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在課堂的作文錦集7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在課堂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在課堂的作文 篇1
我們來到了體驗中心。這個體驗中心,四面的牆上掛滿各種五彩繽紛的裝飾。正中放著一張長長的操作檯,上面放著各種做蛋糕的工具,周圍的桌子上還擺滿了蛋糕和飲料。我們這些小饞貓一看到有美食就高興的不得了,全都圍在了美食周圍。只看見廚師姐姐手拿巧克力醬,在飲料上開始作畫啦。手起手落間,一副巧克力畫作就呈現在飲料上,看得我們讚歎不已,都想親手試一試。
吃完體驗中心為我們精心準備的糕點和飲料後,我們開始自己動手製作啦。廚師姐姐給我圍上一塊圍裙,我立刻變成了一個小廚師。我們用事先準備好材料:黃油、麵粉、雞蛋……我拿著一個攪拌機先將雞蛋和糖混在一起,刷,刷,刷……這些東西很快成了糊糊,我開心得手舞足蹈,說:“真好玩!”當攪拌的差不多的時候,加入麵粉、黃油,我們一個個都興奮地不得了,都想快快完成我們的大作。同學們都躍躍欲試:有的瞪大眼睛對著材料左瞧瞧右看看;有的忙著混合材料;有的帶著手套直接下手在盆裡不停地攪拌;還有的抵擋不住誘惑做了讒貓,舔著沾到手上的原料……
我們在廚師哥哥的幫助下,將混合好的材料倒入一個個四四方方的麵包盒中。怎麼都不倒滿呢,我們個個疑惑不解,廚師哥哥笑呵呵的說:“因為它會膨脹,倒太滿,一會烤出來就都溢位來啦。”只見廚師哥哥將麵包盒放進烤箱,我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著。時間到啦,我們各個都圍在烤箱周圍,金黃色的芝士蛋糕冒著熱氣出爐啦。蛋糕散發出一陣陣誘人的香味,我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
之後我們還在廚師姐姐、廚師哥哥的指導下,動手製作了棋盤餅乾。一黑一黃的餅乾拼在一起,好看的不得了。看著自己的傑作,我心中湧出一陣說不出的喜悅。
活動結束,體驗中心還讓我們把自己的作品帶回家。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西門子體驗中心。我多麼希望再做一次呀,因為這收穫的不僅是香噴噴的蛋糕和餅乾,還有無限的快樂!
在課堂的作文 篇2
門外,烈日當空,教室裡一片悶熱,只有兩個搖頭電風扇在左右搖晃著腦袋。
兩個同學坐在電風扇兩端,風扇分給他們兩個人的時間很少,她趁老師轉過身,又趁電風扇轉向她那邊,迅速推開椅子,在電風扇的一根繩子上一拉,搖頭電風扇不再搖頭,停在了她的方向上。風一直撫弄著她的頭髮,得意洋洋,認為自己聰明絕頂。而後面那個同學開始只是微微出汗,又過了一會兒就在他的鼻尖、髮梢、髮根上掛著豆大的汗珠。
他不服氣站起來,拉了一下繩子,搖頭電風扇又開始快活地搖頭,他不再汗流浹背,而她習慣了風一直對著她。涼爽的身體,變得汗流浹背,她回頭看看後面的同學,他很安靜,正跟隨著老師的思路認真聽講。
她面紅耳赤,很氣憤,拉了一下繩子,風扇又朝向她那一邊,後面的他熱得無心聽講,對她說:“喂,你幹嘛不給我扇風······”“小氣”,瞪出眼珠子,說,“你明明很涼爽還要吹風,不是小氣是什麼?”後面那個同學說:“你看我很涼爽嗎?”說完拉了一下繩子。
這樣來回幾次,只聽“啪”的一聲,繩子斷了,電風扇停在中間,電風扇只扇中間。
他們倆最後還是安分守紀,接受風扇的“呼呼”的嘲諷。
在課堂的作文 篇3
星期二,我們班上都鬧哄哄的!那是因為我們的蘇老師請假沒來。精采的一天開始了!
早自習
早自習時,全班都鬧哄哄的,直到班長出動“考試兵團”,我們才安靜下來。但他立刻發現:再多的考試,都治不了我們三十四張聒噪的嘴,因此他只好“井水不犯河水”的坐在臺上和我們玩“圈圈叉叉”的遊戲!(早上考試時是今天最安靜的'時刻,比午睡還要安靜喔!)
午覺
經過早上的“戰役”後,身為“鎮暴”大隊三軍總司令的班長不敢大意,當我們氣勢如虹的大吵大鬧時,班長髮動了“課文部隊”、“重戰部隊”“三十片小組”,對我們展開雷霆萬鈞的“新詞掃射”。這種課文、新詞和撿垃圾三面夾攻的戰術,為宇宙鎮暴史譜寫了新篇章。終於,午覺過了,大家頭一抬,球一抱,咻!一溜煙似的衝了下去,在球場上展開了新的戰役。
上自然課時
鍾一響,老師面帶殺氣的走進教室,大家識相的閉上嘴巴。但老師的臉始終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終於,xx開始了!先是一根斷成三段的玻璃棒,再來連試管和燒杯都破了。那時,老師氣極了!她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宛如發狂中的猛獸(因有麥克風),而那些打破東西的同學,則被“課文部隊”制伏。這真是六一七最慘的一場戰役!太可怕了!
