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德> 【推薦】傳承美德作文4篇

傳承美德作文

【推薦】傳承美德作文4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承美德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傳承美德作文 篇1

  傳承優秀文化,爭做美德少年。怎樣傳承優秀文化呢?多讀書唄!多讀書才能多瞭解傳統文化知識,這樣才能傳承嘛!

  怎樣爭做美德少年呢?還是多讀書唄!讀書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還能使人修身養性,保持一種良好的心境。美德少年自然就做成了嘛!

  由此看來,多讀書是有好處的,但是要選對書。像我們現在,應多讀一些歷史類的書,經典的中外名著等。這樣才能傳承,做美德少年。

  讀書可以給人帶來快樂跟寧靜。當你不開心的時候或情緒低落時,開啟你最喜歡的書,隨著主人公同他們一起走進故事中去吧!當你真正的與主人公連為一體的時候,你會感到一種快樂在你心海里盪漾。這時,你內心裡的不愉快,已經讓快樂給擠出心房,飄向遠方去了。此時,你的內心裡只有快樂!

  快樂是書給你的,書是最大的功臣。在書本里,我們可以扮演著多重角色,體會著多個人不同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這是在現實生活中所沒有的。

  在書海里,你可以盡情的在你的幻想王國裡飛翔,做屬於你自己的夢,扮演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角色。

  我們只有在書本里才是最放鬆,最快樂的。書帶給我們的快樂有很多,而我們帶給書的又有什麼呢?

  所以,認真讀書是對書最大的回報。

  人不可一人不學習,人更不可一日無書,所以,讓我們認真去體會書帶給我們的快樂跟人生的道理。

  傳承優秀文化,爭做美德少年,從現在做起,讓我們多讀書吧!

傳承美德作文 篇2

  經典,是一泓清泉,盪滌了我塵封的心靈;經典,是一條路,容我堅定的走下去;經典,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每當唱起她,心中就湧起說不完的溫暖。

  ——題記

  經典篇目,曠古詩詞,典雅美文是怎麼來的呢?

  她是精神的昇華,意志的濃縮,是一種百折不屈、艱苦奮鬥的美德。她從口口相傳中獲得生命,從高尚的中華品行中得到靈魂,最終落在紙上,為後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思、啟迪。在歷史裡,在書籍裡。

  她是《論語》中掉落的珍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是孔夫子的諄諄教誨,是眾弟子知行合一的凝聚,更是華夏五千年一脈相承的知識信仰。多少學子因有她而奮起,多少學子憑藉著她的激勵走過了寒窗苦讀的歲月……如今,《論語》學習納入了中小學生課程,每當我聽到那熟悉的讀書聲從視窗傳出,我就知道,這種文明,又得以傳承了。

  她是從《史記》的`竹簡間落下的繁花——在濃墨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偉大王朝的背影。現在的我們,面對如此曠世之作,又會有誰理解司馬遷在牢獄中創作的辛酸!那是一種常人無法想象的堅韌與鬥志,在血與淚的沖刷下驚世而出。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著作,只有時間會懂,歷史會懂,意願傳承經典的人,才會懂……

  她是經歷史長河中的浪潮淘洗過的金沙——是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偉志;是諸葛亮“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儉樸;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錚錚骨氣;是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決心;是陸游“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愛國之志;也是李清照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巾幗之志,更是辛棄疾的“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報國之心。

  茫茫歷史長河,賜予了我們無盡的美德與精神,為子子孫孫留下寶貴的文學財富!且欲仰天高嘆——噫,吾之大國經典,萬古長生!

  在經濟大潮波浪翻滾的今天,她融入童聲中的《三字經》《弟子規》。言語精短卻意味無窮——教我們文化,教我們生活起居,教我們做人……總之,作為啟蒙經典,她有獨樹一幟的魅力,為純潔的心靈上種下了可貴的美德。

  這是一份信仰、一種精神、一種毅力。

  我們更應該繼承,並將其發揚光大,讓中華民族的美德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走下去。

  經典,是一泓清泉,盪滌了我塵封的心靈;經典,是一條路,引領我堅定的走下去;經典,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我願身體力行,將那經典美德發揚、光大!

