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開封> 最新關於介紹古都開封景點的寫景作文

最新介紹古都開封景點的寫景作文

最新關於介紹古都開封景點的寫景作文

  親愛滴同學們,我們為您精心整理了《關於開封的》的內容,希望為您在這方面的寫作提供一定幫助參考,關於開封的作文主要選8篇優質原創文章,每片結尾還帶專家點評。

  篇一:鐵塔公園遊記

  早聞開封鐵塔公園每年夏天要舉辦荷花節,大凡去過的人都誇好,雖然我離它近在咫尺,可就是沒有機會一睹芳容。這不,今年暑假裡的一天,爸爸媽媽就滿足了去開封鐵塔公園看荷花的願望。

  果真名不虛傳。一進大門,就讓人眼前一亮,彷彿走進了一個神奇的世外桃源,優雅別緻的風景美不勝收:那高大挺拔的參天大樹、鬱鬱蔥蔥的綠色草坪、含苞待放的荷塘蓮花、造型各異的園林盆景、碧波盪漾的鐵塔湖水,還有那高聳入雲的千年鐵塔、雕欄玉柱的亭臺樓閣讓人目不暇接、眼花亂,身臨其境,頓覺心曠神怡。

  走過一座石拱橋,來到一條林蔭大道,兩旁的法國梧桐像列隊歡迎凱旋的勇士一樣一字排開,微風吹響了厚厚的樹葉,恰是雷鳴般的掌聲,就連火辣辣的太陽把知了烤的嘰嘰的叫的聲音也好像奏響的歡迎進行曲,那情,那景,真是無語言表。快到林蔭道的盡頭,老遠看到一個巨大的石碑,石碑上“天下第一塔”五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赫然呈現在眼前,在導遊的引導下,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藕香池。

  藕香池裡的花各種各樣,五花八門,有紅色的、黃色的、粉色的,也有淡紅色的、嫩紅色的,還有紅白相間的,花瓣有大的、有小的,有長的、有圓的,要有盡有。一陣清風吹過,那翠綠的藕葉掀起綠色的波浪,空氣中散發出幽幽清香。

  經過一個典雅古樸的長廊,來到了刻有“心曠”的荷花池,我欣喜地看到,這裡的荷花真的與眾不同,整個荷花池裡花團錦簇,碩大的荷葉青翠欲滴,我想,這就是古人對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清漣而不妖”的寫照吧。在“心曠”的一側矗立著刻有“神怡”的石碑,這裡是園藝工人精心種植的盆景,造型各異的盆景好看極了,在“心曠”和“神怡”其間漫步,真可謂心曠神怡啊!

  穿過接引大殿,高大雄偉的鐵塔躍入眼簾。它八角十三層,層層飛簷挑角,每塊磚面上裝飾有佛像、飛天、獅子和花卉,蔚為壯觀。從遠處看,他像一位歷經風霜的老人,見證著千年古城的興衰與繁榮,訴說著開封的歷史變遷。

  鐵塔湖顧名思義,因鐵塔而得名,就在鐵塔的腳下,湖水碧綠恬靜,令人神往。湖邊的垂柳拖著長長的枝條,像一位阿娜多姿的少女在美麗的湖邊梳妝打扮,一些年邁的老人在湖邊悠閒垂釣,慕名而來的八方遊客划著小船在碧波盪漾的湖面上你追我趕、打鬧嬉戲,好不熱鬧,時而,小船蕩起的波濤在金色陽光的映襯下泛起陣陣漣漪,那神話般的情景,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讓人流連忘返。

  時光荏苒,卻不知疲倦,依依不捨,又身不由己。鐵塔之旅讓我難以忘懷,特別是那“出淤泥而不染,清漣而不妖”的荷花。

  專家點評:

  這是一篇描寫“鐵塔公園”的文章,以我們的行蹤為主線,主要圍繞“鐵塔公園”進行細緻地描寫,字裡行間流露著遊玩的快樂。全文語言流暢自然,較為生動,是一篇不錯的習作。

  篇二:參觀開封市博物館

  前些天,我與幾位同學參觀了開封市博物館,欣賞了不少美麗的藝術品,領略了中國古代與現代藝術品的魅力。

  我們先參觀了三樓北廳“明清皇家用品展”,從青花瓷到五彩瓷。到用和田玉籽料雕琢而成的各種玲瓏的玉器。從乾隆的馬鞍腰刀到繡工精緻的道光的龍袍……看的我眼花亂,目瞪口呆。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一個用和田玉籽料雕成的名為“青玉山子”的玉器。這件藝術品十分精緻,整塊玉白潤,光滑,長27.5釐米,寬6.5釐米,高21.1釐米。“青玉山子”拔地而起兩座大山,四面都有景色,有飛流直下的瀑布,一座接著一座的亭臺樓閣。中心的蒼松加上山澗中正在一心一意打坐的仙人。為這塊寶玉增添了不少生機。

  看完三樓的藝術品,我們又來到了二樓的“館藏文物”展廳進行參觀。這裡展出的有陶器,唐三彩,瓷器。玉器,漆器,琅器等等。

  看!“三彩陶陀”的駱駝好像在沙漠中不緊不慢的走著,“娃娃臥蓮瓷枕”枕面上可愛的小娃娃使我浮想聯翩,“鴛鴦戲水瓷枕”枕面上的兩對鴛鴦似乎在池邊戲水,“朱漆仿古菊瓣盤”彷彿菊瓣香飄十里……

