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鄉> 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15篇)

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

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1

  在我家的地下室裡,有一臺縫紉機。它算比不上什麼奇珍異寶,沒有華麗的外表,不是世間罕見,但它被我的母親視為一件珍品,至今收藏,使用。

  這臺縫紉機是我姥姥1978年的時候買的,那是條件艱苦,買不起衣服,姥姥就攢錢買了這臺縫紉機來給我媽媽,舅舅,大姨做衣服。後來條件好了,姥姥就把這臺縫紉機給了我媽媽。我從小到大的棉襖棉褲什麼的,都是媽媽用這臺縫紉機做出來的。

  這臺縫紉機從1978年買來,到現在都快30年了,不是那麼好用了,可媽媽就是捨不得扔。每當媽媽用這臺縫紉機時,我就站在一旁,看媽媽有規律的踩著踏板,雙手移動著布料,認真的縫每一針。用完後,媽媽又會仔細認真的把它收好擦淨。一天,爸爸說這臺縫紉機老了,買了吧,可媽媽怎麼也不同意,說那是當年的歷史見證,可不能隨便仍。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式各樣的衣服種類繁多,人們很少在做衣服了,都是買著穿,縫紉機快落伍了,媽媽也不用縫紉機做衣服了,可還是會用它修修衣服,替別人縫縫褲腿等幹一些小活。一次,我在地下室玩時,不小心碰到了縫紉機,雖然縫紉機一點事也沒有,可媽媽還是把我說了一頓,不讓我在地下室玩了。

  如果要說這縫紉機的缺點,除了樣式老舊,真的讓人無法再找出些什麼缺點了。或許有人會說它工作時發出的聲音令人難以忍受,但靜下來仔細一聽,卻也能聽出另一番味道,聲音就彷彿一首來自遙遠過去,穿梭了時空的曲子,聽得出那多少年來縫紉機隨時代變化的進步,聽得出那多少年來人民生活得進步。

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2

  外皮鬆脆,圓邊酥軟,內餡爽口,獨具風味的燈盞糕,就是我家鄉的特產。

  酷似古代扁圓形菜油狀的燈盞糕產自瑞安,是由米粉和黃豆組成,餡是蘿蔔絲和豬腿肉合成的。據說在元末明初劉伯溫義軍攻溫州城的和城內義軍聯絡暗號,為“等斬”糕,溫州俗話“等斬”和“燈盞”是同音。另據傳清光緒末年,溫州人陳大海、陳碎海兩兄弟,在東門陡門頭設攤炸燈盞糕。

  我愛吃家鄉的特產——燈盞糕。當我第一次吃時,是在4、5歲左右。而那時我大病初癒,飯也吃不下。那時爸爸帶我去吃燈盞糕。我本來不想吃的,可是,那撲鼻而來的香氣讓我的味雷蠢蠢欲動,然後情不自禁地咬了一口。哇!好好吃哦!燈盞糕的外邊脆脆的,裡面的蘿蔔絲鬆軟可口,真是獨具風味啊!我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燈盞糕的做法十分獨特。是先將大米、黃豆浸泡二個小時,然後磨成米漿,白花花的,十分漂亮。一層漿刷在特製的圓形勺裡,再把蘿蔔絲和豬腿肉放上去,然後打上一個金黃的蛋,然後再刷上一層漿,最後放入滾燙滾燙的油鍋裡。油炸時,漫溢成圓狀的米漿在沸油中迅速發酵,充氣成圓頂形,漸離圓勺浮出油麵。

  每一次我去買燈盞糕時,都是大排長龍的。有一次,一個老外吃了都豎起大拇指,讚不絕口呢!

  快來吃我們家鄉的特產——燈盞糕吧!

