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鄉> 關於懷念家鄉的作文(精選7篇)

懷念家鄉的作文

關於懷念家鄉的作文(精選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懷念家鄉的作文(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懷念家鄉的作文1

  離開了家鄉已經幾十年了,卻時時在夢裡看見她,想到我兒時玩耍的地方。 去年夏天我和媽媽到過家鄉一趟,是我的一個小叔丈人過生日,老人家過生日是特別講究,他們命說過了一年少一年,望著老人家一雙滄桑顫動的手,和那被歲月刻成塑像的臉,我和媽媽發出了生命的感嘆! 飯後我向媽媽說我和小叔到四周轉轉,媽媽把她的太陽帽給我,叫我早點回來。

  我沒接媽媽的帽子,就這樣赤頭去尋找我兒時的夢的港灣。 路是深邃的,一直通向不盡的山的那邊。我記得就是在那棵梧桐樹下,是我們兒時的作戰指揮部,當是我們特愛看《水滸傳》,還把“忠義堂”寫在樹上,現在呢,那幾個字被歲月誇大了,模糊了,像幾根柴骨。水是渾濁的,一直延伸到無窮的盡頭。我也記得就在那小攤裡,我們一起洗澡,打水杖,我們會把我們的書包,衣服統統放在那從河中突出來的石頭上,據村裡的老人說,那是鎮河的神像,我們在水灘歡笑,把水撒得滿天都是。幾個年青的村婦看見我們,赤身裸體的在河裡,都把臉羞得紅紅的,底頭洗著她們的衣服。

  然而現在呢!只有那轟轟的掏鐵沙的機器在運作,河裡沒什麼人了,更不要說什麼孩童。 小叔看著我,笑了,他說現在這裡大變了,村裡把這條河賣給了掏鐵的商人,現在河床低了,兩岸的農田進不去水,我們向村裡反映,可是機器根本沒停,只是答應過在河岸有田的村戶定期抽水灌田… 我聽了這些後,酸酸的,是啊!

  我可愛的家鄉,現實沒了,在夢裡,在心裡。 在和小叔回家的路上,經過小村時,我看見一個大約五歲的孩子在心不在焉的寫著作業,看見我們過來了,錚著大眼睛看著陌生的我,小叔喊著他的乳名,大概是膽怯我,他只是“哦”的一聲作了回答。 我和媽媽坐上開往縣城的車,出了這個小村,我在車上的反光鏡看著她,一個被磨礪成千瘡百箜她,現漸漸的離我遠去,在車轉彎的地方消失了。

  懷念家鄉的作文2

  黃昏來臨,如蝙蝠出穴般吞噬著殘餘的光線,天空被齧咬,如一隻斷頸的天鵝,汩汩地往外冒著血,染紅了羽毛。

  我憶起我的家鄉。

  我知道那裡也會是這樣的景象,是昏昏欲睡的顏色。那裡沒有披星戴月的歸,沒有上天下地的累。那裡雖有著洗不盡的塵,但能讓我安心睡去。

  這只是一箇中國東南角的小鎮,後方有一條淺綠的河,是那麼輕,那麼柔。如古仕女無意落下的一條絲綢披巾,緩緩地飄動。不遠處,豎起幾處水姜,如一隻只白蝴蝶在祈禱,薄香,又有幾隻不知名的鳥兒,引吭,似乎在朗誦著它上輩子寫的詩,無人聽懂,飛走。流水曲折環繞著幾座散落綠地上的小屋,“樹繞村莊,水滿坡塘”,這是秦觀千年的感慨。

  這條河是我們童年的記憶,它從老一輩流向下一輩,不會停歇。

  每一個人的記憶中,故鄉都會是寧靜而美好的,是蟬鳴和梢頭的白雪。清晨,會和佝僂的老爺老太們提著環保袋,沉沉地往家走。

  我忽然憶起,樓下鄰居家的奶奶。

  她永遠是一身棗色的衣裳,黑色的褲子。夏日的黃昏,她緩緩踱步到前坪的涼椅,掏出一兩把花花綠綠的糖果,給嬉笑的孩童們分食,然後輕輕地搖著手中的蒲扇,得道高僧似的閉上眼,端坐。殘餘的光打在她的臉上,柔柔地撫摸她的臉龐。似乎歲月也不曾侵蝕她的面容,如天使用她兩翼的羽毛緩緩滑過。從我記事起,她便天天如此,安靜、平淡,就如同這個小城鎮,靜候著兩旁棗花兒開,棗花兒落。

