驕不吝,此時,美的天使才能永遠偎依著你。

  美——似乎在關愛著每一個生命,就如同每一株花草都擁有生命的永恆。由此說明,每一份愛心都來源與美德。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加華麗。

  生活中的點滴,都在永恆的關愛之下,只要你懂得珍惜,懂得真理,相信美德永遠佇立在心中。

  看到空氣的汙染,烏雲密佈的天空。如果你想到植樹,想到保護環境,想到喚醒更多的人。那麼,此時,你已經獲得美德。

  美德是一朵花,它需要我們用心灌澆和滋潤,只有不斷地發揚美德,它才會更加芬芳和豔麗。

  準確地說,道德不是那種如何使我們“過得幸福”的原理,而是如何使我們無愧於幸福規範。只有宣揚美德才真正能體會到幸福的快樂,生活的甜美,才可以準確衡量美德的標準。

美德的作文 篇2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植根於中華民族數千年綿延不絕的優秀文化傳統中的,是中華民族所有優秀品質的昇華與積澱,它積千年之精華,博大精深。中華民族素以“禮儀之邦”著稱,在建設和保衛自己家園的漫長曆史中,形成了熱愛祖國,尊長愛幼,和睦鄰里等傳統美德。正是有了這些傳承了數千年而不衰的傳統美德,才使得每個中國人互助互愛,才使得每個民族互相團結,才使得五十六個民族凝聚到了一起。

  而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傳承美德也應“與時俱進”。我們中華民族的每一個人,只有繼承了這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才能夠更好的與人交往,因而不斷進步,我們才能成為祖國合格的接班人,讓祖國在我們的手中,變得更加美好!

  我曾聽說過一個關於禮貌待人的故事: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去一家公司應聘,他十分驕傲,在公司門口,他信心十足地說了一聲:“哼,本人是研究生,有什麼能難倒我?我肯定會被聘用。”於是,他指高氣昂的走進了公司大門。到應聘的地方後,他連門都沒敲,就大步走了進去,而且,他見到了公司負責人後,連見面時最基本的問候話都不會說,未經人家允許,便坐到了椅子上。人家還沒有問他什麼問題,他就點起了煙,不停地把嘴裡的煙往公司負責人的臉上吹,在他離開時,連門都不知道關上,更別說說句“再見”之類的話了。而同樣是應聘,一個相貌平平的女孩,在一所極普通的中專學校讀書,

  成績也一般,當公司負責人看了材料,沒有表情地拒絕,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起身準備走時,突然覺得自己的手被紮了一下,看了看手掌,上面沁出了一顆血珠,原來是凳子上一個釘子露在外面,她見桌子上有一塊鎮紙石,便拿過來用勁地把小釘子砸了下去,然後,微微一笑,說聲“告辭”轉身離開了。

  幾天後,公司公佈了聘用人員的名單,結果,那位相貌平平,學歷不高的女孩被公司錄用了。而那個自認為了不起,學歷高的研究生竟因自己的驕傲自大和待人沒有禮貌被淘汰了。 當時,那位研究生抱怨不公平,氣沖沖地離去了。

  正因為女孩兒懂得以禮待人,知道若想別人怎樣待自己,就要先怎樣待別人,不狂妄自大,使自己獲取了發展的機會,有了成就一番事業的希望;而那位研究生簡直太高估自己了,他的一系列行為讓他不可能得到任何發展的機會,自己的學歷再高又能怎樣,沒有人欣賞他,他永遠只能看著別人成功,永不可能造就一番事業。

  可見,傳統美德——禮貌待人,不僅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品性,還關係著一個人的成敗。

  那麼,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又該怎麼做呢?

  現在講究“素質教育”,我們中學生應該讓自己變得有思想,有素質,知道繼承和發揚傳統美德的重要性,一定將其牢牢的記在心裡,履行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處處都能夠禮貌待人,這樣,自己肯定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同學之間建立起深厚的友誼肯定不遠了。

  我們只有繼承了這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美德,才能更好地與人相處,不斷進步,才能自豪的稱自己為祖國的接班人,才有資格去建設祖國!

  最後讓我們高呼:讓禮貌之春雨隨“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之風潛入中華大地,悄無聲息的去滋潤中華兒女的心田吧!

美德的作文 篇3

  有時候,我們身上帶的"東西"丟了我們也不知道,準確的說是我們也意識不到。"學習榜樣,弘揚美德",應該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

  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萬物復甦,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我和李宇軒一起走在上學的路上,看見道路兩邊的花壇中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兒,"哇!好美啊!"我不禁讚歎著。李宇軒也大叫著:"是啊!是啊!So beautiful!"我順手摘下一朵在李宇軒的頭上比劃著。這時,後面來了兩位同學,走到我身邊拍拍我的肩膀說:"同學,你的東西丟了!"我趕忙扭頭看,什麼也沒丟呀!我又摸摸口袋,仔細打量著李宇軒,疑惑地問:"軒兒,你掉東西了嗎?"