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3

  我的家鄉在四川省資陽縣。這裡沒有出現過名傳千古的英雄人物,也沒有什麼名勝古蹟值得稱道,但卻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這裡出產可以榨糖的甘蔗,可以榨油的花生,還有馳名中外的臨江豆瓣的主要原料——紅海椒……那朝天海椒是我心目中的一盞明燈,它象徵著家鄉人民的剛強堅毅、撥辣勇敢的性格,它是家鄉的重要物產,在醫藥衛生和生活中有巨大的作用。

  朝天海椒生長在炎熱的夏天,經受著烈日的烘烤,經受著風吹雨打的折磨。它的根深深埋藏地裡,牢牢抓住了泥土。長出了青翠欲滴的葉,開出了平平淡淡的小白花,最後結出了朝天海椒。朝天海椒尖尖的頭,胖胖的身子,昂首挺胸直朝著天。那樣兒,像小丑戴的尖尖帽,像寶塔,又有些像利劍……足有四五寸長。先是青的,然後半紅半青,又逐漸由青轉紅,最後變成火紅火紅的。五個一堆,圍在一起,一株有無數堆。一叢一叢,一簇一簇,個個挺傲向上,競相爭豔。它那又尖又長又紅的身子使人百看不厭。

  朝天海椒是我們四川人的美味佳餚。人們把它剁成醬,它就是可口的作料,若是把它切成絲來炒肉,那更是清香撲鼻,讓人嘴饞。人們還習慣把它整個地拿來醃製成菜。

  朝天海椒讓人百吃不厭,還能開胃。記得一次媽媽沒來得及做菜,便把醃的海椒端出來,爸爸一見喜上眉梢,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爸爸辣得汗流俠背,眼淚在眼眶中打轉轉,口中卻吃個不停,邊吃還邊叫我快夾海椒吃。我不情願地夾了一個。啊,好吃極了,但辣得奔涕一把淚一把的。不一會兒,滿滿的一碗飯被我吞下了肚。爸爸看著我貪婪的樣子,捧腹大笑。這一頓我吃了兩大碗飯,待放下碗,我早已成了淚人兒了。

  朝天海椒還能治病,一次,我有點感冒,吃了這辣海椒,立即出了一身汗,感冒便治好了。我還聽媽媽說,這朝天海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能治眼病,還能殺菌殺蟲呢。

  我們資陽馳名中外的臨江寺豆瓣又香又下飯,還是炒菜不可缺少的調料,色鮮味美,別具一格,正是朝天海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4

  在我的家鄉——太平鎮,每逢過節,家鄉人都要做一種特別好吃的特色美食——魔芋。這可是我們那裡最有特色最美味的美食了,也是我最喜歡吃的食物,我一次能吃一大盤呢。

  有回過年,奶奶領我去挖魔芋,那芋葉,如一把擎天的巨傘;那巨傘下的芋杆,穿一件蛇皮花衣裳。別看魔芋的樣子不好看,吃起來不但好吃而且還有極高的營養。據說,魔芋食品是降脂減肥健美的好東西,還有抑制人體疾病的功效。

  魔芋經過加工後可以做成魔芋豆腐。媽媽可喜歡吃魔芋豆腐了,每次只要奶奶做魔芋豆腐的,她就迫不及待地回家去。回家後,奶奶把魔芋豆腐切成塊,然後用水把魔芋豆腐煮一會兒,撈出來在冷水中“洗個澡”,濾幹水分後用油炒一會兒,加些自己喜歡的佐料,再加上炸透的茄子條,在鍋裡翻幾個身,一盤香噴噴、色香味俱全的美味“茄子魔芋”就做成了,逗得我口水直流,夾一小塊放在嘴裡,慢慢品嚐,那味道真是太棒了!媽媽說:“魔芋豆腐還可以放酸菜或醃菜煨淡的吃;還可以切成塊或條狀的,放入醃菜和自己喜歡的作料涼拌;還可以切成片放在各種火鍋裡煮……”

  現在,家鄉的魔芋製作方式和吃法越來越多了,縣內已建起了好幾家魔芋加工廠,生產出的魔芋精粉、魔芋膠、魔芋火腿月餅等等,不僅走進富源的千家萬戶,還遠銷外地和其他國家。

  這就是我家鄉的魔芋,聞名全國的好東西!我喜歡家鄉的魔芋!

