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春節作文700字10篇
家鄉的春節作文700字 篇1
我的家鄉是一個風景優美的村子,家鄉的春節如它的風景一樣,也是那麼的精彩。
在我的家鄉,春節一般在年廿八就揭開了序幕。人們開始忙亂起來,紛紛為過年做準備。辦年貨是最重要的,這天,每個商場都擠滿了人。大家都要一次準備好足夠的糖果,餅乾和飲料。還為家人和自己買上風件漂亮的新衣服,好顯出永珍更新的氣象。
辦好年貨,家家都必須大掃除一次,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把屋裡屋外打掃一塵不淨,寓意把一切不好的東西全掃除乾淨,企盼來年吉祥如意,事事順心。接下來就要貼對聯了。門外的紅對聯是必不可少的,對聯上寫的話五花八門,什麼“舉步出門方方利,招財入戶路路通”呀,什麼“綠柳舒眉觀新歲,紅桃開口笑豐年”啊,加上個橫批“出入平安”或“萬事如意“,再貼上大大一個“福”,就大功告成了。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這天,每個人除非萬不得已,定要回家吃團圓飯。一家子的男女老少聚坐在大飯桌旁吃著熱氣騰騰的火鍋,人們臉上都掛著幸福的微笑。吃過飯,邊看著電視裡的春節聯歡晚會,大家邊互相聊著這一年裡自己遇到的逸聞趣事,說的人眉飛色舞,聽的人津津有味。屋裡洋溢著大家歡快的笑聲,電視裡的明星演員賣力的演出又為過年紅紅火火的氣氛渲染幾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除夕這天夜,怎麼能沒煙花來助興呢?只聽“砰”的一聲,絢麗的煙花飛上了漆黑的夜空,一下子就炸了開來,“花瓣兒”頓時被灑滿了天際,天被照得亮如白晝。各色的煙花一朵連一朵綻放在天邊,它們盛開了一會兒便又隕落,但仍為天空增色不少。除夕這天夜的天空是最美的,沒人能否認這一點。
除夕這天之後便是正月初一,人們什麼也不做,都在休息,店鋪都不開門,到處都很安靜。到了初三,人們又忙起來了,一家人都要到親朋好友家來拜年,小朋友這下可開心了,可以收紅包嘛!大人門邊說著“身體健康”“學習進步”,邊把紅包遞了過去。馬上就能聽到孩子甜甜應了一聲:“新年快樂!”心裡便湧起了絲絲甜蜜。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節就結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去上學了。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標進發、努力了。
家鄉的春節作文700字 篇2
盼望著,盼望著,燈籠掛起來了,春聯貼起來了,春節腳步近了,春節味道濃了。
煙花,是小孩子們春節最愛玩。我喜歡那種沒有響聲“電光火花”,點燃後拿在手裡,多像魔術師手裡魔法棒啊!“電光火花”噴出火花就如同一個個頑皮小精靈,在空中跳躍著,嬉戲著。不過,那些調皮地男孩子可不喜歡“電光火花”,他們喜歡聲音響亮、刺激“甩炮”。他們不時地從兜裡掏出一隻,用力往地上一甩,“啪”地一聲大響。如果你正好從那兒經過,肯定會嚇得一個激靈,那些“小調皮們”則哈哈大笑。當然,孩子們最喜歡還是大禮花炮。當禮花炮點燃,各種各樣圖案,五彩繽紛顏色就會呈現在空中。有禮花炮衝上天空如同花蝴蝶般紛紛揚揚灑落下來;有禮花炮衝上天變成了牡丹花、菊花,猶如花仙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還有禮花炮衝上天后變成大大“笑臉”,彷彿在向大家說:“新年快樂!”春節味道就在這煙花中綻放開來。
美食,是春節餐桌上必不可少。火鍋是家家戶戶都愛吃。肉丸、木耳、香菇、蔬菜在鍋中沸騰著,翻滾著,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熱氣騰騰地吃著,真是回味無窮。小孩們則一般喜歡吃年糕和冰糖葫蘆。年糕軟軟,甜甜,拿起一塊放在嘴裡慢慢地咀嚼,細細地品嚐,令孩子們百吃不厭。紅紅山楂裹上一層糖,串在竹籤上就成了美味冰糖葫蘆。咬上一口,“嘠吱,嘠吱”地響,糖甜味和山楂酸味混搭在一起,讓人吃了一個還想再吃一個。春節味道就在舌尖上擴散開來。
看春節晚會和走親戚是大家春節期間傳統活動。吃過除夕團圓飯,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熱鬧歌舞、幽默相聲、高超雜技、神秘魔術讓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笑聲不斷。正月裡家家戶戶走親訪友,人人臉上洋溢著開心笑容,見面都相互說著祝福吉祥話兒。孩子們則對大人們伸出手,嘴裡大聲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然後一邊清點著“戰利品”,一邊心裡盤算著這筆錢是用來交學費呢還是買文具,玩具呢?春節味道就在這歡聲笑語中瀰漫開來。
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無論你身在祖國,還是身在海外,春節味道永遠烙在炎黃子孫心中!
