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合作的作文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合作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作的作文 篇1
一位作家在禮堂裡完成了他的演說,人們對他的精彩演講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時他被第一排兩個人震撼住了,這是兩位溫文爾雅的紳士,可美中不足,他們一人缺了左臂,一人少了右臂,但他們卻拍得起勁,兩人分別用左手和右手合擊,竟發出那樣和諧而又響亮的掌聲。這景象足足讓作家呆滯了10分鐘。
呆滯10分鐘的紀錄是由合作創造的!
是的,合作,美麗之源,和諧之脈,成功之本,奇蹟之根。沒有了合作精神,就等於一個人沒有了靈魂,成功沒有了支柱。合作,就是在表現自己的同時,能更好表現他人。如果兩位斷臂紳士拒絕合作,就沒有震撼人心的掌聲,就沒有殘缺的完美結合。如果沒有合作,就沒有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兩位華裔科學家英傑——李政道與楊振寧。如果沒有合作,或許世界大戰後的人類歷史將要改寫。如果沒有合作,就沒有中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殊榮,沒有奧運成功的喜悅,更不會有十幾億中國人民共同努力後的盛世中國。
“二人同心,其力斷金”,”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材”,還有”人心齊,泰山移”那我想這樣幾名話對於大家都不陌生吧,這幾句很顯然闡述的也是關於合作的,那古往今來,合作已成為大家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了,對於生活來說,要學會生活,就要學生合作,可在合作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要信任。對於我來說只有信任才能談合作,想像一下如果你不信任要合作的對方,也就是說讓你和你不相信的人去交往,去合作,你願意嗎,是我的話,我也不會的,所以呢,如果不相互信任,那就別談合作了,合作也就失去了意思。
我想對於我們這個國家來說,更需要的是合作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同舟共濟、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地震來了又能怎樣,他摧毀了我們的家園,但他摧毀不了我們頑強的心。
合作的作文 篇2
合作所指的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忙扶持,合作一直以來都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俗話說:”懂得合作的人,永遠勝過平常人”就讓我用這篇文章來告訴你我的”合作”經驗吧!
在一個晴空萬里的日子,我與家人一起到了河濱籃球場進行一場緊張又刺激的籃球賽,有了白雲微笑的加持使我投進三分彈,這顆三分彈也把爸媽轟得片甲不留,三對三籃球賽本來就不是一個人厲害就可以贏得比賽的,需要靠著隊員的合作投進每一顆燦爛笑容的球才會有機會獲得勝利。
接著我們去騎協力車,”協”這個字本來就是在描述很多人一起合作了,當我們租到車時,我們分成了兩組,我與哥哥、妹妹一組,爸爸與媽媽一組,我們一開始就一直輸給爸爸媽媽,後來才發現我們的節奏不太一樣,所以騎起來十分費力,我們就把節奏調成一致,才追上爸爸媽媽,我這才發現原來不是自己一個騎得快就可以把速度變快,而是要大家一起合作才可以騎得快,如果不合作的話就騎不快而且十分費力呢!
我覺得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需要合作,例如:團體接力、協力車、三對三鬥牛賽……等等的事情,因此我們不可以無視合作的重要,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合作才可以把力量發揮到最大!
合作的作文 篇3
《競爭與合作》在廣闊的社會天地裡,各種各樣緊張激烈的較量競爭在時時處處進行著,它們不是為了供人觀賞,而是推動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動力。如果在競爭中,為了達到個人目的,不擇手段傷害別人,這是極大違背了競爭存在的意義,競爭以共同提高為原則,所以我們要團結互助,透過良好的合作來促進競爭,不僅達到自己的目的,還未社會貢獻了更大的力量。
合作,這個耳熟能詳的詞,不同的人對它有著不同的理解。科學家說:“合作是幾種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生成一種新的物質。”字典的解釋是:“合作是為了共同的目的,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事。”
縱觀古今中外,凡是在事業上成功的人士不都是善於合作的典範嗎?拿計算機這個行當來說,絕大多數好的軟體都是集體創作的成果,作出創造和貢獻的最主要的研製者也常常不止一個,單槍匹馬很難有大作為。所以說,在今天的科技發展中,善於合作的科學家取得大成就的機會更大。有一個例子是:一個年輕人能力出眾,幹活麻利可靠,他真誠坦白,從不驕傲,對同事也沒有小心眼,與合作者關係融洽。
後來他到一家公司主持開發軟體,當他發現下屬編的程式有錯誤時,採用委婉的方式指出來,下屬也改正了錯誤。討論軟體製作時,同事們各抒己見,而他也擇優選用,使得該軟體很快在市場上有了一定的地位。這件事也體現了合作的內涵:不僅自己才華橫溢,而且能夠讓比他更出色的人充分施展才華。
說到合作創造雙贏,不得不說一個小故事:有兩個飢餓的人,碰到一個漁夫,漁夫給了其中一個人一條魚,另一個人得到一枝魚竿。可是一天過去了,有魚的人把魚吃光了,最後還是餓死了;另一個人因為飢餓過度,沒有力氣去釣魚,也餓死了。其實他們完全可以合作,一起享受魚。再一起去釣魚 做一個善於合作的人,能在競爭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希望大家都能與同學互助合作,把我們的班建設成一個生機勃勃的共贏共享的集體!