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5

  我的家鄉在河南省北部的一個縣,叫浚縣。浚縣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到今天,浚縣縣城的古代城牆依然聳立在那裡。浚縣大坯山石佛像高大無比,可以和四川樂山大佛一比高下,可我現在不說浚縣的風土人情,也不說浚縣的風景秀麗,而來說一說浚縣的特產之一 ——棗。

  我奶奶家在浚縣縣城旁的一個小村莊,叫浚縣善堂鄉酸棗廟村,這裡以前到處都是棗樹,,可是一些人把一部分棗樹砍了,現在只有幾個大棗園了。聽奶奶說,酸棗廟村之所以叫酸棗廟村,是因為從前,有一個人,因為縣城生活費用高,所以帶著家人、朋友到縣城外面開墾荒地來種糧、生活。來到了酸棗廟村這個地方,看到了一大片棗樹,這時正是中午,大家跑到棗樹下,品嚐著棗,有點酸,但十分好吃,所以大家在這裡建房舍,開始了新的生活。後來,縣城裡的窮人聽到了這個訊息,都聞訊趕來,慢慢地,人多了起來,變成了一個村莊。因為村裡的人要和城裡人交易,所以村裡的人和城裡人開辦了一個廟會,這個廟會主要是交易一些特產和一些日用品,所以十分熱鬧。小廟會基本上兩個星期一次,大廟會則是一年一度,十分熱鬧。

  家鄉的酸棗十分好吃,剛吃的時候有點酸,慢慢地就越吃越甜,越吃越甜最後就慢慢地散出了一種棗的清香。

  家鄉的棗令我回味無窮,這就是我的家鄉

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6

  我的家鄉在延邊,延邊出產全國馳名中外的蘋果梨。

  蘋果梨一般種在山坡上,每年春天開花,遠看山坡猶如白雪皚皚,彷彿仙境一般。近看一株株蘋果梨樹像一把開啟白色的大傘,一簇簇梨花像聚在一起的白蝴蝶,潔白無瑕,漂亮極了!

  當 白梨花落盡時,一個個小小的蘋果梨悄悄地從淡褐色的枝條裡鑽了出來,就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似的,十分可愛。蘋果梨先是大拇指般大,隨後變成山楂那樣大, 網球那麼大,最後就跟大人的拳頭一樣大了。而且它還很愛美經常換衣服。先是淡綠色的晚裙,然後是深綠色軍裝,過一陣兒又換上淺黃色的禮服,最後它盛裝出 席,在深黃色的禮服上,還戴著黃裡透紅的蝴蝶結。全身上下佈滿碎寶石,顯得格外高貴。成熟的蘋果梨是扁圓形,握在手裡你會聞到濃濃的芳香。咬上一口,甜脆 甜脆的果肉就會在你的嘴裡“咯吱、咯吱” 地響,讓你吃了一個還想吃第二個。嘴唇上也會沾滿了甜滋滋的汁水。

  我要告訴你們一個關於蘋果梨的“大秘密”就是:蘋果梨是蘋果樹嫁接在梨樹上的,這樣才可以有梨的脆和蘋果的甜,蘋果梨也因此得名,很有趣吧 !

  每當秋季蘋果梨豐收時,商販們就來到這收夠了。他們在果園裡挑選蘋果梨,然後在運走,到大城市出售,有的運到加工廠,製成食品。它給我家鄉的人們每年帶來不菲的收入。

  看著一車又一車蘋果梨被運到各大城市,我彷彿看到家鄉美好的明天。

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7

  河南有什麼特產之杜康酒

  杜康酒是我國曆史名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有“貢酒”、“仙酒”之譽。

  釀製杜康酒的泉水——酒泉,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南部杜康村的酒泉溝裡。酒泉水清洌碧透,味甜質純。每遇夏季,可聞到一股天然的酒泉香。杜康酒屬濃香型,以優質小麥採製高中溫混合使用,又精選糯高粱為釀酒原料,並採取“香泥封窖、低溫入池、長期發酵、混蒸續槽、量質摘酒、分級貯存、陳釀酯化、精心勾兌”等先進工藝。

  河南有什麼特產之永城辣椒

  永城辣椒產於河南永城。永城辣椒,簡稱“永椒”。這裡的傳統品種有:大羊角椒、小羊角椒、大線椒、小線椒、銅皮椒、大菜椒和改良椒等。具有椒長個大,肥胖紫紅,肉厚油多,香辣味美,可口開胃等特點。