  她坐在那兒,就彷彿她本應坐在那兒,外面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皆於她無關,和這個城鎮裡的其他人一樣,就這麼慢慢老去。

  背起了行囊,我憶起自已走向了遠方。遠離了故土,我興奮而張揚。望著高樓大廈,我無知的認為這才是我的歸屬。可是啊,可是啊,我的身體裡流的依然是故鄉的血。脫水的魚兒活不長,籠子裡的鳥兒飛不高,我盼著家鄉哩!人們隨著金錢奔波著,可最後還是心落故土。我憶著家鄉的一山一水,水滿坡塘的小村莊,輕搖蒲扇的奶奶,花花綠綠的糖。

  可是宮崎峻早說過:“到不了的地方是遠方,回不去的地方叫家鄉。”我看見了日益繁華的家鄉,霓虹燈下的家鄉,燈紅酒綠的家鄉。喧囂從我的瞳孔裡灌下去,腦海中一片沉寂。

  我在故土上,憶起了我的家鄉。

  懷念家鄉的作文3

  當黃昏來臨時,它會像洞穴裡的蝙蝠一樣吞噬剩餘的光線。天空被啃噬著,像一隻斷了脖子的天鵝,汩汩流出它的血,把它的羽毛染成紅色。

  我記得我的.家鄉。

  我知道那裡會是同樣的場景,睏倦的顏色。披星戴月無歸,天地無倦。雖然有無盡的灰塵,但它能讓我平靜地入睡。

  這只是中國東南角的一個小鎮。它後面有一條淺綠色的河。它又輕又軟。像一條古代女性不小心掉下的絲綢披肩,它緩緩飄動。不遠處,幾隻水姜站了起來,如白蝴蝶在祈禱,細細的香味,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鳥,說,好像在讀他前世寫的詩,沒人懂,就飛走了。流動的水在散佈在綠地上的幾所小房子周圍曲折流動。幾千年來,秦觀的感受是:“樹木環抱村莊,水漫坡池”。

  這條河是我們童年的記憶。它從老一代傳到下一代,不會停止。

  在每個人的記憶中,家鄉將是安靜而美麗的,蟬在鳴叫,雪在山頂。清晨,我會帶著佝僂病的老主人和揹著環保包的女士們回家。

  我突然想起樓下鄰居的祖母。

  她將永遠是棗紅色的裙子和黑色的褲子。在一個夏日的傍晚,她慢慢地走到前坪的涼椅前,拿出一把或兩把彩色糖果與笑著的孩子們分享,然後輕輕地搖著蒲扇,閉上眼睛,像個和尚一樣坐起來。餘光打在她的臉上,輕輕地撫摸著。歲月似乎沒有侵蝕她的臉龐,天空帶著羽毛慢慢滑過她的翅膀。從我記事起,她每天都是這樣,安靜而平淡,就像這個小鎮,等待著棗花盛開,棗花凋零。

  她坐在那裡,好像她應該坐在那裡。所有的花,所有的世界,所有的菩提都與她無關。像這個鎮上的其他人一樣,她正在慢慢變老。

  提著行李,我想起我已經走遠了。離開我的祖國,我很興奮,也很坦率。看著高樓大廈,我不知不覺地認為這就是我的歸屬。但是啊,但是啊,我的身體仍然是我家鄉的血液。脫水魚活不長。籠子裡的鳥飛得不高。我盼望著我的家鄉。人們帶著錢到處跑,但最終還是覺得像在家裡一樣。我記得我家鄉的山川,滿是水的小村莊,輕輕地搖著蒲扇的奶奶,還有五顏六色的糖。

  但宮崎駿早些時候說過:“無法到達的地方很遠,無法返回的地方叫做故鄉。”我看到了日益繁榮的家鄉,霓虹燈下的家鄉,霓虹燈下的家鄉。噪音從我的瞳孔中傾瀉而下,我的頭腦一片寂靜。

  我記得我故鄉的家鄉。

  懷念家鄉的作文4

  二十年後,我又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回到了家鄉,而那時的太陽也正慢慢地走下山頭,來到千島湖碼頭,一起去迎接它吧。

  太陽是個小彌勒佛,臉上總是掛著樂呵呵的笑容,正被著手一步步慢慢從天上走下來。雲朵可不耐煩了,飄著身子就去載太陽。剛迎上去,紅的,黃的,橙的。一朵朵雲瞬間變了樣,小紐扣看看你看看我,害羞地全散了。

