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和諧> 身邊的和諧作文錦集5篇

身邊的和諧作文

身邊的和諧作文錦集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身邊的和諧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身邊的和諧作文 篇1

  在我們身邊常常會發生一些事情,有一些令人表揚,有一些令人排斥,還有一些則令人……這些事情我們也曾經經歷過,一起來談一談吧!

  在公交車上—— 一位孕婦挺著個大肚子,好不容易擠上了車,卻一個位置也沒有。唉,沒辦法,只好站著嘍!那些帶著紅領巾的少先隊員,看了也無動於衷,只管看他們的書。而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卻站了起來,讓這位孕婦坐下。這算不算是和諧的舉動呢?在馬路邊—— 一位拄著柺杖,戴著黑墨鏡的盲人叔叔正要過馬路,“篤篤篤”,一輛想闖紅燈的車過來了。不好,就要撞到叔叔了。在他邊上的人也不吭聲,只管停住自己的腳步,而一位高個子的阿姨卻急匆匆地走上前去,幫助了那位叔叔停下。這算不算是和諧的舉動呢?

  在教室裡—— 值日生們剛掃完地回家了,一位調皮的男孩子折著紙飛機到處亂竄,不一會兒似乎玩膩了,便把紙飛機亂扔在了地上,頭也不回地走了,他沒有一丁點兒想把紙飛機扔進垃圾桶的想法。我走上前去將垃圾往垃圾桶一扔。這算不算是和諧的舉動呢?

  其實,身邊的和諧還有很多,並不止這些,只是等著你去發現。

身邊的和諧作文 篇2

  美麗的鮮花因為有了綠葉的依偎才顯得清純;蔚藍的天空因為有了白雲的襯托才顯得靜穆;我們的生活因為充滿和諧才變得如此快樂。

  現實生活中的人們,總對生活抱以消極的態度,認為社會不夠和諧。

  其實我們身邊充滿和諧,只是有些人沒有感覺到罷了。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和諧之中,我們要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生活,感受身邊的和諧。

  生活也正如一首歌,因為不同的音調的和諧搭配成了一首歡快動聽的歌,在我的身邊,和諧無處不在。

  班級篇

  班長在講臺上慷慨陳詞:“同學們,加油啊!馬上就要考試了,打起精神,大家一起努力,勝利屬於我們”,於是,大家齊頭並進,奮發學習,課堂上都踴躍發言;課後,少了一些吵嘴聲,卻多了一些研討聲,隨之也多了彼此間的和睦。

  宿舍篇

  “聽說了嗎?又要評‘文明宿舍了’ 。”舍長告訴大家。

  “是嗎,舍長?那我們得努力了,爭取拿下這個榮譽啊!”我們一同應答。

  於是,我們都保持宿舍的衛生,爭先恐後地做打掃,化勞動為快樂,為了良好的宿舍衛生盡一份力。

  古人篇

  一片竹林,一間茅屋,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懷著一顆謙卑的心。“靜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可以改運。”他盡享著這種淡泊和諧給他帶來的快樂。

  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中,陶淵明帶著悠閒自得的神情說:“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怡然自樂,此乃和諧也。”他盡享著悠閒之和諧給他帶來的快樂。

  和諧,其實無處不在,和諧,就在我們身邊。

  讓和諧之聲在耳畔鳴響;讓和諧之韻在梁間迴盪;讓和諧之美充滿生活;讓我們認真“聆聽”身邊的和諧,共同享受和諧帶來的快樂!

身邊的和諧作文 篇3

  和諧就是和平,和諧就是友好地相處。誠實守信、團結友愛,是人與人的和諧;尊老愛幼、樂於奉獻,是人與社會的和諧;保護環境、愛護動物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總之,我們身邊處處都有和諧,處處都能發現和諧。我眼裡的和諧是這樣的':

  一個飲料瓶在路邊孤零零地躺著,沒有人注意,沒人把它扔進它該去的地方——垃圾桶。人們對它熟視無睹。這時,一個稚嫩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媽媽,老師說要保護環境,那裡有個飲料瓶,我們去把它撿起來吧!”在人群的吵鬧聲中,這個稚嫩的聲音打動了我,在人群的嘈雜聲中,誰的話比這個稚嫩的聲音更有分量呢?

