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風> 優良家風作文(精選13篇)

優良家風作文

優良家風作文(精選1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優良家風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良家風作文 篇1

  “家風”又稱門風,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生活作風,是一個家庭當中的風氣。家風是給家中後人樹立的價值標準,是每個個體成長的精神足印。

  百善孝為先是我家的良好家風。

  說到孝順,首先得說說我們家的大孝子爺爺。聽爸爸說,祖奶奶年紀大了,眼睛患了白內障,生活非常不便,需要別人照顧。爺爺為了方便照顧祖奶奶,把床安在祖奶奶的床旁和祖奶奶一個房間住著。當祖奶奶想要坐起來的時候扶她起身,當祖奶奶冷的時候為她蓋好被子,當祖奶奶渴的時候遞上一杯熱水。後來祖奶奶患了老年痴呆症,有時連爺爺也不記得了,可是爺爺都沒有嫌棄她,照樣每天早起做飯,等祖奶奶醒了,把飯一口一口地餵給祖奶奶吃,經常說一些老人家能記得的往事,陪她聊天讓她不感到孤獨。我的爺爺真是一個大孝子!

  爺爺用他的行動將孝道傳承給了下一代,我的爸爸對爺爺奶奶也是百般孝順。

  爸爸的工作很忙,經常在福州和平潭兩頭跑。每次他一回到平潭,剛放下行李就跑到樓上看看爺爺奶奶,用暖心的話語,俏皮的說笑逗爺爺奶奶開心,奶奶一見到我爸爸就百病消除了。一次奶奶的腳趾擦傷了,留下一個傷口,因為奶奶患有糖尿病,傷口不容易好,常常要去換藥。爸爸就開著車送奶奶去包紮,兩三天就去一次,直到一個多月後,奶奶腳上的傷口完全癒合。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心靈,塑造著我的人格,家風對我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我的性格特徵、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我要把孝順的優良家風傳承下去,當爸爸媽媽老了的時候,我要像爺爺照顧祖奶奶那樣服侍爸爸媽媽;我要像爸爸一樣,常常陪爺爺奶奶聊天,多關心老人家;現在我應該像姐姐一樣幫著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減輕媽媽的家務負擔。帶回一張張寫滿優的成績單和獎狀,讓爸爸媽媽安心。

  我們將繼續秉承優良家風,踏踏實實走好每一個精神足印,快快樂樂地成長,最終走出一條完美的人生路。

  優良家風作文 篇2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種家風決定一個家庭的風貌,千萬個家庭風貌決定一個社會,一個社會決定一個國家,所以說:一個家庭的家風將會決定一個國家的面貌。對於一個家庭而言,良好的家風、家訓必不可少,那麼,我就來說說我家的家風吧!

  我家的家風、家訓為“崇善、崇德、崇學”,意思是“一心向善、品德兼備、崇尚學習”。

  “一心向善”,乃為立人之本:只有心地善良、“持善心、行善事”、做好人,才會有好的前程(這是當然了,誰會選一個‘心狠手辣’、‘不擇手段’的人呢?找工作是,生活中也是)。

  “品德兼優”,乃為為人處世之本:品德好,修養好,人際關係、發展前程才會好(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的品德不好,那麼他的修養也不會好,自然,會帶動他的家庭、別人的家庭、整個社會甚至發展到整個國家,多可怕,是不是?)。

  “崇尚學習”,乃為立國之本:只有學習知識、文化,人才會變得聰明、變得有智慧、有力量(知識就是力量啊!),這樣家庭才會“奔向小康”、社會會變得和諧(試想一下:如果全社會的人都崇尚學習、知識淵博,那麼再也沒有什麼犯罪,因為人人都有足以讓他們生活的很好的知識儲備,誰還會去犯罪呢?是不是?)、國家才會富強。

  崇尚學習這一條家訓對我的影響很大:我能有幸成為所謂的“網路作家”全都是倚仗這一條家訓的結果。

  良好的家訓、家風可以改變一個人,一個人可以改變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可以改變一個社會、一個社會可以改變一個國家。反之,也會如此,但絕不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故而:良好的家風、家訓必不可少,良好的家風、家訓才是祖祖輩輩留給我們最好的傳家之寶。

  優良家風作文 篇3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是“誠信謙虛。”

  小時候父母就教導我做人要守信,記得在一個週末的下午,因為我表現好,爸爸獎勵我玩半個小時的電子遊戲,因為玩過了頭,爸爸走過來嚴肅地說:“人無信則不立,你不守信,誰還會相信你呢?”我輕輕地點點頭,結束了我心愛的遊戲。