家鄉的春節作文700字 篇3
除夕這天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一個時刻。因為在這個時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會回到家裡,與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餚,享受著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四處每一聲喜慶的祝福。走在小鎮的每一條大街小巷,你都會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企業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的煙花不斷湧現,我們所看到的煙花越來越美、人們燃放的煙花也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我感到變化很大。除了晚上八點鐘的春節聯歡晚會外,到了十二點左右,也就是午夜零點時刻,我們又能聽到一陣一陣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聲,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是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啊!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總是要吃湯圓或麵條,這是我們的傳統習慣。從初一開始至初十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親戚朋友家裡去作客來拜年。去時一般都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片客氣之意。同樣,親戚朋友來作客也是如此。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朋友來作客,小朋友肯定賺足了便宜,因為他(她)們能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裡別提有多高興!
正月裡各個商家初次開門都會燃放爆竹,企業開工一般在初六之後,也都會燃放大量爆竹,還有的放煙花,都呈現給人一派喜慶的景象。正月裡我們家鄉還有各類豐富的娛樂活動,如書法家們為大家現場書寫並贈送春聯,京劇、越劇愛好者們會組織演唱會等。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日,家家戶戶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鬆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節裡,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著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著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玩,但看著我們那高興的樣子,他(她)們也都心花怒放!
春節是快樂的節日,是豐收的節日,讓我們一起來慶賀吧!
家鄉的春節作文700字 篇4
盼望著、盼望著,星空中獵戶星座瀕臨正南,春節就要到了。
一學期的守候,候到了寒假,一整年的盼望,後來了這個春節。當做上回家的汽車時,“年”這個字更加活躍了,久久地縈繞在我的心頭。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我幾乎每天都在唸叨著這句話。從二十三的小年起,家裡一天比一天紅火,年味兒一天比一天濃烈。奶奶早把饅頭蒸好,爸爸也貼好了春聯,然後沐浴,洗去所有的舊疾與憂愁,以開心去迎接新的一年。
度日如年,用它來說我的心情可一點兒不假。雖然從二十三到除夕只有短短的六天時間,但是我卻感覺每一天都有一個世紀般漫長。盼星星、盼月亮,星空中獵戶座正南,我終於盼到了除夕。
除夕的那一天,家裡的年味更濃了。春回大地、福滿人間。今天是**年最後一天,明天,便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年——龍年!玉兔辭舊歲、金龍踏春來。今夜,我將見證這一刻!
鞭炮備好了,年夜飯也上桌了。鞭炮炸響,年夜飯開動。一家人其樂融融,吃了一頓祥和豐盛的年夜飯。哎,慢著,還有一道大餐,哈哈,那就是——春節聯歡晚會。
今年的春晚主題為“回家過大年”。是呀!“回家”二字,是此時此刻所有在外漂泊的遊子心中久久縈繞的二字。回家了,團團圓圓,但是有些人至此仍在工作著,他們是多麼偉大。春晚的一首歌《故鄉的雲》就是獻給那些思鄉的人的。
11點59分50秒,時間步步緊逼12點。我已按捺不住激動地心情,倒數:5、4、3、2、1!此刻,鞭炮聲響起,歡呼聲響起、新年的鐘聲響起!龍年到了!