  這麼多歷史悠久的古代藝術精品中,有一件我非常喜歡。那就是一個釉色明亮,紅、藍色交織,宋代的鈞瓷碗。它十分美麗,那朦朦朧朧的藍色花紋好似一望無際的大海,那火紅的紅色如同片片紅霞映照在大海中。這可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俗話說:“家有黃金萬貫,不如宋鈞一片”。而“鈞瓷帶紅”,更是“價值連城”。這個碗就是極為珍貴的宋代鈞瓷碗。據說鈞瓷的製造工藝十分複雜,往往十窯之中,有九窯都是失敗的。鈞器坯剛放入窯中的時候無顏色,後來由於窯中溫度不斷升高,窯內產生了化學反應,使鈞瓷碗變化出不同顏色,而這種帶紅的鈞瓷碗更是鈞瓷中的極品!

  往裡走,往左拐,展櫃裡面有一個歷史悠久的瓷瓶靜靜的立在那裡,那就是乾隆年代的“青花山水瓷瓶”,我十分喜歡它白亮的瓶身上,有淡雅的青花圖案——連綿不斷的山峰上若隱若現著一條山間小路,山間的雲霧迷濛,幾間田園小屋前有一條溪水“嘩嘩”的流淌著,橋上有過路的行人,藍天蒼鷹翱翔著,這幅美麗的山水圖,令人浮想聯翩。

  這次藝術欣賞活動使我增加了知識,開擴了視野,使我瞭解到了更多的歷史文化,受益非淺。

  專家點評:

  “參觀開封市博物館”,這是一篇讀來讓人感覺非常溫暖的敘事類文章。小作者對人物心理刻畫非常到位,語言、動作描寫也運用得很得當,語言平實但是卻能觸動人心裡最柔軟的地方。

  篇三:我的家鄉開封

  “賣炒涼粉嘍,賣黃悶魚嘍......"每當夜幕降臨,開封夜市上就有許多人在賣各種各樣讓人充滿食慾的美味小吃。

  那當然了,開封可是個美食天堂。有小籠包子,炒涼粉,江米甜酒,黃悶魚等等,如果你來開封,準會讓你大飽口福的。

  開封不僅是美食天堂,還是旅遊勝地呢!開封有鐵塔公園,森林公園,翰園碑林,龍亭公園,清明上河園等公園。小朋友最愛去龍亭公園玩了。龍亭大殿是皇帝的“辦公室”,雄偉壯觀。每年的菊花花會各種品種的菊花把龍亭公園打扮得更加迷人。吸引了許多中外遊客到這裡來遊玩。

  開封新區也是飛速發展,矗立在金明廣場的“黃河風”成了開封的標誌性建築。

  這就是我的家鄉開封,一座七朝古都,美麗的菊城。

  專家點評:

  這篇狀物性的文章,作者運用傳神之筆,對“我的家鄉開封”進行了多角度描寫。描寫生動,如“每年的菊花花會各種品種的菊花把龍亭公園打扮得更加迷人”,感情真摯,水到渠成地為中心服務。

  篇四:二十年後的家鄉——開封

  二零三五年七月,我博士畢業以後回到開封。啊!開封的變化可真大。我的腦海裡不禁回想起二零一三年的開封。

  那時,開封的臭水溝裡瀰漫著臭氣熏天的氣味,還有小水池裡本來是清澈見底,裡面養了許多小魚和小蝦,由於人們的環保意識能力太差,觀賞的`時候把一些果皮、樹枝扔進水裡。時間一長,小水池的水渾濁不清,綠濛濛的,小魚小蝦都死了,人們都要捂著鼻子匆匆而過。這都是人們不愛保護環境衛生造成的。

  現在的開封高樓大廈,街道乾乾淨淨沒有一點灰塵,街道兩旁綠樹成陰,鮮花盛開,空氣中瀰漫著花的香味。私家車也少了。人們終於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一點一點地開始愛護環境,用行動建設家園,保護家園……

  你看,如今我們在這麼好的環境裡生活,多麼幸福啊!我們要把保護環境進行到底,讓家鄉永遠這麼美麗。

  篇五:《開封》遊記

  聽說開封很美,很古老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所以我們“十一”假期決定全家自駕游到河南開封。

  經過三、四個小時的坐車旅途,終於我們到了期盼已久的開封,開啟手機導航查一查附近景區,發現開封真是名副其實美麗古老的城市。

  開封作為七朝古都,有著豐富的文物和歷史,有開封府、清明上河園、天波楊府、大相國寺等許多景點,引來了全國各地的遊客來觀光。

  第一天,我們去了開封府,聽導遊講:“開封府為北宋時期天下首府,威名馳譽天下,包拯鐵面無私,扶正祛邪,美名傳於至今,開封府位於包公湖的北岸,佔地60餘畝,與包公西湖包公祠相互呼應。”

  首先導遊帶我們到文城牆,有巨大的報時鐘和報時鼓,後來又來到了三清殿和佑聖殿還有福佑殿,上面都畫有巨幅的故事壁畫,整個庭院是巨大八極八封臺,最後我們又去了府司西,印象最深的是死牢。

  第二天我們又去了清明上河園,我們恰好進到園裡看到了開園儀式,後來又看了盤鼓表演,高蹺包公巡河,木偶戲,鬥狗等表演,晚上又看了大型歌舞劇“京東夢華”晚上走在開封的路上感受著開封的晚上,呼吸著開封的空氣,到賓館提筆寫下啦開封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