  永城辣椒種植歷史悠久,以永城酇城、龍崗所產辣椒最佳。以永城辣椒為辣椒為原料加工而成的辣椒油、辣椒磚等製品暢銷國內外。

  河南有什麼特產之四大懷藥

  四大懷藥是指古懷慶府(今河南省沁陽市境內)所產的山藥、牛膝、地黃、菊花等四大中藥。我國最早的藥物學經典《神農本草經》,把“覃懷地”(懷川)所產的山藥(薯蕷)、地黃、牛膝、菊花都列為上品關於河南特產的作文(3篇)關於河南特產的作文(3篇)。之後歷代醫藥名家由表入裡、去粗存精中進一步發現了四大懷藥的優秀原始本性。因而此說流傳至今,併成為品牌。

  河南有什麼特產之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屬綠茶類。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產。信陽毛尖素來以“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而飲譽中外,營養價值極高,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等多種功能。

  因其成品緊密如尖故名毛尖。信陽市的天雲、雲陽等山區山高霧重,水質極佳,出產的茶葉顏色深綠,葉片肥厚,品質上乘,再經過後期的精工細做,成品茶純淨清澈、香味持久,回味悠長,歷史上曾被作為貢品獻入宮中。

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8

  我的家鄉在象山石浦,在這兒有道美食,名叫“魚餈面”。魚餈面色美,味厚,香馥郁。一條條潔白細嫩,彷彿吹彈可破,配上那晶瑩剔透的番薯粉,彷彿一波波雪浪被凝在瓊漿之中。用勺子一舀,緩緩入口,細細品嚐,鹹中帶甜,甜中帶鮮,口中立刻充斥著大海的清香。

  魚餈面製作方法別出心裁,曲盡其妙。先拿清明時節新鮮的象山特產川烏,如用冰凍的不新鮮的馬鮫魚,即失其本味矣。將川烏洗淨,剖開肚皮,取出內臟,剝去皮,留下雪白的帶骨的魚肉。接著用細柳葉絲的小刀,將魚肉順著魚骨的紋理剔下來,不留一點兒魚刺,再換大刀,將魚肉一直剁在刀與案板相接觸的“啪啪”聲裡,魚肉會逐漸飛躍,變得越來越嫩,越來越韌,越來越有彈性。用手輕輕拍打,它是會“跳”起來的,再加入少量似雪的番薯粉,用手去和。接觸的'“啪啪”聲裡,凝進的是記憶,做進的是煙火氣,摻進的是一段段綿柔的鄉愁,猶如海風拂面。接著,用棒槌輕輕敲打,舒展猿臂,一下,一下,猶如伴著鼓點,踩著舞步,又像海潮拍岸,一下,一下,魚肉就錘成了一張張魚餅。這時,水燒滾,上鍋蒸,魚餅慢慢變得韌性十足。在蒸的過程中,帶著魚鮮味的水汽化成水珠,從鍋蓋的曲線滑落,又重新滲透到湯裡,湯就會變得鮮美無比,然後將魚餅取出,切成一寸寬的細絲,放在陰涼處吹風晾涼。接著往盛了湯的鍋中加入肉絲,攤蛋絲,加筍絲、胡蘿蔔絲,用湯燒開。再後來加入切成細絲的魚餈面和調好的番薯粉,最後點綴上調料,如胡椒粉,麻油、榨菜,一道色彩絢麗,海味十足的魚餈面就做好了。

  “嗨——魚滿船來蟹滿倉——看不盡漁港好風光——客人請到石浦來——海味魚鮮任你嘗——”身在外地,地道的象山話中上來一道夾著海風味道的魚餈面,也許會勾起很多象山人的鄉愁吧?

