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德> 作文:文明美德代代傳

作文:文明美德代代傳

作文:文明美德代代傳

  文明美德代代傳

  “世人都有老來難,勸世人莫把老人嫌……”這是爸爸、媽媽給奶奶買的曲劇《老來難》裡的一句唱詞。是啊,人人都有老的時候,千萬不能嫌棄老人。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孝敬老人是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應該做到的`。

  去年暑假,爺爺生了病,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月。爸爸他們四兄弟都爭著去醫院照顧爺爺。因為是暑假,爸爸是二十四小時在爺爺身邊守著,給爺爺喂水餵飯,幫爺爺端屎倒尿。大伯伯五十多歲了,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和爸爸一起陪著爺爺,那段時間大伯伯瘦了好多。三伯伯怕爸爸這樣吃不消,也請了假,白天和爸爸一起照顧爺爺。二伯伯因為工作忙,不能每天到醫院照顧爺爺,但只要一有時間就到醫院忙這忙那。很多人看見爸爸他們那樣忙都誇他們孝順,他們總是說應該的。媽媽也經常跟我說要向爸爸他們學習,做個孝順的人。

  有同學會說,孝敬老人是大人們的事,和我們小孩無關。其實在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同齡人給我們做著榜樣。

  《感動中國 2011》中有一個姐姐叫孟佩傑。她小時候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生父因車禍去世,生母后又因病去世。5歲時來到了養母家,由養母照顧。三年後養母因病癱瘓,養父不堪生活壓力,離家出走。於是年僅8歲的孟佩傑姐姐承擔起了養家餬口,照顧養母的重任。她每天都要很早起床去買菜,做飯、餵養母吃飯,然後自己再簡單吃點便匆忙上學去。中午,趕回家燒飯,餵養母,幹完拿一個饅頭又上學去了。無論到哪上學都把養母帶在身邊,這一照顧就是十幾年。她的事蹟感動了很多人,被評為“2011感動中國人物”。就連到北京去領獎時,說的最多的還是把母親一個人放在家中不放心。

  孝,就是生生不息的愛心,孝,就是報答父母的一點一滴!我們千萬不要做“子欲養而親不在”的人,而要將孝敬老人的文明美德傳承下去,讓我們的身邊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