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鄉> 家鄉的節日作文(精選12篇)

家鄉的節日作文

家鄉的節日作文(精選12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節日作文(精選12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的節日作文1

  新疆是我的家鄉,是養育我的地方,家鄉的山山水水,家鄉的一草一木,家鄉的節日都讓我忘不掉。我的家鄉在新疆呼圖壁縣,我是一名新疆的哈薩克族少年,在我的家鄉哈薩克族最主要的節日有古爾邦節、肉孜節和納吾熱孜節。每逢過節,小孩子們和大人們都高興不已,因為是節日使我們這樣的高興。

  納吾熱孜節,每年的3月21日,它是哈薩克族人元旦、新年的第一天。從納吾熱孜節這—天開始,就是辭去舊歲,迎來新春。過節時,各家各戶都用小麥、小米、大米、奶疙瘩、肉、奶豆腐等七種穀物做的粥,就像八寶粥做成“納吾熱孜飯”迎接新的一年。

  在古爾邦節、肉孜節節日前,家家戶戶打掃衛生,媽媽們做食品-----炸饊子、做油囊、巴哈利等各種糕點,過節那天我們小孩穿新衣服,爸爸要宰羊,媽媽幫忙,然後把肉煮好,客人來了後招待。肉孜節也叫開齋節,肉孜節要封齋30天,30天后是開齋節。

  新年拜年時,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親戚家。這是我最喜歡的,因為每當此時,我的零花錢,新衣服等就多了,和夥伴一起玩,相互說說有趣的事。

  這就是我家鄉的節日,你們的家鄉的節日有哪些?

  家鄉的節日作文2

  每當想起那座小村莊,那絲絲縷縷的家鄉味就會從我的記憶深處傳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臨近臘月,家鄉的那股濃濃的年味已經隨著冬天那一陣陣凜冽的寒風緩緩向我們飄來。“要殺豬嘍,殺年豬嘍!”孩子們歡快的呼喚著,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只見大人們把肥豬從豬圈裡趕出來,眾人一齊把豬抬上專用的凳子。一個人抓著豬尾巴,兩個人拽著豬耳朵。在殺豬師傅的忙碌下,過了大半天才將年豬殺好。有些人喜歡吃醃肉,於是就用鹽灑在肉上,這也是年夜飯上的一道美味菜哦。

  在除夕前幾日,人們通常都會分工打掃家裡衛生,也會把被子清洗乾淨,意味著除去這一年不順心的事。

  到了除夕夜,家家戶戶都得團聚在一起,在外打工的兒女也要趕回來,吃上一頓美滋滋的團圓飯。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美味——魚、肉、蝦、八寶飯等等。在每家每戶的年夜飯中,魚那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含有“年年有餘”的寓意。吃完了年夜飯,人們還要守歲,有的看春晚,有的打牌。到了十二點,鞭炮聲“噼裡啪啦”響個不停,大家都祈禱在新的一年裡紅紅火火。

  除夕“噼裡啪啦”地大笑著走來,又“噼裡啪啦”地大笑著離去。

  家鄉的節日作文3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裡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粽子與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裡煮,等粽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裡藏著紅紅的粽肉,鹹粽子裡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家裡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

  家鄉的節日作文4

  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我的家鄉也以獨特的`方式來慶祝我們的傳統節日中。在眾多的傳統的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整個城市被裝飾得色彩繽紛,喜氣洋洋。街上聚集著許多的小商販,還有許多購物的人們在挑選著自己喜愛的物品,讓人目不暇接。喇叭聲、鼓聲震得人耳朵嗡嗡直響。整條街熱鬧極了。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戶戶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今年的端午節更具有節日的氣氛。還沒到節日的時候,家家戶戶就緊羅密鼓地包粽子。粽子的種類有很多,紅豆餡、肉餡、板栗餡…..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粽子的香味,真是讓人直流口水。

  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活動——賽龍舟。賽龍舟是把龍舟放在水面上,幾十個人划船,一個人坐龍首敲鑼,一個人坐舟中打鼓。有些外國的朋友紛紛拿起相機拍下這壯觀的景象,生怕以後再也看不到了。

  吃粽子、賽龍舟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家鄉的節日作文5

  我家鄉的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等,其中最為隆重的要數春節。

  過春節也叫過年。我們這裡有一種習俗,就是在除夕夜殺雞宰鴨去祭拜祖先。人們非常重視這一習俗。所以無論是遠方的遊子,還是在外地工作的親人,在這一天都回來了。

  各家各戶早就籌辦各種年貨了。每到大年三十這天,人們就會從早忙到晚。一大早起來就大搞清潔衛生,殺雞宰鴨,準備豐盛的飯菜。除夕中午,各家各戶都貼上了大紅對聯和門神,祈求吉慶。除夕之夜,全家人高高興興地圍在一起吃團圓飯,敘舊話新,互相鼓勵,祝賀來年有良好的開端,這叫“守歲”。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都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裳。在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拜年就開始了。小孩子們給大人們恭喜,大人們給小孩賞錢,淳厚的人情味令人感動。而這天早晨一般是不吃米飯的,專門煮長條的米粉或長壽麵吃,意為富貴長壽;午餐多吃去年留下的舊飯菜,意思是去年有餘,來年更豐裕。