祥龍踏著春天走來,新年當天,拜年,得紅包,這是我最喜歡的了。當然,我也該開吃了!
餃子是新年的主食,新年當天,奶奶端上了熱氣騰騰的餃子。餃子代表著團圓。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著這團圓的水餃。突然,我的牙被咯了一下,這餃子不對,是甜的、還有硬物。我取出硬物,是一枚硬幣。媽媽這時說:“你吃到它,說明你會幸運一整年。”哦!我恍然大悟,原來我遲到“福”了!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我們每一個華人心中都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這裡,我向大家拜個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每天都有新的進步!每天都快快樂樂!新年好!
年過了,我又在盼望著回家過年。
家鄉的春節作文700字 篇5
我的家鄉在XXXXX。每年春節我都會回家鄉過,因為家鄉的春節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除夕的團年飯自然是豐盛的,團年飯上除了有我喜歡的魚湯和炒菜薹(菜薹在青島是吃不到的哦),還有一大桌子美味佳餚。全家人坐在一起,邊吃喝,邊聊天,大人們還要給我壓歲錢呢。到了初一的早上,就開始拜年了,家鄉的風俗是每家每戶的孩子都要出去拜年。每年初一一大早,人們就象流水似的往我們家裡來,每個人都要拱手作揖,並說“恭喜您啊,恭喜”。爺爺這時也拱手還禮,同時恭喜來拜年的人。
春節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是什麼呢?當然是舞龍燈了。我的家鄉是龍燈之鄉,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二到十五,每個村子都要舞龍燈。龍燈的骨架是用竹子編的,外面粘上一層紙,再穿上漂亮的衣服—龍衣,每一節龍燈有一根燈把子(用木棒製成)用來舞動。我們村子的龍燈是正月十二上廟。那一天,全村的人加上外面來觀看的人們都要趕到廟上去。龍燈要走很遠的路才能到廟上,我們是抄的近路,很早就到了廟上。廟上可真是人山人海,吸引了很多小商販來擺攤,有賣首飾的,有賣糖葫蘆的,還有賣棉花糖的……
我們等了很長時間,見龍燈還沒來,就先去廟裡拜菩薩了。又過了一會兒,龍燈終於來了。我們村共有兩條龍燈,一條是黃色的黃龍,我叫他老黃,一條是紅色的紅龍,我叫他老紅。黃龍在前面先跑起來了,爺爺端著香盤都跟不上了。見黃龍跑起來了,紅龍在後面也毫不落後的跑了起來,拿龍燈的小夥子們還“噢噢”地吼起來了。
“啪啪…..”鞭炮響起來了,龍燈也衝到廟上舞起來了。龍身一圈一圈的轉了起來,我突然觀察到一個“機關”:當龍身轉起來的時候,龍眼睛也一轉一轉的,一面是一塊小鏡子,一面是彩紙,在陽光下一閃一閃的,就向活的一樣,好看極了。龍身轉起來時,讓我想起了麻花,也是一圈一圈的轉著的,非常好玩!
看完我們村的龍燈,可我還不想回家,我還想接著看別的村的龍燈。突然,我看到有兩個村的龍燈一起往廟上衝。我問爸爸是怎麼回事,爸爸說這樣就很可能會出現兩龍相鬥的情形。我看了一會,哎,怎麼沒有兩龍相鬥呢?我又問爸爸,爸爸說,因為有人調解,兩條龍現在都不想鬥,他們一先一後的上廟了。看來,龍燈也是很講禮儀的哦。
看完龍燈,我們就回家了。怎麼樣,我家鄉的春節好玩嗎?你們可以跟我一起去玩,歡迎你們哦!