  一年級的一天,我在家玩耍時不小心將媽媽心愛的玻璃杯打碎了,我擔心媽媽責備,就偷偷地清理了玻璃碎渣,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事後覺得這樣做不好就鼓起勇氣向媽媽道歉,後來媽媽不僅沒有責怪,還意味深長地對我說:“失去了杯子是小事,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誠實,就會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我信服地點點頭。

  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不僅教導我要誠信,還教導我要謙虛。二年級的一次期末考試,我一躍成為我們班的第二名,實在是太高興了,回到家第一時間將這個好訊息告訴了媽媽,媽媽一邊鼓勵我一邊和藹地對我說:“再接再厲,不過要記住‘謙受益,滿招損’”。我深深地點了點頭,心裡暗下決心,我會做到的,請媽媽放心。

  簡單又質樸的家風,影響著我成長的每一天,時時刻刻提醒我不忘做一個實事求是,誠實謙虛的好少年。

  優良家風作文 篇4

  家風又稱門風,家風可以體現出一個家的全貌。它可以是做善事不求回報而無怨無悔;可以是勤勤懇懇,腳踏實地,不做壞事,為人老實;可以是尊老愛幼、寬容博愛、善待他人、重禮謙讓,還可以是……

  每個家庭都有他們家自己的家風,當然,我家也有我們的家風——勤勞刻苦。在這一點上,我媽媽就是個好榜樣。

  媽媽每天很早就起床給我的一家做早餐,送我、妹妹和弟弟上學後,她又要去上班。每天晚上等我們姐弟仨睡覺後,她就會去檢查我們的作業。我現在已經六年級了,有些題目媽媽要想好久才會做,但她還是每天堅持檢查我的作業。她每天11點多才睡覺的。

  在平時,媽媽經常跟我們三姐弟講起她小時候的事:媽媽以前生在農村,外婆外公他們整天在忙農活,所以她每天一放學就要去煮晚飯,她經常一邊煮飯一邊背書。晚飯後,她又要洗碗、餵豬等,直到有空了,她才能去做作業,但她還是很刻苦——她每天天還沒亮就起來讀書了。媽媽說她以前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她還跟我們說,她喜歡學習,她認為學習不是一種負擔。受媽媽的影響,我們姐弟仨做事也非常刻苦。

  今年暑假,爸爸給我們三個報了跆拳道的興趣班。跆拳道的訓練很辛苦,每天都要練習下叉、下腰、出拳和踢腳等動作。一開始,我的叉根本就下不去,還差一大截呢,但一個暑假下來,我竟然可以下叉、下腰了。因為在課後,我們姐弟仨每天都有練習,雖然練習下叉會很痛,但是我想:沒有汗水和努力怎麼會有成功呢?所以我每一次都咬緊牙關堅持下去了。現在,每當教練叫我們下叉的時候,其他師兄師妹看著我們三個都下得去,就說我們是“怪胎”,嘿,雖然是貶義詞,但他們也是很羨慕我們。有一次,一個師妹問我:“你為什麼能下得到叉呢,有什麼絕招?”我笑了一下,對她說:“只有刻苦地訓練,勤練,不偷懶,我相信你一定也行的!”後來,她真的行了。

  勤勞刻苦——這就是我家的家風,相信它會陪伴我快樂成長的!

  優良家風作文 篇5

  什麼是良好的家風?我迫不及待地跑向臥室,詢問媽媽。

  “良好的家風就是家庭行為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媽媽笑著對我說。“哦!我明白了。那我們家有哪些家風呢?”我疑惑地問。媽媽思索了一會兒,對我說:“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媽媽像吊我胃口似的。“是什麼?是什麼?”“當然是尊敬長輩啦!”“哦!原來是這個!”我的臉上頓時寫滿了自豪。

  是什麼事使我這麼自豪?請聽我慢慢道來: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自從曾祖母來到我家,爺爺像變了個人似的。曾祖母今年滿100歲,短頭髮,腿腳不靈便,需要人攙扶她。本來大聲喧譁的爺爺也露出了另一面。

  “以康(爺爺的名字),我要上廁所!”這時,一個黒影從我眼前閃過,原來是爺爺趕火車似的要扶曾祖母上廁所。只見爺爺小心翼翼地將曾祖母攙到衛生間裡。過了一會兒,又將曾祖母攙起來,攙回曾祖母原來的位置。啊!這就是尊敬長輩的表率啊!