合作的作文 篇4
秋天把菊花當做電話,當某個清晨,有一株半語未語,半香未香,待黃未黃,待放未放的菊伸出頭來,我便知道秋天到了。
走進深秋,大片大片的菊花遍地盛開,黃得燦爛,黃得耀眼。但似乎就在這薄霧背後,有一位退隱詩人,愛撫著那片片花瓣,飲酒作樂,啊,那就是陶淵明。
處在晉末亂世的隱士,他沒有屈原那樣名氣甚大,也不像諸葛亮那樣有一番作為,但外表恬淡靜穆的他,內心卻胸懷大志。他少年時便心懷偉業,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業。但,顯示給予了他重創,令他感到失望。
你端起酒杯,退隱世間,處處為家。途中以景以酒為樂,可能也正是這秋意濃濃的菊花,借起了你無限的雅興。“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年,你吟著《歸來辭去》返回到了廬山腳下,所有的花和草,樹與鳥語,都掩沒了你的行跡。你飲酒,你賞花,你耕種,你作賦,沒有任何事物能打消你的興致。就在這美麗的秋天,百花凋零,唯有菊花與世俗不同,偏偏秋天盛開。而這似乎又正隨了你的性子,和了你的口味。也許,你們就這般的有緣,也許,你們就這般的相像,也許,它就是你的化身,是你隱世時寄託於自然地一顆心靈。
這成千上萬的菊花,開花時縱情怒放,但又有一些恬淡。他繼續了整整一年的精氣,就在這百花殆盡後,在這秋色中轟轟烈烈地迸發出來,終要開個傾國傾城,國色天香。而這時的你,悠然面對南山採摘的菊花,不禁發出一種欣慰的感嘆於讚美。你蹲下身子,靜靜地去享受與菊花一起退隱世外的美好,這時,你自己或許也化作了一株菊花,於它們融為一體。
合作的作文 篇5
10月,秋。雖然秋意未濃,夏意依然,但那天,一股暖流流進心田。
學校組織我們全體八年級同學參加社會實踐,同學們對這次活動一直抱有很大的熱情。我們明白,這不是秋遊,而是培養同學們的團隊精神,增進友誼的一次難得的機會。取隊名、包餃子、極速60秒、過橋等等,都讓我們覺得無比新鮮。當然,最最難忘的還屬過橋——那是同學們用肩膀支撐著木板搭起的人橋。這一幕幕終身難忘——同學們將木板搭在肩上,時間一長便是會痛的,大家用雙手扣緊木板,壓在肩上。其中還要選出拉拉隊隊長——盡心竭力地喊著加油。兩位在橋底下蹲著的保護同學安全的同學,他們用膝蓋跪在那水泥地板上,太陽直射,他們一直蹲著或跪在那不足一米五的“橋”下,用自己的雙手,支撐起每一位過橋的同學……還有兩位需要在每排同學身後用雙手支撐木板,幫助大家減輕壓力。同學開始過橋了!那驚險而感人的一幕幕呈現在我的眼前,這位同學一步步艱難地從這“橋”上爬過,馬上有五位同學頂著烈日,忍住疼痛,幫助這位體重50多公斤的同學順利過“橋”。這5:1的關係讓人震驚。更何況,從橋這頭到那頭,有近20步呢。他每爬一步,就有至少5位同學共同承擔他的重量。他們毫無怨言,用鼓勵的眼神注視著過橋者,或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加油,旁邊的啦啦隊大聲吶喊著給他堅持的力量。到了終點,同學們會為他的成功歡呼。這共同奮鬥的目標,這團結一致的努力,這你呼我喊的'情誼,讓我們激動,讓我們堅持,更讓我們銘記!回想起在一班待過的一年多,每天都有許多同學在為大家默默地貢獻,再苦再累,沒有怨言。我滿懷感激。當初期我們共同待的初中生活已經走過了三分之一多了,還有那短短的一年半多,我們也即將分別……我想,到那時,再回首這一次校外實踐活動,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吧!活動結束,陽光仍住在我心裡,暖暖的。
合作的作文 篇6
作文是學生語言能力、知識水平、思想素質、思維習慣等的綜合反映,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知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學生並不因為寫作重要而喜歡寫作文。大部分學生有厭寫情緒,視作文為負擔。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只採用多寫、多練或隨意模仿的教學手段,應構建科學的寫作環境,營造互動、和諧的寫作氣氛,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為此,我在作文教學中採取了小組合作、互批互改的方式,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合理分組,達到寫作互補
