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華傳統美德作文範文
篇一:《踐行傳統美德,講述身邊故事徵文》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文明禮儀之邦,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更要學習、遵守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把中華民族美德時刻記心中。 “懂禮貌,講文明”是傳統美德中最重要的一點。在何時何地,文明禮貌無處不在,它像綿綿細雨,滋潤著大地,像陣陣微風,吹進人們的心田。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教育我要講文明,懂禮貌,告訴我“講文明,懂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那時起,“講文明,懂禮貌”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裡,也使我養成了“懂禮貌,講文明”的好習慣。現在,隨著社會各界人士不斷的呼籲人們:懂禮貌,講文明,漸漸地人們不再那麼沒有禮貌了。公交車讓座的人越來越多了;在大街上沒有人隨地扔垃圾、隨地吐痰了;公共場所沒有人再吸菸、大聲喧譁了這些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也能體現出人們的變化。所以,我們人人都應該“懂禮貌,講文明”。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回報。”“誠實是人生永遠最美好的品格。”等都是寫“誠信”在生活中必不可少。誠信待人,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部分。有一個真實的例子:一次,宋慶齡奶奶去幼兒園對小朋友許下承諾,“六一”兒童節那天和小朋友們一起過節日。可是那天天氣突變,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老師和同學們都以為宋慶齡奶奶不會來了,當她們失望地望著窗外灰濛濛的天時,宋慶齡奶奶的車奇蹟般地出現在校園門口,孩子們驚喜地笑了,老師用激動的心情緊緊握住了宋慶齡奶奶的手,宋慶齡奶奶對老師說了一句話:“既然我說了,就得守信。”從宋慶齡奶奶的故事中,我們明白了,誠是誠懇,信是守信,誠信是一句承諾,誠信是許諾後的行動,誠信更是一根堅強不屈的脊樑。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無論家裡的收入高低,再有多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節約,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良好的勤儉節約習慣。 尊老愛幼是我們每個小學生以及大人們都應該做到的事。乘公車的時候主動讓個座位,攙扶年邁的老人過馬路,幫助年邁老人搬東西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所以,我們人人都要尊老愛幼。 遵守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每個小學生的責任。我們一定要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中華一定會在我們的美德薰陶下越變越壯大、強盛!
篇二:《中華傳統美德故事》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是一個反映我國曆史上不同時代一些著名人物高尚道德情操小故事的系列動畫片。每集講述一個人物,故事中人物有的機智、有的好學、有的勇敢、有的正直、有的為人類科學做出了很大貢獻,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感受到人生中應具有的真善美品質,激勵完善自己的人格。
這一系列中的各個故事,因為都來源於歷史上真實人物的故事傳說,所以少了一些戲說成份,也就不是很具有幽默特點。故而人物造型及背景基本都採用寫實風格,增加一些真實感和可信度。又因歷史時代不同,人物身份性格不同,故事情節、環境不同,所以在系列片整體風格統一的大前題下,每一分集的造型和場景又具有各自的特點。
破釜沉舟
秦末時,秦軍進攻重新建立起來的趙國,趙國向楚國求救。楚將項羽率兵渡江攻打秦軍。過江之後,項羽下令士兵把戰船全部沉掉,把灶鍋統統砸爛。楚軍沒有了退路,人人奮勇,終於戰勝了秦軍。
孔融分梨
在孔融小的時候,叔叔曾經給他出了一個難題,讓他把六個梨分給六個弟弟妹妹,但是必須還有一個梨在盤子裡。聰明的.孔融想出了一個辦法,圓滿的把梨分了。
