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記憶> 以記憶為題的作文6篇

以記憶為題的作文

以記憶為題的作文6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以記憶為題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以記憶為題的作文1

  一條常年流水不斷的小河,河面不寬,卻很潤澤,由此,小河流經之地的景象便有了小橋流水人家的韻致。

  這個地方,經年後我稱為故鄉,她的名字叫“天堂”。

  地處渝西,淺丘的山巒容貌,賦予她清秀瑰麗的外表。彎彎的流水,淌過村莊,淌過田野,淌過慈竹相擁的院落和小橋。

  春天,原野被春風一下撩醒,空氣略顯幾分乾燥,幾分蒼涼,小草不知不覺從沉睡的泥土裡鑽出,幾分誘人,幾分挑逗。隨小草的萌動,小河裡,泛起了春水微瀾的漣漪,田野裡,有了潤浸和生命本色,也便有了生機。風拈起泥土的芬芳,把鄉野情趣肆意撒播。

  抬眼,一壟一壟的田野和坡地,內藏一層夾一層的冬水田。田裡的水,是儲存的雨水和剛融化的雪水,澄澈見底。底下的淤泥,有苗杆明顯腐熟的痕跡,只等春風這一聲集結,才喚出一絲一絲活泛的旖旎。

  等到驚蟄之後,故鄉的漢子紛紛從自家院落出來,頭戴草帽,肩挎犁鏵,吆喝著耕牛,繞過河上的石橋,一步一步走在鄉間小路,走向自家冬水田的田埂。到得田邊的漢子,扔掉韁繩,放下犁鏵,獨自坐于田邊,點上旱菸,狠勁地過把癮,然後脫掉黃膠鞋,挽起褲腿,在一聲拖長尾音的“籲”指引下,耕牛乖乖走到跟前,隨漢子手勁用力的傾斜度,慢慢走進田裡,隨後有了人走牛奔往來反覆遊走的光影,光影的身後,是一鏵一鏵帶著地熱的新鮮泥土。

  這樣的場景往往是鄉村耕作的序曲,下一曲目的演奏,與二十四節氣交替變換緊密結合,翻地,鬆土,起壠,播種,撒谷,覆膜,栽秧,施肥,鋤草,殺蟲,收穫等等,這些過程精耕細耨,週而復始,連續不斷,故鄉人給冠上“大春”和“小春”的名號;這些過程,讓故鄉人從土裡刨出了賴以生存的財物和滿足,它們分別是糧食,衣物,一家人生計打算的支出。儘管苦和累,儘管捉襟見肘,但,沒有驚擾,沒有喧囂,沒有質疑,沒有爭吵,故鄉的空氣總是質樸而祥和。

  都說,鄉間的勞作是一幅畫。畫面,通常都烙刻著季節的符號,把切著生活的脈搏。

  最靈動的畫面,是夏季的黃昏後,耕耘了一天的人們,帶著喜悅的心情收工回來,扛著鋤頭,牽著耕牛,扯把青菜,三三兩兩,聊著口音濃重的龍門陣,唱起走調的革命歌曲,從鄉村的各個角落走向村口的河岸,挑水,清洗,淘菜,浣衣,戲水,仿若鄉村小集會,歡笑衝散一天的勞累,平和連線起你我他友情的橋樑。

  當歡快的小河送走最後一位鋤犁人,鄉間便成銀灰,小河平靜得如一面博大的鏡,澄澈靜謐,水韻的氣息慢慢氤氳,把鄉野的氣溫焙製得溫潤迷人,一縷縷乳白的炊煙和灰色的暮靄在空中交融盤旋,給屋脊、牆頭、樹梢、田野、坡地、山彎籠上一層輕紗,此刻的鄉村也變得朦朦朧朧,若隱若現,若即若離。

  此時,人們已倦怠在各自家裡,在裊裊炊煙中,聽著犬吠的聲息,烹飪起屬於自家的美食,它們是烙麥粑,玉米餅,老臘肉,自制豆腐乳下稀飯……沒有山珍海味,但各家屋頭的笑聲,清脆又擲地有聲。