傳承美德作文 篇3

  在一個寒風呼嘯的早晨,天空灰沉沉的。這天氣讓人冷得直打哆嗦,但是這天氣再冷,也冷不過在“母子上車處”那條道上的幾個人的行為。

  那個站在最前面的是一個胖胖的人,穿著風大衣,眼睛直視著前方,好像沒看見“母子上車處”這幾個大字似的。第二個人,一看就是軍人,頭上戴著軍帽,身穿軍大衣,他眼睛微微閉著,裝著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在想:我是軍人,我為人民服務人民理應報答我的。第三個人戴著一副眼鏡,皮鞋擦得雪亮,顯然是上層人士,他也一副旁若無人的的站在那裡。他後面的是一位白衣天使——醫生,穿著白大褂,戴著口罩,想著:反正這又不是醫院,我想幹嘛,誰管得著呢!他們的旁邊站著一位瘦弱的婦女,身上抱著一個小小的孩子,她呆呆的看著那四位“大人物”,心裡想:難道他們不識字嗎?難道,他們是文盲嗎?不,不可能是,他們是假文盲!

  轉念再想想,這種類似的事情在我們身邊還少見嗎?在公交車上坐在“老人專座”不是白髮蒼蒼的老爺爺、老奶奶,而是強壯的小夥子,老人卻站在一邊;草坪上的那些警示語,人們卻還是當做沒看到一樣,草坪上還是有一條“小小的路”;景區裡面有提醒人們“垃圾入桶”的,可地面上還是有大小各異顏色不同的包裝紙、紙袋……難道,他們是文盲嗎?是的,肯定是,他們不是文化的文盲,而是文明的文盲!

  知識上的文盲固然可怕,但道德上的文盲更加觸目驚心!道德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靈上的門;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空,他英語著無數純潔的心靈。道德是一個多麼美好的詞,道德高尚的人是多麼令人敬仰啊!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是這個意思吧!

  不要讓時代的變遷,使我們忘記了,華夏傳承了幾千年的美德,讓我們掃除心中的垃圾,讓心靈恢復純淨吧!不要讓自己成為道德上的文盲!

傳承美德作文 篇4

  中華的文化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那是幾千年來的沉澱和積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風都有著其最獨特的傳說和文化背景,每一個節目都有上古的史載和存在流傳的價值。西方簡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國文化的橫深和縱深是不容許被遺忘和取代的。在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的時代背景之下,每一箇中國人,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有責任深思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儲存並流傳的方法。在某種意義上,那是中華民族得以穩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個以禮治國的民族得以豐富和充實的出路。

  雖然那瑰寶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著,但我們還是看到關注的目光正移向它們。

  舉世矚目的奧運會開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證,在那次盛會上,我們看到了千人擊缶的恢宏場面,我們聽到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古誦,我們被崑曲的悠揚感動,我們被活字印刷術的精妙而懾服。張藝謀傾盡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文化悠遠的東方古國,也向每一箇中華兒女訴說了傳統文化的價值和珍貴。

  當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把民俗民風申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我們又可以聽到喜慶的鞭炮聲和飛舞的秧歌綵帶時,當在傳統節日裡我們都有機會去重溫過去的習俗時,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不再是個讓人永遠擔憂的問題,中華兒女終會將每一個傳說每一處風俗留給後人,手手相承。

  凡事有利必有弊,在古人思想中優秀的固然比比皆是,思想糟粕亦不少,人們如果不假思索地亂用,無異於讓古人的謬誤與自己的歪理疊加,錯上加錯。儒家思想中有“三綱五常”,其中“五常”為仁、義、禮、智、信,屬於中華傳統優良品質,值得我們代代相傳。相比之下,“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由於時代的侷限,在自由民主的今天則顯得格格不入。在小部分家庭中,大男子主義的丈夫一心要凌駕於妻子之上,自恃為一家之主,處處專制獨裁,美其名曰遵循中華傳統的綱常之道,結果往往是導致妻子不堪重負,情感破裂。至於部分已為人父者更是死守“三綱”不放,在與子女的交流過程中缺乏平等對話,沒有尊重互信,取而代之的是強權甚至暴力,淪為失敗的家長。

  身為年輕的一代,我們擁有的是青春活力,學習能力得天獨厚,但我們涉世未深,缺少的是理解與辨別。在接受古典文化薰陶的道路上,我們需要多聞闕疑,博學勤思,讀懂古人的思想,更要明察秋毫,善於分辨,取古人精華去腐朽糟粕。正如古人云:“兼聽則明偏信則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