“合作”是種以情感為基礎,以相互尊重、交換意見為特徵的交往方式。如果組員之間優劣分明,就會出現個別學生“一言堂”,多數學生一言不發,心甘情願當聽眾;如果組員之間興趣不合,就會你說我說,大家搶著說,誰也不聽誰的,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沒有任何效果。合理分組,才能寫作互補。為此我採取了三種分組方式:
1、固定組建
按固定座位,六人一組。這種分組形式不需要將學生分出層次,可減少學生相互交流中的心理障礙。其妙處在於平時接觸較多,默契良好,有共同語言,最能體現團隊精神。適用於撰寫班日誌、觀察隨筆、蒐集寫作材料等。
今天的學生,如何能更好地面對未來的生活,他們應該具有什麼樣的品質?10年之後,他們能否拉近與世界的距離?為此,我請同學們收集、研究有關招聘的資訊,然後以用人單位的口吻寫一篇《今天,我們歡迎這樣的年輕人》。互相交流後,學生總結:1、專業知識重要,但不是唯一。2、要明確分工、同時學會密切合作。3、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4、點滴小習慣可能成就大事情。5、將來,你會不會受歡迎,你能走多遠,全由自己現在決定。
2、隨機組建
按就近原則,四人一組。其妙處在於既節約時間,又能積極、主動、活潑的學習。適用於隨時開展小組討論、想象作文、仿寫等。
如“運用想象寫出成語新解”。同學們思考、討論、交流後寫到:“百感交集——流感爆發”“七上八下——只取前七名”“不明不白——停電了”“上天入地——先坐飛機,再坐地鐵。”……
3、按需組建
根據具體的學習目標應運而生,沒有固定的位置,也沒有固定的合作伙伴,比較靈活。允許各小組的學習任務在難度上有所差異,小組學習的時間上可有一定的靈活性。適用於各種開放性的作文,如改編課本劇等。
學了宋詞後,學生對這“古代流行歌曲”很感興趣。我就要求學生自由結合,試著填詞。“如夢令”組佳作:“昨日春雨飛入,潛入大地深處,試問田耕者,已是滿園春路。爭怒,爭怒,江南喜信到處。”
我先肯定學生的創作,然後又告訴學生,古人謂學文有三偷,淺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氣,這種“偷”就是模仿。偷其氣就是模仿中的創新。同學們再細細品評一下詩人原作,小組修改自己作品的不當之處。小組交流後,“如夢令”組提出“爭怒,爭怒”不當,但苦於無法修改。
我引導學生:“江南音信由誰來報?”學生思索後改為“爭訴,爭訴,江南音信到處。”雖然不盡完美,但已比最初的填寫好得多,關鍵是小組全體人員的參與,對每一個人來講,都是提高。
無論哪種分組方式,其目的都是讓學生最大限度的互補學習,互相幫助,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彼此互通獨立的見解,展示個性思維,交流反思,在互動的和諧氣氛中豐富自己的頭腦。從而實現了資源共享。同伴之間的相互學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著教師指導無法相比的效果。不同寫作水平的學生能從他人的習作中學習選取材料之新,謀篇佈局之精,遣詞造句之妙,描寫抒情之真,再經過教師有針對性的點撥指導,真正做到博取眾家之長,互補提高。
二、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評改交流
過去的作文評改,均由教師一人完成。教師每次要批閱六、七十份作文,在每篇作文後寫下準確、中肯的評語,按中考評分標準打分。作文發下,學生卻只關心所得分數,對教師評語不屑一顧。講評課上,教師欣賞的“範文”根本得不到學生共鳴,勞而無功。以小組合作為依託,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評改交流,則可事半功倍。
1、把作文修改的權力還給學生,學生就會興致勃發,資訊反饋快,評改質量高,寫作效果好,批改費時少。
2、每組學生都做了分工,組長為組織和記錄者,成員分工彙報。發言要有順序,儘量讓不愛講話的學生先說、多說。組間交流時,每次的發言代表不能重複。
3、教師起主導作用,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
如作文《第一次___》寫完後,我要求學生先自由組合,分“題目”組、“選材”組、“語言”組、“結構”組對全班同學作文進行分類調查。一天後,各組調查結果出爐,在全班交流彙報。