樊噲闖宮
漢大將樊噲有緊急公務趕到京城,卻得知漢武帝劉邦連日睡大覺不理朝政。樊噲便一路衝開御林軍的攔阻,闖進皇宮內院,那麼後在樊噲的直言相勸下,劉邦幡然悔悟。立刻整衣上朝。
諸葛恪得驢
三國時,吳王孫權在宴會上用一頭驢來取笑諸葛謹。在場的諸葛謹幼子諸葛恪機智聰明,不但解除了父親的尷尬,還受到吳王的賞識。吳王把這頭驢賜給了諸葛恪。
荊軻刺秦王
戰國末期,秦國大軍在攻下了趙國後直逼燕國。壯士荊柯自願出使秦國,在向秦始皇獻上樊於期的人頭和趙國地圖時,荊柯從地圖中取出匕首,刺向秦始皇。但最終未能成功,荊柯英勇犧牲。
解鈴還須繫鈴人
小和尚泰欽聰明過人,一次卻因喝酒違犯了寺規面臨被逐出寺的後果,法眼禪師當眾出了道題,眾和尚回答不出。泰欽在明白了師父其中的含意後,說出了正確答案。
少年柳公權
唐代書法家柳公權少年時就寫得一筆好字,但一位老者告訴他,有人用腳也能比他寫得更好,柳公權心裡不服。經過親眼所見後,他終於能夠虛心向人求教,明白了不能驕傲自滿的道理。
硬漢子董宣
洛陽縣令董宣剛直不阿,秉公執法,連皇帝姐姐的家奴犯了法也不放過,當眾處決。皇姐一氣之下,告到皇帝面前。在皇宮中,董宣拒理力爭,皇帝也氣得直瞪眼。事後,皇帝卻對董宣進行了獎勵。
特殊遺囑
孫叔敖是楚國很有貢獻的老臣,他臨去世前留下遺囑。公子孫安聽從父親的意思,不接受高官和豐厚的賞賜,只接受了楚王賞賜的一塊荒蕪之地--寢丘,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 玄奘取經
唐代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路過高昌國,高昌國國王為了提倡佛教,極力挽留玄奘留在該國。但玄奘去西天的決心毫不動搖,在高昌國傳播了佛教之後,他又踏上遙遙西天路。
緹縈救父
淳于意為人治病,不想得罪了官府,被判"肉刑"押住長安。他的女兒緹縈年紀雖小,卻堅強的陪父親一同前往。緹縈為父親的冤屈到處奔走,把信遞送到了漢文帝手中,終於使父親得到了自由,漢文帝也下令廢除了"肉刑"。
顏真卿
書法家顏真卿為人正直,得罪了朝中奸相盧杞。時值李希烈擁兵造反,皇帝聽從盧杞的主意,派顏真卿前往勸降。顏真卿來到李希烈軍中,義正詞嚴駁斥李希烈。顏真卿在燃燒的火堆旁奮然提筆寫下了"立德踐行,千古留名"。李希烈惱羞成怒,加害了顏真卿。 季扎還願
王子季紮在父王去世後主動把王位讓給了大哥,並出使各國。在徐國與國王徐公結下友誼,季扎見徐公深愛自己的寶劍,心中默許出使回國時將劍贈與徐公。但季扎回來時,徐公竟已經去世了。季扎來到徐公安葬處,將寶劍擺放在墓前。
管鮑之交
管仲和鮑書牙友誼深厚,但在王子們爭奪王位時卻各為其主,管仲還射中了公子小白一箭。公子小白即位後,鮑書牙為了國家的利益推薦管仲出來治理國家,自己卻隱退歸家了。 暖不忘寒
晉公子重耳率隨從狐偃等人在外流亡十九年後,秦王派兵擁他回國為王。臨行前,壺叔收拾舊衣物,重耳不以為然,狐偃以舊衣物來比喻他們這些相隨多年的老臣。重耳恍然大悟,困難中相處的人是不能忘記的。
明山賓賣牛
明山賓是個出了名的老實人,因為家貧,不得不便宜賣掉家中的老牛,回家的路上,他又急急忙忙趕回追上買主,講明牛曾得過"漏蹄病",已經治好了。圍觀的群眾稱讚明山賓。 狀元還鄉
新科狀元王沂公回家省親,他謝絕了地方官贈送的銀兩和宴請。王沂公不願擺排場,知府組織樂隊熱熱鬧鬧的迎候,他卻換上平時穿的衣服,在熱鬧的人群面前走過,使人們沒有發覺。
鄭和滅海賊
明朝航海家鄭和率大明船隊來到古裡國,同古裡國國王互相交換了禮物。夜裡,海賊陳祖義前來劫寶。早已得到情報的鄭和派士兵設下埋伏,一舉活捉了海賊。
金孝拾銀
賣油郎金孝拾到一包銀子,在母親的教導下他返回原處找到失主。不料失主卻賴他偷拿了部分銀子。相持不下時,縣官來到。最終銀子被判歸金孝母子。
伯樂舉賢
秦穆公欲尋好馬,相馬師伯樂自感年事已高,於是向秦穆公推薦了年輕的九方堙。經過多方努力尋找,九方堙發現了真正的千里馬。
寇準罷宴
寇準要過生日,官員們都來祝賀送禮。奶奶卻向寇準憶起了原來的艱苦日子,提醒他不要過於鋪張。寇準醒悟之下,取消了這個壽宴。
三遇恩師
劉勰自幼喜愛讀書,但家裡很窮。他聽從老婆婆的話,到寺廟裡學習讀書,並在老方丈的指引下寫出讀書心得。後又根據老方丈的建議,前去拜見司徒沈約。在不斷的努力中,劉勰寫出了著名的《文心雕龍》。
別出心裁的賽馬
蒙古老王爺在慶功會上提議舉行一場比誰的馬跑的慢的賽馬,結果使得比賽遲遲無法完成。大公子成吉思汗在不改變比賽規則的前提下,想出了一個辦法,很快結束了這場別出心裁的比賽。
鍾隱拜師
鍾隱是一位很有名的年輕畫家,但他對自己的花鳥畫仍不滿意。為了進一步全面提高畫藝,他不惜投身名畫家郭乾暉家做僕人,終於感動了郭乾暉,破格收他為徒。
毛遂自薦
戰國末期,趙國的平原君要去爭取楚國共同抗秦,在他正從眾多的門客中挑選出二十名文武全才的隨行人員時,一個年輕人站了出來,主動請求前往。他的名字叫毛遂。 地行仙人
一個名叫徐霞客的老人,向我們介紹了他從年輕時就開始遊歷四方的豐富經歷。他也給我們留下了記載著他遍遊九州五嶽、尋訪名山大川的<徐霞客遊記>.