  這一天是星期日,爸爸媽媽在上班,爺爺奶奶在鍾地。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耳邊響起:“倩倩,拉我上下廁所。”我以飛毛腿的速度奔向曾祖母,我使勁地將曾祖母拉起,拉了兩次,曾祖母也沒挪一下。第三次,我給自己加油:“三,二,一!拉起!”果然曾祖母成功地站起來。“一!二!一!…”我們來到了衛生間,我將它輕輕放下。大約等了5分鐘,我又一次將曾祖母扶了起來,把她扶到了沙發。啊!真累啊!不過,我更開心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香九齡,能溫席的故事。黃香從小就很懂事,能為爸爸分憂。冬天,他用自己身體的熱量焐熱爸爸的床,讓勞累了一天的爸爸睡得安穩一些。

  我今年12歲了,我會向爺爺和黃香一樣尊敬長輩也會將尊敬長輩的家風傳下去,將這朵“文明之花”栽種在祖國的大地上。

  優良家風作文 篇6

  一個家庭良好的行為標準就是家訓,一個家庭獨有的風尚就是家風,良好的家風能夠體現家庭成員的家教和素養,然而,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的遵守,好的家風能夠薰陶出有教養的家庭成員。

  我家有三大“家規”:一認真做事、勤儉節約;二為人善良、真誠待人;三孝敬父母、尊重長輩。

  認真做事、勤儉節約。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認真做好每件事情,一口吃不了胖子,凡事不可心急但必須認真去做認真對待,從小事做起,家裡每個人都會主動的做家務。父母親言傳身教的是勤奮節儉,每個人分工明確,主動承擔,不浪費也不奢侈。是他們讓我知道了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富裕的生活要靠自己雙手來創造,有奮鬥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所以認真做事,那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任。

  為人善良,真誠待人。在我很小的時候,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等這些耳熟能祥的故事就印在我們的腦海裡,父母親教導我做人做事要誠實,要講誠信,知錯就改,不撒謊。“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這句則是爸爸的口頭禪。所以從小我就經常會幫助一些弱小的事物,真誠地對待身邊的每個人。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我的奶奶因為年紀大了,身體不好躺在床上多年不能自理,我的父母親從未因此而嫌棄她,對她無微不至地護理,直至她去世。這件事無疑給我們做出了好的榜樣,無形中,讓我明白,孝,不在於花言巧語,而在於分秒的陪伴,在於惺惺相惜。

  在我們家,這優良的家風家訓也早已根深蒂固深入到我們每個家庭成員之中。無論以後學業有成走多遠,或者事業有成有多麼的成功,都始終不忘父母親的諄諄教導,忘不了已成規的家風家訓。

  優良家風作文 篇7

  在課堂上,我總是會聽見關於一個好的家風與一個孩子成長的故事。這時,我的腦袋裡就會充滿了疑問,什麼是家風呢?我們家的家風又是什麼呢?回到家中,我想媽媽提出了我的疑問。媽媽嚴肅的說:“我們家的家風有四條。第一,為人要善良。第二,要孝敬。第三,要誠實。第四,要學會感恩。之後媽媽就開始為我解讀這四條家規。

  善良——善良就是及時的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並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遇到不公平之類的事情,會主動去主持公道。幫助那些無辜的人。並時常去做一些幫助人們的工作。為社會帶來一點歡樂、溫暖、陽光。使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誠實——當你做錯了事情時,不要害怕,你需要誠實地說出自己的過錯,並承認自己的過錯,這樣的話你家就是個好孩子。而且,不僅僅是自己的做錯了事情要勇於承擔,當別人做錯了事情時,你也不能包庇他。這樣子你只能害他。會讓他變得更加不誠實。所以面對任何事情你都要誠實的回答。

  孝敬——童年時、嬰兒時,媽媽和爸爸都,十分費勁的把我拉扯大。他們早出晚歸,就是為了我和弟弟的生活變得更好。他們把煩惱隱藏在心靈深處,不讓我們知道,問的就是讓我們在歡樂中成長。所以長大後,我們也要孝敬父母,讓他們也過上歡樂的生活。讓他們像現在的我們一樣沒有任何煩惱,每天臉上都掛著微笑。他們現在每天都這麼勞累,我們長大後,也該讓他們歇一歇了。

  感恩——當別人幫助你的時候,你也回去感恩與他。當他有困難時,你也會去幫助他,感恩他。就像我們感恩與父母一樣。當我們被困於困境當中時,別人拉了我們一把。如果別人被困於困境當中時,你會拉他一把,還是置之不理呢?如果是我,我就會去幫助他,因為他幫助了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顆感恩的心。

  於是我每天都牢記、遵守著這四條家規。相信吧!我會在這優良的家風薰陶下成長得非常好!