“題目”組指出:題目不新穎,無吸引力;“結構”組指出:結構不清晰,大多隻分3段,沒有明顯開頭。“語言”組指出:語言陳詞濫調,大致雷同。寫外貌——大眼睛,蘋果臉;寫嘴饞——饞貓……
透過小組的評改交流,學生在不經意中不但抒發了自己的感受,而且也獲得來自其他同學的不同見解和思想.學生學會了合作、學會了思考、學會了表達,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寫作水平。
三、合作促進學習,成績共同進步
新課標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的重要方式”。幾個學生圍坐在一起,面對面地合作交流,實踐、操作。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願意接受,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能夠促進學習,成績進步。
人們常說:“心口如一,言文一致”,從某種角度來說,作文教學的全部工作就濃縮在這八個字裡。初中三年要求學生做到嘴上說的,全是心裡想的,凡是心裡想的,都能說出來、寫出來。葉聖陶先生說過:“上課說什麼呢?學生是報告、討論,不再是一味聽見……學生報告應是自學的心得,可以是讀懂哪一詞,哪一句,哪一段,還可以是哪一處寫得好。”這段話正是明確了小組學習的內容,強調了學生的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學生的學習熱情一直是高漲的,它使小組的學習形式得到強化,學生間互動交流的頻率更高,因此研究參與氣氛更濃。
透過上述實踐,我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是可以改變學生寫作難的被動地位的,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小組合作學習所產生的夥伴效應,合作互助,可以達到優勢互補、資訊溝通、疑難共解的目的,從實際出發,這種學習方式是科學可行的。
合作的作文 篇7
一棵小樹,生長多艱難,百里森林,風沙也能攔;一條小溪,天旱會枯乾,千里大江,流水永不斷。在學習上,合作讓我們戰勝困難;在賽場上,合作讓我們贏得榮譽;在集體生活中,合作讓我們更開心。
記得有一次運動會中,我們班贏得榮譽。令我最難忘的就是拔河比賽了。
操場中央就像放著一根大蟒蛇似的麻繩。我們雙方隊員一上場就抓緊了麻繩。隨著哨聲一響,雙方立即進行了力量的較量。眼看著我們班一步步向勝利邁進。對方也不是吃素的,用出了吃奶的勁在拼命堅持著,腳下恨不得深深地扎進地裡,麻繩一會被對方隊員拉過去,一會兒又被我們班扯過來,像拉鋸一樣,同學們個個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我們班贏了!全班上下一片歡騰。
第二局,對方想扳回比分,早已在摩肩擦掌,躍躍欲試。我們班也不落後。哨聲再次響起,我們班用勁全力對抗對方。雙方還是旗鼓相當。我好像聽見麻繩發出“吱吱”的響聲,好像快斷了。再看場上的運動員們,一個個雙手握緊繩子,黃豆般的汗珠直往下淌,牙齒咬得咯咯響。有的呲牙裂嘴,有的滿臉通紅。往下淌。我們班向勝利的終點一點點的移動著。我們班以三局兩勝獲得了勝利。
一個人的力量小,只能做小事情;許多人合起來力量大,可以做大事情。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齊心協力做事,這就叫做“合作”。
合作的作文 篇8
遠處,一個小小的毛絨團在坑裡,放大螢幕,一隻溼淋淋的小黃鴨正在水坑裡大聲地“嘎嘎嘎”呼救,可憐巴巴的。
太陽的眼睛緊緊地盯著落難的小鴨子,聽它繼續“嘎嘎嘎”撕心裂肺地叫著,好像在喊“救命、救命”!太陽的心裡“噼裡啪啦”地燃燒著,那團火燃燒得更旺了!
一隻笨拙的猴子衝過來,尾巴牢牢地勾住樹枝,把自己倒掛在樹上,手裡緊握著長長的木棍伸過來,小鴨子急了:“猴子,把木棍再放下來一點!”可是猴子無動於衷,小花兒也在勸說:“鳥朋友讓你把棍子再伸出去一點!”小猴子聽明白了,卻一不小心掉在草地上,疼得哇哇大哭。
沉穩的大象過來了,它微笑著,伸出長長的鼻子,在愛心的鼓勵下,彷彿在向小鴨子伸出了援助之手。小鴨子高興得扇動雙翅,因為它又多了一條“回家的路”,它努力地站直,讓人感到一團強烈的求生慾望在它身上撲騰,那樣急切!那樣強烈!小鴨子抱住長鼻子,在小棕熊的保護下,成功地站在草地上!