  笑聲散盡,煤油燈裡的煤油也已燃盡,大人催促著孩子熄燈就寢,自己卻又重新挑亮燈盞,做著針線,擦拭農具,一家人的生計打算,就此慢慢商定。

  故鄉人對生活的從容,淡定不過如此。或許,這得益於村前那灣河水,千百年來,無名無姓,不爭不急,無怨無悔,清清澈澈,從從容容,慢慢滋養的秉性。

  愛,是萬物依戀大地的緣由,故鄉的河流也如是地對故鄉人說。

  這樣的愛悠長、厚實又意味深長。

  誰也不知道,平靜如水的生活,會慢慢被外界的喧囂和浮華擊碎。

  有一天,推土機開進村裡,先是房屋,後是竹林,再是山坡和耕地,故鄉的容貌,儼然一個大工地。很快,熟悉的土地上有了新的工廠,清澈的河水消失了,鄉鄰們過起了不相往來的高樓生活。

以記憶為題的作文2

  置身於鋼筋水泥的城市,卻讓我回憶起從前的點點滴滴。一個村莊,一些人,一些事,讓我常常不能自已,記憶的洪流穿過鏽蝕的閘門,一遍遍地衝擊著我的心房。人家說,年輕人愛暢想未來,老人總是喜歡緬懷過去,我常常懷疑我是不是老了。

  我出生在廣袤的魯西平原上的一個小村莊裡,村莊不大,東西走向,南北狹長。80年代的農村,尤其是像我們那裡比較落後一點的村莊,雖然有些破舊,更確切地說是落後,沒有林立的紅磚瓦房,更沒有筆直的油漆馬路,但古樸中透著一絲神秘,寧靜中透著別樣的典雅。尤其是,當傍晚紅色的光透過村莊的房頂上投下暗的影子,遠處的田地連成一道黑色的線,還有,牽著驢子的男人走過留下模糊的背影,一個個影像至今還復活在我的記憶裡,讓我覺得它儼然就是一副黑白的水墨畫卷,卻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與眷戀。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甚至是一聲鳥鳴,一聲犬吠,都深深地融入到了我的血液裡,我對這片土地投入過無限的愛。

  還依稀記得,那個時候,村裡窮,雖然安上了電燈,卻時常要過著黑燈瞎火的日子。一到晚上停電的時候,家家戶戶窗戶前便亮起了紅色的豌豆大的燈光,或者是燭光。但畢竟蠟燭是很貴的,不能經常點,所以用煤油作燃料,用棉線做燈芯的煤油燈,就成了大多數家庭的照明用具。還記得,昏黃的燈光下,我低著頭賣力地寫作業,父親嘴裡叼著廉價香菸,繚繞的煙氣伴著黑色的油煙嫋嫋地飛上屋頂。母親坐在遠處的炕上為我縫補衣服……

  還記得,窗前的老棗樹上留下過我快樂的影子。這是一顆有著三十年的老棗樹,按人的年紀來算也算是老耄之年了,可它仍然那麼茁壯蒼勁。初夏,點點的陽光透過濃密的枝葉,在白色的窗欞上灑下點點細密的光影。嫩綠的葉子間開滿黃綠色的小花,引來饞嘴的蜜蜂嗡嗡地叫著。等到八九月間,褪去了青澀的外衣,變成了一個紅撲撲的嬌羞的新娘,這個時候,最開心的便是蹭蹭地爬上樹,抓一把紅紅的棗子,感受蜜一樣的甘甜。

  還記得,破敗的校舍是我兒時知識啟蒙的殿堂,那裡收藏著我的苦惱,我的快樂,我所有的記憶。校舍有五間房子這麼大,西邊兩間是一三年級,東邊兩間是二四年級,中間是一件狹小的辦公室。忘不掉,老師提問問題時答錯了,手臂上那一聲清脆的響聲;忘不掉每天的清晨,朗朗的讀書聲,瀰漫在整個校園。“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秋天到了,天氣涼了,樹葉黃了……”當然,更忘不掉,當破敗的屋頂上漏下大塊的牆皮,老師為了安全起見,讓我們在操場上學習時,我們用樹枝一筆一劃地寫課文的新奇。