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9

  我的家鄉新豐鎮位於嘉興南湖之濱,新豐姜是家鄉的土特產。

  說起新豐姜,遠近聞名,它的用處很多,烹飪、佐餐、配藥……家家戶戶都少不了它。

  我們全家對新豐姜有特殊的感情。爺爺早先是開姜行的,他對姜的知識懂得很多。每年6月開始種姜,9月下旬,姜便可以從畦裡挖出來。一到10月,便有大量姜貨運往外地。這時,小小的新豐鎮上,街道兩側擺的都是姜,新姜、窖姜、嫩姜、老薑,應有盡有。姜家客商,你買我賣,十分熱鬧。

  姜是一種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它辣味噴香,味道鮮美,燒魚、煮肉、除腥、去暄,都離不了它。在豐收節的河蟹家宴上,各家各戶都在餐桌上備有一小碟姜粒子普油,這才使河蟹的味道更加鮮美。

  爺爺還常用嫩姜浸醃美味清口的“紫薑”。這也是本地傳統的名優產品:把剛挖出的嫩姜洗乾淨,用鹽拌一拌,去了滷水,把嫩姜浸人醬油中,放些糖,過兩天便可食用。它不論過飯,還是過粥,都能讓人胃口大開。爺爺愛吃“紫薑”,我們全家也都愛吃。

  聽爺爺說,新豐老薑在《本草綱目》中便有記載,它可以配製健胃祛寒的良藥。

  記得我小時候,常常發寒熱,有時臥床不起,當時去嘉興大醫院也不方便。媽媽便將老薑切成片,煮成湯,放上紅糖,端到床前,讓我一飲而盡。這花不了幾分錢的薑湯,還真靈,喝下去,一會兒,便出了一身熱汗,第二天下床,便覺得精神清爽。

  去年冬天,我手上生了凍瘡,怪癢癢的,我塗了好多種凍瘡藥都沒能治好。爸爸拿半截子老薑在癢塊上擦了幾次,慢慢我的凍瘡便消腫了。

  新豐姜看上去不起眼,但它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我讚美家鄉的新豐姜!

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10

  我的家鄉在杭州,溫州的楊梅真是讓人一見就垂涎三尺。那紫的,那紅的,那綠的……哇!好爽!

  紫的在中午吃最好了,只要吃一口保你還想吃第二口。一吃那汁水嘩嘩地往你嘴裡流,你說爽不爽?

  那紅的在下午吃最合適了。吃一口那鮮紅的,水一直往你的心窩裡流,涼絲絲的、甜津津的。讓你讚歎不已,可謂“獨一無二”。

  那綠的別看它酸溜溜的你就不敢吃。那酸裡還會帶著一絲絲甜呢!在剛剛醒來,而又沒精神時,如果這時來一口那綠的,簡直賽過活神仙。你那睡意也無意中煙消雲散了。

  還有剛成熟的楊梅,如果上面的三種楊梅拿它做比較,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你看那多彩的顏色,婀娜的姿態,就像一個小女孩掛在樹枝上盪鞦韆。若你有幸能在此時咬上一口,天下之大,假如天下所有的珍品會聚在你口中,那會是怎樣的味道呢。想象一下吧,想得出來固然最好,想不出來也沒關係,只要你嘗一口剛成熟的楊梅,你便會知道答案了。怎麼樣,剛成熟的楊梅味道就是不一樣吧!

  有些過路人口渴了,我們就請他們到家裡一坐,端出楊梅讓他們一嘗。末了,他們竟吃上了隱,還向我們要,讓我們賣給他們也行,他們說他們還從來沒吃過這麼好的楊梅。最後,我們送他們一大袋楊梅,讓他們帶回去給家人吃,順便也叫他們宣傳宣傳杭州的楊梅。

  你想吃杭州楊梅,想吃就來吧,我們歡迎你的到來,讓你飽食終日,享受楊梅的無限樂趣。你肯定會終身難忘這一口的。

  楊梅,我們杭州人的驕傲!

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11

  我的家鄉們在美麗的河南濟源。濟源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是我國經濟由東向西梯度推進的前沿地帶,北依太行,西距王屋,南臨黃河,東接華北平原,舉世聞名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我的家鄉有很多特產。有冬凌草、玉皇李、山楂、馬村酥梨、土饃。這些特產裡我最喜歡吃的就是土饃了。土饃,是濟源市王屋山區---愚公家鄉的傳統特產。它的形狀像花生,顏色是土黃色的,外酥裡軟、清香可口,是王屋山區歷來人民出門遠行、休閒待客、饋贈親友的極好風味食品。