  優良家風作文 篇8

  尋找最美家風,弘揚優良傳統

  ——尊老愛幼,誠實守信

  在過年的一段時間,電視上播出了“尋找最美家風”。很多人接受了採訪,有的人說勤儉持家,有的人說做人不忘本,還有的人說尊老愛幼等等。我們家的家風很簡單:尊老愛幼,誠實守信。

  爸爸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教我做人要尊敬長輩,愛護小輩。當然他們也以身作則。記得在我10歲那年暑假的時候,外婆生病了,媽媽聽到這個訊息後,立刻回到老家,在外婆的身邊片刻不離,悉心照顧著外婆,直到外婆病好後才回到家。

  受到了媽媽的影響,我也對長輩很尊敬。在外面,我會扶年邁的老奶奶過馬路;在公交車上,我會為頭髮花白的爺爺讓座;在家裡,我會幫爸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奶奶總是叮囑我做人要誠實守信。記得有一次,奶奶帶著我去買衣服,由於當時顧客很多,老闆找錢的時候有點匆忙,導致多找了我們10元。奶奶當時也沒注意,回到家後,奶奶一算賬發現多了10元,奶奶立刻起身拉著我又回到了那家店,把錢還給了老闆。老闆很感謝奶奶。

  媽媽教會了尊老愛幼,奶奶教會了我誠實守信。這些簡單卻又質樸的家風,影響著我生活的每一天,讓我受益匪淺。

  優良家風作文 篇9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並教育我道:“怎麼能這樣子呢?”“怎麼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於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我在一旁默默地聽,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然,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優良家風作文 篇10

  說起這家風家訓,聽老一輩們講,勤儉節約可是我們家代代相傳的“傳家寶”。雖在21世紀的今天,物質條件相較於老一輩們那時的生活的條件好太多,但我們全家人仍然謹遵“傳家寶”的教誨,從不鋪張浪費。

  勤儉節約的家風,源於我的祖輩,尤其是我已過世的爺爺。聽媽媽說,爺爺的一生坎坷。七八歲時便給地主家放牛,新中國成立後的土地改革法,使他擁有了自己的土地。從此,爺爺就把這土地當作自己的命根子,播種、耕種、收穫,樣樣精掐細算,捨不得浪費一滴糧食。直到過世時,還依舊恪守著節約的美德。爺爺曾教育我:“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我們不能忘記以前艱苦的生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爺爺雖然不在了,但是勤儉節約的精神永遠存在我心中。

  爸爸媽媽這一代便傳承了爺爺勤儉節約的優良品德。節約不僅只體現在糧食上,更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完電腦或看完喜歡看的電視劇後不關閉電源,是一種“罪過”;不隨手關閉水龍頭,放任水龍頭中的水流,似乎就是犯了“彌天大錯”;還能穿的衣服扔掉就是“罪惡滔天”。像麵包這樣的零食就好像是“奢侈品”一般,從來不會出現在我的家裡。我曾無數次抱怨爸爸媽媽的摳門,爸爸媽媽總是笑而不語。長大後才明白爸爸媽媽的做法,其實是一種勤儉家風之美。在爸爸媽媽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勤儉節約彷彿是一股無形的力量一般,早已深入我心。每當我浪費之心開始作祟時,我總能記得爸爸媽媽的教誨與爺爺那句語重心長的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作為勤儉節約家風的傳承人,更應把勤儉節約的美德發揚光大。我因此大聲倡議:讓節儉成為習慣,讓節儉成為生活方式。讓我們一起肩負發揚這一美德的使命,讓節儉深入人心,讓我們一起當這優良家風的傳承人!