  我還記得,春天,我爬到校舍牆外的柳樹上,感受涼爽的風,嘴裡唱著:“東來的風啊,西來的風……”;夏天,我坐在池塘邊,羨慕地看著會游泳的小夥伴們在水裡嗷嗷地叫著;秋天,傍晚,瘦弱的老黃牛拉著吱吱叫的車,我坐在金黃的玉米上,感受來自林間的涼風;冬天,我在厚厚的冰面上滑冰,溼了大頭的黑棉鞋,紅了臉龐,凍了腳丫……

  兒時的一幕幕像一張張老照片,又像一個老電影,此時的我,手裡握著一張電影票,去欣賞一場沒有悲歡離合,沒有刀光劍影,卻帶有濃重的意識流色彩的電影。可笑的是,我是一個看客,卻又是一個主角。

  記憶這個東西,真的莫名其妙。有時,你費盡腦筋去想,什麼都想不起來,甚至沒有一點零星的碎片;有時你不願去想,可它偏偏在一瞬間清晰地復活,躲也躲不掉。

  記憶像一首老歌,一遍遍地不厭其煩地播放著,卻百聽不厭,經典永恆。有時候,你把它丟棄,就像櫥窗裡落滿了灰塵的衣服,不要擔心它沒人穿,總有一天,一個風塵僕僕的人,會發現這個找尋很久的美麗。你想逃避,它卻總會設法鑽進你的心靈,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它就在你眼前;不管你愛與不愛,它就在你身邊。

以記憶為題的作文3

  問流水,你是否還記得去年的落花?水繼續流,花繼續落,只不過是一程的伴。——題記

  茫茫人海,芸芸眾生,我們……

  (一)相遇

  還記得那個夏夜嗎?在那個蟬鳴的夜晚,在那個梔子花飄香的地方,在那條用銀線裝點的小溪邊,我們相遇了。那時的我,吃過晚飯,獨自一人跑到小溪邊,用小手輕輕撫摸著清涼的溪水,用溼漉漉的雙手捧起那悠遊自在的小蝌蚪。那時,天色已晚,路燈搖曳著,螢火蟲飛舞著。我放開了被我拘束的小蝌蚪,跟它們說再見,準備回家了。忽然,遠處傳來了腳步聲,我猛然一抬頭,是一個跟我年紀差不多的小朋友,她跑向我,那連衣裙在風的擁簇下襬動著。她說:“我們一起玩,好嗎?”我點點頭,笑了,她也笑了。那時的我,只知道自己多了一個朋友,多了一個玩耍的朋友,卻不知以後我會與她相處一段美好的日子。在那個夏夜,往日的寧靜被一陣喧嚷聲打破了;在那個夏夜,我不再孤獨;在那個夏夜,我不再寂寞。

  (二)緣分

  那是上一年級的時候,當時的我對一切都感到陌生。慢慢地跟著老師走入教室,坐在已寫好自己名字的桌椅旁。四周鬧哄哄的,他們也許在結識新朋友。但我,心裡有些畏懼,望一望周圍的人,沒有一個認識的,心中帶有幾分遺憾。

  可沒過多久,一陣熟悉的笑聲傳入我的耳中。難道是她?我的心中有幾分歡喜,又略帶些疑惑。是的,那個個子跟我差不多高的人,就是曾經一起玩耍過的她。她也看見了我,我們手拉手,一起到外面的草坪玩耍。“我們能成為好朋友嗎?”“當然!”那時,我們相互擁抱,說我們要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朋友。以後一起學習、一起玩耍。

  (三)伴侶

  從那次起,我們成了形影不離的好夥伴。雖然那時的我們都很懵懂,但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依靠。

  那天下午,早早地放學了。我整理書包準備等媽媽來接,她急忙跑過來,問我:“你家住在哪啊?”我說:“在東方紅廣場那邊。”她笑著牽著我的手,說:“太好了!我家住在你家不遠處,我們能一起回家了。”我們急忙跑到辦公室向老師藉手機,告訴父母情況。他們說太危險,等長大一些再說吧。我們相互凝望,點了點頭,期待著那天的到來。

  時間一晃就是三年,我們在開學那的那天就約定好:放學後一起回家。我們揹著書包,在路上有說有笑。

  這樣的日子、這樣的經歷,重複了很多次。每天,我們走過了長長的馬路,走過了十字路口,回到家中。就這樣,我們走過了時間,走過了歲月,走過了我們一起擁有的六年時光。

  (四)離別

  時間又從指縫間輕易地溜走了!