放學
放學了!一切都結束了!鎮暴小組也解散了,一路上大家高談闊論,大談今天的戰役。老師不在,什麼都變了,雖然有點過分,但我想說的是:“今天實在是太精采了!”。
在課堂的作文 篇4
在返程那天揹著行李在火車站門口最後一次凝視北京,這個城市,依舊像當初來的那樣給我留下好印象。天是淡藍的,有一絲淺灰,風乾燥寒冷,勁兒很足,吹得人神清氣爽,吹得空氣中留下一股淡淡的清新。風雖凜冽,陽光卻格外和煦,照得這座古城在風中熠熠閃光。而過去幾天在北京的記憶也在陽光燦爛中於腦海浮現……
勵志修學營,讓我感覺最勵志的,莫過於走了。腦中浮現的最多的畫面就是成群的人,在不同的路上,不停地走,不停地走,無論是在清華古樸的校園大道上,還是故宮莊嚴肅穆的石磚上,哪裡都有我們成群走過的腳印。
走在北大清華的校園中,我們感受著它們陳舊與現代的交織。說實話,它們從外觀上都不是那麼的吸引人,但是在偌大的校園中走著走著,卻逐漸感受到那些建築的古樸、簡單、明瞭。從停滿腳踏車的大路走到橋上的小路,不時有騎著腳踏車擦肩而過的行人。校園的草坪上,有嬉鬧著的雙頰凍得通紅的孩童,陪伴他們的老人就坐在那些古老建築前的石階上,年輕的生命與滄桑的生命在這久被歲月沉澱的校園中達到一種和諧。我們走著,就像走在街道上。我想,大學校園之所以給我這樣的感覺,也許是因為大學便已是一個小社會,踏入它便意味著離真正的社會更近一步,然後才會知道自己究竟想成為怎樣的人。
走在北風怒號的居庸關長城上,刺骨的北風似乎讓人想起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那些修築長城的人,在如此浩大的工程面前,他們經歷了多少個季節更換?他們的汗水浸溼了多少塊城磚?他們有沒有在如此嚴寒的冬天,穿著薄薄的單衣,瑟瑟發抖地勞作?他們的屍骨,已不知葬向何方,但他們不知,長城幾乎已經成了中國的一個符號,在每爬一級陡而高的石階時,都可以感受到民族的自豪感與凝聚力。當風颳得更猛烈時,我們全班同學攢簇在一起,綻放的,依然是飽滿的笑容。就像無論時代怎樣變遷,在任何危急時刻,大災面前,中華兒女總像這長城上的磚一般,緊緊的黏合在一起,迎著北風,無聲地微笑……
走,走在故宮古老宮門前,我們聆聽歷史的回聲,精巧巍峨的建築讓人讚歎祖先的偉大,惋惜晚清的腐敗沒落。
走,走在王府井香氣四溢的小吃街中,五彩繽紛的各色小吃在掛著鮮紅燈籠的衚衕中給我們展示著老北京特有的韻味與風情。
走,走在結冰的河上,看人們盡情地溜冰玩耍,看貓咪旁若無人躺在衚衕口曬太陽……
古人說的是對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今後的路我們還要不停地走,執著地走下去。每一處風景是收穫,每一次跌倒也是收穫。
最好的課堂永遠在路上。
在課堂的作文 篇5
今天,我們又到多媒體教室去上課。正當我們在聚精會神人地聽講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衛湘裕同學突然嘔吐了,書上、桌子上、椅子上,文具盒上全都是髒物,併發出一陣陣刺鼻的味道。同學們有的捏住鼻子,一邊說:“太難聞了。”有的轉過頭去連看都不看,還有的乾脆趴在桌子上。
這時老師走過來,親切地對衛湘裕說:“哪兒難過?先去洗一下吧!”說罷,衛湘裕就跑出去了。同學們都不敢打掃衛湘裕吐的髒物。老師正準備打掃時,王琪突然站起來說:“老師,我來打掃,以前我也給別人打掃過,讓我來吧!”