  傳說很久以前,在風景秀麗的王屋山,突然流行一種奇怪的病,人人胃酸,心嘔,腸胃不適,無食慾,方圓百里的郎中無一人能醫。

  無奈,人們登天壇之頂祭天七七四十九日以求神靈相助。此舉感動上天,便由觀音菩薩化作一人間姥太前來相助,她採來天壇頂峰之土,並將麵糰放到土中炒制,然後讓病人服用,幾天後相繼痊癒。人們為了感謝菩薩,親切地稱之為“土姥太”,將此麵糰叫做“土饃”,此土便命名為“觀音土”;因為此土又白又細,酷似麵粉,後人又叫其“白麵土”。因此,“土姥太”土饃是王屋山區歷來人民出門遠行、休閒待客、饋贈親友的極好風味食品。同學們,只要你有時間去我的家鄉濟源,就不妨嚐嚐美味可口的土饃。

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12

  教學要求:

  1.透過閱讀,懂得要全面瞭解某一事物,光靠看是不行的,還得請教別人,查閱資料。

  2.能在習作中介紹家鄉的一種特產,先介紹他的外部特徵,在寫出他的價值或用途等。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例文獲取作文資料的方法,訓練學生將觀察到的、詢問到的、查閱到的資料整理成文。

  教學準備:

  選擇喜歡的一種特產,仔細觀察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家鄉的特產是我們的驕傲,如果能把他介紹給別人,那一定很有意思,怎麼才能把家鄉的特產介紹清楚呢?我們先來讀讀沈平平同學根據老師要求寫的銀杏。

  二.學習例文

  1.自讀例文,思考:

  (1)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銀杏》這篇作文的?

  (2)如何像沈平平那樣較為全面的瞭解某一事物?

  (3)本次習作的要求是什麼?

  2.交流上述問題

  (1)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他介紹了銀杏的幹、葉、花、果的特點;接著查閱工具書,並請教老師,知道了銀杏的價值和為什麼銀杏被稱為“活化石”。

  (2)對於事物的瞭解,除了仔細觀察,還可以請教別人,查閱資料

  (3)本次習作介紹家鄉的特產,可以是農副產品,如水果、水產品等;也可以是工藝產品,包括食品、工藝品等。要寫清楚特產的外部特徵、價值或用途,讓別人瞭解全面。

  三.習作指導

  1.確定習作內容與要點

  (1)你準備寫家鄉的什麼特產?

  (2)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介紹特產的外部特徵,如形狀、顏色、大小、質地等

  (3)在詢問、查閱資料的基礎上,介紹價值、用途,在食用與使用時該注意的問題

  2.組織學生交流、評議

  3.指點:介紹特產的三方面該有詳有略,側重於一兩方面的內容

  四.學生起草作文

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13

  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一種陝西的特產——紅棗。

  家鄉的棗樹多生長在陝北乾旱及半乾旱地區,數耐旱、喜光的木本植物,樹冠大、樹形高,而且樹枝上還生長著許許多多的小尖刺,採摘的時候要小心才行呢!我就被那些小尖刺扎破過手指,不過,家鄉的人們可沒我那麼笨,他們用竹竿把棗子打落下來才收集。

  紅棗人見人愛的關鍵就在它的顏色,成熟的紅棗為深紅色,一看見它你不由自主就來了胃口。紅棗含糖量很高,吃起來甜甜的,非常美味。

  紅棗的吃法和用途也很廣泛。可以生食,也可以熬粥。如果你想的話還可以去核粉碎成泥,做成糕點,我們陝西的名小吃棗糕就是以棗泥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對了,紅棗還可以做成關中地區老百姓喜食的早點——“甑糕”,放上點紅豆,別提多美味了!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到時,姥姥包的紅棗粽子更是我的最愛。那晶瑩剔透的糯米中間嵌上幾粒紅棗,想想都讓人流口水!

  紅棗很有營養,許多中藥都用棗幹做藥引。

  如果你是老年人,經常吃紅棗可以益血補氣,強身健體。如果你是一位女士,多吃紅棗可以滋補養顏,永久年輕漂亮。如果你有哮喘,多吃紅棗還可以幫助你潤肺。

  聽奶奶講,在家鄉大家還用紅棗來祝福新人。將紅棗、花生、桂圓、蓮籽放在一起,取諧音“早生桂子”之意。

  快去陝西的土特產店買一些吧!送家人、送朋友,紅棗都是饋贈的佳品。我愛家鄉的紅棗!