  "沒有呀!我今天出門啥也沒帶呀!"李宇軒驚訝地說。

  "神經病,有毛病吧!哈哈……"看著兩位已經走遠的同學,我們異口同聲地說。

  我們繼續撒了歡地玩著,隨手摘著美麗的花朵,邊走邊玩,開心極了!

  快到校門口時,我們隨手把摘的花朵在扔地上,這時,又有位同學走過來說:"兩位同學,你們的東西丟了!"

  "我們不要了!"我不屑地說。

  "你們丟的東西,不是這可愛的`鮮花,而是——道德!"那位同學撿起地上的花兒,一本正經地說。

  頓時,我覺得臉上火辣辣的。此刻,我真想找個地縫鑽下去。這時,我也想起剛剛那兩位同學說我丟了"東西",原來是"道德".

  愛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是我們應有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在不經意間丟掉我們身上看不見的"東西".我們身邊就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道德楷模,養小德才能成大德,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從我們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美德的作文 篇4

  尊老愛幼、樂於助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是大街小巷還是商店裡,人們互相幫助的情景隨處可見,整個社會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在如今繁華多彩的社會中,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生活過的越來越舒服,可人們身上樂於助於的精神卻慢慢消失了,呈現出的只是自私自利的狹窄心胸。 可好人也是無處不在的,他們身上還保留著那份美好的精神。

  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還有弟弟去茱萸灣玩。在公交車上,一件傳承美德的事情就發生在我們身上。一到公交站臺,那裡人山人海,非常擁擠。好不容易到了車上,裡面卻早已沒有座位了。那時弟弟還小,不會走路,媽媽一直把弟弟抱在手上,非常累。我很想給弟弟和媽媽找個座位,就在這時,一位年輕人不假思索的站了起來,對媽媽說:“阿姨您坐吧”。“謝謝,不用了,還是你坐吧!我已經習慣了”。這時突然來了位十五歲左右的少年,他霸道地對我們說:“你們在這讓來讓去的,不如給我坐罷了!”說著就朝座位走過去,一不小心,被他自己隨手扔在地上的塑膠瓶給絆倒了,幸好站在一旁的叔叔一把扶住了他。

  真是惡人有惡報啊!連塑膠瓶都不喜歡他,他不僅霸佔了別人的位置,還隨手亂扔垃圾,他坐在那個座位上,心裡難道就沒有一點想法嗎?

  別說,估計他心裡就是沒想法,看他翹個二郎腿又朝地上吐了一口痰,我連忙上前阻止。可他卻說:“關你什麼事啊,神經病”!

  “小夥子,對人要有禮貌,愛護壞境是美德、禮讓別人更是美德,我們要做個美德少年,怎麼樣你也不能罵人啊,!”剛才扶他的那位大叔對小夥子說。

  坐在他後面的老奶奶也連忙拿出餐巾紙,用腳踩著紙擦掉了那口痰,隨後老奶奶站起來搖搖晃晃的把餐巾紙和塑膠瓶都扔進了垃圾桶。小夥子終於羞愧地低下了頭,他連忙扶著老奶奶回到了座位上。比起身邊的這位老奶奶我也很羞愧,作為一個青少年,我竟然沒能在老奶奶之前完成老奶奶剛才完成的事。

  是的,美德無處不在,我們要傳遞正能量,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美德的作文 篇5

  某八旬老人坐動車看病,女兒只買了半程的坐票,半程後被女大學生請了起來,其女兒要求一起坐被拒絕而爭執,後來一名中年男子給老人讓座,其女兒留下一句一味深長的話:“年輕人啊,應該多學學。”女大學生為此感到委屈,做自己的位置錯了嗎?我認為讓座也要尊重他人,合法正當的權利,真正的孝順不能依靠道德綁架。

  關愛老人是中國道德的核心,是“忠孝”。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讓座老人天經地義,但是要做老人也要尊重他人合法正當的權利。人們的合法權利是法律授予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老人的女兒也一樣,其女兒沒有為了孝順父母而侵犯他人正當權利的特權。女大學生既然付出了全程車票的車錢,就應當享有全程坐座位的權利。讓座只是中國人思想觀念中的倫理道德,法律是中國長治久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保障,是國之根本。當道德觀念與法律觀念相沖突時,我們應選擇法律,維護法律權威。因為與道德倫理相比,法律才是規範人們社會行為最重要的原則,最根本的底線。一旦法律的權威被踐踏,那麼國之根本就會被動搖,國將不存。所以孝順的倫理道德與法律規定的權利相沖時,請選擇尊重他人合法權利,他人正當權利神聖不可侵犯。

  真正的美德讓座不能依靠道德綁架,讓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尊老愛幼的體現,但是老人女兒的行為實質上打著“要尊老愛幼要讓座”的名義進行道德綁架。

  真正的美德是內心自發的,讓座也應是個人自願的,而不是外界進行道德綁架強行逼迫的。如果縱容這種尊老愛幼的口號而強行逼迫讓座的行為,只會給社會帶來不良的風氣。

  真正的美德在人們心間,大家自有一把衡量是非對錯的尺子,真正的樣子應是自願不是被逼,真正的孝順是給老人要一張全程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