  自然災害是不可抗拒的,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地無情,人間有愛。我國汶川、玉樹發生大地震後,世界許多國家積極支援,我們更是積極捐款捐物,時刻牽掛著災區的小朋友,我們的同學省下自己的零花錢,壓歲錢,你十元,他一百,其中四年級一位同學,在家裡還沒有電視機的艱苦生活中,捐了一千元。這是什麼呢?我說這就是愛祖國,就是和諧。

  播下一顆種子,收穫一片希望;播下良好的行為,收穫人生的精彩。讓和諧的影子跟隨著我們真誠的步伐,風吹不去,雨打不散,讓我們攜手同行,從你做起,從我做起,從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建設和諧社會,共創美好未來。

身邊的和諧作文 篇4

  三年級的時候,我搬了一個新家,剛搬進去的時候,我還有一些不習慣。第二天早上,我吃完早飯在小區裡散步,看到了一個姐姐在撈蝌蚪,於是我便趕忙跑去阻止她,對她說:“姐姐不要在撈了!這些蝌蚪長大就變成青蛙了!”而她卻冷冷的回了我一句:“要你管!”雖然她這樣很不禮貌的回了我一句話,我當時心裡想:為了保護莊稼的好朋友和鄰里之間和諧相處,不能因為她一句話而生氣袖手旁觀,我一定要把她行為和想法改變過來。我繼續對她說:姐姐蝌蚪長大後一天可以吃上萬只害蟲,少了一隻青蛙,每天就多出上萬只害蟲來破壞莊稼。所以不要再撈了!“聽了我這句話,小姐姐就把她所抓的蝌蚪全部給倒進了河裡,她瞪了我一眼,就走了。第二天中午,我看到了她的弟弟,我向他查詢了關於她姐姐的資料。她叫許菲,學習很好,就是有些驕傲。

  過了些日子,我去她家想把她叫出來玩,卻發現她正在家裡做蛋糕。她看見我,便連忙把我請進去,一起做蛋糕。我進了她家,就自我介紹了一下自己,她也很樂意聽。我見她態度比前些日子好了些,就跟她一起做蛋糕,我們先把草莓醬放進蛋糕裡,又用奶油塗在蛋糕光滑的一層,然後把檸檬、菠蘿、草莓、蘋果切成了一片一片的形狀,插進蛋糕裡,蛋糕做完後,她拉住了我的手,對我說:”我以前對你說的話千萬不要往心裡去,否則我會很內疚的。“我笑著點了點頭。

  從那以後,我每次出去玩都會叫上她一起玩,而她總是會很樂意地跟我一起出去玩。

  我們倆人就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了。

身邊的和諧作文 篇5

  當東坡居士在波濤翻湧的赤壁下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我們會認為這是激動人心的壯美風景。當易安居士在落紅之下低吟淺唱:“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雨打窗欞失綾綃。”我們會認為這是寧靜淡泊的風景。當青蓮居士在月明星稀時,對空高歌:“天下催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我們會認為這是無奈悠遠的風景。

  許許多多的風景組成了我們泱泱大國,許許多多人文風景組成了我們燦爛豐富的歷史。我們需要美好的風景來裝飾自己美好的心靈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需要與生活和諧,與自然和諧,與整個社會和諧。

  林語堂在《風聲鶴唳》中說:“不爭,乃大爭;不爭則天下人與之不爭。”詩人流沙河還說,面對困難不要硬拼硬搶,退讓幾步,找出困難與困難之間的縫隙,然後迎頭趕上就容易多了。不錯,“爭”不如“讓”,“讓”不是退讓,也非妥協,只是一種邁向成功的另一途徑,古有退避三舍,田忌賽馬,不都是退讓取得成功的典範嗎?他們是智慧的,這麼一“讓”,讓出了百密一疏的破綻,立刻就看到成功的方向。

  “讓”不單單是曲折的智慧,“讓”還是一種美德。古諺有云:“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謙讓能夠讓原本相距遙遠的心靠得很近很近。謙讓又是一種尊重,給人以陽光般的溫暖,雨露般的滋潤。

  “讓”,這和諧的風景,打動了我,打動了大家。它使我們的心靈淨化,得到昇華,我們要有向上的積極姿態。因此,“讓”給我們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