家鄉的春節作文700字 篇6
每個國家,每個省,每個地區,過春節都有它的獨特的風俗習慣,當然在安徽黟縣姚村過年更有一番風情。
一到春節凌晨,喜慶就傳遍滿村,大家都會把一年中最好的勞動成果拿出來慶春節。據說會長命百歲,身體健康,萬事順心!早早的全村老老少少都為春節忙碌著:種菜的一大早就到田裡摘最好的蔬菜,養豬的就在家自家豬圈裡牽一頭最靚的豬來殺,養魚的來到魚塘裡撈幾條最好魚,還有一些養雞的就抓一隻雞來殺,好不熱鬧!在安徽姚村過春節還有一些講究,家家戶戶都拿豬頭用來供祖先,並且擺上水果和燒酒以及一些紙錢請祖先們一起來團年。聽說這樣做我們就會得到祖先的庇護,來年會家庭和睦、萬事如意。
到了中午,村裡的鄉親們互贈自家種的最好東西:他們有的送自已剛殺的豬肉、魚、羊、蔬菜,還有葡萄,蘋果,桔子之類的水果。因為這些水果是圓的,並且有好聽的名字。吃著圓的東西表示著團團圓圓過新年、平安、吉祥如意的意義。當然,過春節也是小孩子們的天地,在春節孩子們會向大人們討紅包,不管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只要見面就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你準會收到一個紅包或者芝麻糕這類的糖果。
到了晚上,鞭炮聲轟轟地響起,家家戶戶圍著大圓桌你一杯我一杯地相互祝福著,憧憬著來年。這時的外面已成了歡樂的海洋。有紅的,黃的,白的,綠的各式各樣的煙花佈滿了整個星空,頓時天空像白天一樣光亮,美麗極了!這時歡笑聲、小朋友打鬧聲、牛羊聲、汽車報警聲匯成一遍。還有一些調皮的小朋友把鞭炮放在飲料中的瓶子裡,然後站在旁邊觀其變化,等著那些鞭炮把瓶子炸向天空,小朋友們就哈哈大笑起來。
天色逐漸已晚,歡笑聲逐漸已去,但屋裡還是熱鬧非凡,打麻將的打麻將,包餃子的包餃子,拉家常的拉家常。餃蒸好,我就迫不及待吃了起來,真幸運,我吃到了包有硬幣的餃子。我高興極了,這讓我對下一年更是充滿了無比的希望。
沒錯,過春節的確是最快樂的日子,但也是人們最累的一天。天亮了,可我還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做著好多好多美夢呢!
家鄉的春節作文700字 篇7
從臘月初八這天起,過年的氣氛就十分濃厚了。家家戶戶都開始置辦年貨,“香腸、鹹肉、鹹雞……”都會提早買回來,清理後,用鹽醃製,再放在通風處風乾。每從一旁走過,那肉香撲鼻而來,誘惑你流下口水,不管有多饞,也要忍住。
臘月二十三這天,是過小年。太陽剛落山,那爆竹聲就接二連三地響起,一家接一家地放。過年喜慶的氣氛也愈加濃厚。過年拉開了帷幕。
臘月二十三後臘月二十四是“送神日”,也稱“祭灶神”。傳說灶神是天上派來住在每戶人家的,年底會返天報告該家一年的.善與惡,由天帝分別給予兇吉,因此大家為了讓灶神說好話,就用豐盛的祭品賄賂他,黏住他的嘴,不讓他打小報告。
臘月二十三一過,一眨眼便到了最熱鬧的除夕。除夕這天,吃年夜飯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在我們肥西這邊,一直以來都是中午吃年夜飯。很多家庭為了“搶早”,有的上午十一點不到,就開始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了。年夜飯當然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餐,其中最不可少的就是一條大魚,但不可以吃完,以象徵“年年有餘”。除夕夜家家都得燈火通明,到晚上十二點後才能關上大門。而關上大門後就不能再開了,即使外面有人敲門也不行,一直到年初一早上,燒了香、燃了燭,再開門放炮。而且從大年三十晚上開始直到新年的第一天,堂屋(客廳)中點燃支紅蠟燭,中間擺上貢品,如雞、魚、肉等。在這段時間中紅蠟燭絕不許滅掉。
除了點蠟燭,在除夕深夜大家都關上了大門時,有一些好事者將平時用黃土捏成的,外面裹上金紙,與真元寶大小形狀一樣的假元寶放到各家各戶的大門檻上。年初一早上,主人們把門開啟的一剎那,“元寶”骨碌碌地滾進來,該戶主人見到“元寶”心花怒放,這正應了“開門大發財,元寶滾進來”的吉兆,他們將“元寶”恭敬地放到香案上,前來拜年的人都要說上幾句吉祥話。但是這“元寶”也不是白送的,正月十五後,送“元寶”的人將挨家挨戶地討“吉利錢”。
大年初一的早上,會有很多的孩子成群結伴地去家家拜年,說些吉利話,便會得到很多糖果,所以每家每戶都要備好一些糖果。在這天不能掃地,連茶水也要倒入專備的盆中不潑出門,意思是不將財氣掃或潑出去。這天一般不勞動,因此有了“趕忙三十夜,清閒初一朝”的說法。
聽了我的介紹,你們說,安徽這裡的過年習俗是不是很有趣?