  太陽的笑容越發開心了。光芒也讓人睜不開眼。瞧,是面湖!太陽來到這“半畝方塘一鑑開”,水面瞬間變得晶瑩剔透,把“天光雲影共徘徊”都倒映出來了。這時,湖水變成了一面畫家的調色盤,夕陽的紅,光芒的黃,橙子的橙,都在這兒了。

  一旁的香樟樹見到老朋友可開心了,將紅、黃、橙、粉的樹葉一股腦的讓風吹散。霎時,滿天的樹葉一掃而過,這飛散的樹葉猶如一隻只白鶴,又如一對對翩翩飛舞的蝴蝶,魅力無限。這橙色的天空變的深藍深藍,把太陽變成了一堆小星星。

  我朝著它們眨眨眼,它們也給我眯眯眼,心靈相通似的打了個招呼。家鄉,太陽,星星,你們都會永遠在我心裡的。

  懷念家鄉的作文5

  多年來,我有了一個習慣,每每想念家鄉的時候,就在電腦上開啟谷歌地圖,找到靈臺縣,再找到星火鄉,再找到上塬村,在那裡面可以清晰看到家鄉的影像,看看莊裡人住的房子,看看莊裡人種的地,似乎也能找到回家的感覺,倍感溫馨。

  家鄉地處於黃土高原溝壑區,千百年來聰明智慧的先人們,充分利用黃土高原土層厚土質堅的有利條件,因地制宜,鑿窯洞而居,上塬人則選擇通往上良的那條大溝,順著溝的邊緣,齊刷刷的挖一個大坑下去,挖下的土用木軲轆車子一車子一車子順著溝邊,轟隆隆倒下。挖成的窯莊,在正面子挖三隻順窯,中間的作廚窯,“鍋頭連炕,煙筒朝上”,做飯和燒炕在一道工序裡完成,既經濟又實惠。右邊的窯洞是客窯,功能類似於現在的客廳,平常是老人或者家長居住,其他還有裝糧食的、養牲口窯,放柴的等等。

  窯頂還要在雨天后碾壓平整、使得下雨利水,同時還可當作晾曬糧食的“場”,夏天碾麥曬麥都在上面。

  一聲啼哭,誕生了一個生命,生命的印記從此便和這土窯洞有了血肉聯絡。我這個年紀的上塬人絕大多數是出生在窯洞中的。窯莊的院子雖小,卻容得天地;窯洞不大,卻裝得下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上塬莊的最南頭叫溝堖,我們家就在溝堖,自然就成了溝堖人,中間部分是當莊,大部分是楊家人,北莊就是薛家人和景家人了。三大姓楊家人最多,薛家次之,景姓最少。

  小的時候,我從沒睡過懶覺,天剛亮,父親就在旁邊催著起床,給你爺攏火盆去,我還要順便要把大人的尿盆端出院子倒在糞堆上,大人們每天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溝裡擔水,農忙時節,得起得更早,天亮時水擔好了,就不會影響一天農活。

  中午,我得去飲牛了,生長在黃土旱塬上的牛也是可憐,每天只能喝一次水,澇壩沒水的時候,只能去水泉溝裡了,我們家離水泉溝有兩三里路,要走過整個莊到了最北頭,才往下走那九曲十八彎的下坡路,走到溝底,有一汪清泉從山根底下的泉眼緩緩地流出,甘甜的泉水養活了上塬的200餘口人,還有家畜,記得從小到大,一年四季,渴了就是一馬勺泉水。吃冷饃,喝涼水,習以為常。

  水泉邊上有幾個漚麻的池子裡散著臭味,被水泡脫了的麻桿皮,曬乾了就擰成了麻繩,女人用納鞋底,男人則用作拉車的繩。喝飽了的牲口打著飽嗝,搖著尾巴,悠悠地往上爬了,尾巴一抬,一泡稀屎拉在早已接好的糞籠裡,一把鐵鍬挑著一個糞籠,飲牛人標準裝備,除了自己牲口的,還可以在路上拾到人家牲口拉的。

  出了圈的牲口吆在路上瘋狂地撒著歡兒,繞著人家的麥垛撐圓了身子拱著,其實它就把麥垛當成癢癢撓了,弄不好會拱翻了人家的麥垛,踩爛了人家光光的曬場,引得那家女人罵你個祖宗三代。