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14

  姜堰有一種美食,口感嫩滑,細膩綿長,人們稱這種美食為龍蝦。

  龍蝦遍佈很廣,每條河裡基本上都有龍蝦出現,正因為這樣,經常看見我的外公在我家對面的一條河裡捕捉龍蝦的身影。外公捉到了龍蝦就帶回家給我看,有時還把龍蝦拿在手上嚇我。龍蝦披著深綠色和深紅色的堅硬的外殼,兩個長長的觸角,小小的眼睛,一條飽滿的尾巴,還有那揮舞著的大鉗子。外公曾多次地囑咐我讓我別碰著龍蝦,萬一被龍蝦的大鉗子剪到手可是要受苦的。小時候我一直以為外公在嚇唬我就沒有記在心裡。

  一次,外公外婆在廚房裡炒菜,我就偷偷地摸了一下龍蝦的身體,龍蝦的殼兒非常硬,摸起來很粗糙。突然我的手一陣刺痛,龍蝦“咬”破了我的手指。我一哭,外公外婆就來了,外公一看我的手流血了,就知道我被龍蝦“欺負”了,外婆拿來創口貼,幫我貼上了。外公對我開玩笑說過會兒多吃點龍蝦,爭取把“咬”我的龍蝦吃了。

  到了中午,叔叔回家後把龍蝦蒸熟了,還在裡面加了一些料,蔥花,蒜頭等配料。當外婆把蒸熟的龍蝦捧到桌上後,一股濃郁的蝦香味撲面而來,香味瀰漫在空氣中,連細菌都被香氣迷住了。盤子裡的龍蝦呈大紅色,讓我看了之後便“口水直流三千尺。”剝開蝦殼,輕輕吸一口,美味的誘人的蝦黃,感覺幸福就在眼前。剝掉蝦尾的殼,飽滿的蝦肉彈了出來,似一個“嫩白色”的小月牙。輕輕咬一口,嫩滑細膩,讓我得到了滿足感。那個中午,我一口飯都沒有吃,只是在吃龍蝦,龍蝦,龍蝦直到吃不下為止,咬我的龍蝦也被我吃了吧?

  龍蝦,是多麼美味啊!這美味中也包含著外公對我深深地愛。外公,謝謝你讓我嚐到這世界最讓我滿足的美食!

介紹家鄉的特產作文15

  我的家鄉在湖北武漢,那裡最有名的特產應該是熱乾麵了。

  熱乾麵是武漢人最早的首選小吃,所以武漢人對它的感情很深。單單從外地來武漢遊玩的人,再想起武漢,多半是因為想起了武漢的熱乾麵,或在武漢住過一段時間的朋友們來說,它不僅是一種小吃,還是一種情懷。

  熱乾麵的來歷很意思。大概是在30年代,一個為賣涼粉和湯麵為生的武漢人,怕沒賣完的面發餿變質,便把麵條煮熟了撈起來攤在案板上,不小心碰倒了麻油壺,將麻油灑在了麵條上。第二天,他將這些大致已經熟了的麵條在開水裡燙了幾下,放在碗裡,加上蔥花等佐料後,一嘗味道十分鮮美。就這樣他在無意中,創造了文明全國的熱乾麵。

  熱乾麵的製作很簡單,它是用上好的精粉面加鹽和純鹼軋成麵條後,放在鍋裡用大火燒開,煮熟撈出,瀝乾水,而後用食油一點一點的拌勻,放在陰涼處晾乾。這是第一步,等客人到後,將煮熟的面,放到熱鍋裡燙一下,然後放到碗裡,加少許鹽,白糖,味精,榨菜丁,芝麻醬,香油,蔥花,拌勻,就這樣一碗香噴噴的熱乾麵就做成了。

  熱乾麵的口感很好,麵條勁道,香氣撲鼻,吃完滿口留香。喜歡吃辣的朋友,還可以放上一層紅紅的辣椒油,吃起來又香又辣,胃口大開,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如此美味的食品,你一定很想品嚐吧!那麼,快來我的家鄉武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