她跑到後面拿了拖把,認真地拖著。她先拖衛湘裕的椅子,桌子,最後幫衛湘裕把書上的嘔吐物用抹布擦乾淨。這時有的同學還捂住鼻子在小聲地說:“難聞死了。”
老師看著大家說:“你們有何感受?”大家沉默不語。老師接著說:“同學們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啊!” 這時同學們都用羨慕的目光看著王琪。
是啊,聽了老師的話我想起了泰戈爾的一句名言“只有真心愛人的人,才能獲得別人的愛。”
在課堂的作文 篇6
今天是星期四,上午第四節課時,我們四(1)班的同學和往常一樣安安靜靜地坐在教室裡等待科學老師來上課。可是,這一次等了很久老師也沒有來,我們班的“調皮大王”毛梓楊坐不住了,於是,他就帶著幾位“小卒”去門口打探軍情。班裡的幾個大膽的男生便藉此機會把飛行棋、漫畫書統統拿了出來,玩得熱火朝天;交頭接耳的同學也很多,甚至有些同學還離開座位在教室裡瘋跑。教室裡亂得像一鍋粥。
我們幾個正在寫作業的同學忍無可忍,便苦苦哀求李班長管一管。李佳寧頭一昂,大手一揮:“好,我李班長有求必應,我這就去管管他們!”李佳寧氣勢洶洶地教訓他們,無耐,他們人數太多,李佳寧也沒有辦法讓他們安靜下來。她只好使出“殺手鐧”,用她那猶如河東獅子般的大嗓門大吼一聲“安靜!”這聲音彷彿給那些正玩得興高采烈的同學們來了一個晴天霹靂。他們嚇得都呆在那兒了,教室裡頓時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得見。可沒過多久,他們緩過勁來後又開始吵鬧起來,這聲音聽起來雜亂極了,像一群馬蜂在“嗡嗡”亂叫。
“老師來了!”忽然門口傳來了“調皮大王”的大叫聲,同學們立刻把小人書、飛行棋等糊亂地塞進抽屜,拿出筆記本,裝模作樣地寫起來。過了一會兒,“調皮大王”哈哈大笑起來,原來是他搞得惡作劇。
差不多過了半節課,老師還沒有來,我們便議論起來。有的同學說是自習課,有的同學說是自由課,還有人說應該下去玩。同學們像是過狂歡節一樣,教室裡就像馬戲場,熱鬧極了。
老師不在的課堂真是糟糕啊!平時在學校乖巧出名的四(1)班同學竟然變得如此調皮搗蛋。這可能太令我們的班主任郭老師失望了吧!
在課堂的作文 篇7
學海無涯,路漫漫兮道阻險長,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時維十月,隨尊師遊於名人之堂。一覽偉人之風采,一睹壯士之慨慷。多有所感,非口舌所能量。謹記於此,告我賢者之光。
初臨堂館,戰戰兮深受彷惶。重溫孟德之壯志,老莊之高遠,七賢之目光。都言英雄八方起,今我獨觀共此堂。由秦皇至高祖,自匡胤與元璋。遍尋今日豪傑,大釗獨秀,追溯遠古遺蹟,有虞陶唐。紅頂雪巖,戚者繼光,春秋管鮑,竹林嵇康。納古今之精粹,嘆源遠而流長。
噫,總觀全館,復至鴻章,晚清重臣,世稱中堂。後人謂之曰:再造玄黃。少年科舉,中年封疆,一生戎馬,洋務宣揚。扶危濟難,主修塞防。褒貶難論,率賓歸王。
喟曰:以人為鏡,則辨優良。與少荃差於何處,實應思量。慕其膽魄,敢於揮師入境;不禁思己,亂者何其張狂。甫,一介文臣,談判桌前,一改手無縛雞之力之色,鄙紙虎為列強,不求生死,唯慷慨激昂,振我東方。反觀諸己,行事優柔寡斷,以仁為紀綱,推位讓國,放權八方。當思振起,奮發圖強,習漸甫之決斷,事少荃之剛強。此課實難忘,知者勝不詳。課者本非別處,許或在路上。
拜別儀叟,辭別北洋。行不數里,復登課堂。問曰:先生何許人也。對曰:本姓嵇康。竹林故地,鄴下引吭。不慕高官厚祿,但求青史流芳。《廣陵》雖散,詩讚羔羊。忽雲:天下為公。餘大驚,此亦中山之想。時逾千載,大兄思想趨舍無定,可謂無常。知人而思己,其思想禁錮,發散無方。惟解人云亦云,羞愧難當。今當破壁,解放思想。染康兄之無懼,慕中散之輕狂。亦知不可放縱過度,取宜適當。
縱行八館,古往今來遨翔。遇劉安居易,拜包拯老莊。忽頓悟曰:課堂非別處,萬法在路旁。求道學何處?答曰“在路上”。巍哉名人館,千古屹中央。壯哉名人士,雖死永流芳。
塵埃落盡,便不再飛揚。布衣將軍在否?自稱是玉祥。北京政變猶在,我獨悽惶。反軍閥,平直系,驅溥儀,定中央,愛國心未死,矢刃平四方。主抗日,戰秋光。壯哉,玉祥。五原誓師潼關依舊,深明大義聯閻伐蔣。不禁聯於己,豈敢窺聖光。今觀玉祥言行者,自愧弗如,深思當以家國天下為己任,以正大光明為紀綱,決策則風行雷厲,行事則倚之所長。馮兄真義士,千古再無雙。
尋路出門去,三步一回望。隨人興盡乘風而去,所學勝八載寒窗。撫拭喟然再曰:學海無涯終有徑,徑者小路即路上。安能閉門覓句書讀死,《楚辭》雖好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