  那天,是小學畢業的日子,我們都感到有些惋惜。因為,我們以後不是在同一所學校讀書了,以後遇見的日子不再那麼多了。時間稍瞬即逝,誰也不想捨去誰。

  那天,我們又一起回家,當到我家院子門口時,我們停住了,誰都不想分離,誰都不想讓這一對好朋友就這樣分開了。我們在那個地方揮手告別。當時,時間好像凝固了。“以後多聯絡吧!”就這樣,我們分開了。

  (五)感悟

  在這六年裡,上課,我們一起認真聽課;下課,我們一起歡樂玩耍;放學,我們一起走路回家。在學校相處的日子裡,我們總會一起討論感興趣的問題、做我們共同喜歡的事,那時,我們得到的不僅是一份快樂、一份滿足,而是相互的認同感,一種有朋友的安全感,一種依存的歸屬感。這,才是真正的朋友之情。

  也許,從那一刻起,我就徹悟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當你擁有時,你就要知道,終究有一天你會失去,終究有一天她會不屬於你,終究有一天你會感到離別的痛苦。

  我會把你刻入腦海中,永遠銘記你與我相處的時光;我會把你記在心裡,永遠珍藏著著一段美好的記憶;我會把你嵌入我的步伐中,永遠探尋我們所走過的足跡;我會把你靠在身上,永遠肩負著我們所擁有的這份友情。

以記憶為題的作文4

  記憶中的溫暖為題的作文

  黃瓜頂花帶刺,西紅柿青裡透紅,豆角剛長出尺把長,小茄子乍看上還是黑色的,韭菜已抽苔頂著黃綠色的苔花齊刷刷地往上衝......這是我家菜園夏日時的情景。

  下午放學後,我快快寫完作業,跑到菜園裡。摘個黃瓜在水溝裡一洗,嚼得脆生生地響,儘管還有點澀嘴巴,但是那種特有的嫩甜足以誘人。西紅柿,昨天早就瞄準了一個,經過一天的日曬,今天該紅了大半個了吧?於是,直奔目標,如願摘下,簡單洗洗後,趕緊嚐鮮。吃著剛從藤架上摘下的瓜和柿子,我很知足,因為以前聽媽說起過,村裡還是大集體的時候,家裡吃不飽,她和那些年輕的媳婦們在幹活時趁人不注意,就摘個生茄子、擼把生豆角吃。茄子和豆角生吃是什麼味道啊,難為她們還能咽得下去。

  媽還在一片綠色之中,揹著藥筒給豆角打藥,手扶著手把上下移動著,經過壓力作用,小噴泉似的藥水就灑到豆角架上了。她一看到我放學來到菜園,便開玩笑地叫我是巡邏兵,專門找好吃的來了。

  我站在籬笆邊上,看蝴蝶在紫紅色的茄子花上飛。鼻子裡所嗅到的是似乎還帶著熱氣的青草的氣息。眼前開始出現了小小的飛蟲,一群群,一不留神,會飛到人的眼睛裡。所以,此時千萬不要睜大眼睛。

  水溝裡還有清水在流,不知是誰還在趁著有點暮涼的時候澆地?溝邊茂盛的青草垂進水中,細細的草葉隨著水流輕擺。我喜歡在水溝上蹦來蹦去,歡快地像只兔子。有時,把腳下穿的紅色涼鞋脫下,浸在水裡一陣,再穿在腳上很涼快。