  上塬人從吃完臘八那頓攪團就開始盤算年怎麼過?先要掃窯,掃掉窯洞裡的灰塵蛛網,然後磨好白麵,做一鍋豆腐,臘月二十三殺一頭肥豬,去集市置點年貨,一個豐盛的年開始在心中醞釀了。

  過了初一,提幾坨油餅,去鄰里給長輩拜年,看著豬肉盤子端上來,抓起酒瓶,給長輩看個酒,趴地上磕個頭,常常因為搞不清那個方位是上,索性就向著人磕。從初一吃到初七八,就算告一段落,接下來,就該糊個燈籠過十五了。聽著遠處排社火的鑼鼓,找來一把老掃帚,抽下幾根節疤少的一化四半,扎個八卦燈籠,糊上紙,貼上剪紙,或者畫個鳥,下一年鞠個火罐燈籠,在後來就弄個轉燈,每年換著花樣,做這個是我的長項,每年就為圖個喜慶。

  “王朝馬漢喊一聲,莫呼威相下退,相爺把話說明白,見公主不比同僚輩……”晚上,“場房”裡,貴菜爺,文學爸幾個愛唱戲的在那裡自娛自樂,不知道誰拉的板胡像絲線一樣越拉越長,越長越細,細得可以讓人心顫。

  “正月裡剃頭死他舅”,到了二月,大人、小孩在莊裡互相串騰著,剃個頭、理個髮,女人們提上籃籃,拾點地軟,纏上一鍋攪團,對於胡吃海喝了一個月的莊裡人來說,吃頓地軟攪團倒也清新爽口。

  二月二,龍抬頭,炒一鍋豆豆,左右兩個口袋各裝一樣,在大人們慫恿下,掂個骨都(木頭錘子,用來砸碎土坷垃的工具)在麥地裡打瞎瞎,嘴裡叫上,“龍抬頭、虎抬頭,瞎瞎抬頭一骨都。”

  等到陽坡地的苜蓿冒出點尖尖,女人,娃娃邊迫不及待地提個籠籠,拿個刀刀,相互招呼著,“掐苜蓿走”。有了苜蓿菜,女人便變著法的做苜蓿菜圪塔,苜蓿拌湯,苜蓿攪團,苜蓿饃饃。

  春季是多風的季節,幾乎不停地颳著,時小時大,時緊時慢,吹綠了整個塬上,也吹開了桃花杏花,吹來了槐花飄香,吹黃了地裡麥子,吹得塬上的人個個臉膛發紅。

  杏花落後,眼盯著杏娃一天天長大,長到指拇蛋蛋大,娃娃們就開始吃了,吸溜一聲,口裡的酸水從嘴角流到了腳面上。

  溝裡窪裡的洋槐花開了,香味隨著風瀰漫在塬上的角角落落,飄進了窯洞。鄰居的女人嫂子說,洋槐花可以蒸菜疙瘩吃,很香甜,可惜我沒有吃過。

  拔了節的麥子噌噌噌地長,一天一個樣,很快,幾天的功夫,就抽了穗,灌了漿,一望無際的麥浪洶湧澎湃。玉米也有半米高了,高梁穀子都在爭先恐後地往上竄。麥黃時節,麥地變成了金色的海洋,大人忙著在麥地裡揮汗如雨,小孩子則在杏樹下打轉轉,爬上樹一搖,杏子嘩啦啦滾落一地,大人生怕孩子吃壞了肚子,總愛說,“桃飽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

  秋季,塬上到處是玉米,綠子、黃子、紅粱、蕎麥……把田野裝扮得五彩繽紛。到處瀰漫著濃郁的花香,靠近大路的蕎麥地邊,早有養蜂人,擺放了一箱箱蜜蜂。去上山放羊時,偷著扳幾個玉米棒棒,踹在懷裡是必須的,燒得焦黑,吃起來卻甜,核桃開始灌瓤,找根釘子,把尖的那頭塞進門縫扳彎,惦著斧頭找塊磨石,把釘子打扁,磨出刃來,核桃刀刀做成了,成了那段時間口袋裡最重要的物件,接下來的幾個月,當伸出熊爪一樣比核桃皮染黑的手時,往往會招致大人的責罵。

  那時候的冬天,雪總是下得很大,早上開了門,大雪封門是常有的事,我們走在上學路上,常常被大雪淹沒小腿。北風颳在臉上,刀子割一樣,腳凍腫手凍腫,耳朵也腫了,只有熱炕才是最溫暖的地方。