紅色的猴子、藍色的大象、棕紅色小狗熊構成了一道風趣的景象,它們可比其他小動物熱情多了!大樹為熱心的小動物們感到驕傲,深綠的葉子“沙沙沙”地把風兒傳過來,讓那些汗水遠離小動物們。
小鴨子獲救了,一會兒摸摸大象,一會兒抱抱小猴,一會兒看看小棕熊,嘴裡“嘎嘎嘎”地念叨著,好像是在向小夥伴們道謝,邊扇動著小翅膀邊離去……
合作的作文 篇9
"快!你們快起來!"俞老師大聲叫著。這是怎麼了?哦!原來是緊急集合。 昨天晚上,我快飽嘗了這個可怕的緊急集合的滋味。
晚上十點左右,一陣急促而又洪亮的哨聲,傳遍了整個軍校。此時此刻,同學們都被驚醒了。 我才剛剛穿上軍服,有些同學早已跑了出去。可是我連褲子卻還沒有穿上呢。著急中我胡亂穿上衣褲,急匆匆地往外跑去。可剛到操場就被一位老師拉到了一旁。起初,我還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我才明白遲到了。過了一會兒,教官把我們遲到的和穿戴不整齊的同學排在一邊,並宣佈處罰結果。我被罰跑步十圈。"啊!十圈!不跑死我呀!"我情不自禁地嘀咕著,可有什麼辦法呢?只得乖乖地受罰。等到我跑好後,已經累得不行了。教官再次把我們叫過來,讓我們十三個人比賽,誰先跑到誰就休息。我的體力不佳,所以次次都爭不到第一。跑到第四圈時,我咬咬牙下定決心,終於得了第一。可是教官卻突然說,不比了,做俯臥撐。我好虧啊!又得乖乖地做著。還好鄭老師替我"求情",我才勉強過關,回寢室睡覺,此時,我已眼淚汪汪。
緊急集合讓我覺得有些像"魔鬼訓練,十分可怕!可卻鍛鍊了我的意志,我永遠難忘!
合作的作文 篇10
合作,相信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我們的社會乃至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都是一系列合作的產物,合作即是團結,而團結就是力量,而力量能推開成功的大門,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善於合作的人。
什麼是合作?這是個很多現代人都無法完全理解做到的問題。合作是成功的基石,是勝利的墊腳石,一個善於合作的人,比其他獨來獨往的人,更易取得成功。而合作即是互相信任對方,贏得雙贏的結果。
我們為什麼要合作呢?想必大家都聽過一句話:“人多力量大。”這即是一種合作。一個人就算力量再大,也終究大不過眾人的力量,就好像雙拳難敵四手一般,因此,當我們遇到了我們闖不過去的困難時,我們要學會合作,從而博得更大的成功率。
而做一個善於合作的人,需要忍讓。合作的物件終究不是自己,不可能雙方意見始終一致,而這時候我們需要忍讓。卡耐基成名後,有一次與布林門合作某個專案時,布林門提出合作專案要以他名冠名,對合作夥伴來說,這明顯不公平。而卡耐基為了取得合作的成功,卻選擇了忍讓,從而雙方取得了共同成功。所以說,有時為了長遠的利益,而選擇不得不合作時,我們需要忍讓,退一步海闊天空,何必爭個頭破血流呢?
做一個善於合作的人,需要互相信任。三家分晉時,趙韓魏三家本彼此為敵,面對智氏的壓力,卻互相信任,聯合消滅了智氏。這何嘗不能說明互相信任是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呢?合作本身必定不是一開始就固若金湯的,合作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和漏洞,而互相信任便是這縫補的補丁。彼此信任之間,使成功天長地久。君不見當年十八路諸侯伐董卓?又亦不見當年孫劉聯合燒曹於赤壁?可見,互相信任是合作的基礎。
做一個善於合作的人,需要遵守諾言。人無信不立,在合作當中,履行你自己的責任,遵守你自己的諾言,這是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亞洲首富李嘉誠與人合作,從未爽過約,每次都嚴格按照雙方約定成功地將約定之事做好,使雙方的合作皆是圓滿成功,皆大歡喜,從而一次又一次地繼續合作。所以說,若要做一個善於合作的人,是必定要把自己約定合作之中的事做好的,不然雙方都不履行若言,又怎能繼續合作下去呢?
所以說,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在需要合作的時候,我們都要做一個善於合作的人,共同攀登上成功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