  夕陽漸漸沉落,天空的晚霞還有一抹絢麗。媽喊我,趕緊回家吧,該把煤爐的風門提開了,不然怎麼做晚飯?我看媽的身影,似乎是貼在豆角架邊。一桶農藥快噴完了,因為她就要走到地的最下頭了。雖然離得遠,但似乎能聞得到她身上瀰漫的很重的藥味。這刺鼻的藥味不僅裹挾著她,而且會造成她的皮膚過敏。在我年幼的心底,媽是不愛美的,頭髮簡單處理,衣服別的村婦穿什麼她也穿什麼,因此對於農藥的侵襲,她是不在意的,只要菜長勢好就行了。

  我戀戀不捨地沿著園中的小徑回家,不忘摘朵牽牛花或者帶刺的蒲公英。暮色漸濃,街坊鄰居們都在趕往家中,有扛著鋤把的,有蹬著三輪車的,彼此打著招呼。農村的早晨與傍晚是熱鬧的,白天大部分時間,人們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忙活,因此便會顯得安靜得多。媽似乎一直不閒著,即使下著雨,她也要到地裡摘菜,因為她的經驗是雨後的第二天菜價會比往日貴一點。碰到雷陣雨的時候,即使坐在教室裡我都替媽擔心,打雷多可怕呀,但願還在地裡忙活的媽沒事。我們一家的生活費,幾乎大部分就來自媽種下的茄子辣椒絲瓜。她的汗水滴進土裡,土地的饋贈從來都是公平的,付出的多得到的多。媽那時的夢想便是等我長大了,可不要再種菜賣菜,而要抱個鐵飯碗,成為城裡人吃公糧。她的夢想滲進了我的夢想裡,好好學習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此學習的事從不讓她操心。她的確也不過問我的成績,我們就像各自守著自己的攤位,盡職盡責地做好應盡之事就行了。

  回到家提開爐門,熬上稀飯,等著爸媽歸來。有那一個西紅柿和兩根黃瓜在胃裡墊底,不怎麼感到餓了。一會兒,媽斜跨著竹籃歸來,裡面放著晚上要炒的青菜。菜的模樣一般不怎麼好,但是新鮮,媽說長得好的菜是要留著賣的。好菜孬菜都一個滋味,自己地裡出的反正都是寶貝。家裡開始有了飯菜的香,院裡的梧桐樹被風吹的颯颯有聲,小黃狗不知到哪裡去玩了,雞在進窩,而此時暮色已經濃濃的了......

  濃濃的暮色似已掩上了一天的門扉,第二日依然有晨曦灑進小院,而我會背起書包走進教室,媽依然要到地裡鋤草。但是這些情景,在現實中卻難以復現,我已經走到了媽當年的年紀,每天在日出日沒之時出家門回家門。一些美好的時光成了記憶中的沉澱,只有在回顧時才彷彿進入時光隧道,一直向後走,看著四壁上漂浮閃現著的影像片段,感受一點純純的溫暖......

以記憶為題的作文5

  在負無窮到零的時間的開區間裡,我會因為新春的第一場雪而感到驚喜,那些在黑色的夜空中閃爍亮光的輕盈的白色,跳動著,飛舞著,牽引我心臟的每一片心肌組織恣意地興奮,以神經訊號的形式完成向大腦的傳輸,然後,一輪名叫感動的神經衝動一次一次作用在大腦皮層上形成連續不斷的感覺,再由傳出神經傳到臉部肌肉神經,最後變成歡笑的形狀。

  在負無窮到零的時間的開區間裡,天涼如浸,蟲吟如泣。森寒而黛青的.石板路上,我嚥下冗長而清脆的鳥聲,把饕餮的鼻子溺在草腥裡,我靜靜地匍匐,久久不敢動彈,只為看成群運食的螞蟻,我在汩汩清泉流過的泥漿上留下腳印,我的稚嫩的歌聲,被一尾瀟灑的燕子剪破,春雨就從漏洞裡撒下。

