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節日作文> 農曆二月初二的飲食習俗

農曆二月初二的飲食習俗

農曆二月初二的飲食習俗

  農曆二月初二習俗有哪些?農曆二月初二是龍抬頭,是我國農村的一個傳統節日。人民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故“龍頭節”流傳至今。下面為您介紹農曆二月初二習俗。

  農曆二月初二,也就是民間所謂的春龍節,年就要在這裡畫上一個戀戀不捨的句號。"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小時候就是聽著這樣言簡意豐美麗如歌的諺語一路走來的。據說,二月二這一天龍角星將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是蒼龍登天之日,傳說掌管降雨的龍神會從睡眠中醒來,俗稱"龍抬頭".龍不抬頭天不雨,所以,農耕為生的人們會在此時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於是,二月二這天便由"龍抬頭"而衍生出許多與"龍"相關的民俗活動。

  吃麵條

  二月二這天大多數農家都吃“鼓撅”(手搓麵條),俗稱“頂門棍”。為什麼吃“鼓撅”?有人說,吃了“頂門棍”,把門頂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說,過春節大家都吃悶了、玩昏了,吃一頓“鼓撅”頂靈性,就開始幹活過日子了。也有在二月二這天吃攪團的,說是給龍糊鱗整甲,使龍抖精神昇天降雨。有幾句諷刺懶婆娘的民謠說:“過了正月二十三,懶婆娘愁得沒處鑽。又想上了天,沒鞋穿;又想鑽了地,沒尖;又想上了吊,丟不下二月二那頓油攪團。”當地還有在這天炒豆子的習俗,民謠曰:“二月二,龍抬頭,家家鍋裡嘣豆豆,驚醒龍王早升騰,行雲降雨保豐收。”有人還在附近的藥王廟裡燒香叩頭,祈保平安。

  剃龍頭

  "二月二,剃龍頭",留了一個正月的頭髮終於可以剪掉了,而且還能得到好彩頭。這一天,最忙的地方就是街頭巷尾那些大大小小的理髮店,從早到晚,門庭若市。大人孩子排著候著,剪去冰冷厚重的嚴冬,迎向清爽明媚的春天。

  啃豬頭

  在飲食上,北方還有"二月二,啃豬頭"的傳統。年前備好的豬蹄兒豬頭,要在此時拿出來收拾一番,用火燎掉豬毛,用刀颳去汙穢,把碩大的豬頭分開,和豬蹄兒一起放在大盆裡泡上兩天,只等二月二放在大鐵鍋中好,大快朵頤。

  在瀰漫的'香氣中,曾經的我們用粘滿豬油的手,尋找豬頭中那對像燕子一樣輕巧好看的骨頭,以及豬蹄兒裡面帶給我們無限歡笑的玩具--嘎拉哈。

  穿龍尾

  二月二還有一種習俗是屬於小孩子的,叫"穿龍尾",如今已難得一見。但當年奶奶給我穿龍尾的畫面依舊曆歷在目。到了二月二,奶奶就會拿出平日積攢的花花綠綠的布,剪成一個個硬幣大小的圓兒,再用切成段兒的高粱稍兒將五彩的布片兒連起來,末端還要繫上彩色布條兒。做好的龍尾拴在我們肩上,大大小小的孩子在早春清冽的空氣中奔逐,五彩流蘇隨風飄蕩,神采飛揚的我們宛若游龍。

  農曆二月二,是一年中我們與龍走得最近的一天,在豐富多彩的習俗中,人們延續著龍的血脈傳承著龍的精神,同時,我們用這種方式感念大自然的無私饋贈,並冀求能有美好的未來。

  炒玉米

  龍的傳說介紹炒玉米:傳說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傳統,就是紀念義龍為解人間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傳說玉龍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義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並立下規條,只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人民因感激玉龍義舉而齊集一起炒玉米,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並釋放了玉龍。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亦保留了下來。

  帶著敬畏與感恩,走到這裡,冰消雪解,蟄蟲萌動,新的一年便隨著甦醒的春天款款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