  優良家風作文 篇11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我家就存在著:尊老愛幼、團結友愛、誠實守信、樂於助人、寬容。

  我們家尊老愛幼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上次在公交車,我坐在座位上,慢慢變得擁擠起來。在鑫隆這站,上了一位老人,大約有七十多歲,我便把座位讓給了那位老人。但老人說:“不用了,你坐吧。”我用了很多辦法說服這位老奶奶,她才肯坐下,老人還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呢!”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在家裡還是外面,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會讓著我們,而我們也要聽他們的話,所以,尊老愛幼是每個人都不可缺少的。

  記得有一次,在滑沙場的時候,有兩位外國阿姨在問我父親什麼,父親聽不懂她們說的話,就把我叫去了,父親讓我去幫助她們,我說:“不,我不想去。”但說完,我還是鼓起勇氣說了出來:“Hello,can I help your。”意思是:“你好,我能幫助你們嗎?”她們說:“Hello,why?”意思是:“你好,你說什麼?”我就又大聲的重複了一遍。可她們還是這句話:“Why?”我在想,他們聽不懂我說話嗎?難道她們不是英國或美國人,可是她們會說英文啊!我沒能幫助到她們,但我也很高興。父親說:“你已經很勇敢了,你有勇氣去幫助她們,跟她們對話,就代表你有著一顆樂於助人的心,你今天好棒啊!”透過這件事,我明白了要有一顆善良、幫助他人的心,用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那就是金子般的心。

  每個家,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假如你多一份愛心,多一份寬容,多一份善良,多一份尊敬、謙讓、團結。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尊老愛幼、團結友愛、誠實守信、樂於助人、寬容。這就是我家的5大家風。

  優良家風作文 篇12

  已陪伴全國中小學生走過6個新學年的《開學第一課》節目,已於20xx年9月1日晚黃金檔時間在央視一套綜合頻道播出。作為學生的我,看後深受啟發。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古往今來,一個人從小接受的教育對其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其中,從父母身上學會的道理和傳承而來的家風更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今年第一課以“父母教會我”為主題,課堂首次引入“父母”的角色,旨在讓孩子和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導父母當好孩子的榜樣和第一任老師,幫助廣大青少年養成誠實守信、孝敬感恩、團結友善、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並將“父母教會我”的優良“家風”傳承下去。

  節目分為“孝”、“禮”、“愛”三個篇章。透過嘉賓演講、人物故事、文藝表演和互動遊戲等環節選取了來自各行各業的普通人和明星嘉賓一起展示“家風”的力量。

  課上,“童話大王”*將講述關於“孝”的家庭小故事,為現場和電視機前的孩子們提出了可以實踐孝心的具體方式;青年歌手容祖兒為孩子們帶來自己母親言傳身教告訴她“愛乾淨、愛整潔,就是最基本的禮儀”的故事;“搖滾爸爸”秦勇還將在節目中與孩子們一同分享他10年前為了陪伴患有重度感統失調症的兒子大珍珠毅然退出舞臺,父子兩人攜手克服困難、相互陪伴、一起長大的快樂和艱辛歷程。

  同時,節目還引入了創新環節——“說文解字”,透過“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兩個卡通人物的對話來闡釋各篇章主題字的構成和含義,力求以生動、活潑、多元的方式寓教於樂,帶領廣大中小學生去發現並傳承父母身上的良好習慣和美好品質。

  在尾聲環節,一群來自震後藏區的孤兒還分享了他們在志願者張家振老師的帶領下走出家鄉、來到武藝班學習武術,並在這個大集體中逐漸擺脫陰霾、自強自信起來的故事。

  這次節目讓我和父母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將“父母教會我”的優良“家風”傳承下去。

  優良家風作文 篇13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可以看出我國從古至今對家規的重視。

  家,是我們成長的根據地,是我們感情的棲息地,是我們物質生活的基礎,是我們安全健康的保證。沒有了它,就像一隻折翼的鳥,再也不能飛翔,就像一片枯黃的樹葉,再也不能重獲新生。

  在我讀幼兒園的時候,我的爸爸媽媽就開始嚴格要求我了。有一次,我看見一次很酷的玩具,我非得讓我爸爸給我買,以至於我最後哭著在地上打滾兒。但是爸爸並沒有因此而心軟。並沒有給我買那個玩具。因此,我懂得了並不是我可以想要的就可以要到任何東西。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爸爸媽媽的工作很忙,由於外婆在家裡帶我。每次外婆去接我,我就會向外婆要垃圾食品,外婆就會為我去買。有一次,外婆回老家有事去了,放學自己回家,就由我自己去買。由於人太多,最後我以踉蹌的步伐擠了出來。這時候,我想起了奶奶,那麼大的年紀,還去擠,那是有多困難啊!於是之後,我就從來不讓她為我去買東西了。我懂了老人比我更需要照顧。

  我國古代許多名家都是從嚴格的家庭中走出來的,我相信我的未來全身其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