讀了中華傳統美德的小故事後,我感觸很深。
比如讀到《孔融讓梨》。孔融把大的梨分給弟弟,把小的梨留給自己,這故事給我們講述了中華傳統美德之一: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
又比如讀到《臥冰求鯉》。王祥的繼母病了,想吃魚,於是王祥就躺在冰山用己的溫度融化冰,用手到冰冷的水裡抓魚……這樣,這個故事又給我們講了美德:孝。王祥盡了孝道,但他卻付出了很多……雖然時代在飛速前進,可是令我欣慰的是,這些美德還流傳了下來。比如在公共交通上,總看見一些可愛的上海人讓座,每有乞丐經過,一些愛心人士總會投一些零錢。可是“小悅悅”事件讓我們痛心,讓我們反思:這世界是不是真的開始冷漠了呢?在古代的時候,我相信這種慘劇從來不會發生。那冷漠的18個人,難得沒有反思嗎?
讀了中華傳統美德小故事,我深有感觸。特別是曾子殺豬這篇故事。 這個故事講了: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去趕集,他的兒子哭著也要跟著去。他的母親對他說讓他在家待著,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來,就看見曾子要捉小豬去殺。她就勸止說只是跟孩子開個玩笑罷了。曾子說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要向父母親學習,聽從父母親給予的正確的教導。現在她欺騙他,這就是教孩子騙人。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於是把豬殺了,煮後吃了。 這個故事啟示我們,不能言而無信,要遵守諾言,更不能以一個長輩的身份,去欺騙小輩,以免造成不好的影響。在現實生活中,也曾發生言而無信的事情,家長曾欺騙孩子,但要分清是是非,他們是為你好還是對你不好。在大多數情況下,父母不曾有意欺騙孩子。而本文,母親只是不要讓孩子惹麻煩欺騙孩子,是有意的。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中有許多深刻的道理。狀元還鄉也是其中之一。
新狀元王沂公回鄉探親,他謝絕了官府縣衙贈送的宴請和銀兩,換上了自己平時穿的衣服,在迎候他的人群沒有發現他時走進了城。由此可見,王沂公式一個十分低調的人,在歡迎他的人群前若無其事地走過時,在他換上平時穿的衣服時,在他謝絕了贈送的銀兩和宴請是都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十分可貴的美德,做人行事低調說明了他並不喜歡擺排場和官架子,並不是一個以大欺小的人。王沂公當了狀元,他的才華不會少,但我相信他會當官也當一個清明廉潔的好官。做事低調,也是一個十分好的習慣。在現代有許多官員做不到,因為他們想要成為一個令人羨慕的人,每當自己開車上街是人們都會注意他,他們應該認為自己十分風光吧!但是我認為這並不好,你能成為官員說明你有能力為老百姓服務這時你的職責,不是你該炫耀的東西。
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不僅僅是你有美德之稱就行了,在這個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事是不公平的,有美德的人總是被遺忘,而沒有美德的人卻被加上美德的美稱。{中華傳統美德身邊發生的真實事件}.
記得那是五年級發生的一件事,因為我的榮辱之心,因為我的愛面子,使我造就了一個錯誤,一個無法彌補的錯誤。那件事我至今記憶猶新,想起來還歷歷在目。
那是一個暑假,我回鄭州看望爺爺。爺爺的家住在一個繁華的地帶,每天車水馬龍,絡繹不絕。那天,我出門去買油條吃,在路上忽然轟隆隆的響起雷來,眼看豆大的雨點落了下來,大家紛紛躲進一個涼亭躲雨,熱鬧的叫賣聲頓時變成了抱怨聲,只有一個人還在街上,不知所措的站著,為什麼呢?