  而每年春節,最高興的也要數我們小孩子了。不僅有漂亮的新衣服,還能得到壓歲錢。能欣賞漫天美麗的焰火,能品味各種美食。最主要的是自己又長大了一歲。

  家鄉的節日作文6

  從小到大,經歷了無數個傳統節日,有喜氣洋洋的春節,有粽葉飄香的端午節,有人月兩圓的中秋節……這些數不勝數的傳統節日,像一盞盞明燈,點亮生活的希望,也深深地烙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裡,而我最喜歡家鄉的物資交流節。

  喜歡物資交流節,因為它可以讓我們見識到外地的食物、物品等,大街小巷非常熱鬧,家家戶戶都趕著出去“趕集”。

  瞧,十月剛來,公園、大街就已經開始準備“物資交流節”的場地。攤子一個連一個,賣家早早地準備好了鋪子裡的東西。

  所有物品裡,最吸引我的是賣食物的鋪位。進入專賣食品的區,看看左邊是“撒尿牛肉丸”,右邊就是“印度飛餅”。路過烤魷魚串的車位,一股麻辣、微焦的香味撲鼻而來。往那邊瞧瞧,魷魚串上有一層薄薄的油脂。魷魚被烤的金黃金黃。路過“章魚丸”鋪位,看見丸子上粉白色的色拉和綠色的海苔,不禁令人吞下一串列埠水。

  我走到賣日常用品的鋪位區,走向專賣玩具的地方,那兒有賣著紗裙的芭比娃娃、竹蜻蜓、電子唱歌機、電子玩具狗等物品。我看中了一個很漂亮的竹蜻蜓買下,捧在手上,卻捨不得玩。

  每年的交流節是這樣的熱鬧,沸騰,直到一週後,熱火勁才慢慢褪去。

  家鄉的節日作文7

  我的家鄉安順位於貴州省的中部,是個少數民族居住的城市,周圍有許多苗族村寨,每年農曆正月初四開始,是苗族的跳花節,非常熱鬧。安順郊外的一座山是苗族跳花活動的場所,苗家人稱為跳花坡,每年的農曆正月初四,山頂栽上一顆高高的花樹,苗家人遙見花樹紛紛做準備,這時跳花坡已經彩旗飄揚,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各種小攤挨挨擠擠的從山腳一直襬到山頂,有賣米粉的、賣甘蔗的、套圈遊戲的等等。初五,苗家姑娘、小夥都身著鮮豔美麗的苗族服飾,聚集在這座山上,分成男女兩排,吹奏蘆笙舞曲,唱著苗族情歌,圍繞花樹翩翩起舞,盡情的歡樂,直到月亮升起才告別。我也在山頂上圍觀人群中觀看,享受著節日的歡樂。苗家人用苗語說話、唱歌,我聽不懂,大概是歌唱愛情和幸福的生活吧!

  苗族的跳花節給家鄉增添了節日的氣氛,成為家鄉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我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傳統的節日,瑤族的趕鳥節、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

  這些少數民族的節日表達了他們的歡慶和祝福。苗族的跳花節和其它少數民族一樣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它已經成為安順各族人民共同的節日。

  家鄉的節日作文8

  春節快到了,左鄰右舍都開始忙碌起來了。買對聯、買鞭炮煙花、買甘蔗、買香……大家都是大包小袋地往家裡搬,買這麼多東西,要做什麼呢?不急,一會你就知道了。

  我的家鄉有一種習俗,過年時要把兩根連根帶葉的甘蔗立在大門後,預示著新的一年,美好的生活像甘蔗一樣“節節高”。春節時,家家戶戶都會燃放鞭炮煙花、貼春聯窗花辭舊迎新。

  節日裡,還有祭拜祖先的習俗,每次我都會站在外婆身後,聽外婆虔誠地許願,然後外婆會摟著我,一起向祖先鞠躬致禮。現在我知道了,人們是想感謝祖先,感謝老天爺的關照呀!對了,祭拜時還要供上豐盛的祭品,有魚有肉,有乾果水果,擺滿一大桌呢。

  春節時,挨家挨戶去拜年,是我們小孩子最開心的時候了,不僅能得到大大的紅包,還能吃到各種各樣的小零食,這可是平時家長三申五令不許多吃的東西,可在過年裡,就可以敞開肚皮吃個痛快了。怪不得一想到拜年,我的嘴巴都咧到腦袋瓜上去了。

  我們家鄉過年的習俗真是豐富多彩啊,盼望著春節快點到來吧!