家鄉的春節作文700字 篇8
我的家鄉是一個風景優美的村子,如它的風景一樣,也是那麼的精彩。
在我的家鄉,春節一般在年廿八就揭開了序幕。人們開始忙亂起來,紛紛為過年做準備。辦年貨是最重要的,這天,每個商場都擠滿了人。大家都要一次準備好足夠的糖果,餅乾和飲料。還為家人和自己買上風件漂亮的新衣服,好顯出永珍更新的氣象。
辦好年貨,家家都必須大掃除一次,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把屋裡屋外打掃一塵不淨,寓意把一切不好的東西全掃除乾淨,企盼來年吉祥如意,事事順心。接下來就要貼對聯了。門外的紅對聯是必不可少的,對聯上寫的話五花八門,什麼“舉步出門方方利,招財入戶路路通”呀,什麼“綠柳舒眉觀新歲,紅桃開口笑豐年”啊,加上個橫批“出入平安”或“萬事如意“,再貼上大大一個“福”,就大功告成了。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每個人除非萬不得已,定要回家吃團圓飯。一家子的男女老少聚坐在大飯桌旁吃著熱氣騰騰的火鍋,人們臉上都掛著幸福的微笑。吃過飯,邊看著電視裡的春節聯歡晚會,大家邊互相聊著這一年裡自己遇到的逸聞趣事,說的人眉飛色舞,聽的人津津有味。屋裡洋溢著大家歡快的笑聲,電視裡的明星演員賣力的演出又為過年紅紅火火的氣氛渲染幾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除夕夜,怎麼能沒煙花來助興呢?只聽“砰”的一聲,絢麗的煙花飛上了漆黑的夜空,一下子就炸了開來,“花瓣兒”頓時被灑滿了天際,天被照得亮如白晝。各色的煙花一朵連一朵綻放在天邊,它們盛開了一會兒便又隕落,但仍為天空增色不少。除夕夜的天空是最美的,沒人能否認這一點。
除夕之後便是正月初一,人們什麼也不做,都在休息,店鋪都不開門,到處都很安靜。到了初三,人們又忙起來了,一家人都要到親朋好友家拜年,小孩子這下可開心了,可以收紅包嘛!大人門邊說著“身體健康”“學習進步”,邊把紅包遞了過去。馬上就能聽到孩子甜甜應了一聲:“新年快樂!”心裡便湧起了絲絲甜蜜。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節就結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去上學了。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標進發、努力了。
家鄉的春節作文700字 篇9
我的家鄉在華亭,在我們家鄉進入臘月門,傳統節日一個連著一個,年味一天濃過一天,傳統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動也就更更加豐富多彩起來了。
臘月初八這是華亭過年的前奏,這天要吃臘八粥,還要在臘八粥中放用肉餡包成的“雀頭”餃子。臘八粥用大米、穀米、玉米、紅豆、黃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來年五穀豐登之意;“雀頭”餃子用大肉作餡包成圓形雀頭狀,表示能消滅危害莊家的麻雀。
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昇天奏事的日子,傳統的小年,又名辭灶。我們華亭人對過小年非常重視,這天早飯要吃攪團,有盼望團圓之意。街面上有售賣的用麥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相傳送灶時給灶王爺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會向玉皇大帝告人間的狀了。送灶的時間大約在傍晚,家家都要擺祭品,放鞭炮,意味著過年開始了。
臘月的日子長了翅膀,一飛而過。轉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貼對聯,掛紅燈,張燈結綵;戶戶圍著餐桌、抱著電視守歲,放開肚量喝酒吃肉,毫無顧忌縱情歡樂,一年中所有的辛勞、煩愁在這晚煙消雲散,所有的豐收、喜悅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