看,他一個50多歲的老爺爺,在風雨中艱難的站著,頭髮被雨點打溼了,順著歷經滄桑的臉頰向下流淌,一身黑色的衣服,看上去有點孤僻,褲腿被雨點打溼了,咦他怎麼金雞獨立呢啊原來他是個殘疾人啊!
就在我仔細打量不屑一顧的時候,一生清脆的聲音打亂了我的思緒,老爺爺,我來幫你,一個小女孩說著跑了出來,人群中傳來一陣陣嘲笑聲,只見他們互相攙扶著走了進來,在雨中雨水順著他們的臉頰向下流淌,衣服全溼了,簡直就成了兩個落湯雞,在看那個小女孩,只見她漂亮的臉蛋和衣服,唯一不足的是一隻袖子也是空的。
他們回到亭子裡,全身已經溼透了,兩個殘疾人林成這樣,我們這些正常人卻無動於衷,非但不幫他們,反而像躲瘟疫似的躲開,虧他們之中還有幾個是模範學生,難道他們不覺得羞恥嗎,眼看兩個殘疾人被雨淋著,卻無動於衷。我的心裡好後悔,後悔自己沒有幫他們,後悔自己的虛榮心。
這件事在我有效的心靈化了一刀,讓我知道了教訓,從那件事,我就開始懷疑並堅信,殘疾人殘的是他們的身體,但他們的心理正常,而我們有的正常人正常的是我們的身體,殘缺的是心理,一顆善良純潔的心靈啊。
篇三:《中華傳統美德故事》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
1、岳母刺字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岳飛 岳母刺字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 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臨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姚太夫人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銘記在心。
岳飛解開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請母親下針。
姚太夫人問:"孩子,針刺是很痛的,你怕嗎?"
岳飛說:"母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麼,如果連針都怕,怎麼去前線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繡花針刺了起來。刺完之後,岳母又塗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後背上。 母親的鼓舞激勵著岳飛。岳飛投軍後,很快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這時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岳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稱讚他"智勇才藝,古良將不能過",後來成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歷代人民所敬仰。
2、鑿壁偷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3、海瑞懲惡
海瑞是明代著名清官,他在淳安任縣令時,當時奸相嚴嵩正得勢,氣焰非常囂張。海瑞的頂頭上司是閩浙總督胡宗憲,此人是嚴嵩的得意門生,他倚仗著有大靠山,不可一世。{中華傳統美德身邊發生的真實事件}.
胡宗憲有個無惡不作的兒子,倚仗父勢,到處非作胡為。一天,胡宗憲的兒子帶著一幫浪蕩公子竄到淳安閒逛,並派人叫海瑞安排食宿。胡公子的惡名海瑞早有所聞。他想了一下,關照專管接待的驛站官員說:“他們不是奉公而來,照規矩可以不接待。不過他們既然來了,就讓他們住下,一日三頓便餐即可。若他們胡作非為,及時報我。”
胡公子一夥在淳安住了一天,便傳來訊息,說這幫人搶掠東西,調戲婦女,鬧得城裡雞犬不寧。海瑞臉上不動聲色,心中卻生了一計。
晚上,胡公子等人吃飯時,桌上只擺了三菜一湯,而且無酒。胡公子便破口大罵。驛站公差辯解了幾句,胡公子不由分說便命隨從將他捆綁起來,吊打一頓。
海瑞大怒,命衙役將胡公子一幫人捆到公堂受審。胡公子一見海瑞,不肯下跪,高叫:“我是胡總督的兒子,要讓我父知曉,輕則革職,重則性命難保!”
海瑞哈哈大笑說:“總督大人我是知道的,他可是朝中嚴太師多次誇獎過的廉潔奉公之人。”“知道就好,趕快鬆綁,給我賠罪!”胡公子趾高氣揚地說。
海瑞忽地沉下臉道:“胡大人是大清官,你是他公子,怎會如此胡作非為?你哪一點像胡大人家的人!你是誰家的惡少,竟敢冒充胡大人的公子,敗壞胡大人的名聲?”說罷讓衙役重打胡公子40大板。
胡公子的一個家奴忙跪下說:“大人息怒,我們出遊有老爺的親筆信,可不是冒充的。”海瑞狠拍了一下驚堂木:“大膽小賊,竟敢偽造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