  在負無窮到零的時間的開區間裡,糅雜著我無限回憶,倒影著美麗的點點漣漪,一個圓圈一個圓圈的放大放大……變成一曲人與自然和諧的樂章。

  降溫、凍害、積雪、電網癱瘓……一連串代名詞似的字元闖進20xx的春天,伴隨著初次相遇的驚喜,詭譎多變的雪花苞持續不斷地撒落在南國的土地上這些凹凸不平的花骨朵在冰冷冷的世界得到滋養,終於在覆滿冰晶的水泥地上綻放、盛開,它的花粉裡夾雜了無數大自然疲憊酸澀的塵埃,浩浩蕩蕩向災難的幽冥靠近,在我們仍舊無限驚喜的時候,它已經瘋狂的向災難奔去。

  大家開始把目光拽向京廣線,移向湖南,轉向貴州……因搶修電網而殉職的那幾位烈士仍讓我們尊敬,春節晚會上的那場賑災頌歌仍讓我們感動——我們無比堅定的相信溫暖的迴歸。

  但是,在那個口裡哈著涼氣的新聞主播口中,我們得知了在北美州,狂風暴雪橫掃美國中西部地區,使得當地氣溫在幾個小時內狂降28℃;我們得知了在本來炎熱乾燥的中東地區,大雪輪番襲擊了廣袤的由沙子粉刷出來的城市,很多人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凍傷甚瘋狂地懷念至凍死。我們得知了在巴以地區20xx年1月29日起遭遇了暴風雨的突襲“沙特掉進了冰窟窿”!連一百年都未下過雪的巴格達也飄起了雪花!我們得知了全球變暖,洋流異常是造成20xx年新春嚴寒的罪魁禍首。

  人類應該跪在體無完膚的大自然面前懺悔!然而——我看到的卻只是飄著滾滾黑煙的煙囪,流淌著五顏六色的死水的溝壑,大片大片赤裸裸因為大雨沖刷而變得日益消瘦的山包,和只有幾個城市甚至幾戶人家在進行的為地球息一天燈的活動,只有幾個漁民遵守的禁漁期的有關規定,只有幾個國家簽字的《京都協議書》!

  在零到正無窮的時間的開區間裡,我們開始瘋狂地懷念孤寂冷清的“楊柳岸曉風殘月”;瘋狂地懷念雄渾開闊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瘋狂地懷念蕭瑟淒涼的“易水蕭蕭西風冷”瘋狂地懷念恬靜優美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鏽銅鐘敲響的回憶裡,我們發現中央電視臺的那個公益廣告竟然是“騙人”的,因為回憶裡,廣告告訴我們不尊重善待自然,我們看到的最後一滴水會是我們的眼淚,現實裡我們已經彌留,而我們最後可以猙獰的笑它的理由竟然是我們看到的最後的東西是固態的——那一滴未滑落就被急凍的淚!對地球來說那一天不是世界末日,但那一天,人類將無比確信的從地球上消失,世界將進入一個漫長的冰期。

  “難道我們只能在即將油盡燈枯的時候才能尊重生命保護自然?難道我們只能在即將與世長辭的時候才能約束自己善待生靈?”這也許是你的疑問,或許你會認為我在危言聳聽杞人憂天,但至少我只知道,如果沒有行動我們終會向南極剝落的冰層,慢慢遠離,慢慢的消失了影蹤,如果沒有行動,所有的負無窮到正無窮的區間裡的元素終究會包含於無限空洞的空集。

以記憶為題的作文6

  童年已離我遠去,幾近消失的無影無蹤,卻又深深的藏在了我的心裡,懷念童年的時光,無憂無慮,沒心沒肺,一家人每天生活在一起,爸爸、媽媽、爺爺、婆婆、祖祖(曾祖母)、弟弟、還有可愛的我,那會父母年輕、老人們身體健康、年幼的我們天真無邪,可謂是其樂融融,四世同堂的一家子。

  我喜歡熱鬧,小時候特別盼望過年、爺爺婆婆過生日,因為那樣家裡就會來很多客人,姑姑們都回來孃家,就連表兄弟姐妹們都會來我家,非常的熱鬧和溫馨,年幼的我也會努力的幫媽媽做飯,所以在親戚們的眼中,從小我就是一個好孩子,孝敬老人、刻苦學習……