  家鄉的節日作文9

  我的家鄉崑山位於中國的東南方,這裡人傑地靈,和中國的。其他地方一樣也保留著大量的傳統的春節習俗。

  每到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群川流不息。人們紛紛趕著購買各式年貨。有得買年畫,有得買食品、有的買新衣……。春節前,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大家都把房子進行一次大掃除或新增添幾樣傢俱讓自己的家有一個新的樣子。打掃完,佈置好了以後,人們還會在自己的家門上貼上一幅看的年畫或對聯,以示來年有個好兆頭。

  春節前,人們都忙著準備各種各樣的美味食物。雞鴨魚肉樣樣俱全。等到春節一到,人們便大吃大喝一番。當然,在我的家鄉人們還有一樣特別要準備的東西,那就是年糕和甘蔗。年糕的諧音“年高”,象徵著年年高升。而甘蔗則代表了節節高的意思。

  在我的家鄉,春節也是個團圓的日子。春節到了,不管你在何處,這一天一定要回家吃一頓團圓飯。全家吃著豐盛的年夜飯,看著春節聯歡晚會,聊聊天,真是其樂融融。然而,作為小孩子,過春節最開心的事就是拿壓歲錢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又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家鄉的節日作文10

  我的家鄉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我的家鄉景色迷人、物產豐富、節日繁多,如:一月一日元旦節、三月八日婦女節過節時也分外熱鬧。

  現在我將帶領大家來到熱鬧非凡的元宵節。

  元宵節是在正月十五,過節時處處張燈結綵,人們還都要去參加燈會,等會里的燈成百上千,每個單位、每個學校、每個工地,都會把他們的代表燈早早地掛到燈會上,讓人們參觀,人們參觀後便來到旺火旁,正轉三圈,倒轉三圈,保佑自己及家人在新的一年裡紅紅火火、萬事順心如意。

  隨後,人們來到廣場,廣場上人山人海,人們腳尖碰著腳跟,肩膀擦著肩膀,都到廣場觀看節目表演,人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十分熱鬧。

  在元宵節這一天,人們還要煩那個鞭炮,尤其是那些調皮的小朋友,每人拿著一支點燃的炮竹,興高采烈[注:興:原指志趣,後指興致;採:原指神采,後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詞犀利。後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地玩起來。每家每戶都像辦喜事一樣,紅火而美麗。在這一天,人們還要吃元宵,元宵圓圓的,裡面有不同的口味,吃起來香甜可口,全家人在歡聲笑語中吃著元宵,那是再好不過的安排了。元宵象徵著團圓、美好,也祝願自己和家人永遠團圓。

  家鄉的節日作文11

  元宵節過,家鄉的春節就接近尾聲了。這天傍晚時分,家鄉的人們都聚集在人民廣場,看燈展、看煙花。整條東大街人山人海,好不熱鬧。我急急忙忙吃過晚飯,便拉著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去看燈展了。

  廣場上燈火輝煌、人山人海。人們扶老攜幼,三五成群,興致勃勃地觀賞著家鄉人民製作的各色各樣的彩燈。空中時而會飄過幾盞孔明,帶著人們美好的願望飄走了。

  這兒,位老奶奶拖著個小孫孫,站立在盞金魚花燈前。她那張佈滿了皺紋的臉上堆滿了笑容,似乎在說:多好的生活啊!我這麼大年紀了,還是第次見到這麼沒的燈盞。小孫孫不住地拍著小手,高興地嚷道:“奶奶!真好看!真好看!”

  那兒,五六個小朋友手拉著手,在人群中鑽進鑽出,高興地指著這盞燈說說笑笑,指著那盞燈連聲喊:“真漂亮!真漂亮!”

  到了晚上八點鐘,五光十色的煙花升上天空,人們駐足欣賞,歡呼,沉浸在幸福與歡樂之中。

  元宵節的夜晚燈多,人更多。燈美,人更美。我愛家鄉的元宵節。

  家鄉的節日作文12

  在泛濫的傳統節日裡我最愛好的是元宵節由於裡點的故事豐盛多彩。

  每該元宵節一到,我們小孩子皆按家鄉的風氣習慣,提著燈籠挨家打戶地到新結婚的家裡去分糖果,那時的我們甭提有多愉快了。這一天我老早吃功晚飯,隨著哥哥姐姐一伏去分糖果,不到非常鐘的時光就謙載而回,吃不完的糖果爾們又拿往售,真惡玩!

  更熱烈的應當是鬧花燈吧!大巷上燈火光輝、三三兩兩,暖鬧極啦!人們三五成群、興高采烈欣賞著各種各樣的彩燈:有金魚花燈、私雞花燈……其中一隻猴子花燈好像在說“哇!這麼老的奶奶怎麼也來看我呀?”有的小孩拍著手說:“花燈真難看!真佳瞅!”

  望完花燈,咱們就歸到本人野面抬煙花了。媽媽購了一種鳴“仙父散花”的煙花,爸爸用擊火機把它點焚了。突然一枚藍色的火球“吸”的一聲飛沒了高空,奔上了地空交著傳來雷叫般的響聲,那枚火球炸開之後置啟色彩斑斕的光圈,而後微微地飄降下去,這迷我的情景實是令己沉醉啊!

  人們的生涯程度進步了,元宵節才這麼熱鬧。我想:亮年的元宵節必定會更添熱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