  現在的上塬人早已不在窯洞裡了,一部分人在塬邊上蓋房居住,另一部分已住進了政府統一規劃的小康屋了,再也不用半夜起來去溝裡擔水,開啟水龍頭水可以自己流到鍋裡,網際網路接進了家家戶戶,女人在淘寶上選著防嗮霜,臉上的顏色從此變得紅潤。男人們在手機上打著麻將,吃飯時雖然不會端著碗去隔壁的園文家看看他媳婦做的啥飯,卻喜歡在微信群裡曬一曬自己漏的粉糊,饞得整個莊裡人口水連連,紛紛嚷著,“走,到趙改勤家裡吃走。”

  懷念家鄉的作文6

  我的家鄉在麗江,這裡過春節的那段時間特別熱鬧。

  有幾天要去上墳,那幾天孩子們最開心,因為上墳就那幾天,親人回來自己家吃飯,看到全家團圓,是長輩們最開心的時候。也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可以跟自己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起玩耍,一起放禮花炮,還可以在家裡看春節聯歡晚會,大人們在看春節聯歡晚會,小孩在外面燃放禮花,各式各樣的煙花在天空綻放,好像一朵朵鮮花在開放,非常漂亮。

  除夕那天家家戶戶都貼春聯,放鞭炮,聽著鞭炮聲砰砰響起,到處都變熱鬧起來。

  大年初一才使真正的春節,那一天大人們總會給小孩壓歲錢,拿到壓歲錢,我們小孩非常高興,因為想到這些錢可以買學習用品,可以買自己喜歡的物品,還可以在街道里的小攤上買一些小玩意,所以我們會非常愉快。

  大年初一那一天,家家戶戶都吃豬頭肉,雞鴨魚肉和各種蔬菜,這天也是我們全家過的最開心的一天。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大年初一以後,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但我還久久懷念著春節的那段時光。

  懷念家鄉的作文7

  我的家鄉是一個景色優美的地方,尤其是冬天的家鄉,更令人矚目!

  下雪了,雪花漫天飛舞。家家戶戶都緊鎖著門,關著窗子,吹著火爐。在這寒風刺骨的冬天裡,偏偏有幾家稚嫩的兒童,穿著棉襖去迎冬雪,我們家也不例外!白雪皚皚,雪花調皮地敷在我們的臉上,像敷面膜一樣,不一會,我們的臉和手就通紅通紅的,就像火燒過的螃蟹一樣!孩子們,都回家吃吃午飯了。奶奶慈祥的聲音傳過來了,我們聽話的回家了,留下一串腳印。

  我們急急忙忙地吃過午飯,便又下去玩耍了,故事也將進入高潮了!我和哥哥以及一些朋友,將要進入飛雪比賽!第一輪:堆雪人。哥哥拿了一把鐵鍬準備堆雪人。哥哥用鐵鍬鏟了一堆雪,然後把它修理整齊,雪人的身體快完成了。我跑到遠處看,它像一座小雪山,站在近處看又像一個被塗上雪花膏的三角形,雪人的身體完成了。我們現在開始做雪人的頭。我用手捏了了一個小雪球在草地上滾呀滾,一會兒滾成了一個圓圓的雪人的頭,像一個大氣球。哥哥把它放在雪人身體上,小雪人快堆好了。我把一個紅色的小水桶倒扣在雪人的頭上當它的帽子。用兩顆小黑石頭鑲嵌在小雪人的臉上當它的眼睛。用胡蘿蔔給它做了個紅鼻子。然後把兩根樹枝插在它的身體上當小手。小雪人終於堆好了。不用說,我們第一!第二輪:打雪仗。我和哥哥一人滾幾個雪球,我當守衛者,哥哥當衝鋒者,開始了,哥哥先找準目標,然後我幫他把風,哥哥眼力很好,正好擊中敵人頭部,呀!我中計了。原來,哥哥大意了,我只好單人獨戰了!我先躲到車子邊,然後引誘敵人過來,我在乘機打他頭,我仔細的聽著腳步聲,屏住呼吸,等待最後一擊,砰的一聲聲音在我耳邊響起,格外清脆!耶,我們贏了。我和哥哥高興的叫著,那是發自內心的快樂。回家了。奶奶慈祥的聲音又一次在我耳邊響起,我們高興的回家,留下一串腳印。

  在家裡,我們望著窗外,雪花猶如自然精靈,給大地穿上一件白紗,彷彿是為我們演最後一場快樂的冬雪之舞。

  現在,我感受不到雪中快樂,唯一能想到的只有那一串兒童時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