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家鄉的人都有“迎喜神”的傳統,吃過“拉魂面”之後,村裡的人們個個穿戴一新,喜笑顏開,牽著或趕著身上披掛了彩紙摺疊的紙扇的牛羊騾馬,浩浩蕩蕩的向預先估算好的喜神方位進發。這是為了驅除凶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沒病沒災。
到了元宵節那天,大街小巷馬社火、高芯子、車社火排成了長隊、綿延不斷,鞭炮、鑼鼓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又一次將過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戶戶點燃用玉米、蕎麵捏的燈盞,小孩挑著紙糊的燈籠盡情玩耍,燈光、月光、星光融為一體,相映成輝。
正月二十三日是過年最後一個節日,這天華亭農村有“燎疳”的習俗。婦女們會使出渾身解數提早用雞蛋殼、五色紙糊好“疳娃娃”,男人們則割足枯蒿茅草為“燎疳”做準備。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著“疳娃娃”玩耍,看誰的“小媳婦”、“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門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當第一堆疳草點燃,聽到有人大喝“燎疳嘍——”,家家戶戶便都點燃疳草,霎時間熊熊焰火映紅了村子,照亮了天空。人們爭搶著從火焰上一躍而過,以求燎去病災,燎紅日子。
家鄉的春節作文700字 篇10
在我眼裡,春節是一年中最快樂的節日!
在春節來臨的前幾天,家家戶戶必須進行一次大掃除,寓意辭舊迎新。在大掃除這幾天裡,人們都很忙:擦窗戶,掃地,整理臥室……這些活都是男人和小孩乾的,而女人們都出去購買食材,準備過年。
到了春節的前一天,挨家挨戶都把舊的燈籠扔掉,不管這燈籠是好的,還是壞的,都要換上嶄新的大紅燈籠。在這一天,大人們必定要帶上孩子們回老家,和老人一起過除夕。到了中午,餐桌上的美食定會讓你目不暇接,整整三桌美食讓你不知從何處開吃,這一頓飯菜大人們要吃上兩三個小時,因為他們有個習慣:相互之間都要乾杯,說幾句祝福的話。孩子們吃完飯會在餐桌旁玩耍,或者上山玩捉迷藏的遊戲,找寶藏。等大人們吃完飯,所有人都要摺紙錢,有的是金色的紙,有的是色銀的紙,折成一個個像元寶的形狀,還要加上一些印刷有生活用品、傢俱等的紙張,再帶上兩袋鞭炮,一切準備就緒,大家就集體上山了。到了山上,先給每個祖先燒紙錢,拜一拜,燒三根香,然後便向一座小屋走去。小屋子裡有三尊小佛像,每個人都要拜香禮佛,許下願望,祈福平安。之後我們小孩子就躲在小額裡看大忙人放炮。
到了春節這一天,男女老少都會穿上新衣,貼上春聯,大人們一大早就放起鞭炮,而孩子們總是回到晚上把很多炮堆在一起,拿跟長長的炮繩導線,點燃後退後幾步,觀看美麗的煙花,不亦樂乎。如果你在春節這段時間聽到連續不斷的炮聲,這十分正常。其實這一天最熱鬧了,滿桌吃不完的菜,吃著聊著,所有不常見甚至你都不認識的親人,大家相聚一堂。我們共同在相機下留下了一張大大的全家福,定格這幸福的歡聚時刻。
在春節的第二天,許許多多的老人和孩子們回去寺廟裡唸經拜佛。在老人們唸經祈福的這段時間,孩子們就會把廟裡走一遍,在每個佛像前插上三根香,保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老人出來後就帶著孩子們進入大殿把零錢放入一個“小哪吒”雕像的口袋裡,許下心願。在廟裡吃過素齋,當然吃飯前我通常會學著奶奶向小屋裡的佛像拜一拜,感謝“他”讓我們吃這頓飯。吃過之後,人們都有個習慣,繞大廳走九圈。在第一圈時還要對每尊佛像拜三下。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其實我一直不懂。如果你知道的話,那就告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