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菊花> 詩意菊花綻重陽作文

詩意菊花綻重陽作文

詩意菊花綻重陽作文

  九九重陽,秋高氣爽,菊花盛開,正是一年好時光。這份綻放在秋天中的美麗,讓人想起一種人生態度:明淨,簡潔。

  文人雅士們歷來對清純樸質的菊花,十分喜愛,青睞有加。他們自然也給菊花注入了氣節和品格。菊花被稱為花中“隱士”,因為它不張揚、不狂傲、不沽名釣譽。所以,能淡泊明志的飽學之士往往會得到“人淡如菊”的佳譽。

  屈原在《離騷》中用“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來表達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氣節。三國時的鐘會在《菊花賦》中讚歎“百卉凋瘁,芳菊始榮”。他認為菊花“早植晚登”,有君子之德性;“冒霜吐穎”,有剛直的`品質。

  詩人楊萬里對開在山坡荒地上的簇簇“野菊”情有獨鍾。他這樣寫道:“未與騷人當糗糧,況隨流俗作重陽。政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黃。花應冷笑東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這山間的野菊,既不能作騷人用來飽腹的“糗糧”,也不曾被習俗當作重陽節觀賞的名花,它只是生長在山間野地,不管有沒有人去賞識它,它都抖寒威而開得遍地金黃,清香不減。

  在眾多的吟菊詩人中,陶淵明自然獨佔鰲頭。在擔任彭澤縣令時,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解綬還鄉,隱耕田園。每到重陽時節,南山坡上,到處綻開野菊,競豔爭芳。他十分欣賞這“秋菊有佳色”,甚至還採摘花瓣,帶回家中釀製菊花酒,常常一個人自斟自飲。“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儘自己自由舒適的生活情態。

  品讀了歷代文人詠菊的詩詞歌賦,也許你會感慨秋日寒風下的小小一株菊竟蘊含著如此豐富的神韻。九九重陽日,我們不妨簪菊花、喝菊茶、品菊餚、飲菊酒,哪怕不能長壽賽神仙,也能活到“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