  未上小學之前,我喜歡跟家裡的老人家們去姑姑家、或則其他親戚家玩,他們走到哪家我就跟到哪家,就有人問我,萬一哪天祖祖不在人世了,我怎麼辦?我那會就說,我跟祖祖一起躺進棺材,呵呵,小孩子真的是什麼話都想的出,可以看出我跟我的祖祖感情是多麼的深。從小就是她帶我,跟她同睡,有什麼好吃的定會留給我。20xx年冬天,祖祖永遠的離開了我們,遺憾的是我沒有回去送她最後一程,那會還在學校,臨近英語過級考試,媽媽讓我別回去了,好長一段時間都感覺很傷心,等過年回到家,看到那間空蕩蕩的房間,失落、傷感;20xx年,臨近春節,婆婆離開了我們,當時公司已經放假,她去世的時候,孫子輩只有我一人在身邊,去世的前一晚,我還送飯給她,第二天清晨就與世長辭,我第一次親眼看到人的生命就這樣終結;20xx年冬天,爺爺也離開了我們,三年之內,三位老人相繼離世。爸爸媽媽,不辭辛勞,奉養老人家們,送老歸山,他們是我的榜樣。

  最近,晚上老是做夢,夢到的都是過去的人和事,幾次夢到祖祖、還有婆婆,也不知道是為什麼;有時候下班坐在公交車上,聽著懷舊的音樂,往事老是一幕幕的浮現,想起小時候的夥伴,甚至詳細到那會跟哪個小朋友關係最好,他們都有什麼特徵……人越大,越懷舊,現實的生活讓人有太多的壓力,心思也越來越重。

  童年是美好的,我想會深深的留在我的記憶裡一輩子。

  想你的時候,窗前的百合花正迎著初升的太陽綻放,不染纖塵的美,是那些開在嬌羞年代裡的純真。我慢慢閉上的雙眼裡,你的臉龐在最後的光線裡閃爍。

  想你的時候,我把天空的顏色想象成純潔的紫色,帶著夢幻的美好,裝進我一世的思念裡。在那遙遠的城堡裡飄飛的依舊是紫色的雪,滿滿蒼蒼裡覆蓋著我對未來不變的構想。

  想你的時候,春天的風吹過耳際,一縷輕輕的溫柔像你在身邊的絮語。周邊不斷綠起來的植物像瘋長在我心中的草,那是香草山上牛羊踏在上面的喜悅的心跳。

  想你的時候,村前的姑娘坐上花轎離開了故鄉,一路的歡歌,一路的鳥鳴。經過的菜園裡不再是你熟悉的東西,我一鋤一鋤的把地翻起來,為的只是在想你的時候可以有一件事可以做。

  想你的時候,清水漫過圍欄,把整整的一片乾地淹沒得溼溼的,像剛剛風乾又潮溼了的臉。松濤裡的陣陣清風,吹響著一段苔蘚的土地,綠得閃光的映襯著那些你不在的日子。

  當我在細數想念的時候,我才發現對你的思念是那樣的深。一步一個腳印的淺灘裡,那些潛游的魚兒,張望著四處,那些尋覓的目光,多麼的像我在茫茫人海里尋找你的樣子。

  也許那是多餘的,你曾說你把心寄放在我這裡,我不用尋找,因為你一直在我身邊。然而那麼多失落的日子裡,我把我的心放在了哪呢?是陽光細碎的光線裡還是淙淙的流水裡?也許又都不是,像水在魚兒裡,魚兒在水的心裡吧。

  在沒有別離的時候,我不知道我對你的思念那麼深。流水拂過的影子跳動在星星斑斕的夜空裡,我抬頭看天,我知道,那裡沒有我想要的答案,可是卻有我想要看到的臉龐和那爽朗的笑臉。

  想你的時候,花不在是豔得可愛的容顏,而是那些紛紛下落的花瓣,正如我等待著你的心情,一瓣一瓣的下落,懸掛著不知歸期的無可心安。我在為我漂泊的心尋找一個寄居的地方,你說你的心是一塊潮溼的土地,適合我這顆飄零的種子紮根,成長,壯大。